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豎屏短劇都這麼出息了。
豆瓣7.8不說,還能殺入一週華語口碑劇集榜。

單集4分鐘不到,20集湊不夠一部電影體量。
卻偏偏,被中國電影報道官博點名表揚。

再看主演,已不止侷限於名不見經傳的短劇演員。
它居然找來了既演得了歷史劇、又扛得起主旋律的楊蓉誒~




網友驗貨之後,眼前一亮:
別戴有色眼鏡,國家二級演員為它正名。


不得不說,短劇的春天確實到了。
內容精煉且完整,簡直為碎片時間量身定製——
二十九

進入正題之前,先附一條免責聲明:
短劇篇幅有限,自然不比長劇細膩深刻,老妹僅在同類範疇中比較評述。
故事開門見山,能更少擔負「被划走」的風險。
因而,編劇選取了一個老套卻好用的切口,出軌。
袁裴(楊蓉 飾)提前回家,意外撞見難堪一幕:散落一地的衣物,昭示著當事男女的迫不及待。
門,就在眼前。
可是,袁裴沒勇氣打開,也沒準備好撕開幸福的假面,與昔日愛人兵戎相見。
怎麼辦?原配對峙小三的女人戲,安排!
袁裴打入敵人內部,化身陸筱杉(王一菲 飾)所在奢侈品店的導購一枚。
這名字…
原配=袁裴,小三=筱杉。
嘖,編劇你可真是個起名鬼才啊你。
作為婚姻題材保留項目,兩人初見,也是主打一個針尖對麥芒。
要撕了?不,只為探探虛實。
這也是《二十九》貫穿全篇的主旨:丈夫出軌,要解決丈夫,而不是小三。
陸筱杉知曉袁裴身份,卻不將事情點明。
而對於袁裴來說,所有相愛過往,自己全情投入。
如今為離婚,每收集一個證據細節,就要面對新一輪創痛,直到體無完膚。
徹底攤牌是在一場飯局,三個人的修羅場。
袁裴故意留丈夫莊皓和陸筱杉兩人獨處,伺機取證,卻被陸筱杉見招拆招。
然而萬萬沒想到,手機面容識別解鎖露出破綻。
是時候,開誠佈公了。
離婚勢在必行,卻架不住渣男陰險狡詐。
當眾補上求婚儀式,向袁裴施壓。
朋友面前,他全情演繹貼心老公;
父母面前,他盡力扮演孝順女婿。
離婚?任誰看了,都要說她袁裴不識抬舉。
但這偷腥成癮的男人,為何不願放手?
說起來,真實原因令人心寒——

所謂婚姻,不過是袁裴自我感動的獨角戲。
但當這段關係走到無路可走,莊皓依然不願為彼此保留一份體面。
怎麼辦?
還得說編劇敢寫,原配和小三大搞girls help girls,你能信?
看多了雙向救贖,卻沒想到,這麼狗血的設定,也能昇華價值。
再瞧來自官方的吐槽,讓人撲哧一笑:
「別誤會啊,原配跟小三當閨蜜的那種戲碼,只有在惡俗的電視劇裡才會出現,我們兩個就是單純的討厭你而已。」
兩個女人走進同一戰壕,靠的是同為女性的惺惺相惜。
陸筱杉方面,不過三兩場景,已能勾畫出她的成長曆程概貌。
重男輕女的母親,打電話催,來店裡堵。
說是要錢,卻幾乎是在逼命。
袁裴乍看解氣,看久也不落忍,於是一本正經嚇退陸筱杉的母親。
雙方有來有往,下一次是袁裴被觸到軟肋。
孩子在店內走丟,莊皓藉機責怪。
關心則亂的袁裴早已無暇顧忌,還是陸筱杉發現,莊皓賊喊捉賊。
兩件簡單小事,放在現實看來有些草率。
但在這部短小精悍的劇集中,已能對兩人化敵為友的結果作出交代。
關於女性面對的原生家庭困境、女性如何平衡事業和家庭的社會議題,我們早已司空見慣。
所以,劇中人點到即止,旁觀者也心照不宣。
後期發展,兩人越走越近…
渣男莊皓狼狽退場。
此時再看,天橋上一對美女姐姐的對話:
「婚你也離了,我沒有什麼欠你的了吧?」
「你真的覺得你不欠我什麼了嗎?」
嗯?
雙方相視一笑,老妹驚聲姬叫。
哦不,什麼都嗑只會害了我。

拒絕讓渣男莊皓成為人生主題。
袁裴與陸筱杉,在窄小的故事篇幅中,成功壓縮自己的蛻變時間。
前半程,莊皓是她們相識的契機。
臨近結尾,莊皓又拿起大boss劇本,設置一道阻力。
堅持助推雙女主友誼升溫,渣男工具人實錘。
老妹也有一說一,這完滿的畫面構圖,再不適合容下第三個人


袁裴與陸筱杉,先在奢侈品店競爭銷售冠軍,之後又合夥開起二手店。
形形色色的客人來了又走,儼然可以擴充成一部單元劇。
觀念陳腐的母親帶女兒退貨,聲稱離婚女人就是二手包,看著再新也會大幅貶值。

巧了,袁裴售賣的二手包,正因過於稀缺,讓人高攀不起。
自私冷漠的老公總拿買包搪塞妻子,聲稱世界上根本沒有產後抑鬱。

怎麼破?還得是陸筱杉說話中聽:
「我朋友生孩子的時候啊,也不抑鬱,但是你聽我說,她住的是那個十萬塊錢的月子中心,那裡的寶媽都不抑鬱。」
只要十萬塊哦

對話引起極度舒適。
這人設是有點子爽劇屬性在身上的。

電視劇《二十九》評價心得
坦白講,婚外戀題材層出不窮,人們早已疲憊。
劇一播出,引來觀眾本能牴觸:怎麼又雙叒叕出軌啦?就沒點別的花樣?
但翻翻社會新聞,真實婚姻生活遠比我們想象得狗血離奇——
有丈夫出軌小三生子、贈予小三五十萬夫妻共同財產的;

也有妻子舉報醫生丈夫出軌,情況反轉、系妻子自導自演的;

甚至,也會有出軌丈夫被妻子起訴離婚,喪心病狂到殺人未遂的。

婚姻生活的一地雞毛,始終都在。
曾經最親密的愛人,突然為捍衛自身利益鬧得血雨腥風,也遠比想象中心寒。
但難得的是,《二十九》的編劇選擇另闢蹊徑,從兩個女性的關係找到突破口,打開故事格局。
其內容要旨,並不是原配與小三手拉手,而是拆分成任一視角,當事人都有勇氣抽身一段不良關係。
不要讓重重下陷的處境,拖垮自己。

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上野千鶴子,日本女性學、性別研究領域的開拓者,曾在《厭女》中提到:
「只要女人還是被置於圍繞男人(被男人選上)的潛在競爭關係之中,女性之間的同性社會性紐帶,即使存在,也是很脆弱的吧。這正可以解釋,女人的嫉妒為什麼不是對背叛了自己的男人,而是指向同性的女人。「
很慶幸,陸劇終於邁出具有突破性的一步。
不再讓女人為出軌丈夫屈從、為無愛婚姻盲從。
畢竟,她真正應該去對抗的——
不是輕易破壞她家庭的女人,而是那個假意迎合幸福慣性又猝不及防背刺她的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