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一個明星時隔6年重回微博,並登上了熱搜。
無需多言,只一張照片,就引發網友集體沸騰。
相信大家都猜到了,說的正是風華絕代的林青霞。

往小了說,林青霞是影響了一代人的傳奇演員。
往大了說,她稱得上是二十世紀中華流行文化中,一個不可忽視的文化符號。
今天,我們就從頭說起,好好聊聊她。

提及林青霞,首先最不容忽視的就是她的美貌。
關於她的神級顏值,有太多的美譽。
她是上世紀七十年代公認的「東南亞第一美人」,也被觀眾稱為「永遠的夢中情人」。
金庸評價她:青霞的美,無人可匹敵。
周星馳說: 當青霞穿起女裝時,她就是最美麗的女人;當青霞穿起男裝時,就是最靚的男人。
徐克的讚美則更加具象:五十年才能出林青霞這樣一位大美人。

從小學開始,林青霞的教室門口就會出現被其美貌吸引過來的同學。
但你或許想不到,她本人卻並不認為自己長得美。
尤其是進入青春期以來,她覺得自己瘦得像饑民,一度想增肥。

粵語不熟,把「饑民」說成了「雞民」
即便是成名之後,她的美貌已經被公認,她依舊很反對「第一美人」這樣的稱號。
或許正如亦舒所言:「林青霞的美,美在不自知。她從未覺得自己美,就是她最美的地方」。

上天賜予的美貌與氣質,為林青霞打開了電影世界的大門。
18歲那年,林青霞參加大學聯考落榜,卻在台灣西門町被星探看中。
一開始,家裡人都反對她進入電影圈,認為這個圈子很亂。
保守的母親提醒她說:「拍電影最紅的兩個明星,一個林黛一個樂蒂都是自殺的,你何苦呢?」
林青霞再三對父母保證,一定不做越矩的事,這才開始了自己的演藝之路。

第一眼看到林青霞的人,都會被她秀麗的五官、清雅的氣質所吸引,是文藝片主角的不二人選。
於是林青霞很快就被人相中,去拍攝瓊瑤小說改編電影《窗外》。
這是林青霞出演的首部電影,一出道就擔綱女主角。

《窗外》是一部講述師生戀的電影,19歲的林青霞飾演女高中生江雁容,在片中愛上了大她20歲的男老師康南(胡奇 飾)。
在那個保守的年代,這算得上一個驚世駭俗的故事,但林青霞卻演繹得情真意切、十分感人。
由於版權的原因,這部電影當年在台灣成為禁片(直到2008年才解禁上映)。
但在香港、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地區,卻引發了巨大反響,林青霞也由此開始走紅。

從這部處女作開始,人們注意到了這個清純可人、不食人間煙火的女孩。
她在大銀幕上沒有絲毫的矯揉造作,只有讓人無法抗拒的純真。
那時的林青霞其實沒有太多演技可言,更多地是靠本色出演,卻迷倒了一代觀眾。
就連瓊瑤本人都誇獎道:「沒有遇到過第二個可以和青霞媲美的女子。」
於是在《窗外》的結緣之後,林青霞在短短几年時間內,一口氣拍了十多部瓊瑤電影。

《在水一方》劇照
從《我是一片雲》到《在水一方》,從《秋歌》到《雲河》。
林青霞準確把握了瓊瑤電影中,一個戀愛中的少女飄忽遊離的心理,並且極其生動地表現了出來。
她在銀幕上塑造的美,和瓊瑤式的戲劇角色彼此呼應,形成了一種更具體也更性格化的典範。
而她也成為了票房和上座率的保證,是當時台灣的第一當紅女星,也是片酬最高的女演員。
她和林鳳嬌、秦漢、秦祥林被合稱為「二林二秦」,牢牢佔據了上世紀70年代的台灣大銀幕,風光無限。
而這也是林青霞事業上的第一個黃金年代。

從80年代開始,觀眾逐漸對瓊瑤的愛情電影審美疲勞。
而正在此時,香港武俠電影卻開始興起,這為林青霞提供了一個新的機會。
相信對於大多數年輕觀眾而言,初識林青霞是源於徐克的武俠電影。
在其執導的電影《蜀山:新蜀山劍俠》中,林青霞飾演仙堡的堡主。
在秀美的面容、冷酷的氣質之下,演繹出了絕塵的美豔。
這是林青霞第一次涉足武俠片,也是她和徐克的第一次合作,就取得了巨大成功。
《蜀山》成為當年香港電影票房的第三名,而林青霞也因此提名當年的金像獎影后。

《蜀山:新蜀山劍俠》劇照
在《蜀山》之後,林青霞接連又拍了多部武俠電影。
當中最值得一提的,要數程小東執導的《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
這部改編自金庸小說的武俠片,讓林青霞徹底突破了自己的電影戲路。
她在片中既是霸氣十足、豪氣滿天的魔頭,又是威風凜凜、武藝驚人的高手。
而她女扮男裝的裝扮,既俊美又威武,瀰漫著江湖俠氣,成為新武俠片最具代表的經典人物。
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林青霞飾演的東方不敗身著紅衣,在江中飲酒的一幕。
這個鏡頭後來也被評為是「港片五美」之一,在觀眾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PS:另外四美是朱茵眨眼、張敏回眸、祖賢穿衣、淑貞叼牌。)

