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拖延症到我這個程度,也是沒治了。
這個十佳片單,差不多是一個月前就選好的,但是,等真要到去寫文發佈,卻一直拖到了現在。
可能也是跟現在的狀態有關吧。從年前到現在,整個人都一直有些打不起精神,雖然微信仍在堅持更新,微博也堅持在發,努力一切都很正常的樣子。
但是,就是一直很喪,而且,還一直在延續這種喪,也不知什麼時候是個頭。
當然,也僅此一次吧,大概只會在每年做年度十佳的時候,才稍微想多聊幾句,吐槽幾句,平時儘量不會啦。因為,我已經很努力去跳出來了,就好像,至今我也仍然不太想過度去參與各種熱點事件,比如寫寫疫情、罵罵肖戰,雖然,我知道那樣做會更受歡迎,更多關注和點擊。但是,每個人有自己的方向吧。
看了下日曆,發現竟然已經3月份了,就這樣,2020年已經過去兩個月了,雖然,今年的2月格外漫長。
而在每年年初,都會做一個上一年年度十佳的總結,給自己看過的那些電影做個總結,其實也是給自己做個總結。從2008年開始,至今竟然已經做到第12個年頭了,能一路堅持下來,還是挺有成就感的。
畢竟,這一年年的,時間長了就都忘記了。
如今回頭想起來,還挺懷念2019年的,雖然那時候越來越難,但是還是有很多快樂,總好過當下。
以及,2019年也是看電影比較瘋的一年,去了更多電影節,看了更多電影。
終於,稍微回到了一點十年前瘋狂看電影的感覺,至今呢,一共看了2019年出品的電影522部(嗯,僅是2019年出品,還不包括看的其他老片),並在這500多部電影中,選出我的年度十佳吧。
還是那樣,這是我的年度十佳,是我的興趣、愛好與口味。不想去代表誰、更不想去指導誰,更多隻是一個記錄,給自己過去的那個2019年,留個念想。
所以,咱就不糾結這裡到底有誰沒誰這個事了哈。
以下呢,就是我的2019年年度十佳電影。
排名呢,分先後。
10、《馬丁·伊登》&《燃燒女子的畫像》


好吧,上來就是個雙黃蛋。當然,這也不是我第一次把第十名給兩部電影了。
因為,對我來說,無論是《馬丁·伊登》還是《燃燒女子的畫像》,兩部電影吸引我的首先都是影像部分,所以,就放在一起說了。
相比較而言呢,《燃燒女子的畫像》會更好一些,當初還是在戛納看到的這部,首先就被影像部分鎮住了。自然光、以燭光做光源的內景戲,都漂亮到不行,它也再次明確,電影是屬於光與影的,這是首先要吸引你的部分。

能在電影院看到這樣一部電影,其實是非常棒的視覺享受,你會沉迷在光影營造的魔力世界當中。同時,本片的故事也非常吸引人,是一個非常細膩的女性故事。
同時呢,《馬丁·伊登》在影像上也非常吸引人,在當下,仍然能看到這樣一部極有懷舊氣息的作品,也是很大驚喜了,無論是膠片影像,還是演員的氣質、配樂,都非常舊,帶著回憶的味道,像是從另一個時代來的電影。

當然,這部電影遺憾也有不少,所以我還是放在了第十位。
9、《愛是什麼》

嚴格來說,《愛情是什麼》是介乎2019年與2018年的一部電影,在2018的東京電影節放映,在2019年日本上映。但是,出於私心,我還是算在了2019年,並列入我的年度十佳。
看了下豆瓣評分,其實評分並不算很高,只有7.1分,估計很多朋友也未必很喜歡,但是,我還是挺愛這部的。
這部電影的主題其實非常法斯賓德,就像法斯賓德當年的《愛比死更冷》之類的電影一樣,講了類似的主題:關於人們如何用愛的方式、以愛的名義進行壓迫的故事。

裡面幾個主要人物之間的關係彼此對照、呼應,形成一個關係鏈,去呼應這個以愛壓迫、為愛卑微的主題。而且,幾個角色的表現也非常好,特別好的傳遞出了影片想要表達的情緒,看的時候還覺得挺妙的。
而且,這個片子金句特別多,具體我就不截圖了,有興趣的自己去看吧。
8、《哈馬舍爾德懸案》

每年都會選一部紀錄片進來,今年就這部吧。
對於影片本身想要講的那個話題,以及那些陰謀論的東西,我並不想討論太多,也沒興趣探討它的真實性。
真正吸引我的,是影片的形式。
這是一部非常典型的視頻論文,關注的是前聯合國祕書長哈馬舍爾德遇難事件,雖然官方認為這是一起空難,但導演認為其實這是謀殺。
就好像你在網上看的那種長篇的揭祕帖子,這一回,它是以視頻方式表達的,看起來也會更條理清晰。
導演把自己所有的論據與討論過程都以視頻的方式呈現,並最終將自己在拍攝與論證過程中的疑惑傳遞給觀眾。這個片的優點在於條理非常清晰,過程也很明確,即便我這種對此事完全不瞭解的人,看完之後,也會有個非常清晰的概念了。

影片另一個亮點在於幫導演記錄的女祕書的引入,她們對應的就是觀眾的身份或者視點,並參與到影片中來,去與創作者一起探討和推進這個結論,這個處理還是非常妙的,讓我們可以一同參與進這個故事當中,也是這個紀錄片非常厲害的地方。
7、《自衛的藝術》

