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0日,華誼兄弟傳媒股份有限公司(300027,華誼兄弟)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公開回應了關於虧損退市和實控人減持的相關問題。「根據新規,對華誼兄弟而言,退市風險已經較大程度上消除。」

公開資料顯示,華誼兄弟是國內知名的綜合性娛樂集團,由王忠軍、王忠磊創立於1994年,並於2009年登陸深交所創業板,被稱為「中國影視娛樂第一股」。

當時,華誼兄弟和馮小剛導演合作的賀歲喜劇,每年都是空前賣座,還合作周星馳拍攝《功夫》,合作成龍、李連杰拍《功夫之王》,自己推出的《風聲》《狄仁傑之通天帝國》等商業大片都賺瘋了!

偏偏好景不長,隨著博納、光線、萬達等競爭的崛起,華誼兄弟開始盲目投資了《一九四二》《羅曼蒂克消亡史》《侍神令》《雲南蟲谷》《月球墜落》等賠錢電影,逐漸消失了領軍團隊位置!
尤其崔永元舉報了范冰冰以後,他們《手機2》上映不了,更是損失慘重!

財報資料顯示,華誼兄弟營收逐年下滑,已連續四年半業績虧損。2018年至2021年,華誼兄弟總營收分別為38.14億元、22.44億元、15億元、13.99億元,同期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1.69億元、-39.78億元、-10.48億元、-2.46億元。

2022年上半年,華誼兄弟實現營業收入2.12億元,同比下降63.4%;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92億元,同比下降281.82%;扣非淨利潤-1.93億元,同比上升14.98%;基本每股收益為-0.07元,同比下降275%;平均淨資產收益率ROE為-7.76%。

華誼上半年取得收入前5名的影視作品為《月球隕落》《龍嶺迷窟》《侍神令》《搖滾藏獒:藍色光芒》《紐約紐約》,前5名影視作品合計實現收入90902420.36元,佔營業收入的42.93%。此外,品牌授權及實景娛樂板塊營業收入47.17萬元,較上年同期相比降99.11%。

對於營收的下降,華誼兄弟表示,主要是因為報告期內合併範圍較上年同期有變化,影片上映收入、影院票房收入減少所致。同時因為收入減少,使得相應的營業成本減少。

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有人表示:「整個暑假都沒有一部電影上映,半年報又是虧損中,請問公司高層是怎麼想的?作為電影娛樂巨頭大公司這和躺平有什麼區別?」

華誼兄弟表示,公司實際控制人減持所得資金主要用於償還股票質押融資,降低質押風險,更好地保障控制權穩定性。減持實施後,公司實際控制人仍為王忠軍、王忠磊,不會導致公司控制權發生變更,對上市公司生產經營、公司治理等方面不會產生重大影響。

此外,華誼兄弟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公佈了最新的項目進展情況。「各項業務進展順利,聚焦‘影視+實景’,影視方面持續深耕優質內容生產,實景方面進一步聚焦以內容運營為核心的輕資產模式,推動公司加速回歸健康發展的快車道,持續鞏固並提升公司核心競爭力。」

電影方面,《瞬息全宇宙》《宇宙探索編輯部》《格薩爾王之磨鍊》《愛很美味》《殺死那個魔術師》等計劃三季度及四季度上映。
管虎導演的《狗陣》、郭帆導演的《流浪地球2》、陸川導演的《749局》、周星馳導演的《美人魚2》均已進入後期製作階段 。此外,田羽生導演的《英年早婚》,以及《網中人》《平行任務》《少年火箭》等多個題材豐富的項目正在籌備開機中。

劇集及網路大電影方面,報告期內,公司參與制作與投資的多部劇集及網路大電影穩步推進。《消失的孩子》(原名:《海葵》)已於2022年8月29日上映,《東北插班生》預計於2022年9月播出,《我們的西南聯大》《宣判》《燕山派與百花門》《九指神丐2》等已完成製作,《警鷹》《迴響》《江湖三十年之東北五仙》等也已殺青進入後期製作階段。

2022年上半年,華誼兄弟開業的影院總數量達29家(含參股1家),分別位於重慶、武漢、合肥、哈爾濱、瀋陽、上海、北京等城市,包含高端定製影院品牌——華誼兄弟電影匯。
螢幕數量256塊,與2022年年初相比無變化。截至2022年6月30日,觀影人次為183.16萬人次,較去年同期下降45.9%;2022年上半年院線發行及影城放映業務實現收入7241.25萬元,較去年同期下降44.2%。

大家覺得華誼兄弟上述的這些作品如何?他們有希望扭虧為盈嗎?他們能避免退市嗎?歡迎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