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李行千古!

據台灣媒體報道,著名導演李行於8月19日21點55分,因心肺衰竭病逝於台北,享年91歲。

這個訊息太突然了,因為僅僅在幾天前,因為疫情耽擱了一年之久的兩岸電影展,宣佈了今年的日程。作為這個影展的創立者,李行的形象,也出現在了海報中。

李行的去世,代表著華語導演中本就不多的電影大師,又隕落了一位。

李行的電影歷程有多輝煌?他在影史的影響力有多深?他對華語電影的貢獻有多大?

這篇紀念文字會一一道來。

李行的祖籍是江蘇武進,他1930年5月生於上海,18歲的時候,還在蘇州大學讀一年級的他,跟隨父親去到台灣,就讀於台灣師範學院(今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在學校期間就是戲劇社的積極分子,參與導演和表演。

1952年,從臺師大畢業的李行,出演了電影《永不分離》,然後就去服兵役去了。1953年他退伍後在臺師大附中當老師,第二年去《自立晚報》當文教影劇的記者,並再次開始涉足影壇。拍了當時剛從台灣電影製片廠廠長卸任,自組華僑影業公司拍片的袁叢美的《罌粟花》。

那一年,李行本來想進入台灣「中影」當演員,但落榜了,於是繼續舞臺劇的表演和導演。1955年他和著名演員田豐、焦鴻英等,主演了唐紹華導演,「臺製」出品的《沒有女人的地方》,李行扮演一位詩人。

《沒有女人的地方》集體照,李行的旁邊高個子是著名演員田豐。

李行導演曾經多次表示,唐紹華導演是他的恩師

李行導演曾經多次表示,唐紹華導演是他的恩師。

李行這時和「臺製」的合作頗多,他還出演吳文超導演的《翠嶺長春》,不過這部電影推遲了好幾年才上映。

這一年他還出演了唐紹華導演描寫新疆少數民族風情的電影《馬車伕之戀》,李行扮演的是著名女星林翠角色的父親。

1957年是李行電影生涯的轉折點,他在電影《情報販子》、《追凶記》、《水擺夷之戀》、《血戰》之戀等片擔任副導演。

1959年,李行和好友田豐,以及張方霞一起,執導了《王哥柳哥遊台灣》。該片講的是搽鞋匠王哥中了獎,和三輪車房柳哥一起,用44天遊遍台灣的名勝古蹟。

《王哥柳哥遊台灣》分為上下集,以喜劇的形式,將台灣各地風光呈現在銀幕上,這部電影不僅非常賣座,還成為台語電影的一座里程碑式的作品。

該片近年也被數字修復,重新呈現。

該片近年也被數字修復,重新呈現

由於《王哥柳哥遊台灣》大獲成功,李行於是獨立執導了根據《西遊記》改編的《豬八戒與孫悟空》和《豬八戒救美大戰金錢豹》上下部電影,依然是台語對白。

1961年,李行導演的黑白倫理劇情片《兩相好》,著名演員穆虹、戽斗等主演。

1962年李行還導演了《王哥柳哥遊台灣》原班人馬參與的《王哥柳哥過五關》。

1963年,李行導演了《街頭巷尾》,講述了一個大雜院中,外省與本省鄰居之間相互溫暖扶持的故事。這部電影也是著名的「健康寫實主義」的前奏曲。

當時,李行已經拍了很多部台語電影,但那些都不是他自己想拍的電影。而現實主義的《街頭巷尾》正是李行自己想拍的,他為此還自己出錢來拍這部電影。

該片也讓羅宛琳拿到第二屆金馬獎最佳童星獎。

該片也讓羅宛琳拿到第二屆金馬獎最佳童星獎

同一年,李行和李嘉合作導演了「健康寫實主義」最著名的電影《蚵女》,十年前被「中影」拒絕的李行,這一次以導演的形式迴歸,拍了「中影」的大片。

《蚵女》用當年最先進的柯達彩色膠片拍攝,是台灣第一部寬銀幕彩色故事片。

雖然已是近60年前的電影,但近年來《蚵女》修復版在兩岸上映時,幾十名蚵女打群架的戲,還是讓人很震撼。

1960年代中期,是李行電影生涯的第一個高峰,產量也很高。光是1965年就有三部電影問世。

1965這一年,李行拍了兩部瓊瑤作品改編的電影,首開瓊瑤片先河。

一部是8月上映的《婉君表妹》,這是史上首部瓊瑤作品改編的電影,唐寶雲 、江明 、王戎、謝玲玲 、夏玲玲主演,謝玲玲還拿到金馬獎最佳童星。

《啞女情深》12月上映,由柯俊雄、王莫愁主演。這是台語片演員柯俊雄最早的國語片,因為他的國語太爛了,只好配音。柯俊雄也因此從台語片演員轉為國語片演員,從此改變事業與人生。

