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來,美國的真人秀一直很難在亞洲打開局面。
《比利佛嬌妻》《單身漢》《地獄廚房》《倖存者》……美國極受歡迎的綜藝,在國內基本沒有關注。
文化差異,笑梗差異,常常讓人一臉懵逼地進來,一臉懵逼地出去。
除了,一個例外。
粉雄救兵。
今天,我們要說它——
酷男的異想世界:德國篇
Queer Eye Germany
這部2018年網飛出品的真人秀,已經成功拍了六季,不僅季季9分,收穫了網友們的一致好評。
歡快風騷,暖心治癒。
最令人意外的是,它打破了歐美綜藝在亞洲圈的魔咒。
無論在國內,還是日本韓國,都擁有一大幫鐵桿粉絲。
後來,劇方甚至跑去日本拍了一個特別季。
請來了時尚圈巨受捧的水原希子、渡邊直美,把一幫子熱愛穿搭,喜歡美食的亞洲粉絲激動壞了。

這部真人秀,最開始打出的口號是「改造直男」!要知道,直男在當今時下並不是一個褒義詞。
配色上,恍若盲人,穿搭上,一竅不通。
住的上,不怎麼考慮家居的美觀,能夠收拾乾淨已經萬萬歲了。
吃的上,怎麼方便怎麼來,方便麵、沙縣小吃、不健康外賣……
而我們的嘉賓「閃亮五人組」,必須必須由外及內、深入淺出將一個直男改造成懂生活、懂審美的人。
這涉及衣、食、住、行,各個方面的改造。

但節目越往後發展,也不再是單純的直男改造節目。
越來越多不同的人群加入到改造的隊伍中。
僧侶,性少數群體,患重病的孩子,貧困移民,疫情下艱難維生的老闆……議題也深入到了死亡、校園霸凌、性別討論、全球經濟下行等更宏大的背景中去。
所謂救兵,其實幫助你用更積極的態度生活。
這句話看上去容易,但放到日常生活中卻是不易的。
減肥,運動,學習。
放棄美味的垃圾食品,學習有品味的穿搭,把房間佈置的漂漂亮亮。
沒有一樣不是消耗人的時間和心力的。
但也正是這種懲戒式的自我改變中,潛藏著一種向上的力量。

閃亮五人組,每個人的分工不同。
這一季中,五位嘉賓依舊承襲了美版粉雄救兵的設定。
髮型師,大衛。
德版五人組中,最可愛,也最drama的一個人。
滿臉滿頭的紋身看上去可怕,但事實上卻是個小甜心!

服裝師,楊·亨利克。
復古眼鏡,梳著油光泛亮的大背頭,一身永遠筆挺的西裝。
口頭禪是:世界上所有的衣服都要熨,包括內褲。

心理建設師,利尼。
溫柔善良,看見她就有種大愛無疆,春風化雨的感動。

營養師和美食家,艾友夏。
這一季,由他讓帶我們走進舌尖上的德國。

室內設計師,艾恩。
別看他笑起來智商不高的樣子,人家可是CEO(室內設計公司)。

在這一季,德國閃亮五人組面臨的改造對象可是非常德了。
禮貌內斂、剋制理性,感覺一群摩羯湊到了一塊。
單身父親、覺得丈夫不再愛自己的家庭主婦、不敢出櫃的足球教練、身患遺傳疾病的女孩……
不敢表達、不敢愛。
但這檔節目想讓不同的群體,都發出聲音。
同時,也給不同的人相互理解的機會。

說起來,「教別人怎麼生活」這件事聽上去有點令人生厭。
世界上沒有一種生活方式是完全正確的。
你是誰?幹嘛對別人指手畫腳?
這也是粉紅救兵這個節目所面臨的難題——
如何柔化改造的過程。
其實看過這個節目的朋友,應該都感受得到,與其說是改造,閃亮五人組更像是提供一種新的選擇。
讓主角們看到自己另一種可能性。

尼爾斯,一個20出頭的烘焙師。
他有著一個隱藏了很多年的秘密,他的父母不知道,朋友不知道,同事不知道。
他,是一個同性戀。
很多人對於同性戀,有著一些刻板,甚至錯誤的印象。
娘、花枝招展、私生活混亂。
但尼爾斯是一個從行為,到說話風格,到穿衣風格都非常「直男」的同性戀。

