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魷魚遊戲》火遍全球,《逃兵追擊令》口碑爆表。
網飛韓劇今年的勢頭,有目共睹,幾乎成為了驚悚懸疑劇集的金字招牌。
而最近上線的一部新劇,講述一對男女從初戀到分別再到重逢的十年。
女主金多美,去年《梨泰院Class》中手撕綠茶的視訊卡段火遍全網。
男主崔宇植,《寄生蟲》裡與富家大小姐墜入愛河的金基宇。
18年,兩人首度合作《魔女》,雖是互相殘殺的宿敵,卻讓觀眾一度玻璃渣裡嗑到糖。

如今光明正大組CP,火花四濺。
也讓我們見識到,以暗黑題材見長的網飛,拍起甜劇,竟然也有兩把刷子——
那年,我們的夏天

國延秀(金多美 飾)與崔雄(崔宇植 飾),一個年級第一,一個年級倒數第一。
本不會有交集的兩種人,因為一檔觀察型紀錄片走到了一起。
為了方便拍攝,崔雄坐到了延秀的旁邊。
成績越不好,文具越不少,說的就是崔雄。
書包一撂下,從裡面依次掏出各種畫本、畫筆、尺子、漫畫……
最後才拿出書本,也只是裝裝樣子。

一套惱人的動作下來,延秀的刻薄勁兒上來了:
「沒什麼本事的人,動靜都特別大。」
「你在說我麼?」崔雄氣得腮幫子鼓起來,卻被嗆得說不出話。

一個利己刻薄,目標明確。
一個憨憨笨笨,不求上進。
互相看不順眼的兩人,從此便開啟了歡喜冤家模式。
笨手笨腳的崔雄總是無意地激怒延秀,

睚眥必報的延秀也不避諱鏡頭,加倍奉還。

被問及十年後的自己會是什麼樣子,延秀毫不懷疑地說自己會是一個帶著眾人前進的領袖角色,人生贏家;
崔雄的答案則一如既往的佛系,「我希望我過著平和安穩的生活。」
但兩人一致肯定的是:未來絕對不會與對方有任何交集。

二人一來一回的嗆聲,為節目製造了不少戲劇衝突。
吵吵鬧鬧的日常,竟格外有火花。
「比一般電視劇,還像青春偶像劇。」
這檔紀錄片也因此迅速走紅網路。

時間跳轉到十年後。
延秀成為一家公司的組長。
手底下確實領著幾名員工,但與她少年時所期望的「領袖角色」相去甚遠。
和所有社畜一樣,被甲方輕視、刁難時還要擠出笑容,請求對方「請再多給我一點時間,聽完我的簡報」。

雖然比起學生時期,鋒芒收斂了許多,但骨子裡還是那個不服輸的延秀。
當各種方案被甲方再三否定後,她亮出了終極策略——
與當下人氣最高的插畫家高午合作。
以建築物為主要創作內容的高午,畫風清新優雅,與品牌調性不謀而合。

甲方一聽,就是一整個滿意住了,當即敲定了這版方案。
這波比稿,國延秀穩穩拿捏。
然而事實是,延秀根本沒與這名插畫家溝通過。
而這個插畫家又是出了名的神秘,從不出席任何活動,沒有人見過他的真容,高午只是他的筆名。
「可以與對方合作」,不過是逞一時口舌之快,為了不被甲方看扁。

牛皮吹出口,項目總得進行下去。
延秀只得硬著頭皮尋找高午。
查閱資料的過程中,延秀通過插畫家的畫稿、採訪,察覺了他的真實身份……

你猜這神秘難搞的插畫師是誰呢?
是了,正是我們的男主崔雄。
但這下,事情更難辦了。
原來,當年在紀錄片拍攝的過程中,崔雄與延秀漸生情愫。
到了拍攝日程的最後一天,一場雨把兩人困在涼亭裡,在浪漫氣氛與青春荷爾蒙的雙重作用下,他們互訴心意,雙向奔赴。

五年後,在兩人的愛情即將修成正果之時,延秀卻毅然決然地將崔雄甩了……
再五年,當年的歡喜冤家,成了甲方乙方,當年躺平的「廢柴」,搖身一變業界名流,當年驕傲的「渣女」,不得不妥協回頭。
——晉江小言內味兒出來了。
與此同時,由於當初兩人合拍的那部紀錄片翻紅,拍攝紀錄片的團隊向他們發出續拍第二季的邀請,而延秀與崔雄也出於種種陰差陽錯的理由,接下了這份片約……

破鏡重圓的故事設定,不算新穎,甚至可以說有點老套。
但劇集以真人秀紀錄片的嵌套模式,將男女主的十年拆解又拼合,敘事瑣碎細膩,又不乏懸念留白。
寬廣的時間維度下,對年代感與人物變化的把握也頗為用心,賦予劇集一分清爽又不失厚度的質感。

