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技類綜藝,一直是娛樂圈的話題製造機。
2017年,一檔《演員的誕生》,挖出不少影視圈遺珠,也貢獻了「螞蟻競走十年了」和「海娃不可能死」的經典名場面。
隨後幾年,數不清的同類綜藝爭相上線,卻被不少觀眾發現越走越偏,由演技的切磋,變成了戲精的舞臺。
倒也讓我們從一場場大戲中,得以一瞥影視圈的現狀縮影。

如今又來一部。
一大波同質化節目在前,還能玩出什麼花?
這一次,導演吳彤把半個香港TVB搬到了評委席上。
號稱效仿當年無線電視藝員訓練班,用「TVB模式」將鮮肉鮮花們的演技打磨出來——
無限超越班
Memories Beyond Horizon

評分:4.4 / 10
導演:吳彤 Tong Wu
首播:2022 年 12 月 17 日
單集片長:50 分鍾
演員陣容
成龍 Jackie Chan、爾冬升 Tung-shing Yee、惠英紅 Kara Wai Ying Hung、吳鎮宇 Francis Ng、佘詩曼 Charmaine Sheh、韓雪 Cecilia Han、車保羅 Paul Che、鄧萃雯 Sheren Tang
文章目錄
《無限超越班》介紹
導師陣容很神仙。發起人,成龍。
評委兼導師,爾冬升、惠英紅、吳鎮宇、趙雅芝、鄧萃雯、張可頤、湯鎮業、許紹雄、車保羅等。
個個都是從小看到大的熟臉。
學員有薛凱琪、沈月、趙櫻子、劉耀文、範世崎、許魏洲、郭曉婷、周柯宇、周潔瓊、鄭業成、何與……
嗯,大部分是演技比較青澀的年輕藝人,其中一半以上不是科班出身。
導師也毫不留情,靠耿直髮言頻登熱搜。
吳鎮宇:太厲害了你們這一代演員,怪不得我們還能存在。


惠英紅:你不覺得你是在借別人的光(蹭熱度)嗎?
這是TVB老戲骨要整頓娛樂圈了?
但幾期看下來,好像並不是這麼回事。
演技有沒有「超越」不好說,節目中的「尬」確實是超越了一大票同類節目,自成看點了。

《無限超越班》劇情看點有哪些?
最出圈的,當屬趙櫻子。
自我介紹時的關鍵詞:「迪冪孟扎」,即迪麗熱巴+楊冪+孟子義+古力娜扎。
她解釋說這是網友給她的評價,意思是她的顏值是這四位的結合。
聽了這個,導師們一臉問號。
吳鎮宇眉頭一皺:「你不覺得這是四不像的一個貶義嗎?」

爾冬升調侃:「那我以後就是斯皮爾伯格·盧卡斯·塔倫蒂諾·爾冬升。」

螢幕前的觀眾已經尷尬地腳趾摳地了。
但趙櫻子立刻拿出平時直播帶貨的應變技巧:
「哈哈,太可愛了。總之老師你能記住我就好。」

並且再三強調,我只是長得像她們,但是我沒有把我的演技和她們來比,我就跟我自己比。
吳鎮宇直接神級中譯中:
「哦,臉孔我不介意,但演技別來(沾邊)了。」

趙櫻子更利用這次機會,首次回應紅毯假摔事件:
「因為當時在冬天裡連續拍戲40多個小時,導致紅毯上體力不支暈倒了。」
吳鎮宇:「怎麼摔得那麼假呢?」
鋪子作為觀眾,腳下早已摳出了地下別墅。

最要命的是,趙櫻子與評委們的對話從頭到尾不在一個頻道上。
問她有什麼缺點,她說做人太實在。
問她如何看待爭議,她答好演員都是罵出來的。
最後更是一句話自我總結——
我要用演技,找回那個起點甚高的我。
全程演繹只要我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的。深諳傳銷話術技巧了屬於是。

說實話,趙櫻子的演技放在娛樂圈確實不算差。
但當一個演員選擇走上一條發瘋、黑紅的道路,也就大概率會與好作品、好角色越走越遠了。

出道六年的沈月,上臺前就一直說自己很緊張。
一到臺上,不負眾望,果然整個垮掉。
面對一排大佬,面露驚恐,聲音顫抖哽咽。
下面幾位導師立刻神情變得微妙起來,鏡頭切到眼神特寫,再配上刀光劍影的音效,氣氛頓時變得暗流湧動。
評委湯鎮業直接表示不理解:「你確定剛剛不是演的嗎?」
第二期節目,表演完畢,沈月依舊淚眼婆娑,帶點哭腔。
爾冬升直接毫不留情地開懟:
「為什麼表現不好,還要眼含熱淚?」
「我看的很煩的每一次。」

這個片段一出來,立刻引發熱議。
有人說沈月作為六年演員如此上不了檯面;
有人表示理解她的社恐,認為爾導雙標;
更多人認為這不過是臺本設計。
但不討論是個人表演,還是節目臺本,反正節目的目的是達到了,新一輪的熱搜這不就來了。

節目裡最大的爭議點,薛凱琪。
2004年,憑藉甜美外形橫掃娛樂圈的薛凱琪,被粉絲稱為「香港最後一個少女」。
可如今41歲的她,逐漸進入無戲可拍的窘境。
惠英紅問她:你來幹什麼?

