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520全民示愛的一天。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Netflix給了觀眾一份最好的禮物,那就是神作續季《愛宕機3》。
愛x死x機器人 第三季
Love Death & Robots

共9集
《愛,死亡和機器人》首季上線於2019年, 上線即封神。
甚至在動畫領域內創造了令人驚歎的高潮和輝煌,無數觀眾痴迷其中並展開瘋狂的追捧。
可惜的是,《愛,死亡和機器人》的神話沒有延續到第二季。
去年5月份,Netflix上線了第二季,觀眾們乘興而來敗興而歸,之前被吊滿的胃口全都變成了無情的吐槽和放肆的漫罵。
不過,沒想到的是,僅僅是一年時間,網飛第三季已經準備好了。
這飛快的速度,實在是讓人無限感動。
而且,隨便放出幾張劇照,就能一下子就點燃觀眾們當年沸騰的熱血。
愛宕機還是那個愛宕機,僅僅劇照,就衝擊力非凡。

更別提帶勁十足的預告片了。
昨天,《愛宕機3》還提前放出首集,也是來自S1《三個機器人》的續集,給觀眾們嚐鮮。

造勢一波挨著一波,也終於,今日上線全季9集。
天天一直懸著的心也終於放下了,因為神作第三季,不負眾望,終於再一次的挺直腰板了。
全季一共9集,每一集都可圈可點,用各種獨樹一幟的風格給觀眾創造了一次又一次的震撼和驚喜,讓人深深著迷。
E1 三個機器人:退場策略

E2 差勁旅行

E3 機器的脈動

E4 迷你亡靈之夜

E5 殺戮小隊開殺

E6 蟲群

E7 梅森的老鼠

E8 隧道墓穴

E9 吉巴羅

天天個人更加偏愛E4《迷你亡靈之夜》、E6《蟲群》,還有E9《吉巴羅》、E3《機器的脈動》這四集。
其中最後一集《吉巴羅》的期待值最高,因為這一部的導演編劇Alberto Mielgo,他也是首季中《目擊證人》的導演。

2019年時,首季中《目擊證人》給觀眾帶來的驚心動魄,到現在還餘威不減。
而這集《吉巴羅》,畫風與《目擊證人》一脈相承,衝擊力、震撼度絲毫不減當年,至於劇情故事,可能就全憑觀眾各自理解了。


《吉巴羅》是一個民間故事的再次演繹。
由宗教人士帶領的一隊騎士,身披鎧甲,馬上戰袍,在亂木中有序前進,他們此行可能是為了尋寶,也可能是為了滅妖。
在森立的正中央,一個心形的湖泊之上,妖女的雙眼正在緊盯著這群人。
然後,她浮出水面,跳起了最妖豔詭異的舞蹈,身上的金銀珠寶胡亂碰撞,伴隨著尖銳的嘶吼聲,直接穿透騎士隊伍成員的耳膜,錘在他們的心臟之上。


士兵們,也一個個雙眼通紅的、發瘋般的向妖女走去。
他們都想得到她,為了得到她,甚至不惜自相殘殺。
最後,他們又全部陷入湖泊的最深處,溺斃並沉沒湖底。
除了一個男人,這個男人也是士兵之一,但是,他擁有一個缺陷——耳聾。
這個缺陷拯救了他,也同時引起了妖女的注意力和自我懷疑。
大概15分鐘的時長中,有人看到了種族屠殺,也有人看到了殖民侵略,天天看到了金錢崇拜。
為什麼妖女的全身上下,甚至連肌膚毛髮都是黃金製作的呢?
天天的理解下,她就是人類對金錢崇拜下的產物,是神也是妖。
地位較高的宗教人士的法袍之上,鑲嵌著的是金線,陽光下十分耀眼;
士兵們看到妖女揮舞著金片,搔首弄姿時,內心的衝動噴薄而出,爭先恐後的撲向妖女;
耳聾的士兵,在河邊撿到了金片時,兩眼都是發光的,這也解釋了他之後的野蠻行徑;
當金錢掙開雙臂去擁抱他時,他卻如吸血鬼般,將這肉體之軀扒幹抹盡,即使血流大地也無動於衷。
在他眼裡,這不是一具軀體,也看不到女孩雙眼裡的善良和心動,他只看了亮晶晶的金片。
被剝開黃金之軀的妖女,其實也只是個憤怒的正在無力咆哮的人類而已。
作為壓軸集,《吉巴羅》也確實擔當到位了,幾乎每一幀都是美麗的、輝煌的、飽含感情的。



不過相比這集,E4《迷你亡靈之夜》才是天天本季中的最愛。
劇情沒那麼複雜,但卻是諷刺性超強的一集,隔著螢幕,天天都能感覺到創作者對全人類的嘲笑。
一對小情侶,半夜開車到一片幽靜的墓地上,他們聊天、喝酒、哈哈大笑,然後在墓地的各處以不同的姿勢為愛鼓掌,裸著全身的男人甚至爬到雕塑頭頂,X起了聖母瑪利亞。
聖母當然也立馬嚴懲了他。
十字架、閃電、墓碑,電光火石之間,墓地裡的死人們都活了過來。


他們變成了殭屍,先弄死了這對小情侶,然後憑藉龐大的傳染力,從山頂到城市,從鄉村到寺廟,從洛杉磯到梵蒂岡,一處地方也不放過。
在短短的兩三分鐘內,喪屍就這樣遍佈了全球。
美國白宮也下決策了,使出了超強的武力值,直到這超強的武力值被全滅後,又使出了一個絕招。
這集一共也就四五分鐘的樣子,最後5秒可以說是全集的靈魂。
也是這5秒,甚至讓天天悟到了生活的哲理。
不是所有的動畫片,都要凹起深度,讓人匪夷所測百般琢磨,有些故事,僅僅靠屎尿屁 ,也能塑造一代經典。
總體來說,《愛死機器人3》水平已經迴歸了首季水平,不過以論好壞,各位看官估計心中都會有自己的答案。
天天是比較滿意的,很多集值得一刷二刷三刷,很多畫面需要一次二次三次的膜拜,畢竟它也不再是當年的神作,而是今年妥妥的神作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