阮玲玉自殺真相,扒開圈內醜聞

三個藥瓶,一共三十片安眠藥。她有條不紊地倒進,從母親手裡接過的八寶粥。

攪一攪,拌一拌,她端起碗優雅地一口一口喝下。

3月14日,她死後第七天,整個上海近30萬影迷和老百姓,沿途夾道為她送葬。

遠在大洋彼岸的《紐約時報》刊登這次送葬隊伍,並感慨「這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哀禮」。

據說,葬禮當天有七位影迷大受打擊,選擇用最激烈的方式,追隨偶像而去。

一切的一切,對她來說,毫無意義了。

她的生命定格在了25歲,和簇擁著與她同眠的鮮花,一樣燦爛的年紀:

阮玲玉

阮玲玉
一場官司

一場官司

「阮玲玉」這三個字,今天的我們聽起來也許有點模糊和陌生。

但80多年前,她卻是紅遍兩岸三地,當之無愧的影壇女神。

1935年2月,由阮玲玉主演的新電影《新女性》上映。

這部極具批判色彩的電影,獲得大批影迷的稱讚和追捧,一時間將她演藝事業推向另一個高峰。

新女性海報

《新女性》海報

然而,她還沒有來得及為事業成功多開心幾天。

陰魂不散的前男友又出現了。

張達民,上海灘有名的敗家子、「啃老族」。

他託律師給阮玲玉寄了一份律師函,信上寫道,他要狀告阮玲玉盜取張家財產變賣。

好一個「盜竊罪」!傷害性不強,侮辱性極大。

一個當紅明星背上「盜竊罪」的罪名,訊息傳出去,法院不用判案,阮玲玉就已經沾上了三分腥。

張達民要錢,他本意並非要告阮玲玉,而是想借機勒索5000元。

這在當時是一筆鉅款。

哪怕當時阮玲玉已經紅到發紫了,她也拿不出這筆錢。

在這之前,為了徹底跟這塊狗皮膏藥劃清界限,阮玲玉與他簽訂了《脫離同居關係約據》。

其中明確規定:阮玲玉每月給張達民一百元,以二年為期。

要知道,當時一個普通電影工作者月薪只有40元。

吃軟飯吃到這個份上,足以見得張達民的厚顏無恥。

這還沒完

這還沒完。

張達民見勒索不成,這次他沒有再發律師函,而是向法院提交了一紙訴狀。

阮玲玉平生第一次收到法院的傳票,上面寫著,刑事訴訟。

罪名是,通姦罪和破壞家庭罪。

當時,阮玲玉跟張達民分手後,與富商唐季珊同居。

張達明把兩個人都告了。

他知道這場官司必敗無疑,因為他和阮玲玉連夫妻都算不上,怎麼會有「通姦」之說。

阮玲玉也知道這場官司她100%會勝訴。

可是她敗給了鋪天蓋地的八卦報道

可是她敗給了鋪天蓋地的八卦報道。

1935年3月,阮玲玉、張達明、唐季珊的三角戀關係,接連幾個星期成為全上海茶餘飯後的談資。

大報小刊,把他們的故事添油加醋,加工潤色成一個獵奇、豔俗的奪愛故事。

報紙把她的隱私和過往,嚼爛了撕碎了,散佈到各個角落,供所有人的議論。

「通姦」字眼被提行加圈,阮玲玉成了名滿全上海的「蕩婦」。

所謂,敲骨吸髓,不過如此。

3月8日凌晨,阮玲玉服用安眠藥自殺身亡。

她死在了開庭前一天。

那些想要預訂法院旁聽席的吃瓜群眾,等不到這場世紀庭審。

那些準備摩拳擦掌報道本次庭審,再創報紙銷量的報社記者,也等不到這場世紀庭審。

兩份假遺書

兩份假遺書

阮玲玉自殺,震驚了全社會,整個輿論場譁然。

唐季珊迫於輿論的壓力,在《聯華畫報》上公佈了阮玲玉的兩封遺書影印。

一封寫給張達民,控訴他的貪得無厭和無恥卑鄙。

這封信的最後兩句話,在阮玲玉逝世後反覆被提及:

唉,我一死何足惜,不過,還是怕人言可畏,人言可畏罷了。

另一封,交待唐季珊安排好後事,照顧母親和養女小玉。

一封泣血的絕筆書,在各種思想交匯,動盪不安的民國,投下了威力巨大的炸彈。

它帶著一個25歲年輕有才華女性的血淚,控訴無良報紙的嗜血,唾棄卑鄙歹毒渣男。

人言可畏,無論是當時亦或是當下,它把人傷得遍體鱗傷,殺人無形。

可你在這場輿論的狂歡中,卻找不出具體的人,判它的罪,量它的刑。

阮玲玉並非第一個因輿論而死的人,也不是最後一個。

還記得文章開頭,提到的那部電影嗎?

