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手列車 (Bullet Train),被稱為「近期最好看的電影」。
扒叔持不同意見。
「好」,要分怎麼個好法。話癆與血漿成正比噴射,從「托馬斯小火車」中學會識人的殺手與腹黑小蘿莉一樣「沒頭腦」。
總的來說,這部片有多血腥就有多離譜,有多反轉就有多好笑。
如果是喜歡《死侍》類影片的觀眾,那這部絕對是今年唯一「加血包」,畢竟他也離譜(本色)客串了。

這麼精彩又養眼的驚悚喜劇,今年只此一部——
殺手列車
Bullet Train

這是一部每個人都死的出其不意的暴力美學商業片。
海報裡的每個人都是殺手,因為不同的任務集結到一輛去往京都的列車上,由此,影片從執行任務變成了誰能活著下車?
這結局,屬實是把我都看懵了。
影片改編自伊坂幸太郎的小說《瓢蟲》。
「瓢蟲」,揹負著世界上七種悲傷,一種非常不幸運的蟲子。

而這,也是布萊德·彼特所飾演的殺手在這次活動中的代號。
他太慘了。
這次任務他接替卡弗,目的是到一輛列車上拿到一隻貼有火車貼畫的銀色手提箱。
他拿到了。

在影片開始不到十分鐘的時候,他就完成了任務。
這可不是什麼好事。
這輛列車上也絕對沒有這麼簡單。
就在他正要下車的時候,列車開門,門外站著趕來複仇的老狼。

老狼是誰?
一個異域殺手,在他的婚禮上,他被複仇了。所有人包括他最愛的新娘全部死於非命。
當時,瓢蟲就在場。老狼以為他是婚禮的殺手,就趕到這兩列車上要殺了瓢蟲。
然後。
老狼就GG了。
他死的冤啊,不是因為他死在了兇手手裡,而是他到死也沒找對兇手。
接著,瓢蟲還是想下車啊。
可惜,最好的時機錯過了,腹黑小蘿莉上線搞事情,她向正在找箱子的兄弟倆報告了箱子的去處。

瓢蟲在劫難逃。
兄弟小黑甚至把他當成了另一起凶殺案的殺手。

但由於他剛剛確實不小心殺了個人,所以一時間把他也整蒙了。
他承認了。
於是,他被套進了一個更加複雜的,也是這輛列車上正在發生的故事主線。
到這兒故事僅僅進行了三個小時,但觀眾已經被這種錯綜複雜的關係網給帶起了興致。
瓢蟲到底是幸運還是不幸,任何事情的兩面性在這裡看的更有另一番風味。
除此之外,殺手之間大量密集的臺詞非常好笑,托馬斯小火車的梗誰能看懂,我真的會謝(但真的有點道理),而這最後也成為了破案的一個關鍵因素。
再聊聊故事主線。
從前,有一個名震四方的殺手,名叫白色死神。
他委託了兩名殺手在列車上保護他的兒子和一箱錢。
這兩名殺手就是兄弟倆小黑和小凶。

問題是,一般以兄弟倆的形式出場,十有八九不太靠譜。
這把也是如此,畢竟開場十分鐘手提箱就被瓢蟲順走了,緊接著白色死神的兒子被人一針暴斃了。

這個死法,跟老狼婚禮上那個死亡現場極為相似,就是同一種殺人手法,也就是說同一個人作案。

他倆那惹得起白色死神,於是企圖矇混過關。
比如。
但,車上的另一個人,並不會讓這一切這麼簡單。
她就是一個攪屎棍子。
就想讓所有人都打起來。
目的,暫且賣個關子。
為此,她拉上了另一個與這一切無關的人上車。
他是木村,白色死神手下的殺手。
為了讓他上車,前幾天她把木村的兒子從樓頂推了下去,希望他找來算帳。

果不其然,他來了。
搗亂蘿莉讓他殺了白色死神,否則就讓自己的手下把醫院裡的他兒子弄死。

但顯然,她還是嫩的。
一切都在小黑的托馬斯小火車定律面前敗露。
這誰能想到呢,叨叨了一路的動畫片在最後點題了。
不過,這並不是說小蘿莉是什麼大人物,也不是。只是說這個鋪墊了很長時間的煩人精終於被戳穿,還是本片一個非常大的爽點。

總之,全片從頭到尾沒能離開這輛列車。
在這個相對固定的場景裡,發生了一切令人捧腹大笑或者直呼精妙的巧合與衝突。
毒舌與槍藥,是本片最大的看點,也是燃起爽點的導火索。
由於日本劇作的底色,讓整個影片都蒙上了一層「宿命論」的論調,是福就是禍,幸運與不幸,往往也是一面之間。
不幸的是,踩進了水坑。
幸運的是,因此躲過了飛馳而來貨車。
當然,如果僅僅是這些小打小鬧,還不足以被稱為今年最爽的血漿片。
直到影片的最後三十分鐘,白色死神登場,與木村的爸爸殺手老炮兒生死對決,那才叫一個精彩。
他倆的生死對決就不是無腦打打殺殺了,而是夾雜了沉澱幾十年的恩怨糾葛。

這無疑增加了影片的厚度。
以及「父親的職責是保護家人」。

這句臺詞,到影片最後會發現,它是所有執念的源頭。
稱作父親的人,以及等待父親保護的人。
深陷執念的人皆悲哀,傷人者傷己。
聊到最後,影片又很套路的給升上了價值,感動之餘,更多的還是留戀影片的日式暴力拍攝風格。
整體邏輯也非常順暢,說到底還是一句話:薑還是老的辣。
不論影片內外。
畢竟,就這狀態,你敢信布萊德·彼特已年近六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