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想推薦大家一部近期的日劇。這部劇裡所講述的現代情侶,可要遠比正常夫妻抓馬、奇葩得多了。
摩登情愛‧東京
Modern Love Tokyo

評分:7.6 / 10
導演:平柳敦子 Atsuko Hirayanagi、廣木隆一 Ryuichi Hiroki、山下敦弘 Nobuhiro Yamashita、荻上直子 Naoko Ogigami、黑澤清 Kiyoshi Kurosawa、山田尚子 Naoko Yamada
首播:2022 年 10 月 21 日
別名:摩登情愛·東京篇
演員陣容
水川麻美 Asami Mizukawa、前田敦子 Atsuko Maeda、榮倉奈奈 Nana Eikura、柄本佑 Tasuku Emoto、伊藤蘭 Ran Ito、石橋凌 Ryo Ishibashi、成田凌 Ryo Narita、夏帆 Kaho
文章目錄
摩登情愛‧東京 劇集簡介
三年前,一部美劇《摩登情愛》刷新了觀眾對愛情片的定義。
時至今日,評分依然穩定保持在 8.8 的高分。

藉此熱度,亞馬遜將視角投向全球,試圖打造一個全球範圍的「摩登情愛圖鑑」。而最先打造出來的,便是向來以描繪愛情見長的日本。只看陣容,《摩登情愛·東京》可謂是日劇粉的盛典時刻了。
本劇一共七集,六部真人+一部動畫。先來看看導演名單——
《火花》導演,廣木隆一。
《深夜食堂》導演,山下敦弘。
《人生密密縫》導演,荻上直子。
《X聖治》導演,黑澤清。
《聲之形》導演,山田尚子。
演員也同樣讓人眼前一亮——水川麻美、前田敦子、黑木華、夏帆、榮倉奈奈、柄本佑、成田凌、池松壯亮……這種豪華配置的陣容,可以說相當叫人期待了。

不同於原作,《摩登情愛·東京》沒有直接改編《紐約時報》「摩登情愛」的專欄文章,而是在每集開頭強調,只是從專欄中獲取靈感。

「靈感」,兩個字頗具靈性。
《紐約時報》「摩登情愛」專欄創辦於2004年。
讀者以投稿的方式,以第一人稱講述自己關於愛情的故事。
與其說這是談論愛情,不如說是談論生活。
正如專欄所提出的主旨——「探索當代人複雜的情感生活,以及愛的痛苦與歡愉」

從紐約到東京,生活迥然相異,那《摩登愛情·東京》還能再次燃起愛情神話嗎?
摩登情愛‧東京 劇情
魚叔說說其中最有意思的幾集。

《我和已婚男人上床學到的事情》。
單看這個標題,就相當獵奇。主演是曾經的大熱劇《為了N》的主演,榮倉奈奈。

導演廣木隆一,探討的是愛與性的關係。故事從一個女人的自白開始。
「我和丈夫離婚了。」

離婚的理由很簡單,兩人是「無性婚姻」。
離婚後,女人陷入對愛情和性的迷思。
「因為我們之間沒有了性生活才導致我們的心分開,還是因為我們的心分開了才沒有了性生活呢?」
為了尋求答案,女人專挑已婚男性發生性關係。
她會將這稱之為「健身」。
在和已婚男發生關係後,總會詢問他們和老婆是否還有性生活。
是否還愛著對方。

男人的回答不盡相同。
有的男人說,在老婆說出「還貸真不容易啊」後,就不想做了。

有的男人說,你知道已婚不孕的夫妻,性生活是什麼樣子的嗎?

有的男人說,和她上床,是我的工作。

看起來,似乎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苦衷。
但無一例外,不願意與配偶交流。

「無性婚姻」在日本並不少見。
出軌,也是日本影視劇作品中很喜歡討論的話題。
2016年日本家庭計劃協會調查顯示,日本47.2%的已婚夫妻處在「無性婚姻」中。
近幾年,這一狀況更為普遍,日本一半以上夫妻處於「無性婚姻」。

丈夫會因為工作壓力,減少對性的需求。
隨著日本女性走入職場,夫妻雙方都處於快節奏生活的情況越來越多。
這也導致,日本夫妻在婚姻外尋找性伴侶,成為維持婚姻的正常操作。

另一邊,女主和前夫其實仍然有聯繫。
前夫是橋樑專業,兩人的約會經常是在船上。
「在船上看東京,可以看到不一樣的東西」
這是女人曾經和前夫說過的話。
但對待自己的婚姻,女人卻忘了這一點。
一次次見面,讓她越發無法迴避自己對前夫的留戀。
就在這一夜,她遇到了一個不逃避和自己交流的已婚男。
女人問了一個最困擾自己的一個問題:
「破裂的婚姻意義何在」
已婚男回答了非常簡單的一個字——
「愛」
女人幡然醒悟。
「我了解每對伴侶之間出現無性的問題,原因都是不同的。
就如同有各種各樣的離婚理由。
各種各樣的愛情。
各種各樣類型的伴侶。」

片中,有一個細節非常有趣。
回憶中,女人站在橋上等前夫,前夫在身後輕輕矇住她的眼睛。
這時,兩人處於熱戀期。
故事結尾,女人半夜約前夫來橋上,前夫再次從身後輕輕蒙上她的眼睛。
這時,兩人已經離婚。
這一刻,觀眾理解了女人此前的矛盾心理。
故事沒有太多空間去展開講述夫妻感情有多好。
只需一個動作,兩人之間的情感不言而喻。
夫妻的連接方式並未只有性。
更重要的,是愛和理解。


