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熱搜上一個引發了網友大範圍討論的話題#何賽飛怒批戲曲行業現狀#。
在一個地方戲曲大賽上,一位晉劇演員透露了自己的境遇,自己進入省話劇團後,長達5年無法轉正,每月到手的工資只有1500元。
為了養家餬口,演戲之餘他還去跑網約車,送外送。

臺下的評委何賽飛早已變了臉色,她臉上有怒氣,眼角有淚光,接過話筒大聲呼籲:「這樣的藝術家不保護,不給予基本生存,給誰?!」
說到激動之處,她幾乎是帶著哭腔,說出了下面這些話↓

「振興戲曲真的不是喊的!你們幾百萬幾千萬花那麼多錢排一臺戲,得了獎之後放在倉庫裡,老百姓也看不到,戲呢?錢呢?到哪裡去了?」
她說這些話的意思是,沒有很好的尊重戲曲表演藝術家,沒有很好的保護我們的傳統表演藝術。

並不是國家沒有想保護傳統藝術,是有專項撥款,而錢沒有到實處,去了哪裡呢?咱不敢討論。
另一方面,可以確定的是,確實當今全國各地的各類戲曲,在大眾中的影響力大不如前,鮮有年輕人會去看戲曲表演。

部屋君個人覺得,傳統文化代表了一個民族的底蘊,並且是唯一傳承至今的四大文明古國,保護傳統藝術是非常需要的。
唯一一部拿到電影界最高大獎戛納金棕櫚獎的華語電影《霸王別姬》,也是向世界展現中國戲曲文化的。
在鄰國日本,也有傳統的表演藝術形式,如日本四大古典戲劇:狂言、能劇、歌舞伎、人形淨琉璃。


如今,歌舞伎等在日本依舊有相當龐大的受眾,在東京奧運會開幕式上,市川海老藏就與爵士鋼琴家上原廣美進行了不同藝術的跨界合作,表演了一段歌舞伎演出。
知名的表演者被譽為「人間國寶」,在日本屬於是社會名人,有很高的地位。



那麼日本是如何對傳統藝術進行推廣、創新和保護的呢?
有這樣一部日劇,在2005年播出後,拿到了極高的口碑,很大程度推廣了日本另一大傳統表演藝術——落語。
通過這部劇的熱播,在年輕人中掀起了「落語風潮」,很多人第一次走進了落語演出館,親眼感受這項傳統藝術的魅力。

這部劇就是長瀨智也、岡田准一主演,宮藤官九郎編劇的經典日劇《虎與龍》。
除了當時的兩位傑尼斯當紅小鮮肉偶像,這部劇中還能看到18歲的蒼井優。


在豆瓣上,原本不了解日本落語的中國觀眾,也給這部劇打出了9.3分的超高評分。
也就是說,即使你不懂落語,或者沒有興趣,但也不影響你觀看這部劇,當做是一部熱血喜劇看亦可。

因為這部劇的編劇非常強大,他作品的風格都是輕鬆詼諧搞笑的,沒有觀看門檻。
部屋君原先也完全不懂落語,但當年看這部《虎與龍》時,看得目瞪口呆,常不由自主笑出聲並拍大腿喊著妙妙妙,每集結束幾乎要起立鼓掌

熟悉日劇的小夥伴,一定對宮藤官九郎這個名字不陌生,他的作品絕大對數評分都在8.5分以上,幾乎沒有失手。

宮九被譽為「鬼才編劇」,有著強烈的個人作品風格:
大量埋梗、巧妙的時間軸、意想不到的伏線與回收、徘徊在現實與超現實之間、充滿妄想的插科打諢式喜劇。

再嚴肅的話題,在宮九的筆下,都會變得輕鬆詼諧,連中國的古裝扮相都能被他融入到這部《虎與龍》中。

先簡單的說一下什麼是「落語」。
落語,一種日本傳統話藝,不依賴服裝道具音樂,全憑一個人通過身姿、手勢、音調等變化,逗觀眾笑。

「落語」作為一門日本古典落藝能,說的卻是地道的民間大白話,任何人都能看得懂。
它的題材非常廣泛,男女老少、神仙妖怪,甚至自己的手腳都可以被說成故事。

「一本落語來看盡世間人情」,是落語從成立當初就一直延續下來的精神。
如果用中國的表演藝術來對標,落語大概類似於單口相聲,類似的表演藝術在美國叫做脫口秀。

不過,日本的落語不是像脫口秀那樣,並不是隨便一個人都能來侃侃而談的,它需要經過嚴苛的培訓。
以及和很多日本其他傳統藝術一樣,有資歷等級的劃分。





落語的表演小劇場被稱之為「寄席」,不同流派有各自的寄席位。
經常活躍在日本電視上的藝人笑福亭鶴瓶是一位專業的落語表演家,他也出演了《虎與龍》。

故事的場景設置在東京淺草(淺草是江戶子的中心,代表的也是庶民文化),相信只要去過東京的人都不可能錯過這一景點。

主人公之一的山崎虎兒(長瀨智也飾),是一位負責討債的黑幫小混混,凶狠的他早已忘記笑容為何物。

在討債時,他意外的被逗笑了,逗笑他的就是欠債人——落語師林屋亭屯兵衛(西田敏行 飾)。
於是,虎兒決定拜屯兵衛為師,學費就用債務來抵,遊走於黑夜的幫派份子有了新的身份「林屋亭小虎」。