在二人交往的過程中,我們隨主角一起,揭開了延秀的另一面,也看到了崔雄的閃光點。
延秀,自幼與奶奶相依為命。
父母的缺位,似乎使她不得不提前長大,獨當多面。
不敢走錯一步,所以她害怕計劃被打亂,
也杜絕耗時耗力的社交。
不敢敞開心扉,豎起身上的刺,
顯得不近人情,甚至有些咄咄逼人。
但回到家中,她會向奶奶撒嬌求抱抱,尋找片刻慰藉。

沒有人不渴望溫暖,所以當這個有些笨拙的男孩被迫闖入她的生活後,她破防了。
雖然她依然爭強好勝,卻在與崔雄拼酒、將對方喝趴下後,把對方揹回家。

雖然她依然愛挑起事端,卻會在高年級的學長欺負崔雄時,幫他出頭。

雖然她依然不會佔用個人學習時間,陪崔雄去外地賞櫻花,卻會在深夜的路燈下,為他下一場櫻花雨。


她的柔軟只展示給少數人。
可當終於有人走進她的內心,她又變得患得患失起來——
「如果我考上大學,但你沒考上呢?」
「我也會考上啦。」崔雄並不願意去預想這種情況。
「照目前的情形來看,你會落榜吧。」
崔雄想了想回答:「萬一真沒考上,那我就到你學校附近準備重考,然後帶著便當跟在你身邊唸書。」
延秀聽後很滿意,接著追問:
「你就這麼喜歡我嗎?」
崔雄性格內斂,被這麼一問不知如何開口,便扯開話題。
延秀繼續窮追不捨……

類似的假設數不勝數。
「如果你瞞著我去參加聯誼怎麼辦?」
「如果我一病不起了怎麼辦?」
「如果我之後進入職場,要去很遠的地方呢?」
延秀總喜歡假設一些未發生的事情,使對方陷入無措。
她也不喜歡模稜兩可,總想追問一個答案。
其實她只是希望聽他說出自己想要的答案,以確認對方的心意。
這是她極度缺乏安全感的表現。

而崔雄的笨拙,是他寬厚善良的表現。
他包容延秀的不安與試探,包容她的我行我素,他看到延秀身上別人看不到的光。
「如果我們真的分手了怎麼辦?」這是延秀最後一次假設。
只是這一次,假設變成現實。
延秀真的提出了分手,結束了這段五年之久的戀情……

分手時,她恢復了從前的「灑脫」,沒流露出絲毫留戀;
在好友面前,也未表現出半分傷感。

她再一次將自己武裝起來。
只是在深夜回家後,輕輕叫了一聲「奶奶」,從前她都是輕快地直呼奶奶的名字「子京」。
之後,便將自己反鎖在衛生間,嘩嘩地開著水龍頭,難以抑制地大哭起來……
具體分手原因,影片還沒有揭露。
一個提示,面對崔雄可憐巴巴的質問,延秀只冰冷地回了一句「我能放棄的,只有你一個」。
讓觀眾對接下來二人真實分手原因的揭露更加期待。

當年兩人合拍的那支紀錄片,首播十年後再度翻紅。
「他們兩個很有生命力啊,活蹦亂跳的,很有火花。」再次看到那些充滿生機的鏡頭時,節目組工作人員感嘆道。

「生命力」。
那是從現在的延秀身上看不到的東西。
如今朋友形容她「像行屍走肉般空有一副皮囊」,迴避社交,用工作將自己塞滿。
而離開延秀後的崔雄,也變得死氣沉沉,畫插畫變成他的唯一寄託。
劇集也通過男女主展現出了當代許多年輕人自我封閉的狀態。
紀錄片鏡頭裡那份生命力,獨屬於年少的、與對方一起時的自己。

還記得十年前紀錄片中的那個問題嗎?
十年後的自己會是什麼樣子?
當初延秀信誓旦旦地以為未來可期,
如今卻發現,「這和我想象中的生活不一樣啊。」
成年後的生活與想象中的落差,也讓她更懷念過去。

紀錄片中個性鮮明的少男少女,有一種初夏般的青春氣息。
雖然幼稚,卻也呈現出了那個年紀最真實的悸動與期望。
這大概是劇中這檔節目能夠翻紅的原因——
雖然如今的觀眾已經換了一波,
但對於青春的感知與想象,無論對哪一代人來說,都是共通的。
「他們現在過得怎麼樣?」
「都過了十年了,他們變化大嗎?」
評論區裡那些好奇他們生活的人,大概也是在學生時代肆意揮灑過青春,埋下過少年心事的人。

曾經延秀問崔雄如果兩人分手了他會怎麼做?
崔雄的回答是:「跟你斷絕來往。如果你來找我,我會噴水、撒鹽,把你趕走(一種驅鬼方式)。」
如今延秀以乙方身份上門求合作,崔雄躲在門後平靜了很久。
打開門,拿出水壺,朝她一噴。
這套動作,他已經練過不下50遍,這次終於派上用場。
現在的他,是名聲大噪的藝術家,也是夜夜失眠的成年人。
唯有再度面對延秀時,他才找回了那份幼稚,找回漸漸復甦的生命力,也找回了十年前的自己。
這也許就是我們喜歡破鏡重圓的理由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