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拍,總能攪動一番腥風血雨。近些年的娛樂圈翻拍,屢屢翻車。以至於每次有大IP推出新劇,都會遭到網友們的提前唱衰。
但,翻拍就真的無藥可救了嗎?放眼全球,其實不乏青出於藍而勝於藍的例子。比如前不久魚叔介紹過的新版《夜訪吸血鬼》劇集,比原作電影更加有深度。評分不降反漲。
最近,又出了一部日劇,翻拍自16年前的收視冠軍。不僅開播就衝上收視第一,開分還高達8.6,遠超原作。
評論區交口稱讚。稱其是從攝影、演技、到情節、節奏,全方位好看的復仇爽劇。
真有這麼好?一口氣刷三集後,魚叔也迫不及待來聊聊——
詐欺獵人

評分:8.5 / 10
導演:田中健太 Kenta Tanaka、石井康晴 Yasuharu Ishii、平野俊一 Shunichi Hirano
首播:2022 年 10 月 21 日
別名:欺詐獵人
演員陣容
平野紫耀 Shô Hirano、黑島結菜 Yuina Kuroshima、三浦友和 Tomokazu Miura、船越英一郎 Eiichiro Funakoshi、山本耕史 Kôji Yamamoto、金井勇太 Yuta Kanai、永瀨莉子 Riko Nagase、富手麻妙 Ami Tomite
文章目錄
日劇《詐欺獵人》簡介

這部劇改編自同名經典漫畫,講述詐騙相關的故事。
2006年已改編過一版,山下智久和堀北真希這對人氣CP出演。熱度很高,當年收視也破了紀錄。
但口碑未爆,評分僅7分多。短板在於欺詐手段設計得過弱,代入感不強。


這一版則取長補短,欺詐手法的設計直接取材現實。為此特意將故事挪到2022年,增加了比特幣、飯圈等與時俱進的元素。
正如評論所說,這是一部過癮、解壓的正統復仇爽劇。爽劇的精髓,在於反殺。但情緒要從「慘」開始蓄力。
日劇《詐欺獵人》劇情介紹
這部劇開場就呈現了幾個無辜受騙的普通人。
第一個受騙的是慘遭裁員的中年男人吉川。
本是家中頂樑柱,沒想到公司上層變動,被要求提早退休。

因為一把年紀,求職不易。
想到手頭有點積蓄,他決定自己開公司。
就這樣,他跌入了以「創業培訓」為名的詐騙陷阱。
不僅是因為他好騙,實在是騙術過於高明。

詐騙團伙精準拿捏了中年失意者的心理,步步為營,誘其入坑。
先開設免費的培訓試聽課。
激情演講,瘋狂洗腦。
聽得吉川心潮澎湃。
一般的騙子很可能會趁機多收點培訓費,先狂撈一筆再說。
但狡詐的詐騙團伙卻很懂推拉,有意放長線釣大魚。
所以,一開始的課程並不貴,會費也在接受範圍內。
騙子還會主動勸他不要亂花錢,讓他放下戒備。

同時,他們還會營造出一種「錢沒有白花」的假象。
偽造出高端人士的社交圈,讓吉川誤以為獲得了人脈。
這時,他也就更捨得投入資金。
會費、培訓費、顧問諮詢費……
反應過來時,包括退休金在內的所有積蓄已經完全搭了進去。

無比辛酸,但毫不誇張。
現實中就有如出一轍的詐騙團伙。
曾有新聞報道,95後合夥「創業」,打著公司幌子為詐騙團伙拉人頭。
同樣假借專業培訓、免費諮詢、內部交流的名義,通過各種手段拉人頭。
受害者一旦上鉤,就成了和吉川一樣的冤大頭。

第二個受騙者是一個追星女孩。
一天,她在網上看到一個「粉絲福利」活動。
上面寫著:只要付錢,就可以和偶像親密接觸、建立聯繫。
誘惑力太大,女孩一咬牙刷了筆鉅款。
可後來,她被幾次告知日程變更,一拖再拖。
錢交得越來越多,偶像的人影都沒見著。
這才後知後覺被騙了。

女孩想退款,也已經晚了。
後來才發現,之前簽署的合同早已被做了手腳,鑽盡了法律的空子。
訴訟沒有用,報警也要不回錢。

現實中這樣的案例也很多。
新聞曾報道,一名追星女孩為獲得偶像簽名,進了假的明星粉絲群。
三小時被騙11萬。
所幸及時發現,警方幫忙追回。
但更多的是像劇中女孩一樣,無計可施,只能吃啞巴虧。

此外,不擅長用手機的孤寡老人,也是最常見的詐騙受害者。
劇中,一個老人自己嘗試網購時,被哄騙參與了抽獎活動。
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買了一堆所謂的保健品。

類似情況,在現實中更是屢見不鮮。
去年,有調查顯示,39%的老人網購時有過受騙經歷。

劇中,這些聚焦在普通人身上,又完全基於現實痛點的情節極易讓人入戲。
也為之後絕地反殺的爽感蓄足了馬力。

很多復仇爽劇,都靠主人公自己臥薪嚐膽。
而這部劇最爽的是,被騙的受害者什麼都不用做,就能眼睜睜看著騙子受挫,乖乖把錢送回來。
幫他們討回錢的不是警察也不是律師。
而是另一個騙子,也就是男主,「欺詐獵人」黑崎。

