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航,性騷擾23個女生被曝

大多數人認識史航,應該是從《奇葩說》這個綜藝上,身材圓圓的,留著鬍子,戴個帽子,手裡經常握著扇子,一眼看上去,像個懂禮貌的文化人。

——如果「性騷擾」這件事沒曝出來

——如果「性騷擾」這件事沒曝出來。

——如果「性騷擾」這件事沒曝出來

在文藝圈裡,史航頭頂著許多光環——知名編劇,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6名編劇之一,參加過辯論綜藝《奇葩說》,也以嘉賓的身份被邀請參加《圓桌派》《見字如面》《嚮往的生活》,除此之外,他還是烏鎮戲劇節「青年競演」單元的評委。

有人脈,有資源,有權利,這也是很多女生在受到侵犯後,不敢發聲的最主要原因。

現在公開指控史航性騷擾的女生有23個(可能還有更多),從公開的聊天記錄可以看出,一些言論極度引起不適。

23位受害女性的爆料,撕開了時間的灰塵,把史航的猥瑣暴露在陽光下。

被侵害的女孩子們

被侵害的女孩子們

讓我們先捋一下,史航「塌房」前後發生了什麼。

匿名小黃的女孩,是第一個站出來揭露史航的人。

原本,她怕洩露隱私,不願透露細節。接著,兩名女孩聯繫上小黃,同樣的遭遇使她們擰成一股繩。然後是QY姑娘。

早在2016年,QY因工作關係認識了史航。第一次見面,史航就偷偷給QY拍照,還把照片發給她,言語十分露骨:

「你今天的屁股好緊繃。」

「其實誘人。」

史航很自信

史航很自信:沒有拒絕就是喜歡。

在第二次見面時,史航就公然擁抱了QY,抓她屁股,舔她耳朵,絲毫沒覺得有什麼不妥。

QY一時不知該怎麼辦,但又不能翻臉。她怕把活動搞砸,怕自己丟掉工作,那時她剛研究生畢業。

後來,QY又因為工作安排不得不跟史航見面,但到當天,因為身體不適,她告知史航,由同事代去。

這時,史航發來微信「總是因病不能幽會」,QY隔了一會回覆「太憔悴了我」,一句「我等著啜飲肥白的你」讓QY噁心到極點。

面對網上越來越熱的輿情,5月1日晚,史航發文回應:

「情緒我理解,但情況不屬實。」「我從未違背女性意願,亦從未利用過所謂的強權地位侵犯任何人。」

這份避重就輕、洗白自己的回應也讓更多女孩站了出來。

5月2日,被性騷擾的包括QY在內的5位女孩發佈聯合聲明指控史航——

受害者小黃:影視新人,「鸚鵡史航」的微博粉絲。2019年第一次與史航見面時,被史航在其北京住宅及住宅小區內聞頭髮,親耳朵。在她明確說不後,史航依然做出性騷擾行為。

受害者XB:史航微博粉絲。2020年11月加史航微信,2022年3月29日早9:00-10:40在深圳和史航第一次見面吃飯,席間言語騷擾,下樓強行扶胳膊,想要牽手被明確拒絕,合照摟腰捏腰部,打車時候在車內強行摸手牽手。

