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自由行取消後,我感覺已經很久沒有去過台灣了。去年過年前還花了1000多人民幣,辦了一張醫美簽證,本打算春節去一趟,結果也因為疫情無邊蔓延,不了了之。
去不了的日子裡,我們有一個喜歡台灣的朋友群,大家會經常分享自己之前去台灣的軼事,也會發一些照片,以解蓴鱸之思。
而對我來說,去不了台灣,最大的不便,是好像失去了與台灣電影的親密接觸,無法第一時間看到台灣電影。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每每看到一些想看的影片在台灣上映,竟然有一種心酸的感覺,體會了余光中詩中的況味。兩岸的(電影)關係走到這一步,更是讓人心痛。
2020年,一晃兒就要兵荒馬亂過去了。
我們這次邀請了一些朋友,說說自己最想看的一部電影,也算是對即將過去的2020年的台灣影壇進行一個回顧。
我們在這岸的萬千期待,全是對彼岸電影全部的愛。
1
《同學麥娜絲》

理由:對我來說,《大佛普拉斯》的後勁兒還沒有過去,何況《同學麥娜絲》還是我最愛的那一類題材。啊堯導演私紀錄片《唬爛三小》的劇情版,昔日英姿勃發的少年,如今人到中年,都在生活重擊下攤出人生的真相,鄭人碩、施名帥、劉冠廷、納豆們是散落在各地的我們。人生怎麼可能如歌裡所唱的那樣: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這樣的內容,於這個歲數的我,應該會更有心有慼慼吧!而我更好奇的是,啊堯導演是如何來處理影片的戲劇衝突的,畢竟這樣的多人物敘事線,很難有什麼樣的矛盾衝突。啊啊,好想看。
(黃豆豆,浙江師範大學教師,【映畫台灣】主理人)
理由:據說中年人的體會會更深刻。因為《大佛普拉斯》的延續效應,因為二者之間存在的「普拉斯」與「麥娜斯」的對比式印證關係。因為對台灣社會的觀察特別的「黑色」,而「黑色」中往往包含著一些被遮蔽的真實,在我看來這都構成了一個導演的影像世界的「所指」,而那些由「能指」構築的畫面正在逐漸成為我們思考世界的素材和方法。因此,某種程度上,融入經驗比融入某種新的結構更讓人期待,而《同學麥娜斯》可能就是這種我們曾經熟悉而某些時候又會陌生的經驗,他提醒我們影像可能是更為高階的維度,對生命的關照也更加真實。
(程志,浙江師範大學戲劇與影視學研究生)
理由:在洛杉磯的時候曾與黃信堯聊天,覺得他是非常謙和又有趣的人,他的電影非常具有個人特色。啊堯始終都在思考生命的迴環與人生的意義。或許從《大佛普拉斯》到《同學麥娜絲》,一加一減過後,生命也便迴歸了原型。要如何面對生命的無常與無奈?但或許,他早已在那個專屬於「黃信堯普拉斯」的影像世界裡,做出了他的選擇。
(成雪巖,山西傳媒學院教師,南加州大學&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碩士)
理由:想看阿堯導演拍劇情長片是不是都是《大佛普拉斯》那味兒,結構鬆散、主線模糊、間離感突出、黑色幽默,只是串住某個人生況味的主題(悽苦底層/中年危機)去演繹戲劇性的片段,場景感突出(所以拿到了金馬54最佳美術設計),實際上拍的是反劇情電影。從已有的資料和評價來看,金馬57失意的阿堯仍是我的心頭好,在某種程度上是台灣的阿基•考里斯馬基。
(瓜子醬,北京師範大學戲劇與影視學碩士)
理由:我做任何事情都很認真,但任何事情都不如意,唬爛三小的人生,最近正在經歷。
(王梓,演出經紀)
2
《消失的情人節》

