最近在追《大宅門》,確實後悔自己追晚了。
這部劇對世情冷暖、人物命運都剖析的很深刻,關於是非黑白、為人處世的道理也講述地發人深省。
劇中白家二奶奶最喜歡說的一句話是:警醒著點。
這也是這個劇讓很多人痴迷的原因,它和《紅樓夢》一樣,字字句句都讓人不禁低頭看下自己的人生,然後參差對照,有了點警醒,不再那麼渾渾噩噩下去。
這兩天我追到了24集,白家二奶奶抱走了楊九紅的孩子。這也是劇中,白家二奶奶讓人比較有爭議的一點,關於這個我也非常有表達欲,但下篇再寫。
今天我要寫的是劇中一件很小的,可能被很多人忽略的一件事。
那就是白景琦剛成年時,跟著百草廳藥房掌櫃外出購買藥材,讓那些賣黃連的吃了一個啞巴虧的事兒。

這是白景琦第一次出門見世面,關於購買大批量藥材,他的想法很簡單,那就是去藥材市場上看,誰的貨好價格合適直接買了就完事。
但身經百戰輕、車熟路的百草廳掌櫃不是這麼幹的,他帶著白景琦先把整個市場逛了一遍,摸清了每家的質量和價格。
然後,對那些東西便宜但質量不行的賣家說,自己是京城百草廳的,多少貨都吃得下,價格更出得起,關鍵是必須質量好。

並告訴他們,趕緊去囤上好的貨。

可,那些賣貨的,也都是生意人,怎麼可能什麼都聽他的呢?
這個時候,掌櫃的就又去市場上黃連質量最好的那家,按照那個賣家的意願,出最高價錢買了黃連,但實際需求一千斤的他們,只買了一百斤。


那個時候的交易市場,買賣成交都是有人在喊的,相當於是個憑證一樣。

這麼一來,其他賣黃連的人都深信不疑,這百草廳是真捨得出價錢。
誰能沒有一點貪慾呢,於是那些原本買廉價黃連的人,也都想法設法去囤了一大批好貨。
就這樣,幾天後,滿大街都是上好的黃連了,原本那家質量好的賣家,他那裡的貨也不是稀缺資源了。

大家都知道,供需決定價格。
現在這種情況,供遠遠大於需,所以白家就用最便宜的價格買了質量上乘的黃連——那些賣黃連的,多便宜也得賣,要不然就會砸自己手裡。

百草廳掌櫃直接放話,買誰的黃連就是幫誰,因為瞧這滿街黃連的架勢,黃連的價格三年都漲不上去。

到了這兒,白景琦終於明白了,坐在街邊和兩位展櫃吃飯時,總結道:「越是大宗的進貨,越要先開高價放出風去,讓他們啊以為有利可圖,把貨躉足了,然後咱們就繃著他們,掉過頭再去買。貨到地頭死,虧著本那些人也得賣。」

掌櫃的就笑了,說了句讓我醍醐灌頂的話:「人啊,他想在黃連上吃大戶,就得讓他鬧個啞巴吃黃連。」


這個做生意的場景,在整個《大宅門》四十集的劇情中,只佔了短短十幾分鍾,但是帶給我的震撼是非常大的。
它讓我明白一個道理:人性,是可以被利用的,慾望越大的人,越容易被利用。
白家正是利用了那些人的貪慾,才改變了供需關係,做成了這筆劃算的買賣。
白家掌櫃沒說出口的另一句話,如果那些做買賣的人不想吃大戶,踏踏實實不要那麼貪心,自然就不會賠本。
這個做生意的場景讓我想起薛兆豐在他的書裡寫的一句話——需求定律其實就是關於人性的定律。
做生意,其實說到底還是和人打交道。只要把人琢磨透了,很多事情,做起來就水到渠成。
白家二奶奶、白景琦那都是人精。
同樣人精的,還有《紅樓夢》裡的王熙鳳。
之所以會從《大宅門》這個做生意的場景寫到《紅樓夢》,是因為我突然就在追劇的瞬間想起來,《紅樓夢》裡的王熙鳳也同樣最擅長利用人的慾望設局。

看過《紅樓夢》的,應該都還記得賈瑞這個人吧。
賈瑞是賈府宗親,按輩分要叫王熙鳳一聲嫂子。因在寧國府偶然瞧見了王熙鳳,便起了淫心色膽。
王熙鳳當然滿心惱怒,但表面就和白家掌櫃對待那些賣黃連的一樣——先叫他嚐點甜頭。因此故意和賈瑞打情罵俏,說:「果然你是個明白人,比蓉兒兄弟兩個強遠了。」又哄賈瑞,讓他晚上再來,自己定會等他。
等晚上賈瑞來了,王熙鳳便故意不出來,捉弄他,還讓賈薔賈蓉拿住了賈瑞的把柄。
賈瑞連凍帶嚇,就大病了一場,後缺醫少藥,又不聽勸誡,最終死在自己對王熙鳳的性慾望上。
和《大宅門》裡那些賣黃連的一樣,賈瑞吃了這個虧,也有苦說不出。
因為說到底害死他的不是王熙鳳,王熙鳳最初只是想懲罰他一下,如果他在王熙鳳第一次捉弄他時,就收起自己的慾望,從此踏踏實實,好好生活,根本就不會有後來的事兒。
害死賈瑞的,是他自己無休止的慾望。
而且我覺得曹雪芹寫這一段其實也是在預示王熙鳳後來的命運——她同樣死於自己的慾望。她利用別人,別人也利用了她。
我早年看《紅樓夢》看到這一段,拿筆在書上寫了一句話:「以此,來告誡自己,要時時懂得放下貪念、妄念。人都會有慾望,但要懂得剋制,很多事情一次得逞,就該慶幸自己運氣好,然後心存警惕,改過自新。」
看了《大宅門》後,我再次想起了自己的這段話。
也越來越相信那句老話:「天作孽猶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其實,人,絕大部分的悲劇,都來自於自己。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真的是至理名言,因為我們有時候根本分不清,上天給我們的到底是禮物,還是砒霜。
唯一能讓我們過好人生的,或許是——我們的慾望要契合我們的能力,也更要有一點謙卑和憐憫。

本期作者:林宛央。瀟灑派生活者,暢銷書作者,未來知名編劇。一個不走千篇一律的人生,卻過得比誰都瀟灑的姑娘。忌矯情,治拎不清,喜歡你的不盲從。商務合作請聯繫微信:qiuxiangjie0122。
公眾號:宛央女子(Apple1990-ku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