就像最近兩年,反詐宣傳深入人心。
很多人不僅有了反詐意識,還會模仿騙子的招數反套路。
反而將騙子哄得一愣一愣。
將這一行為發展成職業,即欺詐獵人。

黑崎主動找到上述受害者提供幫忙。
不收取任何費用,只需要了解騙子的行騙方式。
意在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他幫助第一位受害者吉川,潛入虛假的創業公司。
偽裝成金融投資顧問,向詐騙頭子推銷投資業務。

黑崎同樣投其所好。
知道老闆每次都是幹一票就跑,有很多贓款要藏。
他就一再強調自己的投資項目不僅能讓資產增值,還可以在國外轉換成比特幣,從而隱藏資產。
他也偽造了虛擬的社交圈,有意讓對方注意到自己和很多富商都有聯繫 。
之後又放出煙霧彈。
找來群演,上演普通人集體維權、受害者聯繫媒體等虛張聲勢的戲碼。
讓騙子誤以為自己已經暴露,即將被警察找上門。
對方因此急病亂投醫,馬上找到他,要求將贓款存入電子銀行換成比特幣。
就這樣,詐騙頭子親手將錢交到了他的手裡。

用類似的方式,他也幫追星女孩騙回了自己的錢。
黑崎偽裝成娛樂圈的內部人員。
找專業人士製作了虛擬網頁,發佈大量娛樂公司相關的不實資訊。
之後找到「親密接觸偶像」項目的負責人,表示要與他們合作。

騙子一想到他們有可能弄假成真,真正和藝人建立聯絡。
那麼以後自己也不必再鋌而走險,當下也很心動。
雖然也有顧慮,但看到合同裡寫著「解約的話,會得到賠償金400萬」。
馬上就打消了顧慮。
認定怎麼著都是自己賺了。

沒料最後,黑崎幾乎是照搬了騙子的套路。
一邊擺出檔期太滿等五花八門的藉口,遲遲拖延著不給資源。
一邊還以介紹費為由不斷增加款項,催促他付錢。
對方忍無可忍想結束合作,卻被告知不能退錢。
因為,合同裡早已埋下了陷阱。
只有黑崎一方提出解約,他才能得到賠償。


對於受騙的孤寡老人,黑崎同樣幫他悉數討回錢財。
他打電話給詐騙公司的客服中心,聲稱爺爺吃了便當後食物中毒。
以網上曝光作威脅,讓對方很快就乖乖退款了,還主動送來了慰問金。
最終,黑崎不僅為這些受騙者討回了錢,也替他們出了口惡氣,讓害人不淺的騙子都自食其果。


日劇《詐欺獵人》劇評
當然,這部劇並非在宣揚漠視法律的犯罪行為。而是想通過極端化的設定,凸顯普通人維權的不易,揭示當代社會法治的侷限性。
此劇也借女主的角色探討了黑崎所作所為的正當性。
劇中女主是一個以檢察官為志向的法學系大學生。
她並不認同黑崎的行為。
她認為打著正義的幌子詐騙,本質上和其他詐騙犯無差別。
而且與受害者的合謀,反而坑害了普通人,讓受害者變成了加害者。

但對此,黑崎冷漠地說,經歷得太少了,才會這麼理想主義。
劇中也講述了他成為欺詐獵人之前的慘痛經歷。
因為父親被騙,家中損失慘重。
討不回錢,失去了生活的勇氣,又不忍讓家人替他還債。
父親做出了一個反人類的決定——殺死全家後自殺。
類似《誤殺瞞天記》《一個母親的復仇》等現實題材的爽片。
其實並沒有為了觀感上的爽感犧牲現實題材的嚴肅性。
反而通過這些極端的例子讓現實問題更加尖銳化。

劇中,由於證據不足、法律存在漏洞之類的原因。
唯一倖存下來的黑崎無家可歸,可騙子還在逍遙法外。
他因此徹底黑化,決定學習高明的騙術,替家人和同樣受害的人報復。
因為普通人都或多或少遇到過吃啞巴虧的時候,都對騙子恨之入骨。
這部劇的爽感也正源於這份強烈的共鳴。

所謂的復仇,也並沒有抽離現實。
甚至不少新聞都告訴我們,現實中就有不少不願吃啞巴虧的「黑崎」。
半年前,一名女子在相親網站上被騙27萬元。
醒悟後,她做起了受害者幫扶工作,無償幫陌生人識別騙局,宣傳反詐騙訊息。

類似還有,被騙104萬後,組團復仇的「反詐奶奶團」。
四年來,協助挽回經濟損失近八百萬。

但這當然與劇中的反殺有所不同。
畢竟,從現實角度看,女主的思路才更符合常人。
日劇《詐欺獵人》評價
漠視法律的復仇往往都會自食其果。
一些受害者變成加害者後,反而毀掉了自己的生活。

這部劇也並沒有迴避這一現實問題。
除了提供一爽到底的幻夢外,也將現實反思融於非現實敘事中。
此劇最高潮自然是黑崎如願幹掉所有騙子。
但懸念也正埋在此處。
因為矛盾之處正在於,他明明自己也是騙子。
教他高明騙術的師傅,更是血口大張的騙子。

所謂窺視深淵者,必被深淵所窺視。
他又將如何面對未來的自己,如何面對這段師生關係?
這,也是最值得期待的地方。
畢竟,一部爽劇,看點在於對痛點的刺激,對慾望最大程度的擴張。
但最終質量的好壞卻落在——如何恰如其分地收束這份慾念,撫慰難以承受的痛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