《新女性》中有一幕,烏鴉至今印象深刻。

阮玲玉飾演女主角韋明,單親媽媽,受過高等教育。

在這部電影中,韋明接連遭受婚姻的打擊、女兒夭折、被逼做妓女等打擊,最終吞藥自殺。

可她人還在醫院搶救,黃色報紙已經刊登將她自殺殉短見的訊息,添油加醋報道出刊。

她聽聞如此汙衊人的報道,催死驚坐,頻頻喊出「我要報復!我要活啊,我要活啊。」

最後在強烈的憤恨和不甘中,含恨而去

最後在強烈的憤恨和不甘中,含恨而去。

阮玲玉演完這場戲後,一直躺在那張病床上,放聲哭泣,久久不能從角色中抽離。

她對上前安慰的導演蔡楚生說:「我多麼想成為一名新女性,能夠擺脫自己命運的新女性,但我太軟弱。」

或許是出於女性特有的敏感和細膩,當她觸摸到了韋明這個人物的悲慘後,立刻聯想到了自身。

她和韋明某些方面何其相似,都深受男人的接二連三的騷擾,剛出狼窩,又入虎口,生活沒有一點盼頭。

電影剛剛上映,阮玲玉選擇一條和韋明一樣的道路。

演過一遍的角色,她自己又親身體驗了一遍,連死法都相似。

可據學者研究,唐季珊公佈的兩封遺書是假的!

阮玲玉逝世一個半月後,兩封真跡刊登在《思明商學報》上,只是這份報紙發行量只有可憐的1500份,根本沒有引起人們的關注。

根據上海老電影研究學者沈寂多年的研究、調查、分析,這兩封絕筆信,無論是口吻、語氣的確出自阮玲玉。

阮玲玉並沒有寫「人言可畏」,她寫的是「何罪可畏」

她寫給張達民的,言辭更加激烈,憤恨之情躍然紙上:

「達民:我已被你迫死的,哪個人肯相信呢?你不想想我和你分離後,每月又津貼你一百元嗎?你真無良心,現在我死了,你大概心滿意足啊!人們一定以為我畏罪?其實我何罪可畏,我不過很悔悟不應該做你們兩人的爭奪品,但是太遲了!」

另一封,則將矛頭指向唐季珊,怒斥他的喜新厭舊和家暴:

「季珊:沒有你迷戀‘×××’,沒有你那晚打我,今晚又打我,我大約不會這樣做吧!我死之後,將來一定會有人說你是玩弄女性的惡魔,更加要說我是沒有靈魂的女性,但那時,我不在人世了,你自己去受吧!……沒有我,你可以做你喜歡的事了,我很快樂。玲玉絕筆。」

家暴、出軌、常年被勒索
家暴、出軌、常年被勒索

家暴、出軌、常年被勒索。

再加上張達民和唐季珊倆人,完全不顧阮玲玉的職業身份,一次次對簿公堂…

將她的個人隱私和情感經歷,昭告天下,這無疑將極度在乎自己社會聲譽的阮玲玉,架在火爐上烤。

樁樁件件都是壓倒駱駝的稻草

樁樁件件都是壓倒駱駝的稻草。

而是不是最後那一根,又有何區別?

