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問題」的電影,又何止《亂世佳人》一部啊!

前幾天,串流媒體 HBO Max 下架了《亂世佳人》,也引出不少爭議。當時,還專門出了一篇文章,去梳理這個事件,前因後果,兩方觀點什麼的。連《亂世佳人》都下架了,美國到底是想幹什麼?

當然,這個事情還是要明確一下,首先,這個行為,只是視頻平臺HBO Max的公司行為,是他們出演公司利益、品牌形象、社會責任等各方面做出的選擇。

與此同時,《亂世佳人》也並非被禁和永久下架。HBO Max將會重新上架《亂世佳人》但前提是該片的播出,必須要伴隨一個附加條件——要有「背景補充說明」,也就是說下影片當時的情況,表明當前的態度。

實際上,如果按照「《亂世佳人》事件」的標準,這當然不可能是個案。

掐指一算,那些可以被打上種族歧視、性別歧視、殘障人群體歧視等各色歧視標籤的好萊塢電影可絕對不是少數。

最明顯頭頂種族主義色彩大帽的電影恐怕就得算是1915年的《一個國家的誕生》(醜化黑人、美化3K黨)和1946年的《南方之歌》(種族歧視)了。

剩下這幾個也一樣「在劫難逃」,比如1961年的《蒂凡尼的早餐》(米基·魯尼在片中飾演了一個滑稽的臉譜化的日本男人)、1961年的《西城故事》(片中的波多黎各人幾乎都是以黑幫成員身份出現)以及1975年講述奴隸主訓練奴隸成為拳手的影片《曼丁哥》(明顯指代3K黨)。

北美也有評論指出,應該以批判的眼光來看待這些「問題電影」,而非禁看;還有人說,這些被貼上了各色歧視標籤的電影代表的是其拍攝的時代,記住歷史以及人類的偏見和麻木才尤為重要,只有這樣才不至於重蹈覆轍。

於是,《綜藝》最近就列出了一個非常有話題性的大名單,叫做「問題電影」。

在他們看,這十部電影恐怕在重映或重播前都需要和《亂世佳人》一樣,需要附上一張「背景補充說明」。

這十部影片中,既有1942年的老片,也有2019年的新片,其中更是包括兩部奧斯卡最佳影片。

那麼,就讓我們一起看看,《綜藝》點名批評的問題電影都有哪些吧。

《緊急追捕令》(1971)(又譯《骯髒的哈里》)

Dirty Harry

導演: 唐·希格爾

編劇: Harry Julian Fink / Rita M. Fink

主演: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 / 哈里·古蒂諾 / 雷尼·桑託尼 / 約翰·沃儂 / 安德魯·羅賓遜

問題:美化警察暴力

問題:美化警察暴力

克林特·伊斯特伍德在《緊急追捕令》中飾演舊金山警局的哈里·卡拉漢中尉,人稱「骯髒的哈里」, 他為了抓捕罪犯,不惜觸犯法律、以暴制暴。

《綜藝》稱:「這部電影引發了人們對更看重直覺而非法律來完成任務的獨行俠警察電影的狂熱之情。該片蔑視法官和改良者,罪犯使用暴力,警察的反饋是什麼?是暴行。

《阿甘正傳》(1994)

Forrest Gump

導演: 羅伯特·澤米吉斯

編劇: 艾瑞克·羅斯 / 溫斯頓·格魯姆

主演: 湯姆·漢克斯 / 羅賓·懷特 / 加里·西尼斯 / 麥凱爾泰·威廉遜 / 莎莉·菲爾德

問題:敵視抗議者、社會活動積極分子、反主流文化

《阿甘正傳》這部斬獲六項奧斯卡大獎的影片,一直深受眾人的喜愛。

《綜藝》則稱:「儘管這部電影對殘疾人、越戰老兵、艾滋病患者等人都採取了一副俯就屈尊的態度,然而影片卻對抗議者、社會活動積極分子、反主流文化充滿了敵意。

順帶說一句,你知道我們人見人愛的主角Forrest這個名字,來自哪兒嗎?來自3K黨首任全國領袖Nathan Bedford Forrest喲。」

《魔宮傳奇》(1984)

Indiana Jones and the Temple of Doom

導演: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

編劇: 威拉德·赫依克 / 格洛麗亞·卡茨 / 喬治·盧卡斯

主演: 哈里森·福特 / 凱特·卡普肖 / 關繼威 / 阿莫瑞什·普瑞 / 羅珊·塞斯

問題:醜化印度和印度教習俗

魔宮傳奇

《綜藝》稱:

「史蒂文·斯皮爾伯格和喬治·盧卡斯這兩位影壇大佬一向以極富同情心的電影人著稱,然而這部《魔宮傳奇》在試圖複製20世紀30年代動作系列電影的氛圍上似乎有點兒做過頭兒了。像此前的老電影一樣,片中的‘異域’反派被描繪成了原始、嗜血的外國人,這直接導致了該片對印度和印度教習俗的描繪顯得極為負面、刻板。」

