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售後哪家強?《請回答1988》註定要實名上牆。前些天,主演們在ins上晒私下重聚的合影,看得網友們老淚縱橫:
「不枉網友們多年的重溫啊,雙門洞的友情是真的!」

你們看啊,wuli德善、阿澤、善宇、寶拉姐、娃娃魚都來了呢。



沒有出鏡的狗煥,也在粉絲路遇拍到的照片裡出現了,德善狗煥黨終於安了一顆心。

一起逛大街拍大頭貼,一桌人吃吃喝喝有說有笑,看著那熟悉的笑容,真的有種電視劇從未結束過的感覺。

作為高分韓劇的天花板,每年強烈要求劇組拍續集的呼聲都很高,大家實在太捨不得和他們說再見了。
慶幸的是,雖然電視劇完結了,但主演們的故事在戲外卻一直延續。

先是觀眾們戲裡最遺憾的CP「德善狗煥黨」,戲外成了真。

再來是時隔多年後,大家都搬離了雙門洞,卻還是相約一起去海邊玩耍。
當年一瓶茅臺分著喝,如今一瓶防晒也要分著塗。

看著德善塗上紅脣,把頭髮梳成成年人模樣,儼然就是《請回答1988》的續集本集。

最近韓國綜藝《帶著輪子的家》最新一期裡,德善和豹子女士出場做嘉賓,見到李惠利(德善飾演者)時,劇中的bgm一響,觀眾都溼了眼眶。
「我們德善啊,過得好嗎?」

如果說觀眾們早已看《請回答1988》入了戲,那主演們才是真正的把劇本演成了自己的人生。
粉絲之前也留意到了,劇中裡除了孩子們的角色名外,所有大人用的都是現實真名。

觀眾們這才恍然大悟——
原來在故事的一開頭,他們註定就是一家人了。

戲裡戲外,他們都是最好的自己
戲拍得好,總是有原因的。
也許有人會疑問,一部故事背景發生在80年代末的海外劇,為何會引起各階段無數網友們的共鳴?
以至於開播5年後的今天,《請回答1988》也總是長年霸佔豆瓣知乎熱門話題討論…


明明看過無數遍,每次看還是會跟著主演們又哭又笑,最重要的一點就是——
該劇幾乎全員本色出演。
像是鬼馬調皮的德善,偷姐姐寶拉化妝品,拿火柴燙睫毛那傻缺的亞子,還真不是裝的…



像是軟糯粘人的阿澤,戲外原本就是個容易掉眼淚的愛哭鬼,常常需要德善的鼓勵安慰和治癒。

在花絮裡你們也看到了,嘖嘖嘖真是個愛撒嬌求抱抱的小天使啊。

在綜藝《花樣青春》裡哭成淚人,弱小可憐又溫暖,也是被哥哥們照顧的憨憨弟弟。

還有德善爸爸對德善說過的一句臺詞,曾經感動了觀眾好久好久:
「爸爸我,也不是一生下來就是爸爸,我的女兒啊,稍微體諒一下。」

多年後,提起成東日(德善爸爸本名),德善還是會親切地叫一聲「阿爸」。

她還是那個會和爸爸打成一片的、調皮搗蛋的二女兒。

表面高冷腹黑,實際愛在背地憋笑的狗煥,和老實巴交總是一本正經的的善宇。

來來來,都看過來,同款笑容有木有。

而寶拉和善宇,在戲外本來就是大學朋友。
試鏡那天雙方知道要演情侶對手戲的時候,寶拉的反應,除了沒那麼凶,基本就是寶拉本人了哈哈哈。

東龍娃娃魚就更不用說了,戲裡那些魔性的笑聲,觸電般的舞蹈,還有五顏六色的口水巾…

據導演說,這全是他自己帶進劇組戲碼。

正峰歐巴呢,則是個在劇外會穿自己周邊的人。
ins上清一色中國網友報道的「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已經說明了一切。


與其說雙門洞小夥伴們的演技好,不如說,他們早就把自己融入了劇本。
我們愛上的每一個角色,都是真實存在的。

連自己演著演著都忍不住感慨:角色和生活裡的自己真的太像了。



這部劇有許多數不清的天時地利人和,也有太多太多的機緣巧合。
就連生活的經歷,都充滿了相似。
在演德善奶奶去世的那一集,辦公室接到電話的德善,豆大的眼淚斷珠一樣地掉,直到導演喊了NG她仍無法平復情緒。


後來才知道,原來就在拍這場戲的前一天,李惠利的奶奶剛剛去世。


都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但最讓人感動的是,這樣難忘、溫馨、真摯的感情,非但沒有隨著落幕而結束,反而讓一個個原本不相干的命運從此交織在一起。

越長大,越羨慕那些單純的美好
《請回答1988》裡有句旁白說,「或許所謂衚衕就是,用時間來造就朋友。」
但小IN想說,不是每一個衚衕,都可以是雙門洞。

青梅竹馬早就感情並不難,難的是後來都各奔東西有了自己的人生,卻不被世俗利慾薰心,不被人世險惡著魔了性子。
多年後相見還能保持初心,感情一如既往,還能說著「你還是你呀」的貼心話。

左鄰右里早就的情誼並不難,難的是貧賤不移,富貴不忘的關心,不嫉妒別人的好運。
也能在患難中被體諒,被不露痕跡地雪中送炭。





想要愛一個人並不難,難的是命運機緣巧合的錯過後,無法在你身邊,也能遠遠守望你的幸福。
因為成全有時比放手,要難得多。


父母的愛或許是不善表達,但在危難間能捨棄性命和尊嚴,拋下一切地死命把你往安全地帶上拉扯。

手足的在意,也許是平日裡的大喊大叫,對你全方位無死角的嫌棄。
卻在你受委屈時第一個站在前面抱不平,在你最難過的時候伸出懷抱,問你過得好不好。

關心你做的夢,時刻想著你。



但凡劇中的角色,有一個動了私心雜念,這一切都將不復存在。
5年過去了,《請回答1988》總是常看常青。
它滿足的不止是你對友誼的嚮往,還有你對親情、愛情,和對所有一切情感最美好的幻想。
那是每個經歷了歲月洗禮的成人,最想擁有,也最懷念的東西。

也許我們之所以被這部劇治癒,不過是因為——
我們都想遇到善良的人,也想成為一個善良的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