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七月的韓劇,屬於懸疑。前有JTBC家的《優雅的朋友們》,後有OCN新劇《火車》。
現在呢,又來了一部MBC的新作《十匙一飯》,同樣主打懸疑,而且,品質也很不錯呢。尤其是,看過的人也非常少,絕對的冷門新劇,很適合嚐鮮哦。所以,今天就來聊一聊首播收視3.9%的懸疑推理劇《十匙一飯》。
為了方便你們快速了解這個劇,我們也用大家常用的稱呼來介紹這個劇吧。那就是,韓版的「利刃出鞘」。這樣,是不是可以迅速建立起對這個劇的印象呢?
這是一棟豪宅之中的密室殺人案,藉著本格推理的懸疑感讓故事性懸念迭起,又以豪門圈層為了遺產而各種算計的勾心鬥角在戲劇性上賺足了噱頭。
但是,讓《十匙一飯》脫穎而出,卻遠不止這兩把刀。

《十匙一飯》這個詞語,其實來自韓國的成語,意思是「十湯匙就能湊齊一碗飯,只要每個人都付出一些微薄之力,就能幫助一個人」。
但聯繫它的英文版本Chip In,又名United Effort to Accomplish One Thing,翻譯為「同心協力完成一件事」,或許會更好理解。
這是一個「十個湯匙共吃一碗飯」的故事,最終走向了「幾個人慢慢地加起來,結果就會變成最壞的結果」。對於這個與原成語似乎背道而馳的意思,導演解釋了更加深刻的內涵表達:「如果我是在這種情況下,我會問我將如何行動,如果我能確信我不像別人一樣。」

在本格推理的世界,或許有劇本殺中最古老的套路「一人一刀」式殺人詭計的成分在。
但在這部劇裡,更多是諷刺人物顯露「貪婪」本性的隱喻。
在過去,貪婪這個詞似乎只被用於負面意義。
選擇貪婪的英雄往往會面臨悲慘的命運。然而,在現代,貪婪似乎並沒有被用在不好的方面。貪婪也是人類自己前進的動力,這是因為人們對本能的看法也在不斷增長。
在什麼情況下,貪婪可以被認為是人類的本能,我們不應該到哪裡去?
當問到這個問題時,這齣戲就開始了。

顯而易見,題目似乎在劇透,舉世聞名的畫家劉仁浩死去,圍繞他的遺產分割,豪宅裡的每一個人都有不可脫開的嫌疑。
而隨著劇情的展開,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小心思,和鬼鬼祟祟的行為,也似乎一直在傳遞給我們一個資訊:每一個人都在謀殺老爺子的過程中出了一份力。
然而,題目隱射出來的,不過是最表層的故事。能讓很多人深入故事之中,追著故事的走向猜測結果的,則是故事的講述方式。

《十匙一飯》的第一集相當直白,幾乎就只完成了對所有人物的介紹這一個工作。我們看到他們聚集在屋子裡相互衝突,紛紛對因病即將垂死的畫家表現出痛苦的感情。
但畫家和我們都知道,全都是虛偽和假裝。於是,期待所有的面具被揭露,則成為了在這場平鋪直敘的人物出場介紹,和角色的複雜內心以及外在行動的相映裡最有看頭的戲劇火花。

但《十匙一飯》沒有如願走這樣的套路,反而用角色互動的場景與演播室採訪的鏡頭的交織,讓整一集多了一個「第四視角」感覺的解釋說明。
如是,當集內那些不重要的匪夷所思,則直接由角色本人的採訪回答乾脆利落地解釋清楚。
解決了角色當時奇怪的行為,看起來是把疑惑降解了,可實際上卻讓沒有解決的懸念更加突出,也可謂是一種十分聰明的劇作結構設計了。

「整個密室殺人案的兇手到底是誰」,這個最大的懸念,就堅挺又明顯地立在那裡,拉著劇情繼續去走。
採訪鏡頭裡一直以模糊狀態出現的人又是誰,他重要麼,也一直勾著我們的好奇,把期待值無限拉長。
但也正是採訪場景部分營造的舞臺劇感,讓我們一邊觀看演員表演故事,也一邊在看他們扮演戲劇中的角色。虔誠的管家,溫和的愛妻和忠實的朋友……
當他們從豪宅內的故事裡跳脫出來,以一種口述的方式,繼續扮演著戲劇中的角色時,我們驚訝的發現每個人似乎都太過於膽小,而所謂真相似乎也在一邊逐漸清晰著一邊又讓人感覺到難以置信。
因為,好像,他們每個人都不只是可疑那麼簡單。

