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人回憶》真兇落網,韓國導演奉俊昊功不可沒

度公子

度公子

01

「男性,單眼皮,細長眼,鼻樑挺拔,下巴微尖,身高在165-170釐米之間,以及B型血。」

為了找出這個人,韓國警方在媒體發佈了33年通緝令。

1986年9月15日,一座普通的韓國小鎮出現一具女屍,引起警方的重視。

調查期間,嫌疑犯仍在頂風作案,女性受害者的屍體接連出現。

一時間小鎮居民人心惶惶。

真兇究竟是誰?

他又在何方?

小鎮居民害怕淪為下一個受害者,紛紛搬離這裡。有些人走得匆忙,連家當都來不及全部帶走。

刑警不捨晝夜追查線索,卻始終離真兇一步之遙。

直到影片末尾,退役的刑警依然逼視著鏡頭,似乎要把藏在人群裡的嫌犯看穿。

這是影片《殺人回憶》的經典一幕。

兇手到底在哪?

兇手到底在哪?

這件轟動韓國的刑事案件,直到電影《殺人回憶》上映時,兇手仍未落網。

電影《殺人回憶》是2003年的電影票房冠軍,收穫了540萬觀影人次。

甚至多數韓國人堅信,兇手一定看過這部電影。

2013年,《殺人回憶》上映十週年見面會時,導演奉俊昊在現場開玩笑:

兇手一定在現場,請工作人員關好後門。

兇手一定在現場,請工作人員關好後門

雖然這只是奉俊昊的惡作劇,但足以可見這樁凶殺案的影響之深。

直到2019年,殺人真兇李春才(音譯)落網,已經過去了33年。在審訊中,他還表示曾反覆觀看《殺人回憶》。

一部讓殺人如麻的惡魔都心存忌憚的電影,正是韓國名導奉俊昊的大作。

凶犯落網這一年,奉俊昊憑藉新電影《寄生蟲》捧回奧斯卡最佳導演、最佳影片、最佳原創劇本、最佳國際電影四項大獎。

這位年僅51歲的巨匠,憑什麼成為最具國際影響力的韓國導演?

02

奉俊昊小時候看不到什麼像樣的韓國電影。

中產家庭出身的他,外公是著名小說家樸太元,父親是平面設計師,也是美術大學教授。

小時候在大邱的住所,旁邊就是美軍基地,在他的童年回憶中,總是有空軍直升機在低空轟隆隆地飛過。

在姐姐眼裡,兒時的奉俊昊「安靜,不怎麼講話,是個慢性子」。

連他自己都說像是「披著模範生羊皮的變態學生」,如同《殺人回憶》中的嫌疑犯。

他成長在韓國電影審查制度極為嚴苛的時期

他成長在韓國電影審查制度極為嚴苛的時期。

那個時候能看到的大部分電影都是刪減的。

愛上電影的時候,都是熬夜看 AFKN(為駐韓美軍播放的電視訊道)上放的午夜場美國電影。

奉俊昊曾在採訪中說:「我不經常去電影院看電影,很多時候,電視機就是我的電影院。我會查電視節目表,看看每週會播什麼電影。」

那時候的奉俊昊喜歡看好萊塢電影,最喜歡《教父》導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和斯皮爾伯格。

