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虎武師:「一場戲30個替身,要臉嗎?」

1985年,香港,某醫院。

這天,送來個急救患者,看著年紀輕輕、眉清目秀,可惜腦子不太好使,自己從三樓跳下來的。

醫生沒好氣地問他:怎麼,你扮超人嗎?

小夥子不好意思地說:不是呀,醫生。我們在演戲呢。

醫生哦了一句:那你運氣挺好,腿居然沒摔斷。

醫生哦了一句:那你運氣挺好,腿居然沒摔斷

這個小夥子叫錢嘉樂,是洪家班最後一個受傷的龍虎武師,一直被大家當成寶。

因為沒受過傷的武師,都以為自己是神,什麼都敢做。

各種高危動作,丟給他們,總能完美完成。

但運氣不可能一直眷顧你。

但運氣不可能一直眷顧你

就在這一天,錢嘉樂意外越過卸力帳篷,硬生生摔下3樓,又立馬被捲進車底。

一睜眼,眼前一片黑影。

就連金牌替身元華,都心有餘悸:我當替身這麼久,看見都害怕…

事實上,對於武師而言,這種程度的受傷,不過是家常便飯。

上世紀60-80年代,是香港武打電影蓬勃發展的時期。

為了讓武打電影更具觀賞性,武師們絞盡腦汁,瘋狂內卷,設計出五花八門的高難度動作。

得益於這段時期,我們至今仍能在熒幕上,看見當代最好的武打創意、最巔峰的難度動作。

比如,《最佳拍檔》裡,柯受良開著摩托車,從2樓穿過玻璃,飛馳而下。

當時,導演曾志偉找了一堆外國飛車手,沒人敢做。

又找來一級車神,對方連連擺手:真要這麼拍,記得提前叫救護車。

最後,柯受良臨危受命。

開拍前一晚,公司高層緊急叫停曾志偉:那個柯受良到底是不是你朋友啊?是的話你就不要害死他。

但柯受良仍然堅持己見,這才有了熒幕前經典的飛車鏡頭,他也因此贏得「柯大膽」的稱號。

同樣經典的飛車鏡頭,還有《警察故事3超級警察》裡,楊紫瓊騎著摩托車,飛到火車上端。

這一幕,拍了一遍又一遍,楊紫瓊也摔了一次又一次,腳腫得不成人樣…

在這部戲裡,成龍也貢獻了許多,驚險又經典的畫面。

最讓人稱道的一幕,成龍直接從天台,跳到直升機的繩梯上,還被拽著飛來飛去…

提到成龍,自然不能不提《A計劃》《警察故事》《醉拳》等等代表作…

高空墜落、火海打滾、激情飆車、硬撞玻璃,各種極限挑戰,應有盡有…

當年跟他合作的女演員,經常會被他的危險動作嚇哭。

除了以上這些有名的演員,還有很多龍虎武師,貢獻了一系列危險刺激、效果炸裂的動作場景。

比如,《龍的心》,8名武師,同時從7樓跳下。

現場伴隨著爆破戲,3個炸彈在他們面前同時引爆。

這場戲開拍前,整個劇組都人心惶惶。

現場地板的紙箱,從前天晚上鋪到第二天早上。但再厚的紙板,也只是紙板而已。

難怪拍完以後,洪金寶導演喊的是「救人」,而不是「收工」。

比如,《福星高照》,元華後空翻躍起,後背著地,摔在玻璃桌子的正中央,躺在玻璃碎片上。

比如,《黃飛鴻》,踩梯子高空對決戲,全程驚心動魄。

事實上,李連杰進片場的第一天,腿就摔斷了。這場打戲,均由替身武師熊欣欣完成。

據他所言:每個動作都在發抖,每個鏡頭都很害怕…

比如,《奇謀妙計五福星》,元武摔出玻璃窗,在馬路牙子上翻滾,再跌到大馬路上。

要求頭部著地,所有重量,都壓在最脆弱的脖子上。

當時,救護車已經提前備好。但出人意料的是,元武完美完成,沒有受傷。

洪金寶說:那就再試一次吧,畢竟做了2塊玻璃,選效果最好的。

於是第二次,嚴重受傷,緊急拉去醫院。

經典鏡頭,實在太多,數也數不完...

經典鏡頭,實在太多,數也數不完…

用業內人士的話來說,這些鏡頭,都是用命換來的。

可以說,是這些龍虎武師的敬業精神,撐起了電影行業的繁榮。

講了這麼久的龍虎武師,到底什麼是「龍虎武師」?