又是一部評分一般(7.3分),我卻還挺喜歡的小眾喜劇。
這是一部挺典型的怪雞喜劇,滿滿的美式獨立味道。傑西·艾森伯格出演一個弱雞,有一天出門被人打了,然後,他就哭了。之後的傑西,決定加入一個柔道班,學習柔道,保衛自己……

捲毛演這種弱雞又有點書呆子的角色還是非常到位的,這部電影的成功,起碼有他一半的功勞,那種吞吞吐吐、目光閃躲的衰樣,特別有意思。
因為影片建立在一種荒誕的、諷刺的基礎上,故事的發展也非常荒誕,有很多特別奇怪的笑點,詭異的情節變化,屬於喜歡的人會特別喜歡的電影。
而我,剛好就是這種人。
6、《海角上的兄妹》(Siblings of the Cape)

整體看,今年的日片算不上太突出,最終選出的兩部,也是我心中相對略好的吧。除了上面那部《愛情是什麼》,就是這部《海角上的兄妹》了,這是一部挺重口,挺成人的電影。
對我來說,僅憑片中糊屎那一場戲,應該就會成為我今年最難忘的一部電影了,因為特別解氣。
而且這種行為背後的意義也非常明確,極端絕望的他們,以這種最底層、最粗鄙的方式,來反擊這個讓人絕望的世界。

看評論有不少人說這部電影像金基德作品,可能設定上確實有些許類似吧,都是極端的、人為的寓言故事,但是,金基德的內核是冷的,這個其實還有暖意,也是我愛上的原因吧。
5、《鹿皮奇談》

另一部荒誕的、惡趣味的電影,同樣是在戛納看的。雖然,豆瓣的評分也不是特別高,不過看的過程很享受。
影片基本就是昆汀·杜飛風格的正常發揮,跟他之前那些怪雞電影一樣,是一部奇奇怪怪的片子。
整部片子都在一個特別荒誕、怪雞、惡趣味的設定下推進,一個男人與他心愛的鹿皮外套,並且有很多對電影的嘲諷和惡搞,也是壞壞的那種電影,很對我的胃口。
4、《寄生上流》(又譯《上流寄生族》,《寄生蟲》)

前兩天剛好又重看了一遍《寄生上流》,確實還是挺厲害的,尤其在很多細節方面,奉俊昊導演藏了非常多的梗和暗示,包括各種呼應的地方。
你會發現,這部電影還是非常精緻的。雖然很多設計感的地方,但是,也剛好是影片的一個樂趣吧。尤其是,奉俊昊導演總是能很好地把握影片在娛樂性與作者表達兩方面的度,讓這部電影能保證好看的同時,又有他想要表達的深層內容。

而彼此寄生以及階層的設定,也是非常方便解讀的。
3、《從前,有個好萊塢》(又譯《好萊塢往事》)

相比北美媒體的高評分,其實這部電影在內地評分並不高,豆瓣也僅有7.3分。不過,無論其他人怎麼評價這部電影,這部在我心中絕對是穩穩的五顆星,我非常喜歡它,可能僅次於當初看《無恥混蛋》的激動了。
這應該就是每個人的體驗或是興趣點吧,包括大家覺得非常拖沓、節奏緩慢的那些西部戲,我同樣看得津津有味,甚至希望他們可以單獨拍出來。

當然,昆汀最厲害的地方,還在於他是個營造氛圍的大師,能夠如此從容、不緊不慢地講出他的故事,尤其是布拉德·皮特去探望布魯斯·鄧恩那場,真是把氛圍做到極致了,你以為會發生什麼,就是什麼也沒發生,一直吊你的胃口。
而在最後,那個真正的大招,更是驚喜到不行。尤其作為第一批觀眾,在沒有任何預知和劇透的前提下,真是被震到了。畢竟,那場兇案一直是很多影迷的一個心結,是一個特別大的悲劇與遺憾,昆汀這個超級影迷,則以這種方式,去進行他的復仇,表達他的憤怒。

真是過癮!
2、《婚姻故事》

《婚姻故事》看到中間的時候,也是哭得不行。因為在劇作過程中,參考了主創很多自己的經歷與情緒,也讓這部電影能更好的表達他們的情緒。
所以,你看到的也不僅是一部電影,就是生活本身。
期間那些好的、不好的、甜蜜的、傷感的,各種情緒都混雜在一起。
這裡面,有一種非常強的無力感,瀰漫在影片當中,而觀眾,則同演員一起,眼睜睜看著這個悲劇發生,卻毫無辦法。
正好像,我們在生活中同樣會被太多事無能為力一樣。
1、《愛爾蘭人》

想來想去,最後還是把2019年我最愛的一部電影,送給了《愛爾蘭人》,為了這部電影,當初還專門買了網飛的會員。
《愛爾蘭人》是那種特別有後勁的電影,回味綿長。
看的時候只是覺得很傷感,很多觸動的點。而在之後很久,仍會想起其中那些傷感的細節,始終難忘。

挑毛病的話,其實這部電影還是不少遺憾,尤其幾個老人演相對年輕時候的場面,動作戲真是沒法看,像在做慢動作。
但是,當羅伯特·德尼羅在影片最後的那段對白:
「找我的律師!」
「他死了。」
「誰幹的?」
「癌症。」
這大概就是影片的最終主題吧,終究,我們還是敵不過時間,這才是最大的敵人。
任你曾經是多麼叱吒風雲、不可一世,最後還是會變老、死去、被遺忘。
你毫無辦法。

以上,就是我2019年的年度十佳電影,其實還有像《原鑽》《燈塔》,2018年的《你的鳥兒會唱歌》等片,也都很不錯,不過,位置有限,我就沒選進去。
2020年,希望一切能儘快好起來吧。
因為,現在真的是,太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