另一集,《我相信了他13天》也圍繞都市女性的情感展開。
女主在電視臺工作。
個性強勢,控制慾強。
舉手投足中,都可以看出她是個女強人。

然而,她相親時,卻完全呈現出另外一種狀態。
發現相親者照片和本人對不上,並未生氣。

而是懇切地希望對方能和自己聊一聊。
相處過程中,這個男人表現得非常奇怪。
動作彷彿是個機器人。
他沒有情緒,甚至聊起死亡的話題。
分開時,直接丟下一句再見就準備消失。
儘管如此,女主還是對男人產生了興趣。
直到第13天,女主發現這個男人竟然是個流浪漢。
流浪漢稱自己之所以假扮相親對象,是想要品嚐一點幸福的滋味。
之後,這個男人消失了。
女主開始在任何流浪漢可能出現的地方,尋找他的蹤跡。
最終,在兩人曾經去過的露營地,終於找到了他。
女主感慨,自己甚至懷疑這一切從最開始就是幻覺。

流浪漢並未對此作出回答。
一夜過後,流浪漢再次消失。
女主看者流浪漢的身影漸漸在湖面隱去,自己只能無能為力地愣在水中。
一切又回到最開始的模樣。
就像一場幻覺。
流浪漢究竟是否真實存在過?
不知道。
但能肯定的是,女主被流浪漢治癒了。

流浪漢對女主的反饋並不多,甚至連消失都如同鬼魅一般。
兩人之間唯一一次深入交流是在女主重新找回流浪漢之後。
流浪漢表示,因為無法預知未來,死去已經變成我的希望。
這句話回答了兩人初遇時探討的問題。
女主聽完,熱淚盈眶。
這一刻,她彷彿找到靈魂伴侶,來撫慰她長久以來的孤獨。
摩登情愛‧東京 劇評
日本有一群很特殊的人群,「無緣者」。這些人沒有朋友、沒有親人,與家鄉斷絕關係,是自願孤獨的人。
日本政府每年為這些人的生活狀態費盡心力。去年,還專門設置了一個名為「孤獨大臣」的職位,以減少日本居民的孤獨感和社會疏離感。

不難看出,女主就是這樣一個「無緣者」。
在公司,和同事關係疏離。生活中,也沒有朋友伴侶。傢俱壞了,居然只能求助一個剛認識的陌生人。連露營,都會陷入到迷路的程度。
導演黑澤清用一種「虛幻」的手法,將女主身上現代人的孤獨感表現得淋漓盡致。能夠救贖自己的只有自己。


需要情愛的,不止是年輕人。
《我最糟糕的約會如何變成最好的》這一集的有趣之處在於,將視點對準了老年人的愛情故事。
女主,今年63歲,已經感到自己和年輕人的生活格格不入。
年輕的男孩女孩討論情人節巧克力。
而女主卻自嘲是被情人節放棄的人。

好在,她有個很潮的老年閨蜜。
看出了她隱藏在心底的浪漫愛情渴望。
在閨蜜的鼓勵下,女主開始使用交友APP,藉此尋找合適的老伴。

線下約會的那天來了。兩個老人打扮得格外年輕,還約在年輕人聚集的原宿見面。

有趣的是,隔壁桌還有另一對年輕網友奔赴線下。男孩高談闊論,和對面的女孩相談甚歡。
而女主和相親對象卻相視無言。過分的拘謹和禮貌,場面一度很尷尬。
一組奇妙的對照,氣氛卻截然不同。女主倍感不適。
然而沒多久,兩桌的氣氛發生對調。年輕男孩一副「懂王」的模樣,瘋狂自我表達,讓對面女孩憤然離席。
這一對,崩了。
女主和相親對象則是逐漸慢熱。從電影聊到演員,甚至直接續攤。
而這一切都多虧相親對象善於傾聽。
聊到投機處,女主發現眼前的男人,竟然是她十幾年前的相親對象。
那時的相親對象,和剛剛的年輕男孩別無二致——不顧女主的感受,侃侃而談。
這場約會並未因為往事重提而一拍兩散。
女主學會了不用謊言掩蓋不適,男人也學會了耐心地傾聽。
這一次,兩人一起步入「最美好的一天」。

沒有相同的人,也沒有相同的愛情,唯一相同的是,每個人都渴望美好的愛。

這也正是《摩登情愛》系列最迷人的地方。
一集一個小故事,讓我們閱遍現代情愛生活中的千滋百味。

摩登情愛‧東京 評價
除了上述集數以外,其他幾篇故事也有趣味之處。
比如,有講述哺乳選擇引發伴侶爭議的。
一方堅持母乳餵養。
而另一方卻覺得配方奶也無可厚非。

還比如,有講述抑鬱症家庭下的理解與溝通。
妻子遭遇職場pua,患上抑鬱症。
丈夫則想盡辦法,治癒妻子的抑鬱症。

當然,並不是每個導演都能將一個40分鐘的短篇故事處理精彩。
因此,良莠不齊的這部劇也遭到了不少詬病。
但總體來說,《摩登愛情·東京》依然值得一看。
日本影視創作者,對於豐富多彩的都市愛情故事,一向都有著極其敏感的捕捉和細膩入微的刻畫。
東京篇用很日式的手法,展現出每對情感中的精彩和無奈。
它保持原作的風格,聚焦於生活本身。
愛情可以是一座普通的橋。

愛情可以是原宿的一家小店。

愛情可以是教室裡的一架鋼琴。

愛情的多樣性和複雜性,也會讓不同的觀眾,感悟出不同的理解。
我們不可能按照一個標準,劃分高低好壞,更不可能按照一個模板,進行不變的複製。愛情只分合適不合適。
希望你也會在《摩登情愛》系列裡找到屬於自己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