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一年,韓國電影、韓劇繼續開掛。
繼《寄生上流》拿下奧斯卡最佳影片之後,《魷魚遊戲》也創造了歷史。不僅成為首部獲得金球獎提名的韓劇。還出乎意料地,捧出了韓國首位金球獎得獎演員:吳永洙

這位新晉「金球最佳男配」,今年已經78歲高齡。
他在《魷魚遊戲》裡的飾演的001號吳一男,外表平平無奇。
老弱病殘,一個人佔了三項。
但沒想到,他才是整部劇的「頭號玩家」。
隨著《魷魚遊戲》登頂網飛史上最火劇集。
吳一男這個角色,也被網友們瘋狂玩梗。

這張瘦削的面孔,實打實地被全球觀眾記住。
但吳永洙在事後自曝:
其實演《魷魚遊戲》純屬無心插柳。
導演黃東赫此前曾邀請他出演《南漢山城》,當時他因時間原因拒絕。
這第二次邀約,吳永洙是考慮到人情,答應下來的。

就連自己拿了獎,創造了歷史這件事,都是被記者告知的。
吳永洙自己則淡定得出奇。
第一反應竟然是:不是提名嗎?這就頒獎了?

老爺子這是真佛系。
一不小心演了一部爆款劇。
又一不小心拿了座金球獎。
不扒不知道,吳永洙簡直堪稱影視圈裡「掃地僧」般的存在。
畢業於東國大學戲劇電影系,韓國頂級影視院校。
是李政宰、全智賢的學長。
但他一開始進入演藝圈,也純屬偶然。
年輕的吳永洙,整天無所事事,偶然一次陪朋友去話劇現場,竟意外入行。
這一演就是半個多世紀。

雖然,在豆瓣和IMDb上,他只有4部作品。
但,實際上,他已經演過200多部。
當中大部分是話劇。
真·隱藏大佬。

這種深藏不露的特質,也是他表演的靈魂所在。
別人是來演藝圈出名的。
而吳永洙,彷彿是來演藝圈出家的。
在《魷魚遊戲》之前,他是個「高僧專業戶」。

最為人稱道的,便是金基德導演的《春夏秋冬又一春》。
電影通過春、夏、秋、冬的四季循環。
講述了小和尚從被動出世到墮入凡塵,再到徹底悔悟出世的生命輪迴。
而吳永洙飾演的老和尚,雖然戲份不如小和尚多。
但卻是這段輪迴的「擺渡人」。

強烈的喜怒哀樂情緒表現,或許最能直觀地讓觀眾感受到「演技」。
但吳永洙反其道而行之。
唯有以靜制動,不露聲色,方能演繹出一位高僧的超脫。
看到小和尚殘忍地通過虐待動物取樂,他慍怒於人性本惡。
卻並沒有表露出來。

而是趁著夜晚,一語不發地給小和尚綁上石頭。
讓他親身體會到對動物所做的一切。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小和尚長大後,又犯了色戒。
他跨過禁忌,和女施主野合,甚至晚上悄悄躲過老和尚,鑽進女施主的被窩。

老和尚發現他們的交媾,依然沒有當面呵斥。
而是獨自默寫著經文。
等到二人熟睡之際,悄悄將小船的止水塞拔掉。

冰冷的湖水,令小和尚瞬間清醒。
老和尚事後眉頭一舒,輕描淡寫只道是人之常情。

但不動聲色,不等於面癱演技。
吳永洙在剋制的表演中,將老和尚幾次心理變化完美詮釋。
小和尚還俗後,惡念越發不受拘束,變成了殺妻逃犯。
他想要自閉五感,以懲罰自己。

在老和尚眼中,這無疑是對教義的褻瀆。
事不過三,他終於不再隱忍。
憤而斥責,甚至以棍棒訓誡,全片達到高潮。
這也是老和尚唯一一次爆發。
眼中閃過的一點淚光,告訴我們這不是純粹的憤怒。
當中夾雜著無奈、悔恨,對徒兒的一片苦心。

最後,老和尚送走得到救贖的小和尚。
白髮蒼蒼,揮手道別,既有不捨,更是釋然。
他已完成此世的最後一次「渡人」,預示著他將走向最終的結局——涅槃重生。

吳永洙在《春夏秋冬又一春》中詮釋的高僧形象,不僅是他的生涯高峰。
放在同題材電影中,也當屬天花板級別。
更令人佩服的是,雖然一直在演高僧,吳永洙卻從來不自我複製。
比如,在《童僧》當中,他的表演風格就大有不同。

這部電影的設定和《春夏秋冬又一春》高度相似。
同樣是老和尚教導心有雜念的小和尚。
但比起金基德略顯殘酷的哲學思考,《童僧》更強調故事本身的起伏和溫情。
吳永洙的表演狀態也就更加輕盈、鬆弛。