每週能看十部電影,初三那年,他就決定要成為電影導演。

由於父母的反對,他沒有去讀電影相關專業,轉而去了韓國曆史最悠久的延世大學,主修社會學。

上了大學,他才發現大家有同樣的興趣。

於是他創建了電影俱樂部,一群喜歡電影的朋友聚在一起,探討關於電影的一切,分享自己找到的錄影帶諸如此類的事情。

1993年從韓國延世大學獲得社會學學位後,進入韓國電影研究院(KAFA)學習。

執導了短片電影《支離破碎》。這部分為四章的社會諷刺影片,成為第十一批從韓國藝術電影學院畢業的學生,奉式幽默至此彰顯。

7年時間幹過場記,照明,攝像,替過演員,擔任過樸起鏞《仙人掌旅館》的聯合編劇與導演助理,也參與編劇了閔丙天的驚悚片《幽靈號潛艇》。

奉俊昊一直在塑造那個看似不可能的電影夢。

「電影小子」奉俊昊於2000年終於成為了一名電影導演。

在自己新婚公寓誕生的35毫米電影《綁架門口狗》,電影上映後的成績不甚理想,僅賣出了10萬張票。

但奉俊昊在處女作中首次嘗試了驚悚長片,並把最初的風格延續至今。

儘管《綁架門口的狗》票房成績慘淡,但它帶給奉俊昊的信心多於挫敗感。

「至少,它把我從票房焦慮中解救出來了。接下來的再差也差不過這一部吧!」

和後面的作品相比,這部處女作更像是他交給自己的一個命題作文:「我只想證明,自己可以用很小的日常生活來拍攝電影,而不是醉心於戲劇手法和編造宏大敘事。」

03

2003年,憑藉《殺人回憶》,年僅34歲的奉俊昊躋身名導演行列中,此時的他有了更大的自由創作空間。

只拍自己想看的電影

只拍自己想看的電影。

2007 年的一夕之間,奉俊昊的名字伴隨著漢江裡那條來勢洶洶、見人就咬的大丑魚讓中國影迷所熟知。

《漢江怪物》在《阿凡達》上映前一度是韓國最賣座的電影。

韓國電影史上預售票成績第一,海外銷售成績第一,首映日觀眾人次第一;