受害者WZ:史航微博粉絲。2017年烏鎮戲劇節期間,單獨會面時被史航言語騷擾以及扯開領口。

受害者S:剛來北京那會,在雍和宮附近參加讀庫的聚會,活動結束,史航提出順路可以捎上她。在車內被史航強行舔耳朵,把口水還流進了耳朵裡。

……

勇氣相互傳遞,站出來的受害者越來越多。

這些,可能還只是史航醜陋面目的冰山一角,他到底傷害了多少個女孩,還是個未知數。

面對越來越激烈的輿論,5月2日深夜,史航通過微博再次回應,企圖將性騷擾扭轉成你情我願的「風流交談」。

為了擺脫性騷擾的罪名,史航也是煞費苦心,把陳年舊事的聊天記錄都發了出來,只為證明一件事:「是她們翻臉不認人,我沒有性騷擾。」

他的邏輯依舊很清晰,既然是你情我願的事,便沒有所謂的加害者和受害者,吃瓜群眾都散了吧。

當然,這是史航的一廂情願,受害者並不認同:「我們要求史航在本聲明發出後,就他的性騷擾行為公開向全體受害者道歉。」

但史航再沒有回應。

有權利的施害者總以為不說話不回應便會不了了之,可受害者不會,她們等的就是這一天。

當女孩們出來發聲

當女孩們出來發聲

5月4日一早,史航事件當事人小默再次站出來繼續揭發史航的「罪行」,把他一貫的手段、一貫的伎倆統統公之於眾。

因為工作認識,加微信,主動邀請來家做客……私下邀約以看電影之名行齷齪之事。

「電影院燈一黑,便用大汗淋漓的身體貼近我的胳膊,在我耳邊嘀嘀咕咕……就在我努力表演入神的時候,他突然抓住我的手……進而在我腿上摸來摸去。」

當時小默被嚇到,但她的第一反應不是「快來看啊有人性騷擾」,而是生怕別人看到丟人。她嚇壞了。

電影結束後,史航搶走了小默的包,目的是要打車送她回家。在車上,史航變本加厲,對小默吮吸耳朵,從裙底往裡摸……

這還沒完,到了家樓下,史航見沒有路燈,一把抱住小默,解開她的衣釦,舔舐她的鎖骨和胸口,一隻手大力禁錮她,另一隻手繼續往她裙子裡摸……

小默不敢反抗,在他龐大有力的身體下也反抗不了。不知過了多久,史航才放開她,此時的小默全身已經麻了,等小默回到家,第一時間在美團上買了一瓶婦炎潔,洗了一個長長的澡,從頭澆到腳。

這件事徹底擊碎了小默的三觀,之後的日子,她在反覆重建和坍塌中崩潰了一次又一次,甚至有想過跳樓結束自己的生命。

一年後,她才從這種痛苦中走出來。

而史航依然在圈裡過得風生水起,受害的女孩依然一個接著一個。

最諷刺的是,史航曾給《房思琪的初戀物語》寫下動人的推薦語:「走過危機四伏的成長,我們每個人都是青春的倖存者。」

一回頭,才發現史航才是那個製造「危機四伏」的人。

事情發生後,餘秀華發微博隔空發問: 「藏經滿室,無非蜩鳩之榆。讀書萬卷,不過沐猴之冠。@鸚鵡史航 對麼?」

對此,史航未作回應

對此,史航未作回應。

作為玩轉流量的人,他自知現在處於什麼境地,也明白此時說什麼都對自己不利。

但受害女生鼓起勇氣出來發聲,揭露他的醜聞,就應該讓他為此付出代價,償還女生們被摧毀的人生。

讓壞人得到懲罰

讓壞人得到懲罰

就在輿論一面倒時,也有網友提出一個避不開的疑問:

為什麼時隔多年,受害者才發聲?

這不得不說到一個性騷擾事件獨有的現象。

在類似的性騷擾中,騷擾者往往有著把控全局的自信,而受害者卻陷入自我懷疑當中。

還記得房思琪在受到老師侵犯時,對方是怎麼施加蠱惑的嗎?