阮玲玉是可悲可嘆的,她生前飽受輿論抨擊的困擾,活在黃色報紙的非議中,惶惶不可終日。

死後,她的絕筆信被藏在謊言中,近半個世紀真相才被大眾認識。

生前死後,她都活成了一個符號,一個可以引發巨大社會關注,卻無人在乎真假的符號。

九年

九年

阮玲玉生處一個急劇變革和充滿矛盾的時代。

一方面,她在大熒幕上扮演農村婦女、尼姑、手工藝人、妓女等等社會底層的角色。

她用渾然天成的演技,演活了一個又一個飽受社會欺壓、歧視的女人。

比如,電影《神女》(豆瓣9.1)中,她扮演妓女阮嫂。

她是暗娼,站街女,用身體換來得錢撫養兒子長大。

但她不僅被惡霸長期壓榨,勒索財產,她的兒子還因為她的身份「損害學校聲譽」,被勒令退學。

無聲電影沒有減弱阮玲玉的演技,反倒讓她渾然天成的演技越發令人驚歎。

有一幕,她被惡霸第一次強佔身體,她是無畏而蔑視的。

坐在床上,她甚至吸了口煙,向著惡霸吞雲吐霧,撩人於無形。

比如,電影《新女性》中,她飾演的韋明,被生活打趴下了,她選擇自殺結束自己的生命。

她生前言辭激烈地質問:結婚,結婚能夠給我什麼呢?終身的伴侶?終身的奴隸罷了!

直至今天,這個問題依然沒有答案。

直至今天,這個問題依然沒有答案

阮玲玉16歲出演《掛名夫妻》正式出道,直到25歲香消玉殞,她從影時間只有短短9年時間。

在這期間,她拍攝了29部影片,飾演了多個身份低賤卻人格高貴的女性。

這些具有反抗舊惡勢力、反抗命運色彩的角色,觸動了當時千千萬萬的底層女性。

在她們看來,是阮玲玉飾演的角色,給予了她們活下去的勇氣。

以至於阮玲玉自殺當天,全國各地有七八位女性聽聞噩耗,在極大悲痛中自殺身亡。

吞服鴉片的項女士,服毒自殺的影迷夏陳氏…

這些女孩留下的遺書內容,大同小異:「阮玲玉死了,我們活著還有什麼意思?!」

另一方面,阮玲玉在大銀幕上扮演進步女性號召影迷,對抗生活,爭做新時代女性。

生活中,她卻是一個被富商玩弄感情,還不敢反抗的玩物。

據阮玲玉好友回憶,唐季珊多次在公開場合毆打阮玲玉。

且對她的行蹤嚴格看管。

有一次出席活動回家晚了,他便將阮玲玉關在門外,任由她在寒風中受凍。

本人生活和飾演角色的巨大割裂,撕扯著阮玲玉,而她不能像影片中的角色那般,奮起反抗。

她有太多在乎的東西:社會名譽、面子、熒幕形象和外界的看法。

所以她才會跟導演蔡楚生說,「我太軟弱了。」

以我們現在的眼光看來,把虛無縹緲的名譽看得比生命貴重,何其可笑。

說一件小事,或許你就能體會阮玲玉的處境了。

8歲那年,她隨母親到有錢人張家做幫傭,張家老爺子對下人寬厚。

阮母求助張老爺子,以學費砍半的優惠,將阮玲玉送進了崇德女校(張老爺是校董)。

入學前一天,阮母反覆向阮玲玉交代:千萬不要讓同學知道你是傭人的女兒。

你可以說窮人太在乎面子。

而我卻要說,貧苦的人,面子即是尊嚴。

貧苦的人,面子即是尊嚴

阮玲玉出身微寒,家境貧窮,她性格敏感、氣性高,可她偏偏又善良忍讓,一生與人為善。

她的悲劇,印刻在她的人生軌跡裡。

張達民的勒索,她拒絕不了,擺脫不了;比張達民更強大的唐季珊,她更無法脫離。

她是嬌豔欲滴的玫瑰,風情萬種,弱柳扶風,偏偏不帶任何刺。

生命最後一刻,她要留下「我很快樂」的絕筆,才敢離去。

一個扭曲的、掙扎的、痛苦的靈魂,她說她很快樂。

終其一生,阮玲玉活在肢體語言誇張,感情充沛的無聲電影裡。

時間的流逝,設備的更迭,絲毫不能損害她的美貌,和精湛的演技。只是無比可惜,她明明站在有聲電影與無聲電影更迭的交叉路口,明明可以在藝術上再創輝煌,卻在剎那的關口,悄然離世,翩躚而去。她的人生和她演的電影一樣,寂靜無聲,滿懷哀愁。

相關文章

好劇這麼多,讓我怎麼選!

好劇這麼多,讓我怎麼選!

三月啦! 進入三月,好劇有點多啊。 果然是,一到春天好劇多(嗯,我瞎掰的)。 今年三月呢,又有一大批好劇和新劇即將開播,而這其中,有好幾部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