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聽片名很勸退,點開就停不下來的韓劇。才出了4集,豆瓣評分一路從8.6飆升至9.0。
就衝這4集,我賭它會成為年度最佳:《如蝶翩翩》

沈德出,剛過完七十大壽。
身體硬朗,老伴兒健在,兒孫滿堂…
餘生的日子,就剩下享清福了。

可老沈卻突然像著了魔一樣,迷上了芭蕾舞,甚至決定,零基礎學芭蕾。
他天天跑到練舞房,看年輕人跳舞,看得兩眼發直,手舞足蹈…


看得人家小夥子心裡發毛:這老傢伙,怕不是個變態吧?
他懇求舞蹈中心的老師收他為徒,老師打量著他,心想:這年頭,真是什麼人都有啊,可能就三分鐘熱度吧,過幾天就不來了…


李採祿,23歲。
芭蕾舞界天賦型選手,最近狀態不佳,似乎陷入了瓶頸…
偏偏這個時候,舞蹈老師給他安排了一個徒弟:70歲的老沈。



小李馬上抗議:這老頭站都站不穩,這不是瞎折騰麼,別添亂了…
可老師很強硬:你不教是吧?那你也別來這裡練了…
其實老師有私心,這小子最近有些懈怠,得找個人刺激刺激他,而舞痴老沈,剛好進入了視野。


小李被逼無奈,最後提了個條件:雙足並立,踮起,舉高雙臂,保持平衡1分鐘,如果老沈練一個星期能做到,就答應收徒。
他本以為這招可以嚇跑對方,沒想到老沈搶著說:我試試看…



《如蝶翩翩》是韓國tvN電視臺3月22日播出的電視劇,改編自同名網漫,豆瓣評分9.0。
講述了70歲開始挑戰跳芭蕾的老人,和23歲在夢想前躊躇徬徨的芭蕾舞者,通過芭蕾建立友情的故事。
有網友評論:現世太過浮躁嘈雜,生活如鐘錶一樣轉個不停,還好有夢想出現,在漫長的夜裡綻放出溫柔的金黃,輕撫疲憊的心靈。


烏鴉要向大家隆重安利,本劇挑大樑的老戲骨:樸仁煥。
老爺子今年76了,20歲出道,演了大半輩子,每一條皺紋都是戲。
他演活了一個操勞大半生,晚年追夢的老人:
看到別人跳舞時,他的眼神會發光;

自己偷偷練練習時,自帶呆萌喜感,又好笑又心酸;

得不到家人理解時,失落無助,看了讓人心疼…
難怪有網友說:樸仁煥一張嘴,我就想哭…

還有國民奶奶羅文姬,喜歡韓劇韓影的觀眾一定不陌生。劇中她扮演老沈的妻子,為兒女操心了一輩子,像極了我們的母親、奶奶。
雖然只是配角,但精湛的表演毫不遜色,真希望導演能多給她一些戲份。

這部劇特別真實地展現了老年群體的生存現狀,細節飽滿生動,每集都有淚點。
故事一開頭,老沈和朋友在葬禮上重逢,感慨老友聚會,人一年比一年少。
有人去世了,有人要做手術,有的老伴兒病重了,還有的忙著帶孫子…
朋友說:到了咱們這個年紀,不是我們包尿布,就是要幫孫子孫女包尿布。


老沈的妻子,就是這樣的典型,並甘之如飴。
她熱衷於召集全家人聚餐,為大家準備海帶湯,給兒女貼錢,哪怕兒女並不需要這樣的照顧。

老沈七十大壽,她搶著幫老沈說生日願望:兒女工作生活順利,自己不生病,不給孩子添麻煩…這把年紀了,也就這點念想。
她已經習慣了為孩子活著,兒女的人生就是她的人生,兒女的悲喜,就是她的悲喜。


老沈呢,年輕時為了養家餬口拼命工作,可退休之後,時間突然變多,一天實在太長了,不曉得做什麼好。
這樣的狀態維持了好久,直到有一天,他在舞蹈房外,看到有人在跳舞…



芭蕾,是老沈童年的夢想。
他還記得,小時候趴在戲院外,偷偷看人跳舞的情形:那人可以跳那麼高,轉那麼多圈,好像蝴蝶一般翩翩起舞…
他看得入迷,卻被爸爸揪了耳朵大罵:好好一個男孩,想學人家抹粉跳舞?



多年來,父親一直是他學舞的阻礙,後來,老沈當上了郵遞員,步入了所謂的「正軌」。
雖然不能學,老沈還是愛芭蕾,他做剪報,一有機會,就去看芭蕾舞表演。


但促使他邁出學舞這一步的,是一位朋友。
朋友長年住在養老院裡,體弱多病,無依無靠,只有老沈常去看他。
在生命的最後一段日子,他身體越來越差,意識卻越來越清醒。
他總對老沈說:我一輩子賣船,卻沒有建造出一艘自己的船,就已經老了…最近不知道怎麼了,我總是夢見自己駕駛著船,在海上乘風破浪,我都能聽見浪濤聲,看到鯨魚…
他問老沈:你心中有沒有懷抱著什麼夢想?趁著腿腳有力,神志清醒,去做你想做的事!