與此同時,採訪場景的插入,讓豪門內那些為錢紛爭的貌合神離有了一絲親近大眾的接地氣。讓哪怕因為戲劇背景需要而對豪門過於浮誇的塑造和刻畫也多了煙火氣與真實性。接近主流觀眾群體的生活感,才會讓懸疑性超脫於故事本身,落地普世,變得更加有韌勁。
如此,即使沒有超強明星擔綱主演,但依然憑藉精彩的劇情讓《十匙一飯》成為了一部自我意識很強的劇集。

但懸疑的眼,則在於死亡。
劉仁浩的突然離世,才是真正啟動這部懸疑故事的齒輪。女兒劉光娜被保姆拜託著去叫父親起床,卻發現了父親的屍體。嘴脣的烏青表示,他顯然是被毒死的。調查人員在監控之後也很快確定,犯罪之人就在這棟豪宅裡。至此,每個人之間的不喜歡和不信任,倏然增加了十倍。
一切的線索,也只能從所有人住進來這個豪宅開始逐個摸索。前一日劉仁浩災難性收場的生日派對,則更加成為了一切可疑點的溯源。每個角色都有自己的動機,每個角色也都有作案的機會,所有人都在懷疑別人,也都在擔憂自己。

得益於劇集的體量,八集篇幅的足夠展開讓《十匙一飯》比《利刃出鞘》多了一環多視角的POV。也因此,每個角色都揹負了一份目的性。
一條線,拉在了女兒劉光娜的母親金智慧身上。她如何藏著掖著的小動作,如何懷疑自己的驚恐擔憂,又如何去藥店查明最終得知自己並非兇手的大鬆一口氣,使得整部劇的節奏感張弛有度。

另一條線,則變換著隨著採訪鏡頭的穿插,落在了其他角色身上。每個人物都有祕密,每個人物都似乎知道些什麼。他們的狀態,神色,和不安,也藉著金智慧的主視角猜測,而有了更多更深的懸念高掛。
所有人,都各懷鬼胎。

在這個金碧輝煌的豪宅裡,謙遜及讓步的美德不復存在,所有的角色設定所迸發出的慾望和貪念,也以一種黑色幽默的神祕氣息激起觀眾莫大的共鳴。
玻璃反光下的人物毫不在乎,用充滿邊界的目光往門裡面看試圖窺探真相,一次又一次運用光影交錯的鏡頭語言試圖構建的畫面衝突,也在渲染著這份暗流湧動。

緊張的氣氛,在金智慧和獨孤哲因為「碰觸過放有遺囑檔案的金庫」第一次「斷絃」。劉光娜便開始了為母親洗白而找證據的主動能動性。第二次「拉弦」,則停留在了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上——父親的癌症原來被治癒了,這不算絕症!

到了第二集的節點,才啞然,整個過程都是將人們抽離的詭計,但這行得通嗎?
後續的劇情走向和懸疑設置,我們尚未知道。但不可否認,《十匙一飯》是一個很有趣的故事,而讓故事成就得如此波瀾起伏,離不開它高懸疑和轉折點的設計。
開篇一閃而過的七把鑰匙,某人事先製作的帶有剪紙名字的信封,都讓這個幕後之人存在卻隱形。

警方調查時,獨孤哲和夫人池雪英說辭裡明顯的漏洞,也埋足了隱患。
很容易被忽略的小透明獨孤哲的女兒獨孤善喜歡拍攝,幾乎在豪宅裡無時不刻地拍照或者錄影,似乎在後續會提供很大的線索。
只單舉最簡單的例子,便可發現,《十匙一飯》的重大懸念都放在了物品、話語漏洞和場景之類的資訊點上,而非嫌疑人本身的動作。這種帶著黑色幽默格調的懸疑氛圍,也似乎是當下的韓劇大勢。

做足前戲,才有後文。
這或許也是《十匙一飯》能夠一邊灑狗血又一邊考驗人性的功力所在。一張長長的餐桌,上桌的人,每個人卻都在想著不一樣的事。由於貪婪,不同人類群體的結果做出了不同的選擇,貪婪的時刻也隨之而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能容忍的貪婪範圍有多大,這是我們想要共同找到答案。
全劇一共8集,7月22日開播,如今,故事也剛剛展開,感興趣的,可以追起哦,興許,又是個寶呢!
來源公眾號:桃桃淘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