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視劇觀眾最常聽到的一句話,男主是女主的,男二是大家的。
如果說男二是用來被觀眾愛,那女二就是用來被觀眾罵的。
上次寫莉香,是最早的「元氣天花板」「頂級甜妹」,那《東京愛情故事》中的女二號關口里美完全稱得上是「頂級綠茶」。

(cr:《東愛》的熱評前排)
演完關口里美這個角色之後,演員有森實也被觀眾寫過投訴信、在車站被丟過石子、收到過死亡威脅。

時至今日打開《東愛》的彈幕,都有不少人言辭激烈地在表達對這個角色的厭惡。
更令我意外的還有百科,用不同的搜尋引擎檢索「關口里美」這個詞條,都會得到同一段介紹:
「高中畢業後同樣上東京做幼稚園教師。對待兩位男主角的態度也是一直不曾果斷取捨,不過在消極嘗試過與三上盲目的激情過後,還是不顧赤名莉香的義無反顧,大膽掠奪了價值觀相像的永尾作為終生伴侶。」
一直不曾果斷取捨、
消極嘗試過盲目的激情、大膽掠奪…..

不需要我多做強調,大家都能感受到這些用詞的惡意有多大。按照這個邏輯,這段剪不斷理還亂的四角戀所有的過錯都在關口里美一個人身上。
但我們都知道,越是經典的、值得細品的影視/文學作品,它傳達出來的世界觀就越不是兩元對立、非黑即白的。
這也是我想講解「關口里美」這個人物的原因——
「綠茶」不應該成為她身上最大的、唯一的標籤,她能給觀眾的啟示或許比莉香還要多。

編劇為了塑造好這個角色是下了很多功夫的,而不是把她當成襯托女主人設的工具人。
比如完治回憶自己為什麼喜歡里美,是在高中時代,兩個人面對面吃冰激凌,里美不好意思在完治面前吐櫻桃核,於是嚥了下去。

該說不說,這個細節非常高妙。
因為它同時回答了兩個問題:
1、完治為什麼喜歡她?
2、完治喜歡她什麼?或者說為什麼非得是她?
大部分編劇都會把心動的瞬間具象化,比如雨天的時候把傘側在了你這一邊啦、兩個主角一起看過煙花啦、下雪天在雪地裡打打雪仗啦….
也有部分想象力匱乏的編劇把這一瞬間具象為扶老奶奶過馬路,不點名了自己看吧,

(是不是不發火就把觀眾當傻子啊🤬)
大多數「心動瞬間」都只回答了第一個問題而未觸及第二個問題,誰都可以幫你撐傘誰都可以陪你看煙花誰都可以扶老奶奶過馬路,但因為擔心不雅而把櫻桃核嚥下去的人,只有關口里美。

當完治因為這件事心動的時候,他對眼前的女生不但有愛,更有憐惜,有保護她的慾望,細細觀察,你就會發現後面兩個人幾次關係轉折,都是在完治對里美產生了「憐」這種情緒之後。
(里美和三上分手之後,完治前來安慰,這個擁抱徹底動搖了他的心神,徹底影響了《東愛》後半段的故事走向)
先說了,里美受情傷之後總是打電話給有女友的完治尋求建議和安慰確實很煩,但她是在有意識地使用這種「武器」嗎?
我認為不是。
劇版的編劇為了讓故事更符合電視劇的節奏省略了很多細節,在原版漫畫當中,里美也曾展開積極地「自救」。
里美的職業是幼稚園的老師,三上卻是醫學院的大學生,兩個人的日常基本沒什麼交集。即使是在一起之後,三上依舊每天拈花惹草,和學校裡的女同學曖昧不清,每天等他回家的里美早就發現了這一點卻只能假裝不知,直到有一天,里美發現三上的指甲裡有玫瑰色的口紅,三上卻神態自若地謊稱是車站前長椅上的油漆口紅。

然後,里美對他提出了一個請求,「每天經過電車月臺前的小賣部,一定要記得給我買口香糖。」

三上覺得是小事一樁,就爽快地答應了。第二天上學,他照例在去學校的電車上搭訕女同學,到了換車的時候,他看到眼前的月臺,想到了答應買給里美的口香糖。
那一瞬間,他明白了里美這個請求的深意——
我不在你身邊時,也請偶爾想起我。

想明白這點,前一秒還在聊騷女同學的三上感動又愧疚,自詡為「戀愛高手」的他在這次過招中,也不得不承認自己輸了。

這就是里美的愛,不同於莉香的轟轟烈烈、勇敢直進,里美擅長退讓、習慣閃躲。

有時候甚至帶著點卑微,但在某一個瞬間,讀者亦會像三上一樣,被她無聲卻深沉的愛意擊中。
那個櫻桃核的細節告訴我們,軟弱、羞怯、猶豫不決本就是里美性格中自帶的成分,而當她和三上這個「浪子」展開戀愛後,她面臨的是一段此前從未遇到的複雜、激烈、多變的關係。

就像一隻飄搖的小船獨自航行在波濤洶湧的大海上,尋找燈塔是她的本能,一起長大、性格穩重、還能對三上進行有效勸說的完治自然成了「首選」。
我知道還是有大把觀眾還是覺得煩人!她不是故意的也煩!
但有沒有一種可能,觀眾之砒霜,完治之蜜糖,完治愛的就是這樣的里美?
是的,答案依舊藏在那個櫻桃核裡,完治從一開始喜歡上的,就是觀眾眼中里美這個人物的缺點。
這裡可以再和莉香對比下,完治是什麼時候對莉香心動的呢?
是她不辭辛苦地從外地出差回來後給自己帶回來一個雪人、是莉香在約會地點等了他一個晚上都沒有離開、是得知莉香為了自己和同事發生爭執。

他心動的點,全都是莉香對自己的「好」。
當莉香展露出性格中軟弱的一面時,永尾完治給出了這樣的回答:
「要我替你做決定來說太沉重了,你放棄我吧」

(這裡莉香的眼神真是看得人心都碎了

)
愛上一個人的「好」很簡單,可是愛上了一個人的「不好」,這種感情才真正難以割捨。
很多時候,永尾完治對關口里美表現出來的就是「放心不下」「難以割捨」。
其實愛多愛少,比到最後比的不就是更捨不得誰嗎?
所以,不要把莉香和完治分手解讀為莉香的失敗,也不要因為莉香的存在而否定關口里美和永尾完治之間的愛情。
真正成熟的作品中,人物不為觀眾觀眾服務,TA們只為自己服務。(出自《救貓咪:電影編劇指南》)
整部《東京愛情故事》的經典鏡頭有很多,但我印象最深刻的鏡頭反倒在最後。
三年後的完治和里美剛剛參加完了三上的婚禮,在街上又邂逅了莉香。兩個人聊完近況後揮手作別,又各自走進人海。
鏡頭拉遠,繁華的東京街頭,每個人都神色匆忙。
赤名莉香是無數普通人中的一個;關口里美和永尾完治是無數平凡情侶中的一對。
這一刻,故事真正從「我們的」變成「他們的」、「東京的」。
人生海海,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角。如果你承認這一點,那就也請你一併承認,每個人都有獲得幸福的資格。
即使短暫,即使微小。
祝福那個不被觀眾偏愛的「女二號」吧,她有時候是你,有時候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