與《啞女情深》幾乎同時上映的,還有李行導演的另一部「健康寫實主義」名作《養鴨人家》, 唐寶雲 、葛香亭、武家麒、歐威主演。

《養鴨人家》獲得了四項金馬獎,其中包括最佳劇情片和李行獲得的最佳導演獎,這也是他得到的第一座金馬最佳導演獎。

1966年李行導演了《貞節牌坊》, 艾黎、 柯俊雄、崔小萍、崔福生主演,後來成為豔星的艾黎在這部電影中表演出色,獲得亞洲影展新人獎。

這一年李行和李嘉、白景瑞一起,拍攝了「中影」的古裝片《還我河山》,這也是李行第一次拍攝古裝片。

1967年的《路》,獲得金馬獎最佳劇情片,崔福生拿到金馬影帝。

1969年的古裝片《玉觀音》,獲得亞洲影展最佳劇情片。

1969年的倫理愛情片《情人的眼淚》,由沙榮峰的聯邦影業出品,張美瑤、田鵬主演。

進入1970年代,李行也嘗試多種類型片的轉型,比如這部歌舞片《群星會》,甄珍主演,姚蘇蓉配唱。當時邵氏和電懋的興起一股歌舞片熱潮,「中影」也想趕上這個熱潮,但並不是那麼成功。

於是李行還是回到《警告逃妻》這種擅長的喜劇愛情片領域,柯俊雄和恬妮主演。

1970年,白景瑞 、李翰祥 、胡金銓 、李行四大導演聯合拍攝了《喜怒哀樂》,李行拍的是《哀》一段。

1971年,李行拍了他擅長的倫理劇題材的《母與女》,李湘與甄珍主演。

1971年李行自己的大眾影業和邵氏合作,拍攝了愛情片《愛情一二三》,柯俊雄和張美瑤主演,當時他們剛剛新婚。

1972年,李行拍了他電影生涯最重要的一部電影《秋決》,這部電影獲得金馬獎五項大獎,包括最佳劇情片和最佳導演,歐威獲得最佳男主角,傅碧輝獲得最佳女配角。

《秋決》雲集了李行各個時期合作緊密的演員,包括歐威、唐寶雲、傅碧輝、葛香亭、崔福生。

再厲害的電影大師,也肯定有滑鐵盧的時候,1972年李行的《風從哪裡來》就是如此,這部電影的主演都是李行合作最熟悉的,包括柯俊雄、唐寶雲、歐威等,但這部電影類型上卻各種不靠,算是一次轉型失敗吧。

1973年,李行拍攝了瓊瑤片《彩雲飛》,由甄珍和香港男演員,有「學生王子」美譽的鄧光榮主演,這部電影無意中帶動了一種即將風靡台灣的類型——三廳電影。

《彩雲飛》多年來一直未見音像製品,2014年經過數字修復後,才得以見其真容。

鄧麗君的經典《千言萬語》在電影中的段落也重見天日。

《彩雲飛》的成功,讓李行在1970年代中期專注於瓊瑤片以及三廳電影的拍攝。

1973年《心有千千結》,甄珍和秦祥林主演,這部電影讓在香港發展不順遂的武打演員秦祥林,一下子變成炙手可熱的文藝片男星。

1974年,瓊瑤題材以及三廳電影漸入佳境,李行的《海韻》更是空前集結了秦漢+蕭芳芳,柯俊雄+胡燕妮這樣的鼎盛明星陣容。

李行最器重的男演員歐威,於1973年底因病去世。他之後上映的三部遺作,都是和李行合作。

1974年的《婚姻大事》,甄珍、秦祥林、歐威主演,這部電影在三廳愛情片的基礎上,還加入一些社會現實題材的元素。

1974年上映黑幫題材片《大通緝令》,李行親自擔任製片人,讓歐威自編自導自演,也讓歐威圓了一回導演夢。

另外還有李嘉、李行、白景瑞再度聯手的《大三元》,歐威也拍了李行的段落。

李行一直想和歐威拍一部「立地成佛」的電影叫《跪在滾燙石板上》,但因為歐威過早去世,就擱淺了。李行曾說,「等我去世了,我要在墓碑上刻下’《跪在滾燙石板上》——正在籌備中’一行字。」

