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句不好聽的話,這部片幾乎集齊了所有撲街元素:
新導演,低成本,沒明星,沒宣傳,居然還是一部節奏緩慢的定格動畫…
試映初期,排片極少,僅有個位數的映廳,後來勉強漲到了兩位數。
誰能想到,它就這樣衝進了北美週末票房榜單第八,是十強中放映影廳最少的影片。
同時,口碑燃爆,爛番茄新鮮度99%,開分8.4,55個媒體全好評推薦:
穿鞋的馬賽爾貝殼
Marcel the Shell with Shoes On


馬塞爾,是一隻穿著粉紅色鞋子的貝殼動物。
如果有人因為他的粉紅色鞋子,將他認作女生。
他會很不服氣地說:我爸爸和爺爺的鞋子,也是粉紅色的!
但傷心的是,爸爸和爺爺,已經離開他好多年了…

事情要從很久很久以前說起。
原本,馬塞爾和他的大家族,跟一對人類情侶,共同生活在這家民宿裡。
那時候,他們守望相助,不愁吃穿,還時不時舉辦家庭聚會…
可是,不知道從哪天起,人類情侶吵架的時間,居然比他們愛撫的時間還長…
有一天,他們爆發激烈的爭吵,大聲吼叫,砸門,扔東西…
結果,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砰」的一聲巨響,倒地的花盆砸傷了表弟…
從那時起,家族裡便指定了詳細的「庇護計劃」:
一旦危機爆發,所有貝殼緊急躲進襪子抽屜裡。
那裡有柔軟蓬鬆的襪子,誰也不用擔心受到傷害…
但這個看似英明的決定,卻給他們埋下了致命的隱患…

馬塞爾還記得,那一天晚上,狂風暴雨,電閃雷鳴。
他跟奶奶依偎在客廳的電視機前,全神貫注地收看他們最愛的電視節目,《60分鐘》…
他們實在看得太入迷了,完全沒有意識到,周遭的不對勁…
這本該是一場全員觀影活動,但其他人卻全都沒到場…

原來,房內正在醞釀一場大爆發,其他成員胸有成竹地躲進了襪子抽屜…
誰能想到,這一次,男人竟直接收拾行李,捲鋪蓋跑路…
隨之帶走的,還有襪子抽屜裡,馬塞爾的全部家人…
後知後覺的馬塞爾一臉懵圈:怎麼回事?這個屋子只剩下我跟奶奶了!


電影《穿著鞋子的貝殼馬塞爾》,改編自同名動畫短片,於2021年亮相特柳賴德電影節。
次年,該片登陸美國院線,口碑爆棚。
網友評論:我好愛!希望這種奇奇怪怪,可可愛愛,柔軟輕鬆的電影多一點。
還有人說:我覺得這樣清清爽爽,不賣萌也不雞湯的可愛電影,讓人覺得花花草草、枯枝落葉、路邊的石頭都變美好了一點點…

導演迪恩·弗雷斯徹-坎普,自編自導自演,在電影裡出演一個,也叫迪恩的人類紀錄片導演。
失戀後,迪恩搬到一家短租公寓,意外發現房屋裡的原有住客,一隻穿著鞋子的貝殼,馬塞爾。
迪恩決定以他為素材拍攝紀錄片,並將視訊放在網路平臺上。

沒想到,這個平平無奇的小貝殼,竟然一炮而紅,搖身一變成為了風靡全網的千萬級網紅。
粉絲們將他紋在身上,模仿他的語錄,神態,並以他為素材不斷進行二次創作…
這樣的網路盛況,上一次看見還是在上一次(bushi)…

電影採用偽紀錄片的拍攝手法,一秒將觀眾拉近小貝殼的世界裡。
全程沉浸式觀影,彷彿小貝殼就在你眼前,跟你面對面交流談話。
此外不得不誇爆配音,軟糯軟糯的聲音,讓人忍不住想衝進螢幕rua一把~


電影構造的微觀世界,逼真,寫實,藏著許多巧思。
比如,將網球掏空做成小汽車,用空心粉當小號奏樂,把人類指甲當做滑雪板…
小貝殼有一個秘密基地,裡面藏著很多堅果,有杏仁、花生、蔓越莓幹…
全是他從人類租客那裡薅回來的寶藏。
他還撿了一個吸入器,把它當作幻燈片,炫酷又迷離…

每次去秘密基地前,他都會在鞋子底下,沾滿蜂蜜。
這樣才能保證他,穩穩妥妥地在牆上走路。
有了黏糊糊的蜂蜜,小貝殼飛簷走壁,不在話下!

更可愛的是,個頭小小的他,居然還養了一隻萌寵。
他本想像人類那樣,養一隻小狗狗。但由於體型等不可抗力,不得不另做抉擇…
於是,他用頭髮繫著一團小棉球當萌寵,定時遛它,還會真情告白:我愛你…

看到這裡,不得不感慨,要多麼有趣的靈魂,才能發現生活中那些多點滴細微之處…
但影片絕不只是一部插科打諢,低幼賣萌的動畫片。
事實上,這是一個關於愛和陪伴,孤獨和成長的故事。

它講大自然的包容。
知道嗎?組成一個社區至少要20只貝殼。
但如今,這裡卻只有他和奶奶,一老一小,相依為命。
幸好,這片土地如此寬廣,它能容納一切傷痛,收留每一顆孤獨的靈魂…

年邁的奶奶不得不自學播種、耕種。
慈善寬厚的她,很快就跟花園裡的昆蟲打成一片。
蚯蚓翻滾著長長的身軀,讓泥土變得鬆軟;

