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祝你好運,里奧·格蘭德》劇情、劇評:本週評分最高

在最新一期的電影一週口碑榜,排名第一的果然是那一部。就是近期很多人聊起的那一部。

一開始,小成本電影《祝你好運,里奧·格蘭德》放出預告片的時候,就讓很多人充滿好奇心。

畢竟,先來感受一下簡介——55歲寡婦砸下重金應召牛郎,對方還是一個20出頭的小夥子。

酒店之內,買春之行,怎麼看都是十足的香豔、獵奇。

祝你好運,里奧·格蘭德

Good Luck to You, Leo Grande

再加上,寡婦的扮演者還是艾瑪·湯普森,相信很多人都期待看她過招小鮮肉的戲碼。

此前,本片已經在聖丹斯和柏林電影節上都收穫了不少好評。終於,6月17日在Hulu平臺上線,目前的豆瓣評分也高達8.4分。

但和預設相反的是,《祝你好運,里奧·格蘭德》顯然滑向了另一種敘述。

它既沒有視覺尺度,也沒有香豔床戲。

反而像一個朱天文的短篇小說,溫和、優雅,有香燒到尾的悲涼清爽

在開場的前幾分鐘裡,我們看到了一個寡居兩年的宗教老師南希。

她噴著可可·香奈兒,熟知各種長難句和高級詞彙,常年塞在黑色雪紡的鉛筆裙中。

一兒一女,生活乏善可陳,在檢閱女學生裙襬長度的崢嶸歲月後,她想不到自己有一天,居然會站在酒店的房間裡。

等待一場買來的「高潮」,忐忑於一個陌生牛郎的「垂青」。

再反觀牛郎里奧。

橘色的毛線帽,將口香糖以拋物線扔進口中,陽光在他瞳孔裡實現折射,步伐穩健,乾淨明亮。

就好像此行的目的並非應召,而是一場大學生演講。

當南希透過貓眼賊溜溜地偷看走廊裡的里奧時,人明明是自己叫來的,她卻比誰都驚慌。

短短几分鐘內反差強烈的情感表達,你就知道本片遠比一場跨齡床事要跌宕得多。

故事以女主角和牛郎的四次會面分割開來,幾乎全部的場景都在狹小的酒店房間內。

如果從電影技法來看,它沒有太多可以聊的東西,更像是一個四幕的舞台劇。

一室之內的起承轉合,全由二人的對話主宰,亮點就在於靠文字和對話實現的轉折。

兩個用了化名的陌生人,年齡和性經驗都非常懸殊。

當然,這樣的安排難免會有「設計感」,因為它完全依賴於導演所創設的情境。

這個酒店房間看似是一場「買春」,但內裡本質上,就像一個童話寓言,是足夠安全、溫暖的烏托邦。

首先,我們很難想象,會有如里奧般完美的絕世好鴨。

他紳士、迷人、俏皮、有恰到好處的活力,和繾綣的愛爾蘭口音。

肌肉上漂浮著少年氣,又有毫不不油膩的掌控力。

他溫柔但鋒利,時不時流露出適當的憨厚,可以和你胡侃但絕不逾矩。

而對於初戀就結婚,一輩子只用一個姿勢,從沒體驗過高潮的南希來說,她唯一需要做的,就是享受。

「購買」反而意味著互不相欠,以及「顧客就是上帝」的安全感。

對此,我們不能去細究這個情境在現實中的合理性。

就像南希自己說的,里奧就像一個「性聖人」,他恰到好處的人格和胴體彷彿就是為了療愈而生的。

因此,和女主角的人格相比,里奧在四次會面中所構建出的形象,難免有些扁平。

於是,安全可口的男人和開放文明的「房間」都成了障眼法。

讓導演可以借女主角南希之口,鉅細靡遺又放肆大膽地討論性,尤其是女性身體與性體驗的羈絆。

這也是本片最妙的地方,它勢必會引起很多女性觀眾的共鳴。

一開始,你就會忍不住和南希共情

一開始,你就會忍不住和南希共情。

她的買春行為看似詭異,但又是如此地合情合理,簡直是一整個女性性壓抑的縮影。

三十年的婚姻,假裝高潮成了拿手絕活。

三十年的婚姻,假裝高潮成了拿手絕活

丈夫去世兩年,身邊的男人都不如意,只能靠重金買鴨獲得第一次滿足。

她的身上透露著一些顯而易見的「事實」。

在兩性關係中,大量的女性都很難得到性高潮,幾乎所有女性都有過假裝高潮的經歷。

而大部分伴侶過差的服務意識,以及女性不敢說出自己真正的需求,都讓性變成一種不如沒有的折磨。

但和性壓抑相伴的,是身體經驗匱乏帶來的否定感、殘缺感和不滿足感。

如果說男性的性壓抑,可以用李安在《喜宴》裡的那句「五千年」來解答。

那麼,女性的身體則不僅於此

那麼,女性的身體則不僅於此。

片中的南希,在「做不做」上,花了大量的時間去糾結——明明是自己花了錢的,對方也是自願的,她也很渴望一場性事。

但還是一再地推脫、猶豫。

享受一次性愉悅,對於她來說似乎無比地複雜

享受一次性愉悅,對於她來說似乎無比地複雜。

南希既不想當修女,也害怕成為蕩婦,但在對女性身體的修辭中,只有這兩個極端,沒有中間值。

她是一個相當典型的形象。

一方面,和初戀結婚,性履歷上只有一個男人,完全應和著「女孩子的身體很珍貴,不能隨便交付」的貞潔觀。

而另一方面,在對女學生的教導中,她又顯然把女性身體視為誘惑的,激發邪惡的,更是危險的。

兩種投射,都讓南希在她的道德邏輯中,無法合理化自己的行為。

只因為對於一個女人來說,得到性滿足的前提,是道德的「無暇」。

於是,做了就是錯了,不做又感到殘缺。

於是,做了就是錯了,不做又感到殘缺

南希作為一個被丈夫「凝視」了一輩子的賢妻良母,突然因為主顧關係成為那個「凝視者」。

她本該盡情地享受服務,卻反而更深刻地展示著「男性凝視」的運作。

在絕大部分時間裡,南希都在模擬著一個男性視角來監控自己。

得體否,淫蕩否,張揚否,過分否?

