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十幾年,詹姆斯·卡梅隆的3D大作《阿凡達:水之道》終於上映了。
雖然今天才是影片正式上映的日子,但這兩天已經陸陸續續搞了很多場點映,相信不少忠實粉絲也都第一時間去看了。
不知看過之後,大家的感受如何呢?
而伴隨著《阿凡達:水之道》上映同時的,還有一個話題討論的熱度非常高,那就是影片最近超過的預售票價。
隨便打開一個購票軟體,都能看到很抓眼球的高票價,動輒一百幾,甚至兩百多,三百多都有……
就,很厲害。

很多網友也會發出質疑,這樣的票價,是不是有點太高了。
那麼,票價這麼高,到底值麼?
當然,我覺得值不值這事不說,倒可以先聊聊為什麼會定這麼高。
其實院線方面的理由也很充足。
首先,影片時長190多分鐘,3個小時的片長,這都相當於別的電影兩個長了。也就是說,排一場阿凡達,差不多能排兩場別的電影了,所以,票價自然要加倍了。
同時,高票價的其實基本都是特殊場次,比如IMAX3D、CINITY、杜比之類的,都是在觀影條件、視覺享受上更加提升的影廳,成本就高,票價自然也高。此外,一般高票價也都集中在首映或是點映場,大家都想搶先看嘛,物以稀為貴,自然票價也就貴了一些。
最後呢,估計也是最近這一兩個月,電影院實在太過蕭條,好不容易趕上阿凡達這種大片上映,電影院也打算掏把大的。
回回血,,,

當然,還是要強調的是,不是所有電影院都這樣,很多普通廳,包括接下來幾天的很多場次,票價也會慢慢正常的,也有幾十塊一張票的。
基本上是想看更好的視覺效果,就得多花錢,想省錢可以普通廳,這樣一個模式。
而且,我推斷,再過陣子,連那些特殊廳估計也會降價的。貴也就貴在第一批觀眾的嚐鮮上,不會一直貴下去的,相信我。
為什麼會這麼說呢?
那是因為,《阿凡達:水之道》這部電影在接下來的票房表現,可能也不會有預期那麼高。要知道,當年的《阿凡達》第一部,在十幾年前的中國市場,票房就賣到十多億,也是相當轟動了。

而這次的《阿凡達:水之道》,可能很難實現當初的轟動效應了。別看前幾天票房跟票價都很高,但這熱度能持續多久,我覺得還是要打上一個問號。
首先,影像仍然是頂級的,但震撼卻未必是了。
還是那樣,沒有誰會質疑詹姆斯·卡梅隆在對影像技術方面的努力與探索。時隔十幾年之後,才推出的這部《阿凡達:水之道》,自然是傾注了導演的全部心血。
其影像技術,也絕對是世界頂級的。

尤其這次的故事主要發生在海里,片中也有大量水下3D的鏡頭。記得之前徐克還說過水下3D有多難拍,本片的海洋3D場景,那些各種海獸和魚群,真的是美,算是技術新標杆了。
該如何描述這次《阿凡達:水之道》在視覺上的感受呢?
那就是,你基本不會去過度關注視覺特效這部分了。
是的,真正優秀的特效,不是讓你發現它有多真,有多美,而是忽略它是特效。
你會誤以為,這就是真實的。
那些納美人,那些海里的珍奇怪獸,那些奇景與戰鬥裝備……

這一切,你都覺得他們是真實存在的,真的有一個潘多拉星,也真的有一群納美人。
當你不再關注3D畫面有多真實,特效場面有多逼真,而是將注意力都放在那個特效打造的奇景世界發生的故事時,才是特效真正成功的時候。
而這部《阿凡達:水之道》,其實是有做到這一點的。

只可惜,這是優點,也是缺點。
優點是,特效終於強大到讓你不再過度關注特效,不會喧賓奪主。缺點則是,當初看第一部《阿凡達》時,影片在視覺上帶給大眾的強大震撼,是有減弱的。
為什麼這麼說呢?
其實這是個心態的問題。
當初我們看《阿凡達》,剛好是國內電影行業正要起飛的時候,那時候,大家突然重新愛上了電影院。
《阿凡達》打著IMAX與3D的旗號到來,帶來的全是些過去不熟悉的新詞兒。
我記得,那時候看《阿凡達》,是新奇與驚喜並存的。很多人都有戴眼鏡看一會兒,摘眼鏡看一下的經歷。這樣做,就是想確定,這3D到底有多D。
所以,那時候看《阿凡達》,都是去長見識去了。
而《阿凡達》的大熱之後,國內興起3D潮,各種3D電影鋪天蓋地,甚至還有了轉制3D、特供3D,以及偽3D……
而視覺特效,也成為所有大片的必備,這些年看下來,大家早就見怪不怪了。
而如今,已經沒誰會覺得3D電影或者視覺特效算個新鮮事了。
於是,當我們在2022年,再去看《阿凡達:水之道》。是的,特效是非常棒,而且又提升了很多,成了新標杆。但是,它也只是更精緻、更逼真、更出色的視覺特效罷了。
當初是從無到有,現在是從有到更好。
這其中,還是有些區別的。

