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小剛,中國娛樂圈最敢說的人,也閉嘴了

眾所周知,中國娛樂圈藝人越來越謹言慎行。畢竟,複雜的輿論環境中,一句話說錯後果都不可預估。

大導演也不例外。這不,馮小剛又因為說錯話被罵了

他接受採訪時說了句:「公眾人物只能罵不還口,打不還手。」

此話一出,不少人表示

此話一出,不少人表示氣笑了

不是說這句話有什麼大毛病。

而是覺得這話從他嘴裡說出來太諷刺。

評論區紛紛說,「還口」的次數還少嗎?

他可是懟天懟地,炮轟「垃圾觀眾」的小鋼炮啊。

現如今,怎麼又「慫」了呢?

現如今,怎麼又「慫」了呢?
現如今,怎麼又「慫」了呢?

這場罵戰,讓魚叔注意到一個值得玩味的現象——

以前,馮小剛戲裡戲外都愛罵人。

但名導聲望不敗,照樣備受追捧。

如今,他收斂了鋒芒,低調許多,卻反而越來越不討喜。

這是怎麼回事?

帶著這些疑問,讓我們再來聊聊馮小剛——
帶著這些疑問,讓我們再來聊聊馮小剛——

帶著這些疑問,讓我們再來聊聊馮小剛——

馮小剛愛罵人是出了名的

馮小剛愛罵人是出了名的。

掃射範圍廣,不分場合、對象。

也無所顧忌 ,不過濾髒字狠話。

罵記者

《天下無賊》發佈會上,不滿某娛樂媒體曝光自家住址。

怒罵記者「無恥」「混蛋」「我××想抽你!」,場面一度失控。

罵觀眾

罵觀眾

2017年,上海電影節上,說到垃圾電影太多的問題。

他毫不客氣地說,「這一定和大批垃圾觀眾有關係。」

罵影評人

罵影評人。

「有一幫豆瓣影評人,都是一些大尾巴狼。」

「永遠跟你們丫的勢不兩立。」

罵演員

罵演員。

甭管有沒有資歷,有沒有交情,都嘴下不留人。

再看戲裡,也部部夾槍帶棒

再看戲裡,也部部夾槍帶棒。

馮氏電影雖多是閤家歡喜劇,但卻密佈著嘲弄、譏誚的小刺。

片中人物,個個伶牙俐齒、玩世不恭,極盡辛辣嘲諷之能事。

充斥著對精英話語的逆反,對資本潮水的應激。

《一聲嘆息》裡,大罵貴圈真亂。

一聲嘆息裡,大罵貴圈真亂

《甲方乙方》裡,借「好夢一日遊」把形形色色的生活式樣戲耍了個遍。

《天下無賊》更是主打流氓主義的基調,以雌雄大盜為主角,挑戰主流價值觀。

「三好學生」也成了罵人話。

「三好學生」也成了罵人話

《大腕》裡,更不遺餘力諷刺了種種社會亂象。

實力派演員的精湛演技,全浪費在沒用的地方。

私人訂製,更是拍成了「嘴替 」

《私人訂製》,更是拍成了「嘴替 」。

把各行各業裡裡外外黑了個遍。

「電影走的是客流量。」

「文盲都能坐那兒樂。」

「文盲都能坐那兒樂」

馮小剛主演的《老炮兒》,還被戲稱為《跟馮小剛學北京粗口》《北京髒話百科全書》。

然而,反觀近幾年,人們發現,老炮兒居然不響了?

曾經張狂無度的他,居然成了一個謙和耐心的老人。

對年輕演員,多是鼓勵、誇讚。

談及當下新片和新人導演

談及當下新片和新人導演。

他的評價是「挺好挺好,都挺好」。

以前破口大罵的金馬獎、豆瓣

以前破口大罵的金馬獎、豆瓣。

現在也改口說都「客觀公正」。

對於受眾流失,也

對於受眾流失,也不罵觀眾了

反而承認自己的失勢。

「觀眾永遠需要喜劇,但不是永遠需要馮小剛的喜劇。」

更為明顯的改變在作品上

更為明顯的改變在作品上。

以前拍市民百態,總少不了貶損精英,和主流價值觀唱唱反調。

近幾年作品,卻反其道而行 。

2019年的《只有芸知道》,一反嬉笑怒罵風格,取而代之的極純美無瑕的情感故事。

臺詞都像一首娓娓道來的散文詩。

拍電視劇,也進了擁擠的女性題材賽道

拍電視劇,也進了擁擠的女性題材賽道。

最近出演的電影更是一派溫情。

《忠犬八公》裡演一個富有愛心、和藹近人的老人。

可以說,這些都很不「馮小剛」。

馮小剛,怎麼不「罵人」了?
馮小剛,怎麼不「罵人」了?

