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被公認為「世界第一美少年」,但顏值卻成了他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世界華人週刊專欄作者:令狐空
前段時間,一張衰老的照片在網上流傳。
灰白的飄揚長髮,顏色磨損的外衣,手指夾著一根香菸,看起來就像外國版的犀利哥。

但其實,這位老人的名字叫伯恩·安德森(Björn Andrésen)。他早已成為西方文化的一種符號,更是無數人心中的神明。
原因很簡單,他年輕時長得太美,被公認為「世界第一美少年」。西方世界稱他為美神,日本無數的漫畫家,則把他當成了美型人物的最佳模板。

但弔詭的是,普通人追求的顏值,成為了他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人們對他美麗的瘋狂關注,彷彿加重了他身邊的引力,壓得他難以呼吸。
「多少人曾愛慕你年輕時的容顏,可知誰願承受歲月無情的變遷。」

當所有人都希望時光走得慢一些時,年少時的他卻許下心願,只求自己快快變老。因為只有變老,才能讓大家忽略他的絕世容顏。
但直到今天,他的美,仍被人們一遍遍懷念。而他的人生,被美貌毀得悽悽慘慘。

魂斷威尼斯
假設你去國外旅遊,卻不巧碰到了瘟疫,每天身邊有很多人死去。在這種情況下,你是不是應該快速回國?
但有個人沒有,他是一名德國作曲家。在經歷喪女之痛後,為了舒緩心中的沉重,跑到了水城威尼斯。旖旎的風景,反而使往事歷歷在目。

直到有天,他與美少年塔奇奧在旅館邂逅。那個少年,美得像二月春風,化成剪刀割斷了他所有情緒。
「他的臉龐讓人不禁想起了最高貴的希臘塑像,蒼白精緻,甜美而莊重;他蜜色的捲髮輕輕搭落在肩上,神情如神詆般寧靜而純淨。」

當見到他的第一眼,作曲家的心就裂成了碎片。每一個碎的鏡片上,都映照著他的容顏。他如朝陽初升時剛剛睡醒的蓮花,纖塵不染,如夢如幻。
作曲家只敢遠遠地望著他,但僅僅是望著就已經感到無比的快樂。他完全沉醉其中,甚至忘記了自己。

▲ 《魂斷威尼斯》劇照
當時北非流行的霍亂已到蔓延到了威尼斯,人們紛紛逃離。但為了多看美少年幾眼,他實在不忍心離去。結果染上瘟疫,高燒不退,魂斷水城。
這個扣人心絃的故事,來源於1971年的電影《魂斷威尼斯》。當電影上映後,整個西方世界都瘋狂了。
劇中塔奇奧的美貌,如外星人降臨一樣震撼,深深刻在了許多觀眾的腦海中。

飾演美少年的伯恩·安德森,直接從默默無名,晉升為蜚聲國際的明星。他被評為世界第一美少年,成為了無數人覬覦的性感符號。
電影歷史學家勞倫斯·科克甚至說:伯恩·安德森在《魂斷威尼斯》中的有些鏡頭可以從電影中抽離出來,然後像藝術品一樣掛在盧浮宮或者梵蒂岡宮的牆壁上。
那一年,他只有16歲。

男人的目光
雖然扮演了一個美得驚天動地的角色,但他在剛開始看原著時,著實被嚇了一跳。他不相信,自己能有小說中描繪的那麼美。
「我知道我是不醜,否則也不會獲得這個角色。但我完全不認為我很美。」
而他接拍這部電影,一方面是因為鄰居的慫恿,另一方面是想賺點零花錢。

他出生於瑞典的首都斯德哥爾摩,童年十分悽慘。5歲時不負責任的父親拋棄了家庭,只留下孤兒寡母相互扶持。10歲時媽媽自殺,他和繼父生活在一起。
有多少男人會善待妻子以前的孩子呢?更何況妻子已經去世,伯恩的生活質量可想而知。他感覺在那個家裡很多餘,似乎怎麼做事都不合適。
與孤獨為鄰的他,平常沉浸在音樂中,逃離現實的世界。漸漸地夢想清晰起來,他想成為一名鋼琴家。

