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出了部犯罪驚悚紀錄片。
看過的人不多,但評分竟然達到了8.9分之高。
有網友說,這是韓國版的《今日說法》。
看過之後,也情不自禁地發出感嘆:這片是真的能播的嗎?
Black:看見惡魔
和所有觀察類節目一樣,這檔節目也是請來了一些明星演員們做嘉賓。
但嘉賓並不是這檔節目的焦點,這檔節目的主角是七位犯下死罪的殺人犯。
節目以這些殺人犯的親筆信件為契機,以殺人犯的口吻對案件進行還原。
這獨特的視角,讓人挖掘到了案件許多令人深省的地方。



1997年,韓國廢除了死刑。
所以,有一批被判死刑的罪犯依法逃脫了死刑。
截止2022年,有59位犯了死刑的罪犯依舊關在牢中,活在人世。
成樂株就是其中的一位。

1997年12月,成樂株殘忍地把和自己同居的女人香淑捂死在床上。
殺人之後,他又用手術刀把肉刨下來扔進馬桶,對骨頭進行了肢解。
隨後,他還找車過來對屍體進行了掩埋。
其殺人手段的殘忍令人咋舌,殺人後漠然的態度也讓人難以想象。
在當年的新聞報道中,有記者專門寫下了他厚顏無恥,對罪行供認不諱的記錄。



面對成樂株如此殘暴的殺人手段,節目嘉賓們開始猜測他的立場和想法。
殺人分屍是為了報復?發洩自己憤恨的情緒?
還是單純為了隱藏屍體,防止自己被抓?
在成樂株的信件中,我們看到了這樣的字樣:
「為了讓香淑像從未在世界上存在過一樣送走她。」

想要了解成樂株的罪行,我們需要從他和香淑的相遇說起。
在認識香淑之前,成樂株是個僧人。
是的,這個殺人犯竟然還做過僧人,而且還做過八年的時間。
現在的他,沒有謀生的本事,開了一個命理館來勉強維持生活。

認識香淑,可以說是成樂株精心設置的一個大騙局。
香淑是個單親媽媽,獨自帶著一個讀初中的女兒,還開著一家旅館。
從她的視角來看,住在自家旅館的成樂株老實憨厚,是個實在人。
他單身,自己也單身,兩個人一來二往就走到了一起。
雖然女兒不同意自己和他戀愛,但常年獨自生活的自己能有這麼一個伴兒,心裡還是充滿慰藉。
現在,讓我們再從成樂株的視角來看看兩個人的相遇。
一個女人獨自開旅館,這意味著什麼?
首先,這意味著她有錢。
其次,這意味著她孤獨寂寞,肯定有很多不為人道的辛苦。
看中了香淑的錢財,又抓住了香淑想要找個伴兒的心理,成樂株一步步走近了香淑的心。
為此,他隱瞞了自己生理方面存在障礙的問題,每次同房前都悄悄注射針劑,好讓香淑更加依賴自己。
對香淑來說,認識成樂株是孤身的自己有了伴兒。
對成樂株來說,認識香淑是身無分文的自己傍上了富婆。
但是,傍富婆要有傍富婆的自覺。
成樂株在傍上香淑之後卻逐漸開始覺得香淑的錢就是自己的。
所以,當他頻頻問香淑要錢,香淑開始拒絕他之後,他選擇了偷錢。

偷,就總會有暴露的時候。
香淑的女兒純淨就曾不止一次的看到過他偷錢。
發現自己媽媽和這麼一個人品敗壞的男人同居,純淨肯定要勸自己媽媽趕緊跑。
一來二去,成樂株和香淑的矛盾越來越大。
當成樂株在床上也開始露出疲態的時候,香淑對他的不滿更是加劇。

純淨很明顯不相信成樂株。
香淑對成樂株也不像之前那麼火熱。
這讓成樂株感受到了一種危險和憤怒。
「危險」在於,到手的錢財好像要因為母女倆的嫌棄打水漂了。
「憤怒」在於,作為一個「不行」的男人,他感覺自己的尊嚴受到了踐踏。
成樂株計劃著殺害香淑。
但在此之前,他需要解決掉純淨。
在他的描述中,他殺害純淨純粹是因為純淨和他發生爭執,叫囂著讓他離開自己媽媽。
他感覺純淨傷害了自己的自尊心,所以憤怒的掐死了她。
但我們猜測,另一種可能性是,只有殺害了純淨,香淑的財產才能到他的手中。
所以,殺害純淨絕不僅僅是一時的衝動。