這個詞,最早源自粵劇中的職務名稱,後來泛指影視作品中的動作演員、動作替身和動作指導,又叫「特技人」。

香港電影的輝煌,離不開這群人的默默貢獻。

成家班眾龍虎武師

成家班眾龍虎武師

2021年8月28日,紀錄片《龍虎武師》在中國大陸上映,首次全方位揭秘香港龍虎武師,長達六十餘年風雲變幻。

豆瓣開分8.3分,是截止至目前,2021年豆瓣評分最高的國產院線片之一。

但,流量低,排片少,票房慘淡,彷彿是在暗示龍虎武師們的宿命,默默無聞…

網友評論:看到一張張熟面孔,我熱淚盈眶。小時候以為電影都是如此,可一轉眼,滿目蒼涼。往日嘉禾已無痕跡,武打片的輝煌也被各種特效綠幕取代,再無人願意搏命拍電影,但最令我嘆息的是,那場觀眾只有我一人…

還有人說:那個年代的香港精神,已經離我太遠,可每每回光返照般瞥到一絲,仍能熱淚盈眶…

烏鴉承認,如果要從影評人的角度去分析這部紀錄片,能找到很多不完美的地方。

比如,剪輯零碎,內容不夠全面,堆砌痕跡過重,結尾倉促平淡…

但,作為從小淫浸於香港電影文化的一代人,我依然會為這部電影拍手叫好。

因為,那是一個真正熱愛電影的時代。

也是我們,再也回不去的時代。

也是我們,再也回不去的時代

上世紀60-80年代,香港經濟在騰飛,但,若要跟美國相比,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

甚至可以說,處於極為落後的狀態。

由於當時香港還沒有藍綠幕,徐克甚至懷疑美國用的是透明鋼絲,才能將鋼絲在銀幕上,隱匿得毫無破綻。

後來才知道,那是電腦特效。

後來才知道,那是電腦特效

沒有資金、沒有技術,那就用創意、用頭腦、用血肉之軀,去跟好萊塢比拼…

因為打戲最便宜,視覺效果又好,所以打戲,在香港電影裡,隨處可見。

街道、廚房、商場、天台…任何一個場景,隨手拿到的道具,諸如鍋碗瓢盆、檯燈吊燈、腳踏車…都能酣暢淋漓地打上一場。

打戲不難拍,難的是,如何拍得精彩

打戲不難拍,難的是,如何拍得精彩。

跟現在盲目吹捧愛豆不一樣,那時候的觀眾,看電影很純粹,好就鼓掌,不好就噓場。

他們的眼睛很利,口味很刁。

一個動作演員到底有沒有硬實力,一出手,立馬見分曉。

於是,那個年代,成為了電影行業瘋狂內卷的年代。

同時也是,導演劇組,距離觀眾最近的年代。

幾乎所有的電影從業者,都會去午夜場,跟觀眾一起看電影。

既要分析別人的動作,又要觀察觀眾的反應。

看完電影,回來緊急開會,設計動作。

看見別人從8樓跳進水裡,自己也不甘落後,趕緊設計出,從9樓跳入火海的設定。

拍得不好,導演比誰都抓狂

拍得不好,導演比誰都抓狂。

比如,袁和平導演,焦慮的時候,總是在片場用頭撞牆,嘴裡唸叨著:我死了、我死了。

剛從大陸過來的甄子丹,很不適應,他心想:這裡的人在搞什麼?天天都像打仗一樣…

別的不說,就連張曼玉、關之琳、林青霞,這些嬌滴滴的美人,都要親自上陣,拍危險鏡頭…

林青霞在《警察故事》裡,為了演被摔玻璃的戲,每天堅持練摔,還提前去片場看別人摔。

結果看見那些摔玻璃的武師,不是頭破臉破,就是血流滿面,嚇到不行。

然而一開拍,就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成龍摔了出去,拍出了最真實的效果…

張曼玉、關之琳,在《A計劃續集》裡,都被要求拍跳樓戲。

張曼玉二話不說,就跳了好幾遍。

關之琳則在拍完後,對成龍破口大罵:神經病…

那個年代,替身是片場最常見的工種,也是拿錢最多的一群人。

網上至今仍有很多討論:李小龍有沒有用替身、成龍有沒有用替身、誰誰誰有沒有用替身?