比如在撫摸里奧的身體時(注意僅僅是撫摸且還是付了錢的情況下),比性慾早一步到來的,是負罪感。

她立馬崩潰退開,並解釋說是自己「頭暈了」,或者對於她的潛意識來說,性慾就等同於噁心的,低劣的,需要被抑制的。

更不用說,那些不厭其煩的自我質疑。

明明是被服務的那一個,南希卻頻頻反思自己「身材不好,又老又醜」。

再三確認里奧會不會不舒服,還沒開始,就準備好把性事的不和諧全部歸咎給自己。

這當然來自一種巨大的道德包袱。

片中有一個很有趣的對話。

當南希對著鏡子審視自己的身體時,她先是一通批評。

最後,終於小心翼翼地說自己的小腿還算好看。

最後,終於小心翼翼地說自己的小腿還算好看

但誇獎剛說出去,就立馬警鈴大作,模擬著媽媽的口吻讓自己不要太得意忘形。

因為,如果一個女性享受自己的身體,就意味著「我」是物質的、婊的、以色侍人的、虛榮的或淫的。

這也是為什麼,無論是接受誇獎還是接受高潮,她都要先來一通自貶。

因為自貶,讓南希覺得安全。

在被「凝視」審判之前,先用自我審判降低傷害;如果身體享樂是錯的,那就用自我譴責來抵消負罪感。

正是一種女性身體的原罪,讓南希有了一系列多餘的道德感。

而每當她的慾望得到紓解,就會控制不自己的「媽味」,打探起里奧的隱私。

甚至妄想解決他的家庭矛盾,成為一個挽救淪喪青年的「活雷鋒」。

這種虛假的道德「完美」,聖母行為,也是南希「贖罪」的方法。

但本片難得的是,艾瑪·湯普森用幽默、俏皮又輕盈的呈現,讓一切並不顯得沉重。

南希並不是一個完全的被動者,一個楚楚可憐的弱勢。

她的雞賊和狡黠,讓單純的女性身體汙名,變得曖昧起來。

作為一個老師,她經常指責穿短裙的女學生過於「淫蕩」,拿綁住自己的身體汙名,去汙名年輕的少女。

又或者把張揚的女兒描述得頑劣不堪,看不慣她的肆意和自由。

這背後都藏著她對青春已逝的驚惶,人過中年才眼睜睜地感覺到,自己的肉體如何被長久地浪費、陳腐。

當南希目光灼灼地肯定道:「追我的我都不喜歡,我不要老的,我要年輕的。」

接著她躺在床上,像小女孩一樣因為沒有過高潮而掩面痛哭。

又眼角帶淚地回憶起唯一一次性衝動,是在遙遠的少女時期,和父母的一次希臘旅行。

那場地中海邊什麼也沒發生的情事,其實並沒有多美妙。

美妙的是十六歲的自己的身體,那種「一切皆有可能」的感覺,那種年輕的血肉什麼都不必做,就有威力十足的生之慾,從皮膚肌理表面蒸騰而起。

其實對於一部性喜劇來說,南希這個形象也談不上多麼深奧。

她對身體,對性,對自我的種種凝視都更像是一個容器,投射著很多女性的經驗,它的根基也大多來自共鳴。

在談「性」色變的的語境中,很多人,尤其是很多女性對這件事不僅開悟得很遲,更可能終其一生都不會開悟。

但其實,性也可以是一件很有力量的事。