《跪在滾燙石板上》也成為李行終生的遺憾,他曾說,因為年紀大了,就算有人出錢來讓他拍,他也拍不動了。但最關鍵的是,沒有了歐威,這部電影也就沒有意義了。

1974年瓊瑤片《海鷗飛處》,甄珍和鄧光榮繼續「金童玉女」的組合,香港來的謝賢則追求到了甄珍,兩人當年結婚。

1975年,李行重回關懷現實的類型,《吾土吾民》成為華語影史上著名的抗日題材電影,並獲得金馬獎最佳劇情片,從這部電影開始,李行開始了和林鳳嬌的合作。

《吾土吾民》由林鳳嬌、秦漢、鄧光榮、陳鴻烈等主演。

1976年李行拍攝《碧雲天》,再次啟用林鳳嬌和秦漢合作,此時,「二秦二林」已成為台灣愛情電影的標配。

《碧雲天》也是張艾嘉早期的主演作品,也是她首度拿到金馬獎的電影(最佳女配角)。

那年,和《碧雲天》幾乎同樣的組合,李行還拍了瓊瑤片《浪花》。但是這部電影已經可以看到李行在掙脫三廳電影的空間束縛,力圖走「城市電影」的嘗試。

1977年,秦漢、林鳳嬌、江明主演的《風鈴風鈴》。

以及同一年的白花飄雪花飄

以及同一年的《白花飄雪花飄》。

以及同一年的白花飄雪花飄

1978年,李行拍了鄉土電影的傑作《汪洋中的一條船》,依然是秦漢和林鳳嬌合作。這部電影講述了先天殘疾的鄭豐喜身殘志堅和收穫愛情的故事,非常勵志。該片不僅又一次讓李行拿到金馬最佳導演獎,還獲得包括最佳劇情片在內的六個大獎。

《汪洋中的一條船》不僅在台灣票房大賣,在香港和東南亞也非常賣座。這部電影在1980年代初中期曾經在大陸上映,反響非常熱烈。

當年大陸上映的海報,兩個「中影」公司的名字重疊出現在一張海報上,也是相當神奇的事情。

但是後來李行導演說這部電影大陸上映是「盜版」,當年屬於國民黨黨產的台灣「中影」的電影,竟然在大陸公開上映,這簡直就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原來,大陸的中影(當時的中國電影發行放映公司)是通過合法渠道,從香港買來版權和複製,在大陸上映的。如果說非法,也是香港的中間商在賣「盜版」(特殊歷史時期的「美麗錯誤」吧)

但不管怎麼說,在1980年代中期,能在大陸影院看到一部台灣電影,也已是一種「歷史的奇蹟」了。

《汪洋中的一條船》當年在大陸上映非常轟動,李行後來到大陸,被人介紹都是「這是《汪洋中的一條船》的導演」。

近年該片也由台灣「中影」進行了數字修復,畫質感人。由於李行對「中影」的貢獻,當年那個考不進「中影」的中學教師,後來還成為了「中影」的董事,不過在2000年的時候,由於不滿「中影」被政治打壓,李行憤然辭去「中影」董事職務。

1979年,李行拍了《早安台北》,林鳳嬌和來自香港的歌手鍾鎮濤的搭配,讓人耳目一新。這部電影也曾在大陸上映,甚至比《汪洋中的一條船》還要早,不過也是「盜版」,方式是一樣的。

如今依然有品相不錯的《早安台北》大陸版海報在收藏市場流通。

進入1980年代,李行延續《汪洋中的一條船》的鄉土電影成功範例,拍了好幾部成功的鄉土電影。

1980年的《小城故事》,依然是延續《早安台北》的陣容,不僅又拿到金馬獎最佳劇情片,還幫林鳳嬌拿到她唯一的一座金馬影后。

同一年的《原鄉人》,林鳳嬌、秦漢主演,講述了著名作家鍾裡和的故事。《小城故事》和《原鄉人》的同名歌曲,經由鄧麗君的演唱,在華語世界風靡多年。

1981年,李行找了自己合作最緊密的林鳳嬌、鍾鎮濤、秦漢,加上新人蘇明明,拍了電影《又見春天》,這部電影也是楊貴媚最早的大銀幕作品。

2019年李行和楊貴媚在第11屆兩岸電影展重聚,旁邊的另一位女士就是李行的御用女演員之一甄珍。當甄珍得知李行去世的訊息,非常悲痛,而她人在香港,疫情讓他沒能見到恩師最後一面。

1981年,藉著歌曲《龍的傳人》的熱度,李行拍了同名電影, 鍾鎮濤 、林鳳嬌、郎雄、秦漢、 蘇明明等主演。

《龍的傳人》的原唱李建復和一群當年的民歌手參加了電影的拍攝。

《龍的傳人》是李行和自己最鍾愛的女演員林鳳嬌最後一次合作,之後林鳳嬌就不見了,後來李行才知道她原來是嫁人了,為了這件事李行一直耿耿於懷了多年,因為他覺得林鳳嬌應該還有更好的發展。