一個女演員把女性角色演好,並非一件難事。
但一個女演員要演好男性角色,則更加考驗本身的氣質和天賦。
《金玉良緣紅樓夢》和《笑傲江湖2:東方不敗》中,林青霞在反串時既有男性的威儀,又兼具女性的俊俏。
《六指琴魔》《刀馬旦》等影片中,林青霞遊離於具有男性英氣的女性角色間,同樣遊刃有餘。
無論是扮演男性還是女性,林青霞都讓觀眾折服於其精湛的演技和迷人的氣質。
這些口口相傳的經典角色也證明了,林青霞是中國影史上女扮男裝最成功的演員之一。


上:《六指琴魔》
下:《刀馬旦》
從影以來,觀眾對於林青霞美貌的關注,多於對於演技的要求。
但對於林青霞本人而言,卻一直想用演技來證明自己。
1975年,21歲的林青霞出演電影《八百壯士》,榮獲了亞太影展的最佳女主角。
但在此之後的十多年裡,林青霞都和大大小小的獎項失之交臂。
直到1990年,已經36歲的林青霞出演了《滾滾紅塵》,才再一次為自己的演技正名。

《滾滾紅塵》根據三毛小說改編的一部電影,林青霞在片中飾演女作家沈韶華。
片中的故事發生在動亂的日偽時期,而沈韶華是一個愛上漢奸章能才(秦漢 飾)的女作家。
可以看出,這是一個身份、環境、內心戲都十分複雜的角色,對演員的要求極高。

當時的林青霞已經度過了自己最青春的歲月,變得成熟而穩重。
多年來的生活挫折,化作她在影片中表現的無奈,很多對人物細節的把握都摻雜了自己內心的感悟。
而她和秦漢的感情戲,也演繹得絲絲入扣。不僅符合角色的性格,也恰當地反映了時代背景下人們的心態。
透過此片中爐火純青的表演,林青霞一舉榮獲當年的金馬獎影后。
她在領獎時說道:「獲得這個獎的最大的意義,是使我這十幾年的電影工作,變得更加完整。」
由此,林青霞終攀上了自己理想中的演藝生涯高峰。

在演戲之外,林青霞的感情經歷也十分傳奇。
在嫁給富商刑李源之前,她和秦漢、秦祥林長達幾十年的感情糾葛,一直被世人津津樂道。
如人飲水,冷暖自知,我們作為外人不便對此過多評述。
但是在一次活動中,林青霞面對觀眾尖銳提問的態度,卻讓人充滿敬意。
18年香港國際電影節時,林青霞是焦點影人。到了觀眾提問環節,一個滿頭白髮的大爺站起來問道:「請問您怎麼看秦祥林和秦漢。」
換做其他明星,可能會生氣發飆,或者不予置評。
但林青霞沒有罵人也沒有逃避,只是微笑地回答:「他們都是好人。」
臺下一片掌聲,其涵養和人品可見一斑。

林青霞與秦漢
結完婚的林青霞決定息影,此後她又多了一個身份:作家。
她最初開始寫作,源於一個特別的契機。
2004年,林青霞好友、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黃霑,曾向林青霞邀稿寫專欄。
林青霞以「不敢獻醜」為理由,婉拒了黃霑的邀請。
兩個月後,黃霑不幸因癌症去世,林青霞心懷愧疚,感覺自己欠了黃霑一筆文債。
正在此時,馬家輝向林青霞約稿寫一寫黃霑,於是她就寫下了《滄海一聲笑》。

林青霞與黃霑
這篇文章見報後,友人發現青霞文中表露出了真性情,文筆清麗流暢,都鼓勵林青霞繼續寫作。
由此開始,林青霞正式走上寫作之路。
受高中學歷所限,並且學生時代很少看課外讀物,林青霞的寫作之路開始得並不順利。
但因為息影之後有充足的時間閱讀,她便讀中外古典名著、當代文學,不斷提高自己的內涵和文采。
而她的文字不追求華麗的詞藻和高深的語言,只求表達自己的真性情真感受,這反而使得他的文字作品自成一派。
開始寫作以來,林青霞陸續出了《窗裡窗外》《雲來雲去》《鏡前鏡後》等作品,已然成為了名副其實的作家。

從瓊瑤筆下清純可愛的女子,到武俠電影中氣宇不凡的男兒。
從以美貌驚豔世人的花瓶,到以演技征服觀眾的影后。
林青霞將其精彩的一生,活成了一個時代的傳奇。
三十多年過去,我們至今仍然對這個充滿傳奇的女人,充滿無限的驚歎和讚美。
我們驚歎她的美貌,讚美她的角色,其實也是在懷念那個一去不復返的電影時代。

*本文作者:阿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