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掉它,是娛樂圈最大的悲哀

前不久,金雞獎頒獎典禮落幕。中國電影人集體出動,場面十分熱鬧。

陳道明、張涵予幫成龍修椅子,劉德華圍觀

然而,盛會之外的電影市場,堪稱慘淡。

影院幾乎陷入「無片可放」的窘境。

為數不多的新片,都自帶槽點。

例如海報就透著粗糙感的《林深時見麓》

因為首日票房只有75元,被當成笑話,全網玩梗,一度登上熱搜。

隨後片方闢謠:「實際是56元」,更慘了。

而比國產片更慘的是

而比中國國產片更慘的是引進片

已經快三個月沒有新的引進片上映了。

因此,就連《名偵探柯南》劇場版等口碑一般的外國片定檔,都好比久旱逢甘霖。

如此景象,讓人不得不感嘆今非昔比

如此景象,讓人不得不感嘆今非昔比。

其實,引進片曾經是中國院線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

也給一代又一代的觀眾留下了難忘的集體回憶。

今天,魚叔就和大家一期回顧,那些年轟動一時的引進片——

NO.1《流浪者》

導演:拉茲·卡普爾

主演:拉茲·卡普爾 / 納爾吉絲 / 普利特維拉·卡浦爾

製片國家/地區: 印度

評分:8.4

對中國觀眾來說,這才是

對中國觀眾來說,這才是第一部爆款印度片

比《摔跤吧!爸爸》早了半個多世紀。

1955年,正是中印關係最好的時期,官方牽頭舉辦了印度電影周。

要知道,那時候的觀眾對於外國片的認知基本是由前蘇聯電影塑造的。

而《流浪者》讓人們看到了截然不同的風格。

歡快的敘事,華麗的場景,印度特色歌舞,娛樂性十足。

不僅如此,片中對於出身論、階級差異的諷刺也引起共鳴。

大法官堅信「好人的兒子一定是好人,賊的兒子就一定是賊」。

但沒想到,自己的兒子卻成了一個賊。

賊是如何形成的?

影片將根源指向了社會環境

底層百姓沒有條件接受教育,甚至連飯都吃不飽。

流落貧民窟的法官兒子,因而走上了犯罪道路。

更諷刺的是,平日裡無人在乎他們的處境。

只有犯罪之後,他們才得到了重視,站在眾人面前。

70年代末,影片重映

70年代末,影片重映。

片中對舊有思想的批判,也呼應了現實中的社會思潮變革。

插曲《拉茲之歌》火遍全國,也一定程度上撫慰了人們歷經動盪後的心理創傷。

精彩的故事加上富有當下性的議題,令印度電影深得國人的心。

時至今日,依然如此。

NO.2《寧死不屈》

導演:格齊姆·愛萊巴拉 / 皮羅·米爾卡尼

主演:Eglantina Kume / 納伊姆·弗拉什裡 / 裡卡德·利亞亞

製片國家/地區: 阿爾巴尼亞

評分:7.0

這是動盪時期第一部引進的外國影片

這是動盪時期第一部引進的外國影片。

在當時非常轟動。

一方面是因為尺度

現在來看,這部電影並不是限制級,但對於當時受到禁錮的民眾來說,確實是石破天驚。

「由於這個電影有女主角米拉換藥時露出胸罩的鏡頭,電影院繼續每天爆滿……」

而女主角端莊大氣的臉龐和她身上獨有的堅韌氣質,也成為了熱門話題。

喚起了民眾「對美的意識」。

另一方面,

另一方面,展示了人民渴望的理想化的現代生活

尤其是被打入「封資修」的吉他的出現,讓許多人都很激動。

據說,正是這部電影的出現才引發了國內的吉他熱。

因此,雖然它的電影情節不知所云,段落的銜接也並不自然,以至於被吐槽出了順口溜「阿爾巴尼亞電影莫名其妙」。

但依然成了那個時代的精神解壓良藥

NO.3橋

NO.3《橋》

導演:哈伊魯丁·克爾瓦瓦茨

主演:韋利米爾·巴塔·日沃伊諾維奇 / 斯洛博丹·佩羅維奇

製片國家/地區: 南斯拉夫

評分:8.8

一首歌能成就一部電影的爆紅

一首歌能成就一部電影的爆紅。

《橋》便是如此。

插曲《啊,朋友再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作為點睛之筆,描述出了游擊隊員犧牲時的悲壯。