《我就要你好好的》(2016)(又譯《遇見你之前》)

Me Before You

導演: 西婭·夏羅克

編劇: 斯科特·紐斯塔德 / 邁克爾·H·韋伯 / 喬喬·莫伊斯

主演: 艾米莉亞·克拉克 / 山姆·克拉弗林 / 珍妮·麥克蒂爾 / 查爾斯·丹斯 / 布蘭登·柯伊爾

問題:歧視殘障人群體

問題:歧視殘障人群體

《我就要你好好的》這部影片是這份榜單中名氣最小的一部,但仍然沒有逃過《綜藝》的「法眼」。

《我就要你好好的》講述了一個浪漫故事,男主角(山姆·克拉弗林飾)因一次意外事故癱瘓,此後他愛上了他的女看護(艾米莉亞·克拉克飾)。《綜藝》稱:「這部影片之所以上榜,因為它實在有點兒太過麻木不仁。男主一方面表示希望女主好好生活,另一方面則稱希望她過的不是和他一起的殘缺不全的生活。最終,他選擇的是自殺。這部電影想傳遞什麼信息?自殺強過殘疾人的生活?」

《從前,有個好萊塢》(2019)(又譯《好萊塢往事》)

Once Upon a Time in Hollywood

導演: 昆汀·塔倫蒂諾

編劇: 昆汀·塔倫蒂諾

主演: 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 / 布拉德·皮特 / 瑪格特·羅比 / 埃米爾·赫斯基 / 瑪格麗特·庫裡

問題:歧視少數族裔、忽視對白人至上主義的批判

問題:歧視少數族裔、忽視對白人至上主義的批判

《從前,有個好萊塢》:昆汀、小李子、皮特三巨頭聚首,才華橫溢、魅力四射。「人們很容易因此忽略掉該片存在的問題。」《綜藝》直言。

《綜藝》稱:「這部電影的主角是兩個留戀好萊塢舊日時光的中年白人男性,換句話說,這部影片的主題和‘讓好萊塢再度輝煌’有關。

電影的故事背景設定在1969年,當時的現狀是什麼?一些美國人感到了來自少數族裔、嬉皮士、女權運動的威脅,而《好萊塢往事》中的盲點一數就能數出來,從片中對好萊塢少有的亞洲明星之一李小龍富有爭議的演繹,到黑人形象幾乎全部被排除在外,再到片中所謂的‘墨西哥人’都是汽車或餐館服務員……至於查爾斯·曼森的白人至上主義,完全被忽略掉了。」

順便說下,《從前,有個好萊塢》對李小龍的描繪,也讓李小龍的女兒非常氣憤,並且多次發言抨擊,並被認為導致本片至今無法內地上映。但是,大家卻忽視了一件事,本片有爭議的部分,絕不僅是李小龍,還包括上面的所有。

《雙姝怨》(1961)

The Children’s Hour

導演: 威廉·惠勒

編劇: 莉蓮·海爾曼 / 約翰·邁克爾·海耶斯

主演: 奧黛麗·赫本 / 雪莉·麥克雷恩 / 詹姆斯·加納 / 米利亞姆·霍普金斯 / 費伊·貝恩特

問題:醜化LGBT群體

問題:醜化LGBT群體

《雙姝怨》改編自自由派積極分子莉蓮·海爾曼的一部劇作,影片內容涉及一個曾經被視為禁忌話題的主題。

兩個女教師(雪莉·麥克雷恩、奧黛麗·赫本飾)被一個無禮的學生指責為是同性戀,她們兩人因此嚇壞了。最後,其中一個女教師哭著承認她有這種同性戀的感覺,然後她選擇了自殺。

《綜藝》稱:「幾十年來,這部電影就為描述LGBT群體定下了一種基調,LGBT群體常常被演繹成自我厭惡、可憐、變態的人。」

《搜尋者》(1956)

The Searchers

導演: 約翰·福特

編劇: 弗蘭克·S·紐金特 / 艾倫·勒梅

主演: 約翰·韋恩 / 傑弗裡·亨特 / 維拉·邁爾斯 / 沃德·邦德 / 娜塔莉·伍德

問題:歧視印第安人

問題:歧視印第安人

約翰·韋恩在片中飾演一名美國內戰老兵,他代表的是南方聯盟一方,他花了五年時間尋找被印第安科曼奇人綁架的侄女。

《綜藝》稱:「韋恩飾演的埃森·愛德華茲這個角色可以說是一個毫無任何歉意的種族主義者,他認為所有的印第安人都非正常人類。大導演約翰·福特創作了一部外表波瀾壯闊的電影,卻引發了一場曠日持久的爭論。粉絲們認為該片是對偏見發出的冷靜探討,而批評者則認為不能忽視該片將印第安人描繪成野蠻或滑稽形象這一事實。無論如何,《搜尋者》都是一部『問題電影』的縮影。」

《沉默的羔羊》(1991)