韓國電影史上最短時間內突破100萬、200萬、300萬、600萬人次的電影打破了韓國的總票房紀錄。

「一般的怪獸電影裡喜歡先把它們藏起來,觀眾要等一個半小時。所以這部電影裡,我不到30分鐘就讓怪獸現身了。」

奉俊昊與斯皮爾伯格相提並論,看著只是一場災難,實則是一個動人的親情故事。

社會學出身的奉俊昊把這種特徵放在電影裡,影片中暗含著的反威權元素正中韓國人下懷。

《漢江怪物》的故事原型,是2000年駐韓國首爾的美軍中,有一名平民研究員曾不顧韓國下屬勸阻,執意命令將甲醛倒入排水系統中,最終流入漢江裡頭。

事發多年後,美軍不斷從中阻撓,好不容易才讓該美國研究員站上韓國法庭,但他並未因此服刑入獄。

奉俊昊的電影不但有可觀的票房成績

奉俊昊的電影不但有可觀的票房成績。

同時也對當下的韓國社會乃至整個東亞社會的深切關注,讓影片有了具有介入社會現實、激發思考的能力。

陰暗的電影色調,把當時被壓抑的時代勾勒出來。

「時而幽默,時而暴力;有點變態,有點反叛」

在奉俊昊的電影中,小人物就是英雄人物,這群人在面臨命運突變時爆發出人性的另外一面,或許光輝、或許陰暗。

而《漢江怪物》給奉俊昊帶來了更多的讚譽,他在全球打開了影響力。

04

從處女長片《綁架門口的狗》到成名作《殺人回憶》,再到今天的《寄生蟲》。

24年,導演了9部電影,慢工出細活足以形容他的導演生涯。

這24年,他把時間都放寫劇本上,他對故事所能展現的複雜性要求苛刻。

不僅是劇本,從編劇、導演到燈光、美術和後期剪輯,奉俊昊對電影創作的每個環節都有近乎病態的控制慾。

「必須要我來全權把控。」

只要涉及到電影,這個看起來溫和的男人就會變得強勢,甚至霸道。

處女座的奉俊昊,會把一部片翻來覆去看十多遍,一幀一幀地分析鏡頭語言。

他會親自手繪每一個分鏡頭,逐個過問每一個場景的搭建,用整年的時間打磨一個劇本,為的就是在每一個場景中都安放戲劇衝突。

《殺人回憶》的美術指導柳成熙曾給他起了一個「奉龜毛」的綽號。

奉俊昊對此非常糾結,他說 :「很多時候我只是想通過鏡頭中的每個部分,感受電影劇情裡的情緒和空氣而已,但旁人以為我對一個道具都會橫挑鼻子豎挑眼。」

拍《雪國列車》時,奉俊昊這個「保守」的電影導演,堅持用膠片拍攝。

為了真實還原列車的樣貌,重金打造了 26 節車廂,長達 500 多米。

為了營造列車運動的效果還安置了可移動軌道,如遊樂場裡的那種。

奉俊昊喜歡親身示範,即便是動作戲也是如此。

「我平時一點兒不運動,體重快到 200 斤(如今可能已經超過了),但經常因為拍攝時候心太急就奮不顧身親自去示範。」

拍攝《雪國列車》時,有一個打鬥場面是傑米·貝爾衝向對方,撞在對方手裡鋒利的斧子上。

傑米·貝爾本身很抗拒演這個鏡頭,奉俊昊就親身示範,一下從空中飛過去,撞到了斧子上。

奉俊昊對於電影,要求絕對是控制權。他的電影都有導演剪輯權,沒有人能干涉。

他常說自己的本業是編劇,而非導演。

坐在咖啡廳的角落裡,伴著一杯又一杯的咖啡寫劇本,才是他最自在的時刻。

他還會畫出精準到毫釐的分鏡頭劇本。

他還會畫出精準到毫釐的分鏡頭劇本

「如果去片場不帶畫有分鏡頭的故事板,就跟穿著內衣站在大街上一樣。」

最終上映的《寄生蟲》與分鏡頭幾乎如出一轍,其分鏡在電影上映之後出版了一本限量版圖冊。

這是奉式自信。

05

奉俊昊的優秀,正是給出了創新一個標準答案。

「我覺得我的電影應該都是在講述‘不得志’的人的故事,這是作品的共同點。」

《寄生蟲》裡,沒有一個十足的壞人,但悲劇就像家常便飯發生。

每個人做的事,站在他們的立場上都合情入理,窮人努力往上爬,為活著而做,這反倒讓悲劇顯得更加不可逆轉,無法推翻。

這部講韓國窮人和韓國富人的電影,戳破了生存的真相。

比起看到有錢人,奉俊昊更希望能表現一個家庭的故事,講他們如何共同對抗一個外力,他們最大的對手並不是這個有錢人家。

這樣的奉俊昊,在夢想開始之初還說過:「我的電影如果沒人看,就回家開影像店。」

然而戛納之旅啟程,奉俊昊又坦言,「一下子就獲得大獎,有點太過了,擔心將來。」

他所追逐的是心中的電影之神,而不是一兩座獎盃帶來的榮耀。

這樣為了表達而呈現的導演,永遠能帶給觀眾驚喜。

06

「弱者」是奉俊昊的故事核心。

看完他的電影后,觀眾會覺得造化弄人,你我皆如此。

《雪國列車》結尾,奉俊昊讓兩個小孩走出列車,站在白雪之中,望著白熊,一切恰如世界之初的蠻荒。

看似迎來光明的結尾,其實暗藏殺機。

當你認為《殺人回憶》下一秒就能找到兇手的時候,又會跳出新的線索羈絆,無數次和兇手擦肩而過……

影片中那條小路一直延伸到無望盡頭,是故事的結局,更是奉俊昊指向這個世界的冰冷與溫熱。

一部好電影的影響力可以持續多年,讓這個塵封在歲月裡的真實案件始終有人關注著。

這是文藝作品帶來的正向作用之一。

對此,奉俊昊始終感恩地說:「沒有審查,我們這一代電影人是幸運的。」

客觀來說,審查帶來了侷限性,但也不是某些導演一再拍爛片的藉口。

會表達的舞者,哪怕帶著鐐銬也能跳出合格的舞蹈。

相關文章

劉亞仁,為角色增重30斤,真是小看了他

劉亞仁,為角色增重30斤,真是小看了他

雖然看起來並沒有什麼關係,但是在看《演員請就位》時,我總是會想到劉亞仁前陣子的新片《無聲》。 好吧,《演員請就位》不重要(我們仍然堅持在看這...

吳倩蓮,性感與清純,只有她了

吳倩蓮,性感與清純,只有她了

吳倩蓮,很特別。 單眼皮的細長眼睛萬種風情,給世界留有餘地,寡淡眉眼下是倔強的內心,也是從不諂媚的傲骨。 1990年,吳倩蓮與劉德華主演電影...

嘲笑韓國電影,是中國娛樂圈最大的悲哀

嘲笑韓國電影,是中國娛樂圈最大的悲哀

不久前,韓國青龍獎公佈結果。 湯唯,又拿下一座影后獎盃。 至此,她離集齊韓國三大影后(青龍、大鐘、百想),僅一步之遙。 有望成為全度妍、孫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