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桌派 第六季:綜藝王者強勢迴歸

近年來,談話類節目井噴式增長。

在綜藝節目信奉「流量為王」的準則,內容和形式越發五花八門的背景下。

這類談話節目卻宛如一股清流,不斷拓寬了綜藝的深度與內涵。

其中,又當屬一檔節目堪稱王者,每季都被觀眾給予極大好評。

最近,這檔節目的最新一季也來了,我必須全力安利——

圓桌派 第六季

主演: 竇文濤 / 周軼君 / 李光復 / 濮存昕

朱進 / 鄧李才 / 張立憲 / 邱志傑

類型:脫口秀

首播: 2022-08-18

集數:12

單集片長: 75分鐘

單集片長: 75分鐘

截至目前,評分9.2,超過7成觀眾打出五星。

這也是近期口碑最佳的綜藝之一。

還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還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

在每一期節目中,竇文濤會邀請三位老友嘉賓。

燃一支香,沏一壺茶,真實還原真實生活裡的聊天場景。

聊天的內容包羅萬象、放眼世界,在一言一語中洞察人生百態,共享多維觀點與思考。

這一季的第三期,以

這一季的第三期,以天文為主題,請到了大家熟悉的文濤老友周軼君、北京天文館館長朱進、以及天文學專家鄧李才。

提及天文,相信大家都有無盡的想象,以及無數的疑問。

比如在影視作品中,我們經常會看到某富豪買下一顆星星並命名這樣的說法,這是真的嗎?

朱進就解釋道,這是不可能的。

朱進就解釋道,這是不可能的
朱進就解釋道,這是不可能的

一般來說,新發現的彗星,會以發現者的名字來命名。

而新發現的小行星,是誰發現的,誰就有命名權,他可以取一個體現自己意志的名字。

但在這個規則的基礎上,也有一些附加的規矩。

比如若要以政治家、軍事家的名字來命名,需等到他們死後一百年才可以。

除此之外,我們還經常在影視作品中看見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地球毀滅的劇情,這真的會出現嗎?

嚴格來說,這並非不可能,但概率很低。

首先,行星撞擊星球是一件很普遍的事情,比如月球上的大大小小的隕石坑,絕大部分都是被砸出來的。

而行星撞擊地球,此前也發生過。比如墨西哥灣附近的尤卡坦半島上,人們發現了希克蘇魯伯隕石坑。

根據科學研究發現,這極有可能是6500萬年前導致恐龍滅絕的隕石撞地球造成的坑。

往近了說,在2008年的10月份,就發生過隕石撞擊地球的事件。

但這顆2008TC3隕石的體積和質量不足以導致危及人類生存,所以對於我們沒有太大的影響。

根據科學計算,直徑1米的隕石撞擊地球,大概100萬年發生一次。

而導致恐龍滅絕那種隕石撞擊地球,大概一億年發生一次。

也就是說,越大的隕石撞擊地球的概率越低,而且這種情況提前幾十年就能發現和監測到。

因此,從目前的科學水平來推斷,我們不用擔心人類有一天會因隕石的突然撞擊而滅絕。

除了上述兩個問題之外,還有一個被大家普遍提及和關心的話題,那就是外星人。

在國際上,有一個專門從事這方面研究的組織——SETI計劃(搜尋地外文明計劃),也叫「鳳凰計劃」。

SETI計劃從事這方面的研究,已經有五六十年的歷史。

來自全世界的天文學家們聯合起來,一直在蒐集來自宇宙各個方向的無線電信號。

但是,此前接收到的所有無線電信號全都是完全隨機,像噪聲一樣起伏。

只有當我們接收到有非隨機的無線電信號出現時,才能證明可能有地外生命。

遺憾的是,這一天至今沒有到來。

遺憾的是,這一天至今沒有到來

一直以來,無數的天文學家都把和外星人的接觸當成人類的終極目標。

因為一旦解決了這個問題,就相當於解決了很多的天文問題。

可惜以目前地球上的科技水平,基本不可能和外星人有接觸。

肯定有人會問,會不會有外星人來地球上,主動接觸和聯繫人類呢?