她給出的是綜藝慣用標答,嘗試、突破。

(不得不說保養的是真好)
結果這個回答被惠英紅當真了,於是掏心掏肺地分享起自己的經驗。
她講自己38歲時,同樣面臨過當姐不行,當媽也不行的瓶頸。
曾因此患抑鬱症,自殺未遂。
她告誡薛凱琪轉型要趁早,否則隨著年齡的增長,往後的戲路會越來越窄,直到把自己卡死。
但薛凱琪卻說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保養得好,就繼續演少女;上了年紀,那就演媽媽。
惠英紅繼續勸:「一些東西,是從裡面發出來的」。

長得年輕當然不是錯,但少女也好,媽媽也好,都需要轉變心態才能揣摩角色。
一旁的趙雅芝、許紹雄這時看不下去了。
他們認為薛凱琪的選擇沒有問題,她不是裝嫩,而是選擇了一種令自己覺得最舒服的狀態。人不一定要什麼年齡就要展現什麼樣子。
導師們你一言我一語,差點嗆起來,最後以惠英紅當場情緒崩潰摔本子離席收場。
其實,了解惠英紅的影迷,都知道紅姐的性格不可能如此失控,在節目裡耍脾氣。
節目強行製造矛盾,讓「中年演員轉型」這一原本十分值得探討的話題,又一次以狗血衝突收場,演變成了一場話語權的爭奪,與製造炒作話題的材料。
更可惜的是,爭了半天,兩邊說的根本不是一件事。做人可以永遠「少女」,但做演員卻不能夠「舒服就好」。

《無限超越班》評價好看嗎?
在一次次抓馬、撕逼、煽情的戲碼之後,沒人還記得這檔節目的初衷。
說好的要整治娛樂圈,以「演員訓練」為核心,但《無限超越班》一沒角色分析,二沒業務交流。
每組的排練時長只有三個小時。到了最終成片裡,指導、排練環節更是以混剪的形式快速掠過,少的可憐。

幾期節目下來我們好像發現,所謂的「整治娛樂圈」,不過是迎合觀眾對流量在影視圈大行其道的不滿。
安排導師們拋出一些讓學員下不來臺的金句:
「你是在蹭流量。」
「你們這一代演員真是,怪不得我們還能演戲。」
觀眾一時爽到了,然後呢?

而在實戰表演中,節目組還會安排一個學員,突兀刻意地請求前輩們再現經典橋段,見縫插針來一段熟悉的「劇組團聚」戲碼。
比如第二期上,節目篇幅幾乎通通讓給了《金枝欲孽》劇組重聚。
當然,如妃、爾淳、安茜重聚這塊兒單看確實能讓人DNA動起來。
幾位視後的演技也實在沒話說,阿佘出場的一瞬間,激起了許多劇迷的雞皮疙瘩。

但在這檔以指導新人演技為核心的節目裡突然安插這麼一大段,就顯得有些不合時宜了。
彈幕裡不少網友表示:「跑題了」「剪輯好亂」……
只有核心內容做好了,販賣情懷才會是錦上添花。

否則便會讓整檔節目也淪為與「迪冪孟扎」異曲同工的四不像。
誠然,想要單靠一檔節目整頓娛樂圈並不現實,但起碼大方向要對。
本該是一檔討論表演、角色、創作的節目,展現演員的表演過程、細節處理、情緒傳遞,輸出導師的經驗與乾貨,進而在一定程度上推動娛樂圈大環境對於表演審美的提升。
而不是打著切磋演技的旗號刷臉、炒話題、賣流量。
踏踏實實的學員鏡頭不多,裝瘋賣傻想要黑紅的,反倒被人記住了,在熱搜榜上居高不下。
咱就是說,追這類綜藝不能太真情實感。

節目組安排臺本也好,藝人自己凹人設也罷,其實都暴露了一個問題:
當一個演員躺平就能受到追捧,當一檔節目製造歪門邪道的話題就能帶來流量。
誰還願意沉下心來打磨演技、做好內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