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高分電視劇,魚叔推薦了不少。包括國產劇、美劇、韓劇、日劇。
唯獨英劇,似乎沒什麼存在感。全靠續集在支撐。

原以為今年的英劇沒看頭了。
想不到上週突然發力,直接炸出一部神作——
守夜
Vigil

這是一部短小精悍的迷你劇,一共只有6集。
豆瓣開分9.0,目前播出過半,穩定在9.3分。
清一色五星好評。

主創配置可謂豪華。
編劇和導演,來自四季9分+的《王冠》和大名鼎鼎的《唐頓莊園》系列。
演員也是一些熟臉:
主演過《福斯特醫生》的蘇蘭·瓊斯;
《摩斯探長前傳》中青年摩斯探長的飾演者,肖恩·埃文斯;
以及《權力的遊戲》中,對瓊恩·雪諾說出「你什麼都不懂」的露絲·萊斯利。

片名「不眠」,是一艘軍用核潛艇的名字。
這部劇最大的看點是,大部分場景都發生在潛艇內部。
隨著一條人命的喪生,這裡瞬間變成密室殺人案現場。
同時,它更是一個水下的微觀社會。
有制度,有階級,也有明爭暗鬥。
讓案情背後的真相,變得越發神秘莫測。


故事要從一起漁船事故說起。
蘇格蘭海域,有一艘漁船翻船了。
它好像被某種水下神秘力量強行拖拽,不斷下沉。

直到漁船徹底失控,消失在海面。
數名船員,生死未卜。

漁船出事的時候,正在巡邏的海軍軍艦「不眠號」恰巧就在附近。
海軍士官伯克認為,應該立即營救。
可卻遭到船長的堅決反對,因為他擔心因此暴露「不眠號」的位置。
畢竟,這不是一般的軍艦。
而是分分鐘能摧毀一個國家的戰爭武器——核潛艇。


伯克不敢和船長頂嘴,只能服從命令。
於是,所有人只能眼睜睜看著漁船沉沒。
隨後,蹊蹺的事情發生了——
伯克死了。

內部一致認定伯克是因吸毒過量而死,因為他的寢室內散落著大量的海洛因粉末。
可事實當然沒那麼簡單。
為查明真相,警察局準備介入此案。
不過,「不眠號」拒絕返程上岸,理由是核潛艇必須永遠處於待命狀態。






所以,警局只好派警官席爾瓦(蘇蘭·瓊斯 飾),進入「不眠號」調查。
席爾瓦進入「不眠號」的過程,視覺上非常震撼。
飛機盤旋在潛艇上空,席爾瓦隻身一人,通過繩索進入艙內。


整艘潛艇有兩個足球場那麼長,四輛雙層巴士那麼高。
對船員們而言,這裡就是他們的全世界。
席爾瓦來到存放屍體的地方,只看了一眼,就推翻了先前的自殺結論。
理由是伯克的屍體上有海洛因粉末,但鼻腔內並沒有發現海洛因殘留物。
說明這些粉末是死後才被抹上去的。




席爾瓦認為伯克是被謀殺的,建議船長緊急靠岸接受調查。
結果惹得船長震怒:
「我只聽從參謀長和首相的命令,你現在在船上,你就要聽我的命令。」
船長的首要任務是確保潛艇繼續執行巡邏任務,而不是調查命案。
還威脅艾米要封口,不能對任何人提起「謀殺」二字。




船長會有如此激烈的反應,不難理解。
因為一旦這個案件被定性為謀殺,就意味著:
堂堂英國海軍的核潛艇內部,藏著殺人兇手。
「我們承擔不起醜聞。」

船長本想通過威懾,讓席爾瓦別太較真。
畢竟留給她的時間也不多,她一共只能在潛艇上待三天。
可這隻會讓席爾瓦更加堅定查明真相的決心:
「我很感激你把任務放在首位,但你至少要有底線。」


隨著席爾瓦的調查進一步深入。
越來越多的線索浮出水面。
她在甲板上檢測出了血液。
這說明伯克生前可能與其他船員,在甲板上發生過暴力衝突。

而第一個發現伯克屍體的上尉,也在閃爍其詞。
他始終拒絕回答為什麼會出現在伯克的寢室。



席爾瓦調查得越深入,船長也就越慌張。
到底誰是殺死伯克的兇手,又出於何種動機?
在伯克臨死前,「不眠號」究竟發生了什麼?
伯克的死和漁船的沉沒,兩件事之間有關聯嗎?

