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看電影的人,都有一種強烈的心理:
窺私慾。
無論你把這個心理,包裹成怎樣的理由——
或刺激,或感動,或反思……
不管是真實的,還是虛構的……
說到底都一樣。
電影最吸引人的,永遠都是一場前所未見的人生傳奇。
60多年前,希區考克就看穿了這一點,拍了部《後窗》。
講述一個男人因為腿部骨折無法出門,每天的娛樂就是拿長焦攝影機對著窗外,偷窺鄰居的一舉一動。

《後窗》
如今這個時代,除了電影,還有電視劇、綜藝、真人秀、紀錄片……
滿足人們窺私慾的方式也變得越來越多。
而這方面,鄰國日本的腦洞和大膽,絕對無人能敵。
早在7年前,就炮製了一檔節目,專門在深夜裡跟著陌生人去家裡拍拍拍。
既真實,又刺激,還能頻頻刷新三觀。
今天魚叔就把這檔節目安利給所有愛電影的人——
可以跟著去你家嗎?
家、ついて行ってイイですか?

這檔節目最開始辦的時候不被看好,只是作為深夜檔播出。
意外大火後,才挪到了黃金檔。
從2014年開播至今,十分長壽,在日本可以說家喻戶曉。
我們國內看過的不多。
在豆瓣上,也才只有三千多人標記看過。
但評分幾乎是齊刷刷的四星五星,最終得分9.5。

無劇本,無大牌,無巨資。
這檔「三無」節目最特別的地方,就是極其大膽的拍攝方式:
記者走訪各地,隨機尋找路人採訪,並詢問對方能不能跟著去他們家拍攝。
當然,節目組肯定要提供一點福利。
一開始會代付打車費——別以為這個福利小,日本打車可是相當的貴。
後來經過調整,福利進一步升級。
有時候會是消費券,或是直接買想要的東西。
總之,一旦對方答應拍攝,得到的回報還是蠻豐厚的。

可能有人會說,素人的家有什麼好看的?跟我家有什麼不同?
等你看一期後,就會發現啪啪打臉。
世間的人生百態,遠超你的想象。

先說一期最近的吧。
節目組遇到了一位獨居老奶奶。

在此之前,已經被拒絕了137次的記者瀕臨絕望。
終於在晚上10點多,看到一位老奶奶從便利店剛買完東西出來。
上前搭訕,提出可以幫她到便利店買任何東西。
作為交換,希望跟著她回家,一塊聊聊天。
老人想了想,一口答應了。

不過,老奶奶說自己想要的東西都買完了,不需要再買了。
記者便提出,換成可以用10次的溫泉券。
老奶奶說自己一次都沒去過溫泉,再次委婉拒絕了福利。

老人已經81歲高齡。
出生在本州的仙台,後來嫁到這裡(北海道禮文島)。
老伴已經去世了近20年,現在她獨自住在一棟老房子裡。
房子估計有100年曆史,裡面掛滿了日曆,時間全都不一樣。
牆上的時鐘也停了,沒有再換過電池。
冰箱裡空空如也,壓根沒在用。
有一個房間天花板掉了下來,就一直空置。

在這棟老舊的房子裡,時間彷彿停止了一般。
記者注意到了牆上掛的照片。
中間的就是她丈夫35歲時的照片。

再問到自己的相片時。
老奶奶說自己從來沒拍過照。

老奶奶有動脈硬化,手腳總是冰涼。
所以明明是8月,卻在家裡放了個暖爐。
她邊說邊拉起褲腿,露出了滿是水腫的小腿。

看完家裡的狀況,老奶奶坐下來開始談起了過去。
老人名叫照子。
2歲時,雙親就離開了她。
母親在家暴中過世,而父親進了監獄。
年幼的她只好由姨母撫養長大。

後來姨母也去世了,只剩下大哥照顧她。
因為無父無母,她從中學時就非常努力地學習。
希望自己能獨立出去,給養家的大哥減輕負擔。
初中畢業後,便通過考試去了男子監獄當事務員。

照子心地善良,在監獄裡一直偷偷幫犯人寄送信件。
一來二去時間久了,便跟其中一位產生了情愫。
二十幾歲的時候兩人就結了婚。

婚後,照子才發現,丈夫不僅酗酒還愛暴力。
不堪家暴的她在半夜裡逃跑。
而丈夫則一邊吹著酒瓶,一邊找。
好在當時照子身邊還有人護著她,自己沒有受到傷害。
結果,保護她的人倒了黴,被連砍了二十幾刀。
丈夫也進了監獄。

日本有這麼條規定:
夫妻分居至少2年後,可單方面向法院申請判處離婚。
為此,照子整整兩年沒有再見丈夫,這才擺脫了噩夢般的婚姻。

後來,照子去札幌博野(日本三大風俗街之一)工作。
沒多久就辭了職,經朋友介紹嫁到了這裡,跟一位從沒見過面的人結了婚。
「那就是命運的頭了。」
老奶奶頗為感傷地說了這句話。