蜜蜂陶醉在花香中,採下最甜的花蜜;
一大波螞蟻整齊有序地搬運著地上的糧食…
大自然巧妙的分工合作,讓這片農場重新煥發生機。
很快,這裡自成一片天地,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

它講個體的智慧。
身形瘦小的馬塞爾,不會幹農活,卻善於利用工具…
他利用榨汁機的震動,將樹上的果子抖下來。
再將鑰匙扣當作搬運機,把果子運輸到窗臺上。
至於繩子哪裡來的?
額…答案有點重口味:是歷任租客在浴室留下的毛髮…
馬塞爾將它們捻一捻,搓一搓,便製成了一條結實的繩子…
它不僅講個體與萬物的聯繫,還講個體之間的愛和陪伴…
白天,馬塞爾跟奶奶利用放大鏡聚光,炸爆米花。
晚上,他們依偎在電腦前,一邊吃著爆米花,一邊討論電視節目…
這種生活,悽貧,孤單,但它們相互陪伴,苦中作樂,依然過得有滋有味…


雖然是一部定格動畫,但影片卻處處瀰漫著詩意…
它帶你一步一步地感受到,萬物生靈的美好與巧妙。
是小貝殼不懂人類的生存法則,所以用花開花落來計時;
是小貝殼學著人類放孔明燈,許願可以找到家人…
他已經記不清,家人們到底離開了多久…
他只知道,時間過去了很久很久,花開了又落了,落了又開了…
為了找到家人,他甚至不惜,執劍走天涯…
他乘上導演迪恩的車,千里尋親…
一路上,他見到了廣袤的天空,寬闊的道路,鱗次櫛比的商店,還有真正的湖面…
他登上了最高的山頂,俯瞰大半座城市,車水馬龍,人來人往…
他的心情是怎麼樣呢?
茫茫人海,就連人類都顯得如此渺小,更何況一隻脆弱的小貝殼…
這時候他才意識到,緣分是多麼脆弱的東西啊,一旦走散了就再也找不回來…
寄蜉蝣於天地,渺滄海之一粟,我們都不過是一粒微塵…
而影片最深刻的地方莫過於,對死亡的哲思。
當馬塞爾尋親不得,失望而返,突然發現,奶奶的貝殼上破了一個洞。
此時此刻他才意識到,奶奶的蒼老和衰敗,竟來得如此之快。
多年的相伴,他和奶奶,早已像大樹和土壤一樣,互相交織纏繞…
奶奶就像堅實的土壤,默默無言地給向他輸送著養分。
可是此時,被透支的奶奶,竟如此貧瘠,蒼涼,枯竭,無法逆轉…


他很傷心,很內疚,很自責…
他已經失去了家族,不能再失去奶奶。
他很怕很怕,很怕他的生活,再有任何變化…
但生老病死,又怎會隨個體的意願而轉移?
是堅硬的殼不斷破裂,是腮紅也無法遮掩的衰敗,是躺再久也恢復不了的元氣…
為了安慰馬塞爾,奶奶不得不強撐著力氣,假裝安然無恙…
他們一起運動,一起垂釣,一起玩耍…
她趁馬塞爾不注意,將烤羊肉丟掉,謊稱自己恢復食慾,一口吃完…
而他根本不知道,每一次歡聲笑語,都是奶奶心力交瘁換來的。
或許,愛有太多種表達:是欲言又止,是小心翼翼,是想觸碰又縮回的手;
但也是需要一些時日,一些察覺,我們才會更懂得,愛的更高級形式,是理解,是包容,是支持,是徬徨的深夜裡,內心的安寧…

在奶奶的鼓勵下,馬塞爾接受了他最愛的節目組的訪談。
他暗自期待著,結束訪談後,跟奶奶像往常那樣,依偎在電視機前看熒幕中的自己…
但是,世事無常,個人的意願敵不過命運的攪弄…
在他接受訪談的同時,奶奶念著她生前最愛的詩,背光隱入塵煙,與世長辭….

等他發現時,奶奶已經孤獨地離開了人世。
小貝殼哭得傷心欲絕,他的眼淚幾乎將地板上的小蜘蛛都給湮沒了…

他將他的粉紅色鞋子染成了黑色;
他用奶奶種下的植物,佈置了一座盛大又恢弘的墓園;
他還準備了很深情的悼念詞…
但這場葬禮實在太蕭條了,只有孤零零的馬塞爾,獨自出席…

最後的親人也離去了,他該怎麼辦呢?他又能怎麼辦呢?
他沒有奶奶聰明,拔不動胡蘿蔔,也聽不懂小昆蟲的語言…
他孤單,無助,迷茫…
幸好,他始終記得奶奶的話:生活總會改變,可能好也可能不好,不要害怕,儘管去冒險吧…
所以,儘管難過,儘管害怕,他依然勇敢地邁出了第一步,主動跟避雨的小昆蟲打招呼…
或許,未來的路,很長很長,沒有依靠…
但人生不就是一個不斷失去的歷程,走到最後,只剩下自己…
人生來孤獨,歸於孤獨,赤條條來,赤條條去…
可那些相互陪伴的時光,一起吃過的每頓飯、一起看過的每本書、陽臺前仰望過的同一片天空,離別前溫暖的擁抱…
都會化作美好的回憶,滋養我們的靈魂,成為漫長人生中最珍貴的支撐…
正是這些無法衡量的慰藉,讓我們在孤清的歲月和哀傷的世事裡,有了遙望的理由,和回望的勇氣….
生活總會改變,而我們也必須勇敢面對,不是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