劇名中的「龍」,指的是另一個主人公,岡田准一飾演的谷中龍二。

龍二是屯兵衛的次子,他從小被父親以接班人作為培養,也展現了非凡的天賦。
但是龍二卻並不想繼承父親的衣缽,執意要經營一家服裝店,追求時尚的東西,對傳統的落語沒有興趣。


虎與龍二人的相識,在無形中也影響著對方。
一開始很頭疼的虎兒,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落語,把身邊的事結合傳統相聲,打造出新的落語。

每集一個小故事,即是歷代相傳的經典,也記錄著現實裡的點滴,或悲或喜。
其情節佈局之精巧,融合了宮九的「惡趣味」、傳統的文化與現代黑幫情節,另外輔以愛情、家族、兄弟等永恆的羈絆之情,是在笑中流出淚來的誠意之作。

本劇完美的體現了一本落語看盡人世間情,溫暖每一顆需要小小段子撫慰的心靈,熨帖又熟悉,伴隨著一點點驚喜。
想像出,自己在收工後的黃昏,穿過人海,越過山丘,只為去聽他的喋喋不休,得到極大的身心放鬆享受。

另外,可以看出演員們在出演這部劇前,有較為系統的花時間和精力進行了落語的學習。
尤其是老戲骨西田敏行,他在劇中的落語表演,相當的專業。
《虎與龍》播出後,落語在年輕觀眾群體中一時間成為了話題,這種原本被歸為「大叔趣味」的語言藝術,一下子降低了門檻,二三十歲的年輕人紛紛湧向寄席觀看。

看這部劇研究著落語之時,部屋君不由自主會聯想到本國的語言藝術。
不只是各地的戲曲,評書、相聲、木偶戲、皮影戲等,這些年不斷式微,有些甚至成為了時代的眼淚,消失在了網際網路娛樂的洪流之中。

《虎與龍》中極大程度的創新了落語,這或許值得我國廣大戲曲創作者和表演者們參考或者思考。
除了關於傳統文化的相關影視劇,邀請在年輕人中有很大號召力的年輕偶像來出演,也是值得借鑑的地方。

不過,是否有人氣小鮮肉,像當年的張國榮一樣,為了演一部作品,願意花大把時間和精力,來練習京劇等傳統藝術,就不得而知了。
關於落語的日本影視劇遠不止《虎與龍》這一部。

前文中部屋君引用的幾張截圖就來自於SP劇《紅鏘魚》,同樣是傑尼斯偶像搭檔一位老戲骨。
《紅鏘魚》在日本YAHOO!評分為4.5(滿分5分),在豆瓣也有9.0的高分,由北野武與二宮和也演一對落語師徒。


該劇改編自知名落語家立川談春的同名自傳,講述了他拜師落語家立川談志學藝的成長經歷,以及師徒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和師徒間的情感故事。

與搞笑向的《虎與龍》不同,《紅鏘魚》更展現了落語家在成名前的辛酸,比如談春遇見了一位極其嚴格的師傅。

他一開始被師傅發配去做各種打雜工作,最後證明這些事並不是無用功,而是成為一位落語家的必修課。
這部劇也可能給傳統文化行業從業者帶來一定的思考,特別是在傳承方面。

近幾十年來,日本年輕人最喜歡、也是在世界上最具代表性的日本藝術形式是什麼?
答案無疑是動漫。

在動漫方面,也有落語的作品,最有名的是《昭和元祿落語心中》。
動畫版播出後,讓全世界的動漫迷都開始注意到了「落語」這一日本古典藝能的魅力。

為了展現出落語家的超絕技藝,在原作漫畫中,雲田老師利用了許多分鏡來處理細節,控制節奏。
動畫版在繼承了這些表現手法的同時,石田彰、關智一等名聲優的出色發揮也為作品增添了不少動感與代入感。

充滿表情的聲線,高難度的一人分飾多角…在「表現聲音」這件事上,聲優與落語家確實有著不少的共通之處。
《昭和元祿落語心中》也拍過真人版日劇,由岡田將生主演,部屋君覺得也很值得一看。

部屋君還想給大家安利一部關於日本另一個傳統藝術「能劇」的日劇——《我家的故事》。

同樣是宮藤官九郎編劇,長瀨智也和西田敏行出演,並且是長瀨智也演員生涯的收官之作,是部屋君個人心中的2021年最佳日劇。

作為黃金時段的連續劇,這部劇以老年人看護、父子關係作為切入點,同樣向大眾傳遞了能劇這個日本傳統藝術的魅力。

日本從影視劇和動漫方面著手,讓這些在年輕人中更受歡迎的新形勢的娛樂方式,為傳統藝術進行服務,部屋君覺得相當值得推崇。
國內的影視劇和動漫行業從業者們,也應該支稜起來,一起拯救我國的傳統藝術。
有些優秀的非物質遺產是需要我們這一代人去守護的,不要再被鄰國搶去申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