他從十歲就知道自己的性取向,但一直活在自我壓抑的狀態中。
這種壓抑,蔓延到了他生活的方方面面——
他順應他人的想法,喪失了選擇的能力。
自己絕大多數的衣服,都是別人幫他挑選的。
20多歲了,還和父母住在一起,要知道在德國,大多數人一旦成年就要離家,獨立生活的。
嘴上說,重視家庭。
內心是,完全不敢開始一個人的新生活。

同時,他對自己的評價也不高。
覺得自己不好看,在兩性交往中不佔優勢。
內心對自己失望了,於是在個人品味這件事上全然放棄。
網購衣服,儘量往大了買,買小了會穿不進去,如果買大了怎樣都可以穿。
於是,他的衣服看上去都並不是非常合體的。

一個人的不自信,會影響他的思考深度甚至是人生態度。
而這種不自信,往深了了看其實是文化環境對人的壓榨。
小哥是一個活得非常辛苦的人。
他身上揹著兩份工,白天在俱樂部中當足球教練,晚上要做烘焙師。
生活的辛勞是一方面,更多的是要去演一場自我否定的戲碼。
在一些行業,人們是歡迎同性戀,比如時尚,美妝,傳媒行業。
但在一些傳統領域,人們基本上看不到公開的同性戀。
比如,足球。
在德國,沒有一位現役球員是出櫃的。

害怕被解僱,害怕被排擠,他必須假裝自己是個直男。
而跳出這個行業,他生活在傳統保守的小鎮,這裡的人們,對LGBT群體並不寬容。
被傷害的記憶,一直深刻地烙印在自己的腦海中。
一次海邊度假,男友向小哥提出分手。
一段感情結束,兩人難過地哭個不停,但這個時刻,有人在他們背後喊:真是基佬。
傷上加傷,痛上加痛。

傳統的社會環境之下,他的自我激勵系統完全失靈。
不被美感動,更不認為自己可以得到幸福。
而閃亮五人組帶來的觀念是,快樂的人生有時候就要搏一把,當你擁有了失去一切的勇氣,也就有了真實的活在當下的自洽。
改變自己的穿著,改變自己的髮型,自己做健康的食物,住進自己的房子。
最後,出櫃。
去破他這縈繞在心頭二十多年的咒。

此後,我們看到了一個氣質上全然不同的小哥。
外觀上,大變活人。
金龜子,變身利落都市男。

心態上,完全放心了包袱。
「我的人生中,從沒有這樣自信過。」

節目中大多數時候,閃亮五人組,很少站在所謂指導者的身份上。
更多時候,他們都是激勵小哥去自我選擇。
然後,在他的選擇中,為他提出最佳化的建議。

這也是節目組非常重要的一個主題,是改變,而不是推翻。
短時間內大變活人,這種鉅變,反而可能無法觸達到這個人的內心。
相反,在原生風格上進行一點點最佳化。
衣服為什麼不好看,不一定扔掉重買,可以通過搭配來拯救。
面容為什麼很憔悴,不一定非得拉皮,也可以通過淡妝修飾。
食物為什麼很糟糕,好食物不一定麻煩,十分鐘也能做出營養美味。
心態為什麼不太好,可能你只是沒有遇上解開你心鎖的閃亮五人組。
節目組中的五位參賽者,都通過衣食住行的改變,完成了一次自我形象,心路歷程的改變。
一位單身父親,死宅變得精緻休閒。

一位辛勞的母親,覺得在繁瑣且沉重的家庭生活中喘不過氣。
而僅僅是,不改變她穿衣風格下,採用了不同的色系,就讓她看上去年輕了十歲。
這位女性更開朗,自信了。

一個身患遺傳疾病,家中4位成員全部去世的小姐姐。
她經歷換心手術活下來,一個人住在承載著全家回憶的老房子裡,打著兩份工,處理著父母的遺產和稅務。
衣櫃裡的衣服一半是灰色的。
經過改變,她沉重的人生似乎也有了一絲少女該有的活潑。

有時候,我們活在被審視的壓力裡,活在自我否定的惶惑中。
然後,麻木了、放棄了,忘了取悅自己,忘了自己也有選擇的權利,忘了自己是曾經美麗的。
但往前一步,這個動作下蘊含著你未曾料到的力量。
它代表你,依舊有改變自己人生的勇氣。
愛自己,不該是一件羞恥的事情。
重拾人生,請於當下的時時刻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