曾志偉曾經公開打包票,幾乎每個動作演員,都用過替身。

但他們用替身,跟今天流量明星用的文替、武替,有著本質的區別。

張光北老師就曾公開批評某小鮮肉,百萬片酬,全程替身。

甚至還有橫店工作人員透露,有小鮮肉,一場戲就能用高達30多個替身…

那時候拍動作片,一個炸裂的動作,往往是一群龍虎武師去試動作,再選效果最好的鏡頭。

即使是大哥,像洪金寶、成龍這些巨星,照樣去做危險動作。

但,大哥也是人,不是神,不可能每個動作都做得完美。這時候,就會採納其他武師的鏡頭。

比如,李小龍翻跟斗不好看,經常讓元華替他。

比如,《A計劃》跳鐘樓那場戲,成龍先跳了一場,覺得不好看,又陸續換了好幾個武師,最終採納了火星的鏡頭。

當時的片場,人均龍虎武師

當時的片場,人均龍虎武師。

有的人表面是導演,其實是替身。

有的人表面是巨星,其實還是替身。

比如,《警察故事3超級警察》,導演唐季禮給曾江當替身,從搖晃的直升機上跳下來,當場摔爆腳踝,後來全程拄著柺杖拍電影…

再比如,錢嘉樂曾說:像林正英,貼個眉毛演一眉道人,輕輕鬆鬆上百萬片酬,但只要洪家班需要他,照樣回來給別人做替身。

李小龍的左膀右臂:林正英和陳會毅

李小龍的左膀右臂:林正英和陳會毅

那就是一種很純粹的電影精神。

不論身份、不論片酬,露不露臉不重要,署不署名也不重要。

只要拍出來效果好、觀眾看得爽,那我就上。

一切,均以電影效果為重。

一切,均以電影效果為重

所以,哪怕沒資金、沒技術,那個年代的香港電影,仍然在國際電影圈,殺出一條血路。

香港這片小小天地,能與當時擁有最先進技術的好萊塢,分庭抗禮。

是龍虎武師們,用他們的血肉之軀,築起一堵銅牆鐵壁。

可這背後,藏著他們的無數血淚:受傷、癱瘓、甚至死亡。

《省港旗兵》,元武從高樓墜落到溜冰場,要求背部著地,底下就是冰磚,連塊紙皮都沒有。

他明知道自己拍完要進醫院的,但為了大哥洪金寶,還是義無反顧地做了。

果然,即使身上裹了一層又一層,依然當場摔暈。

果然,即使身上裹了一層又一層,依然當場摔暈

《阿金的故事》,楊紫瓊從10多米的天橋跳下來,當即摔成重傷。

脖子、背部、腰部,全部扭傷,還斷了三根肋骨,險些癱瘓…

《警察故事》,成龍徒手拽著帶電燈管,從7樓滑下來。

拍完以後,整隻手脫了一層皮。

林青霞、張曼玉,當場被嚇哭。

林青霞、張曼玉,當場被嚇哭

成龍受傷最嚴重的一次,是拍《龍兄虎弟》

由於樹枝突然斷裂,硬生生以頭著地的姿勢摔下來,造成顱內出血,頭骨斷裂,險些喪命…

如果要細數武師們受的傷,恐怕寫一萬字的長文,都寫不完…

那時候,一個危險動作,只要有五成把握,就必須要做,有時候甚至三成也做。

只要死不了,就能做,明知道要進醫院,也得硬著頭皮上。

所以行業內一直流傳一句話:特技人,never say no…

當時有好萊塢的人來探班,驚掉下巴:這樣你們也敢做?這個動作誰做誰死啊!

但,引用武師李暉的話:除了幾個大哥,現在還在行業內活躍,很多當年一起出生入死的無名英雄,都已經銷聲匿跡了…

坦白說,武師是花期很短的行當,到了40歲,即使你還想拼命,也已經有心無力…

儘管武師當年收入頗高,但由於不懂理財,加上積年病痛,時常出入醫院,再伴隨著香港電影逐步式微,這些武師晚景都不太好…

有人去開計程車,有人去餐廳洗碗,甚至還有人靠賣血謀生…

而相對有名的武師,處境似乎也頗為尷尬...

而相對有名的武師,處境似乎也頗為尷尬…

洪金寶對著鏡頭落寞地說:我確實是,也沒辦法繼續帶他們了…

成龍以64歲高齡拍動作電影《急先鋒》,網友紛紛下場吐槽:成龍真的老了,打不動了…

也有一些武師北上謀生,卻發現大陸不認武術指導,只認導演…

當然,也有以錢嘉樂為代表的,香港電影最後一代武行,還在香港本土苦苦堅守著。

2015年,香港動作特技演員青年培訓班成立

2015年,香港動作特技演員青年培訓班成立。

但新生代學習和訓練的方式,早已跟當年的龍虎武師大不相同。

他們現在,基本上是用電影的科班方式,去訓練和拍攝。

事實上,如今也確實沒必要再像當年一樣,用命去拼。

技術,幫助我們實現了更安全的拍攝手法。

技術,幫助我們實現了更安全的拍攝手法

在片中,有武師說了一句話,讓烏鴉很感慨:是行業自己衰落,不是任何演員的責任。

興衰更迭,新舊交替,是歷史向前發展的必然規律。

但,正如徐克所言:我絕對相信會有更新的一代人出來,不會讓傳統文化消失,但當年他們做到的,可能再也沒有人做到了。

十年人事幾番新,新老花旦別樣紅。

烏鴉有幸,曾親眼見證它的輝煌…

相關文章

成龍,塌房了

成龍,塌房了

最近,成龍被「噴」上了熱搜。網傳,他主演的新片《龍馬精神》在傳媒大學路演宣傳時,遭到一名學生質問。 言辭犀利,直呼要求退票。 事情一出,輿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