記者跟我們一樣感到困惑,命運的頭什麼意思?
「辛勞的命運到頭了。」
「那結婚好嗎?」
「不好,不好。」
奶奶連連搖頭。

還以為是勞苦日子結束,好日子到來。
沒想到是再一次羊入虎口。
這回的丈夫是個吝嗇鬼,討厭花錢買東西。
夏天想買點點心需要3000日元(181人民幣)。
老公直接破口大罵:
「混賬玩意兒!」
每次回家,都是先檢查錢包有沒有花錢。

後來,大兒子三年級的時候得白血病住了院,照子每天都去醫院照顧。
而丈夫每晚八點都會打電話:
「混蛋!」「回家!」
對於孩子的病情壓根不聞不問。
以至於大兒子在中學畢業後憤而離家出走。
再也沒回來,電話也沒打過。

丈夫不讓花錢,家裡的經濟狀況也沒好到哪裡去。
為了照顧孩子,照子向金融公司借了50萬日元(3萬人民幣)。
利滾利總共還了280萬日元(16.9萬人民幣)。
她曾問丈夫,不喜歡花錢那為什麼還要結婚?
這樣的生活簡直就是地獄。
但因為不忍心拋下孩子,又只好選擇忍受這一切。

「來這裡後悔嗎?」
「嗯,後悔了。」
不管怎麼問,老奶奶的回憶裡只有痛苦。
她曾為了躲避丈夫,在山裡藏了一夜。
還說自己,樂觀開朗什麼的早已經沒有了。

「有沒有覺得來了這個島後好的事情?」
老奶奶沉默了很久。
最後緩緩地說了一句:
「沒有吧。」

81歲的一生,盡是坎坷,波瀾萬丈。
儘管她像嘮家常一般講述過去的記憶,但其中依然透露著無窮的苦楚。
讓大家意外的是,雖然丈夫生前對她不好,但奶奶依然每天把他的貢壇擦得乾淨,每日拜拜。
「因為死去的人沒有罪」,老奶奶說。

生活沒能將她壓垮,如今丈夫不在了,她只想開開心心地活著。
藉著今天的採訪機會,也幾乎把所有話都說了出來。
似乎對自己過去的一生,有些釋然。
「現在回頭想想還不錯,孩子生下來了,對自己來說還有學到的東西。」

臨近分別,感慨良多的記者幫奶奶修好了時鐘。
換過電池後,許久不走的時間又動了起來。
或許,將心中的憋屈傾訴一通,人就可以卸下過去的重擔繼續前進。

在一年半後,節目組再次拜訪了老奶奶。
由於疫情無法見面,只能通過視訊通話進行了採訪。
這回,老奶奶的氣色明顯比之前好了很多。
不過,因為去海邊給魚喂剩飯,被草絆了一跤,住進了醫院。

老奶奶還跟大家分享了另一個好訊息:
小兒子將帶著老婆和孫子一起來看望她。

看到這裡,連嘉賓都忍不住感嘆:
「這個節目是神的使者呢。」


看完這位一生受苦的老人,再來看另一位異常快樂的年輕人。
在一個深夜,節目組遇到了一位喝醉酒的女子。
在聽到可以代付打車費時,她興奮地原地蹦躂。
沒有半點猶豫,爽快地答應了拍攝請求。

在車上,她介紹自己叫裡央,20歲。
職業是陪酒女郎,兼學生。
一問學校,還是日本老牌名校,慶應義塾大學。

這樣的背景實在出人意料。
面對記者的驚訝,裡央很爽朗地解釋。
在她看來,陪酒女郎這一行做得很愉快。
可以穿漂亮衣服,可以隨意喝酒,可以出去玩,還可以捕獲男人。
收入更是相當豐厚,平均大約有50萬至80萬日元(約合3-5萬人民幣),最高時一個月有280萬日元(約16.9萬人民幣)。
裡央自稱,是一名有夢想的陪酒女。

再一問家境。
父親是航空公司員工,母親是全職太太。
中產+學霸。
卻選擇做陪酒女,住在22平米的公寓,還找了一個做牛郎的男朋友。
不禁讓人好奇其中的緣由。

來到她家中,簡單參觀了一下。
眼尖的記者發現桌上放著一張病歷本。
裡央簡單答到:
「我生病了,很單純的病,有癌症的。」

所有人頓時傻眼。
但裡央反倒十分坦然。
「人總歸都是要死的,不管早死還是晚死。」
「搞不好就要死了」。

她對死亡的話題毫不避諱。
甚至會問記者覺不覺得有趣。

當節目組問起她的生活時,裡央又展現出了不同的一面。
她成績一直不錯,不過上慶應大學更多的是為了讓父母放心。
自己考上大學,就是「終點」了。

所以,她在大一時就輟學了。
而從進入大學開始,就一直想著以後要找工作。
找工作,是為了讓自己生活下去。
既然是要活下去,那無論做什麼都無所謂。
出於對自己能力的自信,這才決定去做陪酒女郎。