馮小剛,怎麼不「罵人」了?

不難理解,一方面,沒有罵人的底氣了

曾經的他,隨便拍部電影就是票房冠軍。

所以恃才傲物,無所顧忌。

但現在,手機2上映不了

但現在,《手機2》上映不了。

《只有芸知道》票房慘淡。

電影圈失意的他,轉戰電視圈。

結果《北轍南轅》被罵懸浮,豆瓣4.9分。

迴響嘗試女性懸疑題材,卻毫無水花

《迴響》嘗試女性懸疑題材,卻毫無水花。

馮小剛的招牌在當下市場,似乎不靈了。

用他的話說,一代導演服務於一代觀眾。

另一方面,

另一方面,現在缺少一個理性、自由的公共話語空間

公眾人物與普通人的關係變得相當緊張。

「馮小剛說公眾人物罵不還口打不還手」這一熱搜下的評論就很是典型。

大部分網友不關心上下文,直接抨擊。

針對的不是他所說的話,或說出這句話時的馮小剛。

而是一個黑料纏身、不應該「出來蹦躂」的馮小剛

以及

以及代表了「208萬」這一群體的馮小剛

顯然,馮小剛「素質低」「人品差」的黑歷史已經人盡皆知。

甚至一度被罵「滾出影視圈」。

而且,由於近年女權觀念抬頭,他的戲裡男凝畫面被批,戲外京圈直男形象也越來越遭人厭棄。

加之明星大規模塌房,天價薪酬被曝後,人們對特權階層的不滿與日俱增。

又有飯圈文化滲透下,極化思維主導,常見貼標籤、造神毀神現象。

馮小剛接受採訪時說自己「分不清迪麗熱巴和古力娜扎」,本來是感嘆新人越來越多,他有些跟不上趟了。

結果因為被斷章取義上了熱搜,也成了「避雷」電影的原因。

輿論風頭的「馮小剛」,實際上越來越扁平、越來越符號化。

人們常常忽略了,他也有良心電影人的一面 。

雖然已經摸透娛樂片套路,賺得盆滿缽滿。

但卻早早轉型,嘗試探索更具社會廣度、人性深度的作品,摸索新穎的敘事方式。

如他所說,像《唐山大地震》《一九四二》都不是娛樂至上的作品。

《我不是潘金蓮》大膽使用圓形畫幅,《芳華》敢於碰觸敏感題材。

即使票房口碑都極低的《只有芸知道》,也是他出於感懷,改編了老友的真實經歷。

在一部分影迷眼裡,反而異常「真誠」。

他曾說自己拍戲是
他曾說自己拍戲是

他曾說自己拍戲是「拍一部資本喜歡的,然後讓資本拍一部自己想拍的」

手頭沒有想拍的戲時,也需要拍點別的熱熱身。

他付出最大心血的《一九四二》票房敗給《泰囧》,虧了一大筆錢。

之後他靠自我複製拍了《私人訂製》,反倒賺回了錢。

接著三年磨一劍的《我不是潘金蓮》又票房慘敗。

這兩年的爛劇,也難說在哪一環節。

可惜,在當下的輿論場,瑕瑜互見成奢望

可惜,在當下的輿論場,瑕瑜互見成奢望。

這樣的環境也會迫使真實、鮮活的個體逐漸萎縮。

馮小剛接受採訪時說,時代不同了,家人、朋友都勸說自己少說為佳。

他自己也坦承,現在也會因為擔心不必要的風險,經常陷入自我審查之中。

馮小剛,罵不動了。

那麼,話說回來
那麼,話說回來

那麼,話說回來。

馮小剛們到底可不可以罵人?