其實這個事件的概率也極低,因為一旦能到地球上的外星人,他們的文明和科技水平肯定已經遠遠超出了人類。

所以他們沒有必要來和人類產生聯繫,更不需要像影視作品中呈現的那樣,來地球上爭奪資源。

人類對於外星文明和外星人的探索從未止步,浩瀚的宇宙充滿了我們尚未取得答案的謎題。

其實不僅是專業的天文學家,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學習和具備這種科學求真的精神。

正如竇文濤所說,我們講科學、科普,好像總覺得要了解宇宙的奧秘。

可實際上更重要的是,我們應該科學求真的精神,學習人如何獲得可確定的知識。

科學是最謙虛的,它從來沒說什麼是絕對真理。

它只是根據觀察到的現象提出一個解釋,並通過證據來證明這種假說。

哪怕某種論證被證明了一百年,也只是說到今天為止有效,隨時準備被推翻。

作為每天接受爆炸量資訊的當代網民,我們每個人都太需要科學精神了。

我們應該學習如何判斷一個東西是否可信,或者它能否應用在認知當中。

很多容易迷惑於真相的人,就是因為沒有掌握一些最基本的質疑和審慎精神。

這種人最容易被片面的現象一葉障目,以偏概全,聽風是雨,迷信權威。

人類對科學的追求,遍及各個方面。

有了科學我們才知道,不能僅憑懷疑就去定義。

而這一集的主題天文學培養的是一種從根上質疑的態度——我們不僅要質疑謠言,更要質疑真相。

在當今社會,謠言漫天,專家遍地,這都是很危險的事情。

正如朱館長所說,謠言與闢謠都不重要,因為專家也經常說錯,專家不一定就代表絕對權威。

比讓大家相信權威更重要的是,我們應當向大眾宣傳科學方法,傳播科學思維。

截至目前,圓桌派第六季一共播出4集,而天文這一集尤其值得觀看。

這其實是一個對於普通大眾而言,相對冷門的對話領域——既不像文學、藝術那麼雅緻,又不像美食、喜劇那麼通俗。

但它的特別之處就在於,它看似晦澀難懂,實際生動有趣;彷彿高高在上,但又和每個人都息息相關。

有人說,當你被俗世的煩惱壓得喘不過氣,甚至瀕臨崩潰的時候,就想想星辰和宇宙,它能給你帶來一種超越宗教的獨特感悟。

的確,每個人的一生,和我們所處的宇宙相比,渺小得連一粒灰塵都算不上。

如此一想,而那些一時的喜怒悲歡,又算得了什麼呢?

宇宙太大了,難以想象的大,感覺就像把我們吞沒了。

據科學計算和統計,宇宙中的星體,比地球的所有沙灘上的沙子加起來還多。

我們所處的地球,只是無垠宇宙中的一粒細沙。

當我們知道宇宙是這麼大的時候,感覺人類就像一個原子。

一方面,我們要仰觀宇宙之大,以謙卑從容的精神來面對世間萬物。

另一方面,其實每個人就是一個宇宙,有複雜的思想和生命系統。

唯有腳踏實,做自己這個宇宙的掌握者,才能不負人生一場。

相關文章

王晶,現在誇他合適嗎?

王晶,現在誇他合適嗎?

有多少人注意到,王晶新片最近悄悄上線了。 名叫《重裝戰警》。 看著倒是挺輕裝上陣的。 這已經是王晶今年的第三部(沒上4分的)片了。 與王晶的...

2022年9分影集,今年第一次這麼滿足

2022年9分影集,今年第一次這麼滿足

Sir精挑細選出的這36部2022年9分劇。 選擇困難? Sir還有分檔: 一檔力薦:不會踩雷,佳片必看。 二擋推薦:腦洞清奇,手法先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