但在鄰居地不斷慫恿下,他最終參加了《魂斷威尼斯》的試鏡,一下子擊中了大導演盧奇諾·維斯康蒂的心。
雖然電影沒有達到傳世佳作的高度,但也在當時獲得了多項大獎。在英國倫敦宣傳時,他們甚至獲得了英國女王的接見。
這樣的爆紅,不知是多少演員的夢想。然而,伯恩非但沒有擺脫苦難踏上錦繡前程,反而迎來了更加悲傷的人生。

▲ 盧奇諾·維斯康蒂導演與伯恩
電影剛剛拍完的時候,導演帶著劇組人員去一家同性酒吧慶祝。當推門進入後,伯恩看到了讓他產生一世陰影的眼神。
「那些服務員令我非常不快。他們直勾勾地盯著我,好像我是一盤可口的菜餚。我明白當時不能反抗,那無異於社交上的自殺。」
成人們根本不在意,他們的灼灼目光,對一個男孩造成了多大的影響。而在電影上映後,他吸引了更多男人的目光。

▲ 盧奇諾·維斯康蒂導演與伯恩
在電影中,伯恩飾演的塔奇奧,與德國作曲家有過令人心動的眼神交流。而在電影外,導演、原著作者、作曲家扮演者,都是真正的同性戀。
這樣的情節,再配上這樣的製作人員。導致觀眾看完影片後,很多人以為伯恩也是同性戀。他莫名其妙地背上了同性的標籤,走在街上時經常被人指指點點。
上世紀70年代,對同性戀遠沒有現在寬容,人們對他輕視嘲笑。一個16歲的懵懂少年,沒有任何辯解的機會,獨自面對著四面八方的惡意。

流言四起
更要命的是,導演盧奇諾·維斯康蒂是個情感豐富的老男人,他原本想讓情人赫爾穆特·貝格扮演塔奇奧。當情人失去角色後,把所有的怒火都潑在了伯恩身上。
男人宮鬥起來,就沒有女人什麼事。他竟然買通一些歐洲的權威雜誌,瘋狂散播伯恩的謠言,諸如空難、濫服藥物、腳踏多條船,甚至被捲入了一場謀殺案。

▲ 盧奇諾·維斯康蒂導演與情人赫爾穆特·貝格
比如有家媒體聲稱,伯恩拍電影就是為了買一輛拉風的摩托車,結果在騎車的過程中發生了車禍,摔下後去世了。
即使是現在的網際網路時代,我們也難以根治謠言,更不用說半個世紀前。而且人們格外喜歡看明星的醜聞,許多歐洲的電影公司乾脆將他封殺。

這些謠言,將伯恩折磨得心力交瘁,他的內心就將暮春的花朵般枯萎。在最風華正茂的年齡,他卻恨上了自己的容顏。他希望自己快快老去,擺脫這個世界的成見。
為了維持生計,同時追求自己的音樂夢,他在1971年和1972年兩次逃到了日本。

▲ 日語EP專輯封面
他接拍了一些商業廣告,同時發行了兩張EP,4首單曲,夢想著擁有一支樂隊。但人們關注的依然只是他的美貌,沒有人在意他的音樂。
日本的漫畫家尤其鍾愛他的容顏,根據他的形象創作了許多金髮美少年。時至今日,我們依然能夠從日漫美男的身上,看到伯恩的影子。

夢碎的伯恩,回到了斯德哥爾摩,轉職為音樂教育,偶爾在電影中扮演一些無關緊要的小角色。有一次他被朋友邀請,在派對上演奏李斯特第一鋼琴協奏曲中的一節。
表演結束後,人們回報以熱烈的掌聲。但一個女孩走過來,一番話又將他推到了冰窟:「哎,原來你還真有些本事。」