雖然如今很多人的態度是,「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公眾人物不能罵人,他們掙的就是這個錢,就應該承受相應的代價。

某爽在錄節目、直播過程中發飆,人人嗤之以鼻。

但也不難發現,有些公眾人物罵人,反倒好評如潮。

比如,那英罵人,罵成了「名人名言」。

金星罵人,被誇真性情

金星罵人,被誇真性情。

劉德華曾怒罵偷拍者,罵工作人員

劉德華曾怒罵偷拍者,罵工作人員。

他說,那是這輩子說髒話最多的一次。

但人們並不會嫌他罵人,反而都斥責偷拍者沒底線,工作人員失職。

說白了,公眾人物不是不可以罵人

說白了,公眾人物不是不可以罵人。

但「罵」是有邊界的。

得罵得有理有據,而不是亂髮脾氣、無能狂怒。

回過頭看馮小剛罵人,其實未嘗不是話糙理不糙。

某期 《金星秀》上,馮小剛重述了「垃圾觀眾」事件始末。

堅稱自己只是說了「真話」,當時有人提及「垃圾導演拍了很多垃圾電影」的事,他說這鍋不能只甩給導演,觀眾也有責任。

票房是觀眾出力的,製片人看到票房才會迎上去。

如今再回看「垃圾觀眾」言論誕生的前提

如今再回看「垃圾觀眾」言論誕生的前提。

2016年,中國電影票房前十當中,好幾部四五分大爛片赫然在列。

《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澳門風雲3》《盜墓筆記》,票房都突破了十億大關。

其中,《澳門風雲》系列一部比一部爛,票房卻是一部比一部高。

鄭保瑞的《西遊記》系列,同樣是鐵打的低評分、高票房。

似乎都印證了馮小剛所說的,垃圾電影之所以能拍出來,和觀眾貢獻票房有關。

隨著娛樂圈影視創作流量化的現象加劇,網上也出現了越來越多為「垃圾觀眾論」翻案的聲音。

而馮小剛的其他罵人發言,現在看來也不無緣由。

當年罵記者曝光家庭住址,也獲得了同樣受隱私困擾的很多明星的支持。

罵黃渤、孫紅雷,則是因為不滿他們參加綜藝。

近幾年,他們的表現也已經說明了一切。

「綜藝毀演員」的說法也多了起來。

歸根結底,

歸根結底,我們想看的不是「罵人」,而是「活人」

「馮小剛們」自然可以罵人。

但不是過過嘴癮,而是一種批判意識。

是敢於反對虛假懸浮,說真話。

是敢於反抗不合理現象,表達憤怒。

在這個本就充斥著浮名虛利的娛樂圈,較之佯裝的禮貌、虛偽的逢迎,更缺坦誠的怒火、刺耳的聲音。

可惜,現如今,連小鋼炮都不再開炮。

如果娛樂圈藝人都像現在的馮小剛一樣不敢罵了。

難道不是一種悲哀嗎?

相關文章

賈玲能紅,離不開馮鞏

賈玲能紅,離不開馮鞏

2021年的春節檔,賈玲導演的《你好,李煥英》叫好也叫座,關於這部電影的討論成為春節的社交入場券之一。 截至2月19日晚,僅僅上映8天,《你...

成龍,塌房了

成龍,塌房了

最近,成龍被「噴」上了熱搜。網傳,他主演的新片《龍馬精神》在傳媒大學路演宣傳時,遭到一名學生質問。 言辭犀利,直呼要求退票。 事情一出,輿論...

馮小剛,又雙叒叕崩了!

馮小剛,又雙叒叕崩了!

馮大導演又開始週期性「發癲」了。 《手機2》之後,好幾年沒搞出大新聞的他,今兒一連上了三個熱搜。 這三個熱搜分別是: 1、他還在北京; 2、...

《八角籠中》的王寶強,才不傻

《八角籠中》的王寶強,才不傻

王寶強自導自演的新片《八角籠中》今天正式上映了。 不過影片點映日久,與提檔無異,很多人早都已經看過了電影。 無論是褒是貶,大多數看過電影的人...

電影《一九四二》劇情、影評:溫故1942

電影《一九四二》劇情、影評:溫故1942

前幾天,在中國河南,一群在富士康打工的年輕人,帶著行李,成群結隊地行走在回家的路上。 公路上,田壟邊,路燈下,都有他們腳步蹣跚的身影。 讓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