朋友唸叨了數日,終於有一天,從陽臺跳下,結束了生命。
他給老沈的遺言這樣說:我又聽到海浪,看到鯨魚了…不要勸我,我不過是想在生命最後一刻,感到幸福。



老沈,被深深地震撼了。
如果到死都沒有為夢想努力過,真的會死不瞑目啊!
這個力量,促使他邁出了這艱難的一步。
他說:我從來沒做過自己想做的事,現在想試試,哪怕失敗也沒有關係。

值得一提的是,這部劇並沒有美化老年人追夢,反而把現實中的種種困境一一呈現。
老沈70歲了,腿腳不利索了,光是一個平衡的動作,怎麼都練不好。
第一次在家對著鏡子練,手剛舉起來,就摔倒了。
他以為是襪子打滑,就脫了襪子練,再摔,還撞破了頭…


他想,一定是自己平時不鍛鍊,腰和腿都沒勁兒了。
於是,他開始跑步、舉槓鈴、做仰臥起坐…
就連吃著飯,桌子下面,兩隻腳不停歇…



練拉伸,才拉了一次,就廢了,半夜疼得直哼哼,早上差點下不來床…
而這一切,都是瞞著家人悄悄進行的。
因為即便是枕邊人,也無法真正對老沈理解和認同。



年紀大了,就該安安穩穩地做子女的後盾,最好無慾無求…這似乎已經成了整個社會的共識。
沒事就應該在家看看電視,出門散個步買個菜,最多去爬山看電影,當個普通老人,不要給子女添麻煩。
老年人要是想著打扮時髦、追求真愛、發展愛好,就會被說「老不正經」「為老不尊」…
到底什麼是正經,什麼叫有自尊?
年輕人做這些事沒毛病,為什麼上了年紀,這些就成了禁忌?


片子有一個細節特扎心。
老沈去買芭蕾舞衣,店員看到他,第一句話是:您孫子多大了?
當老沈說是給自己買時,店員看他的眼神,彷彿是在打量一個怪物。


芭蕾舞衣帶回家,老沈也只敢躲在衛生間裡試穿…
然而紙包不住火,他的秘密還是被妻子發現了。
妻子剪爛了老沈的舞蹈服,氣急敗壞地罵他:跳芭蕾?你老糊塗了嗎?你今年幾歲?


是的,在旁人看來,老沈的行為太過非主流,是異想天開,是瞎折騰,是作妖…
從未有過夢想的人,從來沒有為夢想奮鬥過的人,怎麼能體會他的心情?
他們早早就放棄了逐夢,從未為此努力過、興奮過,他們不知道,追夢本身,成功不成功並不重要,因為過程已經是回報。

2018年,一群來自天津的花甲老人,靠絕美的芭蕾舞姿,跳進了國家大劇院。
這群大爺大媽,最大的71 歲,最年輕的也有59歲了。
退休前,他們是醫生、退伍軍人、老師、保潔員、賣雞蛋灌餅的小攤販…

退休後,他們因為共同的芭蕾舞愛好,走到了一起,組了一支芭蕾舞團,零基礎學跳芭蕾。
有人說:年輕時都在忙事業,現在好不容易有閒暇的時間了,就想做點自己喜歡的事。
還有人說:以前我們為孩子操勞,現在孩子也長大了,我們也老了,我們就想幹年輕時的夢想。


別以為他們只是做做樣子,跳類似廣場舞的假芭蕾,他們跳的,是真正的腳尖上的芭蕾。
還有這種高難度的旋轉,也不在話下…


如果一個人從小開始學芭蕾,一直保持練習,到五六十歲,確實還可以跳。
但很難想象,這群老人,都是退休之後,從零開始學習。
他們幾乎每一個人,都經歷過兩到三次,大腳趾蓋脫落…

試過關節部位破損,很痛,但如果不堅持練習,肌肉的記憶就會消失,只好練的時候綁上繃帶,練完了,連血帶肉地拆…
如果不是熱愛,我想不出,還有什麼理由,讓這群本應頤養天年的老人,咬牙堅持下來。



美國,馬薩諸塞州,有一個老年合唱團…
平均年齡80歲,有人站都站不穩,有人做過6次化療,有人每天戴著氧氣瓶,還有人唱著唱著就死了…
在長達20多年的時間裡,他們開過歐洲巡迴演唱會,為挪威國王和皇后表演,就連滾石樂隊,都是他們的忠實粉絲。



老人們接受專業音樂訓練,每週排練三次,指揮是職業音樂人,非常嚴格…
唱得不好,記不住歌詞,照樣會被大聲訓斥…
指揮先生說:
你以為這是一群老人家在搞敬老活動?
對不起,這是專業合唱表演!


老人們唱的有些歌,難度很大,有搖滾樂,還有R&B…
比如,《I feel good》這首歌。
它需要邊跳邊唱,而表演者是一位身受脊椎刺痛困擾的76歲老頭,還有一位是83歲的曾曾祖母。
老爺爺唱到一半時說:我的背好痛!

團隊裡年齡最大的成員,是一位老奶奶。
她在70歲時加入合唱團,已經表演了20多年,今年已經92歲了…
她說:我很幸運,即便是在92歲的年紀,還擁有美好的人生。我經常對別人說,我只有29歲。


記者問他們:為什麼加入合唱團?
他們這樣回答:
在這裡唱歌,我忘記了這把搖搖欲墜的老骨頭,痠痛的膝蓋、髖關節、肩膀和手指…
我好像還年輕,我還想要表達對這個世界的喜愛…

有網友這樣評論:
在我們抱怨生命太短,卻有這樣一群人,他們知道死神即將來臨,卻在仍在放聲歌唱,從未感到恐懼…
向沸騰的生命致敬,這句話,用在這些老骨頭身上,似乎更合適。

說回這部《如蝶翩翩》。
老沈終於在一週之後,成功做到了,保持平衡一分鐘。
他額頭冒汗、渾身顫抖,但滿心歡喜…
只因沉浸在舞姿的那一分鐘裡,他找到了年輕的滋味,彷彿重新活了一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