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烏鴉要推薦一部 9.1 分的冷門紀錄片,和愛情有關:《相思繪本:我倆的故事》

本文部分資訊來源:《我倆的故事:平如美棠》(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相約:饒平如訪談》(海峽衛視)、紀錄片《穿越七十年的愛情》
91歲的饒平如,沒想到,自己會被中外媒體競相報道…
皆因他的300多幅畫。
87歲那年,饒平如的妻子毛美棠去世,他的思念難以排解,就想了個辦法:把與美棠的點滴生活,畫出來。


沒學過畫畫的饒平如,拿起畫筆,戴上老花鏡,根據自己的記憶,臨摹出那些舊時光。
就這樣,歡欣愉悅,離愁別緒,時代沉浮,生離死別,都被他鎖在了300多幅畫作裡….

壹丨巧傳愛意
饒平如和毛美棠,是一見鍾情。
初見美棠時,她正右手拿鏡,左手拿著一隻口紅塗抹。
在見美棠之前,父親就曾給平如相過兩次親,但平如都不來電。
直到遇見美棠…


他說:這個世界蠻奇怪的,其他人就是沒有感覺。
兩人約會時,平如不好意思說「我愛你」。
怎麼辦呢?
他想了個點子,給美棠唱了首《Oh Rose Marie》:
I`m always dreaming of you. No matter what I do , I can`t forget you.
(我的整顆心都為你沉醉,每時每刻我都想念著你)
平如的羞澀和愛意,都藏在這些英文單詞中。

美棠雖然不懂英文,但聰明如她,知道平如在唱什麼,於是,她回唱了一首中文歌:
白石為憑,明月為證,我心早相許,今後天涯願長相憶,愛心永不移。

1948年,27歲的平如,24歲的美棠,結婚了。
兩人的命運,自此纏繞在了一起。
遇到美棠之前,平如覺得「男孩子心粗,死在戰場上都不怕」,但遇見美棠之後,他開始怕死,怕遠行,真真切切地思慮起將來。

貳丨遷就對方
俗話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
但平如不這麼想,他更喜歡把婚姻,比作兩人愛情的開始。
經營婚姻,是需要智慧的,平如的智慧,就是:遷就。

人們的娛樂方式開始多樣化。
美棠愛看電影,常常拉著平如一起去看。
但美棠是近視眼,得坐前排,平如的視力極好,得坐後排。
這個問題,其實很好解決:兩人看電影的時候,分開坐,看完再聚頭。
但為了遷就美棠,平如也跟著坐在前排,久而久之,平如也成了個近視眼。
對於自己的近視,平如很開心:我終於和美棠同步了。


美棠講究,挑剔,時常挑平如的毛病,有時連兒女都看不過眼。
平如卻說:人家教育自己老公,跟你們什麼相干?
就這個問題,柴靜曾經採訪平如:有的男人可能會覺得,會不會對自己太挑剔了,覺得面子下不來?
平如說:什麼面子?沒有!


晚年時,美棠患上阿茲海默症,經常說胡話,平如也習慣性地遷就她。
大晚上,美棠會突然想吃某家店的東西,80多歲的平如,騎著單車,趕在商店關門之前,買好食物。
結果,買回來,美棠完全忘了這回事。

有段時間,美棠經常在找一件黑底紅花的衣服,其實這件衣服,根本不存在。
平如就尋思著,去找位裁縫,做件一模一樣的衣服送給美棠。

對於平如的做法,家裡的小輩氣急敗壞,一是覺得做這些事沒啥意義,二是擔心老爺子的身體,經不起折騰。
但平如說:不這樣做,我心就不安,理就不得,做了我心裡沒什麼愧疚,不做倒是一個永遠的譴責…你可以做的事情,為什麼不去做?

叄丨不離不棄
1958年,平如因為出身問題,被送到安徽改造。
這一去,就是22年。


為了不連累家人,平如做了一個無奈而安全的選擇:和美棠離婚。
離婚信寄出不久,平如就收到了美棠的回覆。
回信裡,是一張全家福,美棠臉上滿是笑臉,信的背後寫道:平如,你看我們不是很好嗎?爭取早日回家,我們仍是一個幸福的家庭。

其實,美棠並不好。
一方面,她要頂著壓力,受盡周圍人的白眼。
另一方面,平如的離去,讓家裡的經濟急轉直下,美棠得負擔五個孩子一個老人的生活開支。
家裡能當的都當了,美棠還跑去打臨工,甚至去上海自然博物館的工地上,背水泥。
一袋水泥,三十多斤重,美棠得背上一天,也因此落下了許多病根。