在成樂株的作案過程中,我們也能發現,成樂株殺害純淨早有預謀。
他早早的購入了手術刀,在殺害純淨之後,用了五個小時來進行肢解。
最後還當著突然回家的香淑的面兒,把裝著純淨屍體的幾大箱子扔進了後備箱。
隨後,他把純淨的屍體殘塊扔進了偏僻的樹林裡。

為了不讓別人發現純淨失蹤,他還給純淨的消失找了個藉口。
以純淨的口吻用打字機打了一份口信。
表示純淨是和別的男人私奔了,這才離開家。
就這樣,成樂株暫時安撫住了想要報警尋找女兒的香淑,並在此之後不久殺害了香淑。
母女二人,就這樣死在了成樂株的手中。
事發後,在對警方的供述中以及現在給節目組寫的信件中,成樂株都在強調自己是自尊心受到了打擊這才殺人。
但是,分析過成樂株的行事動機,我們不難發現,錢財在這起案子重發揮著不容忽視的作用。
然而,這麼多年過去了,成樂株依舊在美化著自己的作案動機。
可見這個人毫無悔改之心。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1994年的案子,在事發後也很快就判了死刑。
韓國是在1997年才廢除的死刑。
那麼,成樂株為什麼還活在人世呢?
這就不得不提成樂株的另一個騙局了。

去年爆火的《魷魚遊戲》,大家還記得吧?
導演黃東赫也因為這部劇而名聲大噪。
黃東赫曾經拍了部電影,名叫《我的爸爸》。
影片記錄了一位被領養到美國的男孩在長大後回到韓國尋找父親的故事。
因為情節感人,這部電影當時在韓國影響很大。
更重要的是,這部電影還是根據真人真事所改變的。
那麼,這位父親的原型是誰呢?
正是成樂株。
生活真的是充滿了戲劇性。
在美國長大的兒子尋找素未謀面的父親,結果父親卻是時日無多的死刑犯。
這在當時的韓國掀起了很大的輿論。
在輿論的壓力下,成樂株的死刑一再被推遲執行,並且終於等到了韓國廢除死刑。
但是!
諷刺的是,之後在對兩人做親子鑑定的時候,得到的結果是兩個人並沒有血緣關係。
所以,這又是成樂株精心設計的騙局。
自由身時,設下騙局來謀財害命。
人在監獄,設下騙局來保下性命。
不得不說,這人的手段確實高超。
而就連給節目組的信件中,成樂株也死性不改,依舊在騙。
對自己罪行的美化暫且不提,成樂株先是寫了封信來自述案件過程,當寫到關鍵地方的時候,他又停筆不寫了,說是自己沒錢買郵票。
吊起人的胃口,又可憐兮兮的說自己沒錢,這不是擺明了想要坑節目組的錢嘛。
不僅是想要坑節目組的錢,成樂株還在試圖拿捏住收看這檔節目的觀眾們。
在他的信件中,他一直在塑造自己的無辜人設。
他腿瘸,他就大肆渲染自己是年幼時沒錢看病,使用土方子才導致腿瘸。
他那方面不行,他就慘兮兮的強調這是因為出了車禍。
至於他殺人的動機,他就千方百計的給自己找藉口, 表示自己「想保持理智也難」 。
他殺人手段的殘忍,他則輕飄飄地說道「她說不想活,我才幹淨地,毫無痕跡地送走了她」 。

關於犯罪的事實,可以肯定,成樂株一點都不感到後悔。
來看看他說的這段話:
「雖然沒能守成法,成了有罪之身,但如果能回到那時候,我依然會犯同樣的罪。當時處於不犯罪就無法活下去的狀態。」
真的是讓人出離憤怒了。

塑造自己的無辜人設,把犯罪說成是有苦難言。
在28年後的現在,如此大費周章,他又是為了什麼?
在對成樂株的採訪中,他曾這樣說道:
「現在也不需要看誰的臉色,我認為對犯罪的懲罰到現在也償還的差不多了吧,也懷著輕鬆的心態想過再次拯救被拋棄的靈魂。」
呵,這人還盼著出監獄呢。
一想到28年過去,殺害他人的罪犯還好好地活在人世。
而被他所殺害的人卻永遠的離開了這個世界,她們的親人還在因為她們的離開而痛苦,影妹就感到特別的憤怒。
對於這樣的人來說,盼望他們悔過才是最大的笑話。
好在,現在的我們已經不會被這些虛假的仁慈矇蔽了眼睛。
節目組的初衷也很明顯,讓大家看見惡魔的真面目,讓大家明白死刑的必要性。
死犯永遠不會為自己的罪行悔過,死刑才是他們最好的歸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