「這是老師愛你的方式,你懂嗎?」

這顛覆了房思琪的所有想象,她只能順著老師的「思路」,合理化老師的狡猾。不然,她的信仰會就此崩塌,人生陷入無盡的深淵。

也沒辦法解釋,為什麼自己崇拜的老師,會對自己做這樣齷齪的事。

史航事件中的受害者也一樣,她們必須不斷地「反思」自己是不是熱情過度,才能活得自洽一點。

否則,她們無法理解一個「文化界」的前輩,會油膩到這種程度,時不時秀一下「期待你的露背裝」等「情話」。

與不夠「普信」的受害者相比,史航從未隱藏自己的「風流」。雖然他其貌不揚,鬍子一大把,卻很會穿搭,可能自以為風流倜儻,經常帶著各種女孩去看戲。

他很會撩撥年輕女性的情緒。

他第一次見到小默,是在鼓樓西劇場的朗讀會。

朗讀會結束後,有一個面對面建群的活動。當時兩人還不熟,但史航卻突然阻止小默進群,理由是擔心別人加她微信。

這曖昧的話語,讓小默不知所措,她以為這是前輩的「賞識」,不敢當場給他難堪。

史航類似的騷操作還有很多,包括偷拍不同女生照片,有時告訴她們「像水果一樣水靈」,有時附上騷話:「偷拍了一張,因為喜歡。」

也包括舔完對方的耳朵後,追加「情話」: 「替我謝謝你的左耳。」

所有這些,史航完全不加以掩飾,她就像房思琪的老師那樣,把種種猥瑣的行為變成一種「個性」。

而受害女性因為閱歷太淺,覺得為此生氣好像太「小題大做」了,根本沒有意識到,其實這不是玩笑,這就是性騷擾。

就在她們猶豫到底該如何給史航的行為定性時,關鍵性的證據忘記保留了。

反過來,這又給史航增添了不少自信心,我彷彿看到他聳了聳肩說:「清者自清,要是她們覺得這是性騷擾我也沒辦法。」

但壞人總有一天會自食惡果,儘管不是那麼及時。但我們還是漸漸看到曙光,這只是一個開始。

對於史航性騷擾事件,@磨鐵讀書以零容忍的態度,刪除了他的相關內容。

@新週刊緊隨其後,發表聲明暫停與史航的一切合作。

99讀書人旗下的《巴黎評論》叢書編輯部,也於5月1日上午在官方小紅書賬號發文,「取關史航」,並呼籲閱文集團主辦的「探照燈好書」表態。

是的,這個懲罰才剛剛開始。

在性騷擾事件中,取證太難

在性騷擾事件中,取證太難。

那麼,我們該如何定義「性騷擾」?

三聯生活週刊就此事採訪呂孝權律師,在《性騷擾界定,到底該以誰的感受為準?》一文裡強調:

職場性騷擾有三個構成要件:

第一,違背受害人意願;

第二,施害人的行為中,只要有性含義,無論是何種形式,何種企圖,都構成性騷擾;

第三:性騷擾的界定只參考受害人的主觀感受,不需要考慮或追究施害人當時的主觀目的或主觀情緒。

所以,只要受害人主觀感受某種行為是性騷擾,我們就可以判定施害人存在的性騷擾行為。

對於很多網友提問:為什麼不報警?

用呂孝權律師的話說:「與其苛責受害者為什麼不拿起法律武器,我們其實更應該反思,整個社會是否提供了足夠良好的各方面支持資源。」

女生受到侵害的事一直在發生,我們需要做的是更關注關心受害者,站在她們這一邊,同她們一起吶喊。而壞人就應該為他的所作所為付出代價,而不是逍遙法外。

林奕含在生前專訪中說:「惡人還高高掛在招牌上,我恨透了自己只會寫字,我走在路上還能看到李國華他的招牌,他並沒有死,也不會死,這樣的事情仍然在發生。」

的確,只要沒有關鍵性證據,史航就能一直裝糊塗。

如果受害者不夠自信,等待她們的就是再次陷入自我懷疑的怪圈。

試想一下,每當受害者鼓起勇氣說出來,馬上就有人不懷好意地質問:

「你不是自願的?」

「當時你為什麼不說?」

類似的二次傷害簡直是無差別攻擊。

於是,她們開始了「自我反思」,後悔自己穿的裙子太短,後悔沒有板著臉拒絕……

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如今疑惑的女性突然驚醒,大聲問自己:為什麼加害者自信拿捏一切,身為受害者反而感到羞恥?

從這個角度看,最應該「普信」的,不止是23個受害女性。

我們都要摒棄受害者有罪論,拒絕「分析」清白的自己,而是學會「責備」他人。隱忍、退讓,只會讓「史航」們更加肆無忌憚。

願所有的女性都有說「不」的底氣,都有揭發「史航」的勇氣。因為那從來就不是你們的「汙點」,而是「史航」的劣跡!

我們期待著看到「史航們」身敗名裂!這是他應得的!

相關文章

林志玲,娛樂圈第一美女,宣佈退圈

林志玲,娛樂圈第一美女,宣佈退圈

上個月,網上傳出林志玲退圈的訊息。 在蔡康永的新訪談節目《眾聲》中,她表示,不會重回演藝圈工作。 而且即便之後孩子長大,也不會復出。 林志玲...

毛不易,做自己的巨星

毛不易,做自己的巨星

黑格爾曾說,「不愛音樂不配作人,雖然愛音樂,也只能稱半個人。只有對音樂傾倒的人,才可完全稱作人。」 雖然沒有什麼藝術細胞的我,也只能稱半個人...

李誕、黑尾醬離婚!

李誕、黑尾醬離婚!

8月21日,有網友曝光李誕朋友圈,疑似宣佈離婚。 「朋友們總問起就說一下,我和典典確實分開有段時間了,感謝關心。」 隨後,李誕工作人員確認李...

混亂的娛樂圈,誰是下一個吳亦凡

混亂的娛樂圈,誰是下一個吳亦凡

今天頭號大新聞: 吳亦凡因涉嫌強姦罪,已經被依法刑事拘留! 被刑拘,說明公安部門已經掌握了一定的證據。 這也充分說明,之前所曝的吳亦凡醜聞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