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語》影評:張國榮第一次當父親

關於演技,梁朝偉是精準,張國榮是神來之筆。

其實不難理解,畢竟偉仔是號稱只靠眼睛,就能演戲的人。

至於哥哥,更是無需多費「筆墨」。從自戀又自卑的旭仔(《阿飛正傳》),到風流又懦弱的十二少(《胭脂扣》),再到人戲不分的程蝶衣(《霸王別姬》)…所有經典的角色歷歷在目啊!

但同時,這也讓很多人產生一個誤解:認為張國榮只能演極端的人,極端的故事。對此只能笑而不語,因為可能這樣想的大多數人,都沒看過下面這部電影——

流星語

毋庸置疑,在張國榮的職業生涯中,本片壓根排不上號,甚至可以說是「無人知曉」。就算看過,也無外乎兩種情況:

一種是聽了哥哥親自作曲演唱的主題曲《小明星》後,被安利來的;一種是衝著動人的幕後故事。

我就屬於第二種。

當年受金融風暴的影響,香港電影市場陷入低迷。

爾冬升、王家衛、許鞍華、張艾嘉等20位導演發起「創意聯盟」,倡導製作低成本高質量的電影。

參與該計劃的導演張之亮,找到了張國榮。

結果他爽快答應,並象徵性的以1元片酬出演,支持本土電影界。

沒想到,這一友情相助,卻造就了張國榮的「第一次」。

這是他首次且唯一一次飾演父親角色。

這是他首次且唯一一次飾演父親角色

片中的他,扔掉以往精緻的紳士模樣,衣服和髮型不再講究。

相反,他邋遢,常反戴著帽子,舉止散漫,飾演一位生活在底層的打工仔。

但哥哥是誰?!

但哥哥是誰?!

即使鬍子拉碴,卻性感得一塌糊塗。

他為這原本瀰漫著文藝氣息的暖心故事,增添了一絲更迷人的味道。

和創作背景相同,張國榮飾演的阿榮,經歷了從天摔到地的慘痛。

阿榮最初是叱吒風雲,掌握鉅額財富的金融經紀人,誰知,全球經濟震盪,他所擁有的一切都付諸東流,傾家蕩產。

就在他絕望麻木之際,上天賜予他另一個希望。

他在船上撿到一個小孩,襁褓裡還放著一封信。

信的內容大致是,單親媽媽受生活所迫,不得已將孩子拋棄,希望好心的有錢人能收養他。

阿榮如今落魄,自顧不暇,起初他是選擇無視的

阿榮如今落魄,自顧不暇,起初他是選擇無視的。

可夜晚忽降的一場大雨,讓他心軟了,於是立馬飛奔到外面,抱起淋雨的孩子就往醫院跑。

也就是這一刻起,阿榮下定決心收養他

對於接下來的故事,導演並未展現一個單身大男人如何笨拙的哺育孩子,而是將鏡頭一轉,時間直接跳到4年後。

我們看到,曾經叱吒金融界的阿榮像變了一個人。

他帶著「兒子」明仔住在貧民窟般的房子裡;

他帶著「兒子」明仔住在貧民窟般的房子裡;

吃得簡陋,用的大多是從四處蒐羅來的,靠著打零工生活。

明仔的機靈頑皮,讓整部電影變得可愛;

明仔的機靈頑皮,讓整部電影變得可愛;