因為怕父母擔心,裡央一直沒有將自己的工作告訴他們。

隨後,裡央就拿出了筆記本,上面滿滿記錄著自己的接客資訊。
跟客人說的話,哪位客人特意點了她,還備註不同客人的喜好等等。
學霸不愧是學霸。
連做陪酒女郎都還認真做筆記。


她又吐露自己其實還揹負著債務。
因為生日那天放飛自我,喝得爛醉,一覺醒來發現欠了50萬日元(約3萬人民幣)。
所以對於現在的她來說,生活幾乎就是被債務追著跑。

不同尋常的遭遇與生活態度,形成了她身上罕見的灑脫和率性。
在年輕人中,很少見到像她那麼豁達與樂觀的。
但她又不是那種自暴自棄,毫無責任心的青年。
她說,因為有家人有朋友,所以自己更想努力活下去。
而陪酒工作,不僅能賺錢,也是她發洩壓力的方式。
死亡不可避免,那何不在有限的時間裡開心度過。

裡央仍然有著自己的人生規劃。
平時有好好去醫院,控制病情。
還夢想著自己能夠開一家小店,到那時就會好好孝敬父母。
現在的她對生活感覺幸福,想做的無非就是給愛她的人留下好印象。
無論生命開多大的玩笑,還依然能夠笑對生活。
這樣的態度已足夠讓所有人佩服。


這檔節目最大的特點,就是滿足了普通觀眾對於別人生活的窺視。
從而獲得自己的感悟與共情。
通過這個節目,我們能看到各種各樣奇異的人生。
幸福的與不幸的,痛苦的與豁達的,都在那裡。

也曾跟拍到拼命想紅的直播偶像
家,作為每個人最私密的地方。
能夠願意將其展現給成千上萬的陌生人,必然需要很大的勇氣。
所以,節目組也給予了這些被拍攝者足夠的尊重:
不打擾,不評價,不煽情。
一切就讓他們自然存在併發生。
有網友評價:
「這真的是對存在主義最好的詮釋了。」

人生百態,五味雜陳。
每個人的故事不盡相同,但他們表現出來的真摯卻總是如出一轍。
比如,有位20歲的宅男,輟學在家,整天看動漫。
他的家裡雜亂無章,讓所有人以為這就是個毫無社交的廢宅。

結果發現,跟他一起住的還有位混血美女。
女朋友嗎?
不是,他們只是非常純粹的友誼關係。
興趣相仿,風格相近,同吃同住。
在男生看來,他們就是彼此間最珍貴的朋友。

還有一個宅男大叔。
節目組以兩個坦克模型換來一次採訪機會。
走進他的家裡,能看到滿滿當當的放著許多模型。
因為他自小就對模型情有獨鍾,所以在長大後一點點彌補兒時買不起的遺憾。

大叔並不是什麼富貴家庭,做著普通的清潔工工作。
但他最享受新模型到手時拆開的那一刻。
當著鏡頭,他甚至演示自己平時的日常——
拿起玩具槍,幻想自己是漫畫中的主角。
那一刻,大叔的眼中充滿了光。

這就是節目的魅力。
沒有任何準備,讓一切都隨機發生,充滿未知。
沒有人能猜到下一秒會發生什麼,各種「神轉折」可比專業編劇還要精彩。
正如《阿甘正傳》中的那句經典臺詞: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你會得到什麼。」
之前,節目還採訪了一位被稱為「骨灰級啃老族」的老人。
家境殷實的他,對待生活卻從未認真過,愣是將房子住成垃圾場。
外表看著就是個普通老頭。
但書架上擺滿的哲學歷史書籍卻告訴大家,他也曾是有夢想的少年。

當記者問起,等錢花光了怎麼辦。
老人卻反問記者,活著有什麼意義。
「如果認識的人都死了,你還有活著的意義嗎?」
包括記者和演播室的嘉賓,聽完後也沉默了。

節目組後來幫他清理了房間,收拾得煥然一新。
正要離開時,老人家的眼中有了些落寞:
「這世上只剩我一個人了。」
「人間啊,在人之間才叫人間。」

平凡的人,也有著不平凡的故事。
置身於社會,每個人都可能被各種標籤定義。
外貌,職業,學歷,年齡……
輕易地以這些標籤去評判一個人,是十分淺薄的。
對方所經歷的人生,或許遠遠超出你的想象。
這檔節目正是要將這樣的一面記錄下來,用靜如止水的鏡頭,窺探一個個波瀾壯闊的人生。
它不斷刷新著我們的認知,也反覆擊潰我們的偏見。
它不厭其煩地暗示我們,無論如何都不能輕易地評判一個人。
或許,聽完TA的故事,你會發現:
在TA的身後,有你從未經歷的坎坷與傳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