如果調查全程都發生在潛艇內,那《不眠》還不足以封神。
無非只是換了個場地破案。
《不眠》還有另一個「陸地視角」。
陸地與海底雙視角的聯動,才是真正的亮點。
席爾瓦在潛艇期間,不能與外界聯繫。
但可以接受海軍總部發出的指定資訊。



她親自挑選了一名搭檔朗埃克(露絲·萊斯利 飾)。
由朗埃克負責在陸地上調查伯克的死因。
再定期通過海軍總部,將調查內容傳送給席爾瓦。
她為席爾瓦提供了一個重要情報:
「失事的漁船是被一艘潛艇拖下水的。」


而且,沉船事件和伯克的死,幾乎發生在同一時間段。
這個重要情報,此前一直被船長隱瞞。
當席爾瓦問起此事,他才意識到紙包不住火。


船長解釋說,當天漁船的沉沒和「不眠號」無關。
如果它真的是被潛艇拽下來的話,那麼也就意味著:
有另一艘敵軍的潛艇在跟蹤「不眠號」。
「不眠號」位置暴露了。
可能會帶來巨大的隱患,沒人能夠承擔後果。
「如果我們被敵方潛艇跟蹤,這將是我一生中潛艇戰中最可怕的經歷。」







可見,船長把潛艇的保密性放在第一位。
他很可能還隱瞞著其他重要線索。
與此同時,陸地上的調查取得了突破。
朗埃克在伯克的家中,發現了一個被藏起來的隨身碟。
其中是伯克錄製的視訊。
他顯然知道自己將有生命危險,所以冒死錄下了這段視訊:
「如果我死了,我有一些事情要告訴你。」

視訊內容關於如何在「不眠號」上,神不知鬼不覺地殺死一個人;
以及揭露發生在「不眠號」上的腐敗和底層殘害行為。
用一個詞來形容伯克,他就是「吹哨人」。
根據隨身碟裡的視訊,基本可以確定,伯克與反核組織有關。


伯克的女友也是反核組織的成員。
她在接受警方問話時,曾說:
「伯克從不吸毒,如果海軍是這麼公佈的話,那麼伯克一定是被海軍殺死的。」



朗埃克看過視訊後,想要了解更多情報。
可等她找到伯克女友時,發現她已經被害。
至此,案件又牽扯到第二條人命,情況變得撲朔迷離。

根據目前的情況,「不眠號」並非絕對安全。
海軍總部正考慮秘密讓另一艘潛艇代替「不眠號」繼續任務。
而席爾瓦待在潛艇的時間,也隨之被放寬到三週。
她似乎在無限接近真相,也無限接近危險。


從漁船事故,到密室殺人案,再到核武器問題。
劇情的走向出乎觀眾的預料。
整部劇的格局也隨之打開。
僅僅3集篇幅,已經將幾方勢力之間的矛盾衝突完全立住。
海軍總部,是幕後BOSS般的存在。
站在國家利益的立場上做決策,說一不二。
即便潛艇上有命案發生,只要海軍總部一聲令下,警方也只能妥協。
而當海軍總部認為「不眠號」不再安全時,又分分鐘派出新的潛艇將它替代。

船長,是「不眠號」的守護者。
他聽從指揮,將潛艇的利益放在首位。
所以面對人命關天的漁船事故,他依然選擇袖手旁觀。
但他終究也只是一枚棋子,隨時有出局的可能。
這兩方勢力的冷酷無情,越發襯托出兩位女警的正義凜然。


她們追求真相,為受害者討回公道。
因此常常被迫置於險境。
越是深入調查,她們就越體會到這件案子的特殊性。
不再只是侷限於一樁命案。
還將牽扯出更多軍隊和政界的腐敗與黑暗。
後續的劇情會如何發展,還不得而知。
不過從片頭的畫面,可以猜到一些資訊——
出現了核彈爆炸的畫面,也出現眾人抗議核武器的畫面。


最終的矛盾,可能會升級為反核組織與海軍總部。
也就是普羅大眾與政府組織之間的衝突:
「政府在不徵求議會意見的情況下,將核武器偷偷藏了起來。」
甚至更進一步,上升到世界局勢的高度。
英國的兩個核潛艇基地,都部署在蘇格蘭。
根據媒體爆料,如果蘇格蘭獨立,英國的核潛艇可能會轉移到美國或者法國附近海域。
到時勢必引發一系列連鎖效應,更多國家人心惶惶。

一部以破案為主線的迷你劇,能夠上升到如此開闊的格局。
確實不多見。
更厲害的是,導演能把這麼嚴肅的政治驚悚題材,拍得一點不枯燥沉悶。
反而讓觀眾完全沉浸其中。
首先靠的是對於氛圍感的營造。
狹窄的走廊,逼仄的寢室,以及幾乎頂到天花板的床位。
當席爾瓦躺下休息的時候,觀眾也能跟著感受到窒息的壓迫感。
最大程度突出這種緊張氛圍。

同時,與世隔絕的不眠號,也天然帶有一種孤獨感。
席爾瓦置身其中,就像遁入一片虛無。
與其說這是一次出警任務,不如說更像一次修煉。

其次,節奏也是一大看點。
劇情一邊在快速推進,解開謎團。
一邊又不斷製造出新的懸念。
讓人應接不暇。

那種感覺就像是劇情上的「障眼法」。
當觀眾以為主線是伯克的死,其實只是虛晃一槍。
只為通過這件事,帶出更加勁爆的海軍內幕。
越掩飾,觀眾就越想知道真相。


如此開闊的格局、高級的質感。
的確當得起「神劇」的評價。
雖說名為「不眠」,但觀看《不眠》的過程,卻像一次跌入深海的長眠。
比海更深更莫測的,實則是人心。
海軍內幕揭露後,劇情還會出現怎樣的反轉?
真相到底如何?就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