如今,回過頭來再看,南斯拉夫的消失,劇組同事因政治立場不同反目,都為這首主題曲增添了不同的意味,令人唏噓。

NO.4《賣花姑娘》

導演:樸學/ 金正日

主演:洪英姬

製片國家/地區: 朝鮮

評分:7.1

它由當時朝鮮的國家領導人

它由當時朝鮮的國家領導人金日成擔任編劇,他的兒子、超級影迷金正日導演。

風靡70年代的中國。

深夜十一點時,依然是滿座。

許多人還不遠萬里跑去看這部電影。

為了一睹為快,莫言就曾連夜跑了50裡地。

這部電影究竟有什麼魅力?

這部電影究竟有什麼魅力?

說白了,就是催淚二字。

主人公花妮一家被地主欺壓。

媽媽被奴役致死。

妹妹因為偷吃了一顆紅棗就被地主燙瞎了眼。

哥哥則因為反抗地主的壓迫,遭到報復,被關進了監獄。

花妮也差點被地主賣了出去。

花妮也差點被地主賣了出去

中國人能夠完全共情的悲劇,造就了「場內場外,哭成一片」的奇觀。

導致許多影院不得不專門出一個公告——

「看《賣花姑娘》,請自帶手絹。」

據莫言所說,當時還有哭昏了,然後引起心臟病發作,被送去醫院搶救的。

催淚彈這招,到現在都依然受用。

NO.5《佐羅》

導演:杜奇奧·泰薩利

主演:阿蘭·德龍 / 奧塔維亞·皮科洛

製片國家/地區:法國 / 義大利

評分:8.1

說它影響了一代人的擇偶觀,絕不誇張

說它影響了一代人的擇偶觀,絕不誇張。

阿蘭·德龍飾演的佐羅,是彼時觀眾們從未見過的另類英雄形象。

沒有絲毫偉光正的味道,反而透著瀟灑不羈的神秘氣質。

那雙面具之下的藍眼睛,俘獲了7000萬觀眾。

火到被寫進了《編輯部的故事》的臺詞。

火到被寫進了編輯部的故事的臺詞

不可不提的是童自榮富有磁性的配音,為佐羅增添了不少魅力。

甚至有女觀眾表示,擇偶標準就是要擁有佐羅般的迷人聲線。

80年代,阿蘭·德龍拜訪中國,還與童自榮見面交流。

活動門票被炒到50元一張,要知道那時城鎮人均月工資不到100元。

初代頂流男神,實至名歸。

NO.6《追捕》

導演:佐藤純彌

主演:高倉健 / 原田芳雄 / 西村晃

製片國家/地區:日本

評分:8.3

如果說佐羅是熱情的火,那麼

如果說佐羅是熱情的火,那麼高倉健飾演的檢察官就是深沉的海。

他含蓄內斂,強大理性。

被冤枉後選擇一邊調查真相,一邊逃避警察追捕。

被迫獨自駕駛飛機,命懸一線時,也十分冷靜,坦然面對。

「如果不是這樣,活著就沒意義了。」

即便最後有了一個大團圓的結局,他依然面無表情,把擺酷進行到最後一刻。

戲外,高倉健引起了一場全民參與的大討論。

起因是同時期的國產片中,盛行奶油小生

例如《小花》中的唐國強。

與《追捕》中的冷麵硬漢形成鮮明對比。

80年代有女作者在雜誌上發表散文《到哪兒去找高倉健》,講述自己找對象的心路歷程。

感慨找不到像高倉健這樣的真正男子漢。

繼而,全國人民都開始討論我們究竟需要怎樣的男性形象

猛烈的「拉踩」,一度導致奶油小生型男演員沒戲演。

唐國強不甘心,給謝晉導演寫信自薦出演《高山下的花環》。

直言若謝導認為他不合適,那麼他就要從場記做起,回爐重造。

幸好,這背水一戰沒有白費力氣。

《高山下的花環》成了神作,唐國強老師也早已是公認的頂級演員。

《高山下的花環》中的唐國強、倪大紅、呂曉禾

巧的是,類似的話題,前幾年隨著選秀節目井噴而被重新提起。

但可惜,再也沒有出現當年那樣,對影視創作有益的「男神內捲」。

NO.7《霹靂舞》

導演:Joel Silberg

主演:露辛達·迪姬 / Adolfo Quinones / 麥可錢伯斯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評分:7.7