所以,我們都承認這部《阿凡達:水之道》的特效仍然很頂級。
但震撼度,一定是不如當年看《阿凡達》的。
因為,初體驗永遠只能有一次,這是沒有辦法的。
於是,當特效帶來的震撼,無法回到當年的心態。大家將精力又重新放在劇情上之後,劇情自然成為重點。
但是,如果僅是關注劇情,《阿凡達:水之道》到底有多吸引人呢?
起碼我是不能特別滿足的。
剛好在去年的時候,《阿凡達》第一部也做過重映,很多人都去看過。除了視覺在十幾年之後仍然不覺得過時之外,故事也意外地精彩,甚至有些感人。
都說特效是《阿凡達》的賣點,但通俗的劇情與大眾的情感,同樣很吸引人,簡單、直接,而且非常充沛,會覺得感動。

但這一部,無論是情感,還是劇情本身,都是弱於第一部《阿凡達》的。
《阿凡達:水之道》的故事其實更多聚焦於下一代,是上一部的男主薩利與奈蒂莉一家人的故事,他們的孩子都已經漸漸長大,是新一代納美人的故事了。

或者說,上一部事關愛情,這一部則以親情為主了。關於這個家庭的故事,還有父子關係之描述。
用片中角色的話就是,家庭一開始是我們的軟肋,最後才發現也是我們的盔甲。
歸根到底,還是一個家的故事,以親情為紐帶,相互扶持,共同對抗敵人。也是些大家非常熟悉的情感套路了。
但這個關於家庭的故事,還是太過於簡單了,甚至衝突都非常有限。
而且,導演過於迷戀那些美麗的海中世界,影片一度用大量時間來展示各種美景與魚群、怪獸,讓你誤以為在看納美星國家地理紀錄片。

美是美的,但劇情確實有點太單薄了。中間一度不知角色們想要做些什麼。而這種感覺,對於很多觀眾來說,顯然也不是特別友好的,你會覺得中間有些無趣。
包括影片製作衝突的方式,也過於隨意和單一了。
舉個簡單的例子,這部電影一直在打家庭牌,說來說去,其實就是家人遇難,其他人去營救的套路。
而家人遇難的方式,就是被壞人綁架。
是的,一次又一次綁架。
其中,最小的孩子圖克,一共被綁了三回,三回啊!
最後連她自己都在說,我怎麼又被綁了。
是啊,怎麼又被綁了。
這個片子翻來覆去就都是這點衝突,多少有點偷懶了。
再怎樣,觀眾也會膩的啊。

反正呢,整部影片的觀點其實都很大眾,或者叫普世吧。比如會去講人與自然的關係(這也是從第一部一脈相承下來的),會去講導演對海洋的愛,會講萬物都有靈,要尊重這個世界。
於是,好人與自然和諧共處,反派則肆意捕殺,也都是些非常通俗的道理,理解起來倒是不難。
只是,這個如此簡單的故事,卻要用三個多小時,190分鐘來講述,真的就有些過長了。
能理解導演對這部影片的愛,傾注了那麼多心血,每個場景都很美,每個畫面都很棒。
但是,這個片子真是有些長得過分了。
尤其是,稀薄的劇情根本無法撐得起這麼長的片長。看久了自然覺得特別累,會覺得無趣。
甚至覺得有些辛苦。
這也算是這部影片的遺憾吧。

於是,從視覺上,《阿凡達:水之道》絕對是頂級的,仍然是標杆,是挑戰你的視覺的。
只不過,這頂級的視覺,卻搭載一個如此平庸的故事,能否讓你支撐190分,就見仁見智了。
所以,還是想說,如果真想看阿凡達,又嫌現在票價過高,可以稍微等兩天。
不會一直那麼高的。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