張國榮演的阿榮,則注入了溫情的成分,他的所有神情肢體語言與感情流露與角色是天作之合。

再落魄的裝扮也蓋不住他的溫柔。

細膩、真實,又不過分煽情

細膩、真實,又不過分煽情。

看似輕描淡寫,諸多細節卻能都印在腦子裡,你在看的時候嘴角會不自覺的上揚。

還記得明仔總是洗澡的時候,不拿衣服,他把玩具當對講機,對著它呼叫阿榮。

而阿榮總會頑皮的接一句「自己找」。

明仔聰明懂事,他時常像個大人,「老成」的替阿榮接聽招工電話。

他在商店的櫥窗,看到做工精緻的小船,明明眼神裡一萬個想要,但他知道阿榮沒錢給自己買,便也會不哭不鬧拉著阿榮離開。

而阿榮雖然嘴上不說,心裡卻是在意的

而阿榮雖然嘴上不說,心裡卻是在意的。

而阿榮雖然嘴上不說,心裡卻是在意的

他愣是扛著幹了一天活的疲憊,趁著晚上的時間,用一片片小木條拼出一艘船來。

既感人又心酸,但這就是最平凡普通人的生活。

既感人又心酸,但這就是最平凡普通人的生活

拋開圍繞阿榮的主線,本片對人性的描述可謂是動情到極致,包含了各種的無奈、心酸與捨棄。

比如警察龍sir對蘭姐,小心翼翼而又笨拙的喜歡。

剛開始他總是找她麻煩,在街上他說她阻街,妨礙交通,在公寓樓他說她亂放東西,阻礙消防通道。

直到後來我們才知道,龍sir不過是找機會跟蘭姐說句話而已。

他常差使明仔當傳話筒,送水仙、喝的……儘管兩人之間對手戲寥寥,空氣中卻瀰漫著粉紅色。

至今都忘不掉蘭姐最後去世的場景

至今都忘不掉蘭姐最後去世的場景。

她嚥氣在水仙旁,而龍sir在按照工作流程宣告蘭姐死亡後,脫帽更是哭的泣不成聲。

之後他便服從安排,調離該街區。

他說這裡已經沒有了他要守護的人。

再比如拋棄明仔的單親媽媽

再比如拋棄明仔的單親媽媽。

她年少無知時生下孩子,又在一念之間將其拋棄。

她年少無知時生下孩子,又在一念之間將其拋棄

儘管後來她嫁給不錯的人家,生活富裕,但她患上了嚴重的恐慌症,無法跟小孩子接觸。

這麼多年,她都生活在自責中,為了彌補罪惡感,只有不停的興建福利院,做慈善。

都說血緣是一門「玄學」。

當她偶然遇到明仔,這種恐慌症竟奇蹟般地消失。

她不自覺的想要去關心他,照顧他,滿足他……

以往碰到類似的橋段,故事的走向大概率是親媽和養父之間上演一出爭奪戰,或者有觀眾期待這兩人之間發生點兒什麼,最後來一個一家三口大團圓。

那各位怕是要失望了。

沒有狗血,片中所發生的一切不能再平凡瑣碎,甚至,人性之美在隱隱發光。

明仔的媽媽認為明仔跟阿榮生活在一起才更幸福

明仔的媽媽認為明仔跟阿榮生活在一起才更幸福。

阿榮,則先是為了明仔放棄事業捲土重來的機會,後來在經歷過福利署「搶」孩子的風波後,他還是意識到,自己不能給明仔最好的照顧。

而原來明仔就算不是跟著媽媽長大,卻也能在她的照顧下過得幸福開心。

記得明仔要走的那天,阿榮跟他兩個人像平時一樣吃早餐,沒有離別的惆悵,甚至沒有絲毫跡象。

或許,這就是愛吧。

真正愛一個人的本質就是願意為他犧牲,不管是自己多麼在乎的東西。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

有些東西戛然而止,有些卻留在心間。

《流星語》就是這樣一部電影。

借用一位網友說的——有愛有恨,有笑有淚,有得有失,有索取也有成全。看透了,才知,原來這般才是人生的真相。

相關文章

張國榮與金馬獎的15個冷知識

張國榮與金馬獎的15個冷知識

時間真的太快了,哥哥張國榮離開我們,已整整十八年了。十八年了,我們都老了,唯有哥哥永遠年輕。 今天這篇推文,以乾貨的形式回顧哥哥與金馬獎的1...

怎麼連張國榮都敢黑?!

怎麼連張國榮都敢黑?!

2003年4月1日,香港,小雨,最高氣溫27℃,最低氣溫23℃。 傍晚6時43分,伴著如絲細雨,張國榮從東方文華酒店24樓一躍而下。 「這是...

最好的男明星,我在20年前就看過了

最好的男明星,我在20年前就看過了

《披荊斬棘的哥哥》開播,著實火了一把。 跟「姐姐」不同,哥哥們之間的硝煙少了很多,談不上「披荊斬棘」,甚至看出了懷舊拼盤演唱會的效果… 但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