評分:7.7

和上面幾部電影相比,這一部的出圈方式就非常獨特了。

它的劇情其實乏善可陳。

完全是靠舞蹈片段刷新了中國觀眾對舞蹈的認知。

直接令霹靂舞成為了80年代的時髦風潮。

據說,在觀看時,有許多觀眾都站了起來,開始在狹小的影廳中跳舞。

而在大街小巷上,也突然出現了一大批穿著惹眼的模仿者。

幾十年過去,提到霹靂舞,還是會讓人「DNA動了」。

導演賈樟柯就曾組建過霹靂舞舞團。

娛樂圈霹靂舞王孫紅雷還參加過大賽,拿過冠軍。

可以說是更具有觀賞性的初代社會搖了。

NO.8《亡命天涯》

導演:安德魯·戴維斯

主演:哈里森·福特 / 湯米·李·瓊斯 / 雪拉·渥德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評分:8.1

評分:8.1

這部電影劇情中規中矩,可以說是好萊塢版《追捕》。

但它的歷史意義非凡,是中國第一部進口分賬大片

戲外發生的一系列事件,刺激程度絲毫不亞於電影本身。

先是影片的引進遭到抵制。

分賬意味著票房當中要抽出一部分,給美國的片方。

不少影院、電影公司認為這是新時代的「洋買辦」,是在給美國人打工。於是集體抗議。

在官方的支持下,《亡命天涯》才得以穿過重重阻礙抵達中國。

而就在首映前夜,還發生了驚險一幕

而就在首映前夜,還發生了驚險一幕。

影片突然被勒令停止發行。

負責人韓茂瑞不得不和有關部門會談到半夜,沒料對方領導又提出要「看一看電影複製」。

韓茂瑞怕再出什麼岔子,便靈機一動,把所有的複製轉移到了自己的車上。

然後開著車在北京街頭「亡命天涯」。

「像地下工作者保護著秘密材料一般,心裡直打鼓。」

到了早上,挨個給影院經理打電話,在薊門橋下交接複製。

這才把複製保住,順利上映。

來源:傳承 作者楊林

來源:《傳承》 作者楊林

果不其然,《亡命天涯》一上映就引起了很大轟動。

不僅刺激了市場,還讓中國電影人感到了很大的「威脅」。

有壓力,就有動力。

正如姜文所說:

「以前我們是與假想敵打,永遠不可能贏;而現在是與真實打,就有可能贏。」

當時的主流媒體總結得好:從《亡命天涯》開始,中國電影一語成讖,亡命天涯。

NO.9《真實的謊言》

導演:詹姆斯·卡梅隆

主演:阿諾·施瓦辛格 / 傑米·李·柯蒂斯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評分:8.2

評分:8.2

《亡命天涯》雖然打了頭陣,但受到盜版光碟影響,最終票房未能大爆。

第二部好萊塢分賬大片《真實的謊言》吸取其經驗。

最終在中國取得了1.02億人民幣的票房,是當年票房第一的國產片《紅櫻桃》的三倍。

放到現在來看,其中的動作場面依然一流。

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非那段「豔舞」莫屬。

施瓦辛格讓妻子假扮成妓女,執行色誘任務。

而他自己就假扮成任務對象,接受色誘。

不愧是特工的情趣
不愧是特工的情趣

不愧是特工的情趣。

傑米·李·柯蒂斯的美麗胴體,令多少少男在影院大受震撼。

就如片中的施瓦辛格,一邊暗自羞恥,一邊又兩眼冒光。

NO.10泰坦尼克號

NO.10《泰坦尼克號》

導演:詹姆斯·卡梅隆

主演:李奧納多·迪卡普里奧 / 凱特·溫絲萊特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 墨西哥 / 澳大利亞 / 加拿大

評分:9.4

說到

說到一刀未剪的大尺度引進片,怎麼少得了《泰坦尼克號》。

露絲緩緩褪下衣服,露出裸體的鏡頭讓人驚豔不已。

而浪漫的愛情故事是永恆的流量密碼
而浪漫的愛情故事是永恆的流量密碼

而浪漫的愛情故事是永恆的流量密碼。

它以3.6億票房創下了觀影奇蹟,佔據中國票房冠軍長達11年。

14年後,推出的3D版也獲得了不菲的成績。

當時的段子就能說明這個現象。

「誰是中國市場最有票房號召力的導演?答案不是馮小剛,不是張藝謀,而是從美國好萊塢走來的國際友人,卡梅隆。」

NO.11阿凡達

NO.11《阿凡達》

導演:詹姆斯·卡梅隆

主演:薩姆·沃辛頓 / 佐伊·索爾達娜 / 西格妮·韋弗

製片國家/地區:美國

評分:8.8

有多少部電影,能夠被稱為「現象級」?