這麼多年來,沒有人關注他的夢想,也沒有人在乎他的性格,大家關注的,只是他的外貌。

至暗時刻
嘲笑、封殺、流言,這些東西就像空氣一樣包圍著他。直到《魂斷威尼斯》上映的12年後,他的人生才終於迎來了幸福。
在1983年的一次電影派對上,他遇到了一位飄然而至的美人。更妙的是,美人也喜歡音樂,他們都愛聽披頭士的歌。
兩人迅速陷入熱戀,結婚後生下了兩個女兒,他感到了無與倫比的喜悅。從出生開始,他從來沒有這麼幸福過。

▲ 伯恩和妻子女兒
歲月在剝落白牆的同時,也悄然改變了人們的容顏。在多年的隱姓埋名後,他終於可以大膽地走在路上,只有一些年長的女士會偶爾認出他。
「我的事業起始在一個頂峰,然後飛快地又滑向低谷。只是現在我終於可以不再依賴從前的名聲,我感覺更快樂了。」
有一句歌詞是,遇到你我花光了所有運氣。抑或者,天生的美貌佔去了他太多運氣。在短暫的幸福後,他卻迎來了人生中的至暗時刻。

1986年,初生的小兒子在聖誕日接受洗禮時,因嬰兒綜合病發症突然離世。妻子難以忍受這種傷痛,不久後以離婚告終。
曾經的他數次被逼到深淵邊沿,歷經艱險才遠離了深淵。但這次夢魘般的遭遇,徹底擊潰了他最後的堅強。
失去了兩個一生的至愛,他開始用酒精麻醉自己,每天渾渾噩噩度日。陰沉、頹廢、怪異,衣著邋遢得像一個流浪漢。

生活困窘的他,接下了所有能做的工作,會計、刷盤子、燈光師、鋼琴老師、樂隊鍵盤手,去唯獨拒絕用自己的外貌去賺錢。
心理創傷加上食物不足,助長了他衰老的速度,看上去格外滄桑。但他卻十分開心,因為終於丟掉了詛咒一般的美貌。

他終於老了
曾經有人問他,如果當時知道接拍《魂斷威尼斯》對未來生活的改變,你是否會接受這個角色?

他不假所思地回答:「不會。我承認因為演戲遇見了很多有趣的人,但是——就整體而言,平靜的生活對我來說會好很多。這部片子影響了我太多太多,我並不認為這值得。」
父親拋棄,母親自殺,繼父把他當空氣。電影帶來了聲名,但更帶來了數不清的流言蜚語。夢想著成為鋼琴家,但沒有人在意。好不容易遇到了真愛,卻遭遇了人生至暗。

回顧他的一生,讓人不勝唏噓。如果當年沒有那個角色,他應該會過得更好吧。
但人生沒有假如,時間更不給人重來的機會。好在他終於老了,擺脫了各種流言,走出了無邊的傷痛,獲得了心靈的寧靜。
現在的他,已經65歲,生活境況有所好轉,和兩個女兒生活在家鄉的一所公寓。在貝多芬的畫像下,有一架寄託他夢想的鋼琴,還有幾個小傢伙陪伴著他。

當繁花落在春水,那是春天最後的美。
那個世界第一美少年,他早就不當了。他才不屑當美神,他只是位老人,在歷經千帆後,享受著難得的平靜。
所謂雪沫乳花浮午盞,蓼茸蒿筍試春盤,人間有味是清歡。
一隻狗、一隻貓、一隻倉鼠、一架鋼琴,還有家人,足矣。
◇ 參考資料
1. 電影《魂斷威尼斯》
2. 知乎:如何評價伯恩·安德森?
3. 時光網:伯恩·安德森人物小傳
◇ 責任編輯:華小妹 微信(huaxiaomei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