在這個意義上,南希和里奧從哲學到自我,再到性工作者的聊天,都一定會讓片中所構建的情境顯得有些奢侈。

但它最終讓南希這樣的一個女人,在55歲終於開悟,意識到自己的身體也可以是「一個奇蹟。一個遊樂場」。

那麼,一切當然就充滿了現實意義

那麼,一切當然就充滿了現實意義。

也不得不提的是,影片的厚度在很大程度上,都來自艾瑪·湯普森的表演。

角色和演員的指涉和互文,大大提升了影片的說服力。

她既可以是《哈利·波特》中瘋瘋癲癲的占卜課老師,也可以是《理智與情感》中古典又克己的大姐。

艾瑪·湯普森在光譜的兩個極端遊走,來到六十歲,化身為慾求不滿的寡婦南希。

戲外的她開朗肆意,戲裡的南希羞澀自卑。

身處一個容貌焦慮和身材焦慮重災區的行業,湯普森透過角色,一步步地敞開自己,最終望向鏡子裡的裸體。

幾分審視,幾分自嘲,幾分嫌棄,更多的是和解也是勇氣。

不論男性還是女性,生而為人就是一個不斷需要跳出來審視自我,評判自我的過程。

當人類社會在夏娃誘惑亞當之上展開它的骨架,性就絕不可能純粹起來。

我們能做的,只是在種種話語之中,學會享受慾望,正視慾望,愉人愉己。

相關文章

全球最美的10位女性,直接被第十名美暈

全球最美的10位女性,直接被第十名美暈

英國醫美研究單位以古希臘黃金比例為標準,測出了全球最英俊的十位男人。 前段時間我們也分享了這個排名: 全球最英俊的十位男性,以古希臘黃金比例...

植草克秀,否認出軌?

植草克秀,否認出軌?

▲植草克秀 自駕出行的植草克秀。 2月14日情人節之夜寒風陣陣,一位男性從千葉市郊外的情侶酒店內走了出來,他身穿羽絨服搭配著黑色鴨舌帽和黑口...

回顧2022年,從這些電影開始

回顧2022年,從這些電影開始

進入12月,就是頒獎季了。 最近呢,我們也陸陸續續分享了不少影節或者電影獎的提名或者獲獎情況。如果想要了解2022這一年,到底有哪些值得關注...

2022,我的十佳電影

2022,我的十佳電影

有的時候呢,做一些事情,倒不是因為有多強烈的意願。 或者,只是因為慣性吧。 就好像每年都要寫一篇自己年度十佳電影的盤點,也做了有十幾年了吧。...

8月好劇:影集 The Sandman(睡魔)上線

8月好劇:影集 The Sandman(睡魔)上線

又是週末了。如果你剛好有空,倒可以試著看一部新電影或是新劇。 我為什麼要這麼說呢?因為啊,這個週末的新片和新劇特別多。 也不知怎麼的,大家都...

來了,我的2022年度十佳電影

來了,我的2022年度十佳電影

2022最後的日子,魚叔陽康了。 雖然身體還沒什麼力氣,但很想寫點什麼。 有幾個晚上,我躺在床上燒得糊里糊塗,渾身疼痛,很難入睡。 於是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