面對想要找媽媽的童僧,他大多語氣輕柔,臉上掛滿慈愛。
亦師亦父。

而對待起了淫心的青年僧侶,則相對嚴厲。
毫不避諱地直白說教。

吳永洙在處理極其相似的角色時,做到了差異化。
表演功力,果然是「僧」藏不露。
一旦接受了這個設定,再去回顧《魷魚遊戲》。
便會發現——
001號吳一男,就是一個「暗黑版掃地僧」。
**以下涉及劇透,沒看過劇可以快速滑過**
何冰在《圓桌派》節目裡談到,如何演好反派角色。
「他內心是這麼一個陰鷙的人,而我們不能演這個陰鷙,那是個答案。我們要演的是這個算式。」

一方面,反派的「壞」要深藏不露,不能表現得太過直白臉譜化。
從登場開始,吳永洙便在演一出「戲中戲」。
強化自己的弱勢,掩蓋真實身份。
顫顫巍巍,垂垂老矣的體態,迷茫無措的神情。
騙到了劇中人,也騙到了觀眾。
當他被其他玩家嫌棄時,甚至能夠調動觀眾的一絲憐愛同情。

同時,在所有人不斷刷新人性下限時,他則故意表現出純良無私。
尤其在彈珠關卡當中。
吳一男假裝老年痴呆,一次又一次把彈珠輸給了男主角。
沒有他的「犧牲」,就沒有男主角的最終獲勝。
猜不到結局的觀眾,在吳一男「被槍決」那一刻難免於心不忍。


另一方面,比起演出反派做了什麼惡,更重要的演出他為什麼作惡。
直到最後一集才揭曉,這個「老、弱、病、善」的吳一男。
反而是藏得最深的強者。
年老、患病、家財萬貫,對人生毫無牽掛,成為了他參加遊戲的優勢。
但也幾乎成為了他惡行的源始。


彌留之際與男主角的這番對話,是吳一男的內心剖白。
和彈珠關卡並列為吳永洙的演技爆發時刻。
破碎的嗓音,微弱的氣息,死盯著天花板毫無生機的眼睛。
都昭示著他扭曲的心靈。
找不到生活的意義,只能靠殺戮遊戲給自己一點刺激。
與其說可恨,不如說是可悲。

回頭再看,吳永洙的表演細節其實早已為最終的反轉埋下伏筆。
早在第一關,他就表現得不同於常人。
當人們中槍倒地,尖叫恐慌時。
他卻掛著謎之微笑帶頭衝鋒,扎馬步的姿勢也格外老練。

無論吳一男是單純無辜,還是狡猾、裝瘋賣傻、行將就木。
吳永洙都能在符合角色性情的維度之中自如切換。
所以即便是被提前劇透,也還是會被他精湛的演技騙到。

雖然《魷魚遊戲》本質上是一部快餐式爽劇。
但吳永洙飾演的大反派,無疑是一次突破自我的成功表演。
如今的大紅大紫,確是他應得的。
吳永洙當然享受成名給他帶來的新奇感。
進出公共場所,也要開始有意識地管理自己。
同事朋友紛紛打來電話道喜。
甚至有朋友調侃地問道:成為世界明星的感覺如何。

但對於紛至沓來的商業邀約,他不為所動。
依舊保持著極其「佛系」的心態迎接這一切。
唯一接受了劉在石主持的綜藝《閒著幹嘛呢》的採訪。
還是因為女兒喜歡看這檔節目。

他詮釋的角色,始終在探討人要如何自處。
高僧般淡然超脫,正是他本人所選擇的處世態度。
節目中劉在石調侃到,如果他獲得456億獎金打算怎麼花。
吳永洙沉默幾秒,突然笑場說「沒想過」。

就算是劉在石更進一步地「為難」,問到吳永洙最想買什麼東西的時候。
吳永洙也是寧願用這筆錢讓女兒生活富足,完成妻子的願望。
也沒什麼自己消費的需求。
輕描淡寫的一句「我沒什麼佔有慾」。
完全活出了真正的「佛系」人生。

對待一夜爆紅的人生奇遇,他感激且知足。
但生活還是要平平淡淡地過。
「看到山中的美麗鮮花,年輕時會摘走,而到我這個歲數,就會留在那裡,維持原樣,保留其原本。」
當然,生活不是只有鮮花和掌聲。
因此他對於角色吳一男人性當中的負面,他也帶著客觀審視的心態。



人性的黑暗面難以避免,但更重要的是如何面對人性上的差異,如何自控。
知世故而不世故。
做演員,他希望能通過自己的作品反映社會現實。
影響更多的人,思考人生,懂得自適。
做自己,他同樣懷揣謙卑和慈愛。
充滿禪意與詩意的人生,大概就是如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