理由:這一年,太需要這樣又奇幻,又可愛,又好笑,又好哭的愛情喜劇了。一直在期待、等待陳玉勳,開啟新的造夢之旅。同時拿到金馬獎最佳影片、最佳導演和最佳原著劇本的商業喜劇片很難得,這樣的喜劇片對台灣電影來說更難得。
(黃詩嫻,集美大學電影學院教師,輔仁大學博士)
理由:第一,它是金馬最大獎得主,代表著如今金馬商業電影成為主流的趨勢。第二,這部電影也代表著如今台灣商業電影的頂級配置。第三,很想看看勳導如何沒用過多電腦特技,用鏡頭排程,就做出傳說中歎為觀止的名場面。凡爾賽一下,已預訂該片聖誕節發行之藍光支持。
(落山風,【映畫台灣】主理人)
理由:太期待陳玉勳的大滿貫作品了,也想看看和他自己的《熱帶魚》比孰優孰劣!
(一權敲人,台灣政治大學校友)
理由:勞模劉冠廷,一位矜矜業業在戲劇裡不斷演出的青年演員,不論角色大小,還是各種風格,都在一次次演出中磨練自己的戲劇表演的多元性,不被拘泥於風格的演員。今年終於第一次擔任電影男主角,無比期待。
(不可以跟著周杰倫喝奶茶,一位一直在追星的網友)
理由:不是因為它破天荒拿了金馬,而是因為它是我最愛奇思妙想型作品。看了預告片基本可以斷定那個熟悉的怪老頭勳導又回春啦!有台灣影評人稱電影是一場愛情的奇幻冒險,很多有趣的場景讓人聯想到《天使愛美麗》。金馬這次大有鼓勵平時扎進廣告圈偶爾拍部電影的勳導多創作,台灣電影圈難得「賣笑」還能兼顧藝術性的導演!
(魏棶,電影學碩士、影視從業者)
理由:光憑演員劉冠廷和導演陳玉勳就足以讓人期待,還同時斬獲了那麼多獎項,題材很現實,期待某些讓人出乎意料的感覺。
(山楂艾米,電影學在讀本科生)
理由:因為《陽光普照》裡的菜頭劉冠廷收走了我的心。
(殷小鵬,歷史學碩士,電影愛好者)
3
《孤味》

理由:17年的短片多有不足與遺憾,想看3年後的長片對原有的故事有什麼延續。當然,還有對演員們的期待了。淑芳阿姨,謝盈萱,等等~很期待這一部家庭片。很想看看在鏡頭的背後又是怎樣的故事以及延伸出的各種問題。
(於玄,英國金斯頓大學研究生)
4
《無聲》

理由:好友的兒子有參與演出,聚焦聾啞人特殊群體的故事以及性侵、霸凌這樣的青春成長中敏感議題,思考著身為旁觀者應該在其中所負起的社會責任。
(霍桑,台灣戲劇影視劇愛好者)
5
《刻在你心底的名字》

理由:在新世紀開來的台灣電影中,因為性別、因為愛情,烙刻在觀眾心底的曾長長久久的是《藍色大門》裡「孟克柔」與「張士豪」這兩個名字,張士豪曾對孟克柔說「等你喜歡男生了一定要告訴我」。二十年後,《刻在你心底的名字》裡「我喜歡男生了,可我也是男生」。每個人的初戀,無論在二十年前,還是二十年後,都跟史詩電影一樣偉大,無關乎性別,無關乎歲月,刻在你心底的名字,會讓你忘記時間這回事。
(陳卡卡,上海大學電影學在讀博士生)
理由:想看曾敬驊x陳昊森的CP😍。也想看台灣同志電影發展至今的新酷兒態勢,以及電影如何反映後解嚴時代的社會背景與同志接受。
(酥酥,武漢大學電影學在讀研究生)
6
《怪胎》

理由:iPhone拍攝電影會不會是小成本製作的新路徑?在每個人都經歷了疫情,與全世界隔離的時期後,再來看這對情侶,應該會更渴望人和人的親密接觸吧。
(雲霓紗,理想是去台灣念研究生)
7
《親愛的房客》

理由:首先是無條件支持小莫。另外近些年台灣的同志題材電影層出不窮。但這次鄭有傑導演試圖跳脫出同志題材本身來討論相關議題,並將故事的整體情感容量社會化。很令人期待,這也許會是未來相關題材的走向。再來就是配樂實在太太太好聽了。
(1882,熱愛台灣的媒體人)
8
《腿》

理由:喜歡桂綸鎂
(桃白白,喜歡短髮女孩,喜歡台灣)
9
《親愛的殺手》

理由:難得一見的關於底層人的性與愛的大尺度華語情慾電影。此外,非常期待鄭人碩的表演!
(朱鍵之,台灣政治大學博士生)
本文圖片來自網路。
【映畫台灣】聯絡郵箱:771539504@qq.com

本期編輯:黃豆豆 夏語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