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導演: 喬納森·戴米

編劇: 托馬斯·哈里斯 / 泰德·塔裡

主演: 朱迪·福斯特 / 安東尼·霍普金斯 / 斯科特·格倫 / 安東尼·希爾德 / 布魯克·史密斯

問題:醜化跨性別群體

問題:醜化跨性別群體

希區柯克1960年的經典之作《驚魂記》開創了演繹跨性別殺手的先河。多年以來,好萊塢在表現跨性別殺手形象時,通常會有一個出人意料的反轉結局。

不過,在喬納森·戴米執導的這部奧斯卡最佳影片《沉默的羔羊》中,一切似乎有點兒不同。

《綜藝》稱:「《沉默的羔羊》一開始就把罪犯的跨性別身份描繪成了他精神疾病的一部分。觀眾們看著‘野牛比爾’(泰德·拉文飾)化上女人的妝,裹住他的男性生殖器,為的是讓自己看起來更像女人,他和他的獅子狗玩耍,自己翩翩起舞,而他絕望的‘獵物’正在向他乞憐。」

《假日旅館》(1942) (又譯《假期飯店》)

Holiday Inn

導演: 馬克·桑德里奇

編劇: 克勞德·比尼恩 / 埃爾默·賴斯 / 艾文·伯林

主演: 平·克勞斯貝 / 弗雷德·阿斯泰爾

問題:醜化黑人

問題:醜化黑人

影片圍繞一對搭檔(平·克勞斯貝、弗雷德·阿斯泰爾飾)經營一家只在假日開放的酒店的故事展開。

《綜藝》稱:「這部電影在一年中常常頻繁重播,在一些版本中,平·克勞斯貝飾演的角色為了慶祝林肯的生日而扮成黑人唱歌的場景被剪掉了。而平·克勞斯貝只是一長串兒好萊塢明星扮黑人名單中的一個而已,位列這份名單中的還有瓊·克勞馥、朱迪·加蘭、秀蘭·鄧波兒、弗雷德·阿斯泰爾、阿爾·喬生等等,他們往往扮演的都是一個唱歌的黑人。」

《魔鬼大帝:真實謊言》(1994)

True Lies

導演: 詹姆斯·卡梅隆

編劇: 詹姆斯·卡梅隆

主演: 阿諾·施瓦辛格 / 傑米·李·柯蒂斯 / 湯姆·阿諾德 / 比爾·帕克斯頓 / 蒂亞·卡雷爾

問題:醜化阿拉伯人

魔鬼大帝:真實謊言

詹姆斯·卡梅隆,一個才華橫溢的故事講述者,一個真正的夢想家。如此天才,是不是也會犯錯?

《綜藝》稱:「《魔鬼大帝:真實謊言》這部電影極具娛樂性,有一些場景更是吸睛十足。然而,片中的阿拉伯人角色被描繪成要麼是宗教狂熱分子,要麼是恐怖分子,要麼是兩者兼而有之。」

好的,以上便是《綜藝》列出的十部「問題電影」,他們認為這些電影也應該加上映前的背景說明。坦白說,我也不是特別懂這篇文章的情緒,到底是嚴肅的呢?還是戲謔的。

不過,《綜藝》這篇文章,似乎想從更多的角度去探討所謂歷史遺留「問題電影」這一話題。不知道,你們對這一現象又怎麼看呢?

要不要再加幾部呢?

(本文編譯自《綜藝》,圖片源自網路)

最後呢,也湊熱鬧安利兩本書吧,那就是,知名影評人羅傑·伊伯特的《偉大的電影》。

第一本《偉大的電影》是2012年出的,當時就很受歡迎。如今,第二本《偉大的電影2》也出了。

正好一起安利一下。

稍微資深一點的影迷都知道,羅傑·伊伯特是好萊塢最具人氣和影響力的影評人,而他的影評主要是通俗易懂,不至於太高的門檻,同時呢,又相對有見地。包括他在這兩本《偉大的電影》中推薦的影片,也確實都是經得住影史考驗的佳作。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經典電影,或者學習影評寫作,以及想讓自己在理解電影方面有提升。他的書倒是很好的入門讀物。

相關文章

王晶,現在誇他合適嗎?

王晶,現在誇他合適嗎?

有多少人注意到,王晶新片最近悄悄上線了。 名叫《重裝戰警》。 看著倒是挺輕裝上陣的。 這已經是王晶今年的第三部(沒上4分的)片了。 與王晶的...

心疼香港最後一個天王,古天樂

心疼香港最後一個天王,古天樂

「你看過《黑社會》?」「你可以看《黑社會》?」「很大膽啊!」 奪命三連殺過來,他「不懷好意」地笑了。 彷彿是一種心照,又彷彿,終於有那麼一瞬...

阿凡達2,終於上映,這些你一定要知道

阿凡達2,終於上映,這些你一定要知道

萬眾期待的《阿凡達:水之道》正式上映了,大家有沒有去電影院一睹為快呢? 先簡單聊下鋪子的觀感。這一次的故事場景從叢林奇觀,搬到了海底世界。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