有多少部電影,能夠被稱為「現象級」?

《阿凡達》絕對是最當之無愧的那個。

頂尖特效,3D視覺效果,宏大的潘多拉星球,給中國觀眾帶來的震撼自是不必說。

因此,一經問世,一票難求。

媒體甚至打出了「購票看《阿凡達》難過買春運火車票」的標題。

它還引發了一系列的連鎖效應。

只要跟「阿凡達」沾邊的東西全都火了。

只要跟「阿凡達」沾邊的東西全都火了

還有不少觀眾在看完電影后無法接受現實世界的巨大落差。

一批人因此患上抑鬱症,試圖自殺。

除此之外,它還拉動了

除此之外,它還拉動了旅遊

當時,因為一些省份沒有IMAX影院,所以許多影迷專程跑到東莞和香港觀看。

一家影院因為放映《阿凡達》過於頻繁,導致設備故障,膠片燒壞。

影院經理當場急哭,甚至兩度下跪表歉意。

這樣的火爆程度,十分罕見

這樣的火爆程度,十分罕見。

當然,也引起了中國影視圈的震動。

陸川就直白寫道,如果《阿凡達》一直放映下去,註定會打破這片土地上的所有紀錄。

甚至還掀起了一波

甚至還掀起了一波「中國電影完敗」「中國電影人檢討」的輿論風波。

也許,與其說引進片需要中國市場,不如說我們更需要引進片。

正如前不久,賈樟柯導演感慨自己越來越像朝陽區的一個居民,出不了國,與國外的創作者脫節。

「我們始終要保持一種方法跟世界溝通,保持一種方法跟世界接觸。」

舊日回憶很美好,但我們不能光靠回憶度日。

再精彩的電影也會在一遍遍咂摸中失色。

只有開放,才能讓觀眾重新走進電影院。

而魚叔也希望,「救市之作」如期而至。

相關文章

賈玲能紅,離不開馮鞏

賈玲能紅,離不開馮鞏

2021年的春節檔,賈玲導演的《你好,李煥英》叫好也叫座,關於這部電影的討論成為春節的社交入場券之一。 截至2月19日晚,僅僅上映8天,《你...

10部災難電影,全程高能!

10部災難電影,全程高能!

今天為大家推薦10部災難電影,警惕危險。 1.《2012》2009 評分:7.9 推薦指數:★★★★ 經典災難特效大片 《2012》是一部關...

雷佳音,成了

雷佳音,成了

幾年前,雷佳音對好友郭京飛說:哥們兒什麼時候能成啊? 那時候,雷佳音已經在娛樂圈摸爬滾打十幾年,大大小小的角色都演過,卻沒激起水花。 金鷹節...

電影《一九四二》劇情、影評:溫故1942

電影《一九四二》劇情、影評:溫故1942

前幾天,在中國河南,一群在富士康打工的年輕人,帶著行李,成群結隊地行走在回家的路上。 公路上,田壟邊,路燈下,都有他們腳步蹣跚的身影。 讓異...

王鶴棣,新晉頂流,黑歷史越扒越好笑

王鶴棣,新晉頂流,黑歷史越扒越好笑

誰能想到,今年第一位榮升爆爆梯隊的男明星,竟然是王鶴棣? 畢竟去年這時候,他還是公認的古偶醜男之一。 在《遇龍》裡的扮相表演雙雙拉跨,宛如升...

陶虹:沒想到,我和徐崢也有今天

陶虹:沒想到,我和徐崢也有今天

至今,徐崢都習慣稱呼陶虹為「小陶」,這個名字是在他們22年前,拍攝《春光燦爛豬八戒》時,他就開始喊的。 今年,是陶虹與徐崢結婚的第18年了,...

恭喜李宇春,娛樂圈又出了一個「叛徒」

恭喜李宇春,娛樂圈又出了一個「叛徒」

娛樂圈頂流,接連塌房。 流量明星,成了名副其實的「流星」。 可即便如此,依然有人對流量趨之若鶩。 這也越發襯托出拒絕隨波逐流者的可貴。 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