1983年,李行和老友胡金銓、白景瑞,一起拍了一部三段式電影《大輪迴》,講的是三生三世輪迴的故事,由當年很紅的女星彭雪芬和電視男星姜厚任、大俠石雋主演。

1984年,李行拍了《細雨春風》,這是他第一次拍校園題材電影,不過,並非簡單的校園青春片,而是探討學生與社會的關係。該片由庹宗華、 楊慶煌、庾澄慶等主演。

這部電影是由1980年代已經極少拍片的軍方背景的「中國電影製片廠」出品。

1986年,李行和老搭檔柯俊雄一起拍了《唐山過台灣》,講述清朝時候,福建大批移民到台灣的故事。

這之後,李行便再也沒有導演過電影。不過,李行年輕的時候是舞臺劇導演和演員,他一直有自己的舞臺劇之夢,於是2010年以80歲高齡,改編《竇娥冤》成舞臺劇《夏雪》在台灣上演。

《夏雪》在台灣首演時,王童導演,和李行合作多部電影的李烈,後輩導演鈕承澤、林育賢前來探班。

沒有當導演後,李行開始從事電影交流的事業。1989年他籌劃組建了台灣電影導演協會,並擔任理事長。1990年,應中國電影家協會的邀請,李行率領檯灣電影導演代表團第一次訪問大陸,這是兩岸電影交流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大事。

1993年金馬影展成立了執委會,李行成為執委會主席,在他的倡導和努力下,1996年,大陸電影和影人開始出現在金馬獎的提名名單中。

1995年,李行獲得金馬獎終身成就獎。2000年,他再次擔任金馬影展執委會主席。

李行導演為兩岸電影的合作和交流做了很多堪稱「改變電影史」的工作,在他的斡旋下,「兩岸三地導演會」定期舉辦,成為兩岸三地電影人一個聚會交流的重要平臺。也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的成立。

2015年兩岸三地導演會上,李行和導演同行合影。

在李行導演多方奔走下,大陸於2012年通過《關於加強海峽兩岸電影合作管理的現行辦法》,兩岸合拍片的很多限制被鬆綁,促進了兩岸電影的融合與發展。

2009年,中國電影基金會會長李前寬導演,與身為台灣兩岸電影交流委員會主任委員的李行,共同發起並創辦了兩岸電影展,這是唯一的一個在兩岸舉行的電影展,期間於2020年停辦一屆,今年將舉行的是第12屆。

李前寬導演剛剛於一周前病逝,享年80歲。

李前寬導演剛剛於一周前病逝,享年80歲

每屆兩岸電影展,無論是大陸還是台灣電影展,李行導演都親自參與。

2014年,台北,李行導演看望前來參加第六屆兩岸電影展之大陸電影展的影人們。

2018年,台北,李行導演看望前來參加第十屆兩岸電影展之大陸電影展的影人們。

2019年,北京,第11屆兩岸電影展之台灣電影展開幕式。

那屆台灣電影展,李行與楊貴媚,以及台灣電影后輩演員鄭人碩、鍾家駿、林哲熹和吳慷仁合影。

2019年,李行導演看望前來參加第11屆兩岸電影展之大陸電影展的影人們。

今年9月,《秋決》的全新數字修復版,作為第12屆兩岸電影展之台灣電影展的展映片,在中國電影資料館放映,這是這個修復版首次在大陸放映。(具體放映時間請注意中國電影資料館的公告)

大師李行導演千古!

大師李行導演千古!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行文匆忙,錯誤和遺漏敬請指正。

相關文章

請不要這樣對待楊德昌的電影

請不要這樣對待楊德昌的電影

本文首發於公眾號【導筒directube】,【映畫台灣】經授權後轉載 近日導筒在後臺收到投稿,國內串流媒體騰訊上線導演楊德昌長片首作《海灘的...

李行大師,一路走好!

李行大師,一路走好!

9月8日早9:30,電影大師李行的追思告別會,在台北第一殯儀館舉行。 追思告別式的場內,放著代表李行的導演椅,並播放著他生平最愛的歌曲《小城...

別了,尚盧·高達 (Jean-Luc Godard)

別了,尚盧·高達 (Jean-Luc Godard)

尚盧·高達 (Jean-Luc Godard) 去世了,享年91歲。 剛看到這個訊息的時候,其實稍微有點懵。我必須要在腦子裡稍微搜尋一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