時至今日,平如只要經過上海自然博物館時,總要在階梯那裡坐一會兒,手撫臺階,內心悵然。
平如說:這臺階裡,有美棠的汗水,以及她的痛苦。
因為平如的身份,家裡人不免要受些影響。
為了不讓孩子對父親心有怨懟,美棠總要給年幼的孩子說:爸爸是個好人,他在外面很辛苦的。

在最困難的時候,美棠從沒想過離開平如,甚至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她還給平如寄糖果和魚肝油。
大時代浪潮中,人與人的關係,一觸即破。
美棠卻用了22年,踐行了她年輕時給平如唱過的歌詞:今後天涯願長相憶,愛心永不移。

肆丨平淡中感受幸福
平如和美棠再相聚時,平如57歲,美棠54歲。
離去時,平如風度翩翩,美棠青春靚麗,歸來時,兩人都已兩鬢斑白,滿臉皺紋。
在餘下不多的時間裡,他們比許多人更能捕捉小確幸。

一天早晨,孩子們都出去工作了,家裡只剩下平如和美棠。
兩人結伴出門,去菜場買了一袋毛豆,回到家,兩人就坐在陽臺邊,迎著晨風,剝毛豆。
這是平如的記憶中,覺得最幸福的時刻。
愛和幸福不需要儀式感,它是時光流逝中,慢慢沉澱下來的安心和溫暖。

兩人對坐剝毛豆
偶爾,兩人會拿曾經出過的糗,來嘲笑對方。
比如,美棠年輕時,把秧苗誤認成韭菜;平如買菜時,分不清菜心卷和黃芽菜。
還有一次,美棠讓平如給孫女買一本叫「牛康」的英文書。
平如買回來,美棠一看,就火了:我讓你買牛康,你買什麼新概念啊?
原來,不懂英文的美棠,把新概念(New Concept,讀音大意:牛康)的英文名字,搞成了中文名字。

平如和美棠的一生,被裝在了《我倆的故事:平如美棠》的繪本里,又被紀錄片《相思繪本:我倆的故事》以採訪加動畫的形式,保留在了鏡頭裡。
平如的繪本受到很大的歡迎,不僅在國內出版,還在美國、法國、西班牙等9個國家出版。

在紀錄片中,平如透露了一個細節:自己襪子的尺寸、襯衫的號碼、家裡的存款,他一概不知。
這些資料,全在美棠的腦子裡。
平如都記些什麼呢?
他記:第一次和美棠見面時,她才十歲,當時他還拿了一件新玩具給她玩。
他記:美棠5歲那年,誤食鹿茸差點死掉。
他記:美棠小時貪玩,喜歡偷拿父親的鑰匙,去開家裡的保險櫃。
這些事蹟,都是美棠說給他聽的,但平如卻記了很多年。

他還記:
自己和美棠在臨川吃過炒藕絲;
在柳州喝過魚甡粥;
在貴陽吃過粽子;
在徐州吃過油條;
在安順煮過火鍋…

都是些無關緊要的,可以隨時被時光淘汰的細碎之事,卻在平如的記憶中,閃閃發光。
平如說:對於我們平凡人而言,生命中許多微細小事,並沒有什麼特別緣故,就在心深處留下印記,天長日久便成為彌足珍貴的回憶。

年輕時,時代和他們開了一個玩笑,晚年時,命運又作弄他們…
起初,平如患上急性壞死性胰腺炎,治癒後,又突發心絞痛,進行心臟搭橋手術。
平如痊癒後,美棠卻罹患尿毒症和老年痴呆症。
美棠的尿毒症,需要做腹膜透析。

平如把自家的洗浴室進行徹底消毒,然後置上一盞紫外線燈,作為腹膜透析室。
他又去請教護士如何做透析,把過程詳細記在本子上。
每天,平如都要從早上5點,忙到大半夜。
但最痛苦的,是美棠的老年痴呆症,她與平如的所有經歷,正慢慢從她腦子裡消失。

有一次,美棠躺在床上說:去拿把剪刀來,這被子太大了,我要把它剪小一點。
平如大吃一驚,這才意識到,美棠是真的糊塗了,那一剎那,他心裡感覺到一種幾十年分離都從未有過的孤獨。

還有一次,美棠忽然喊孫女的名字,平如說她去上班了,美棠不信,滿屋子找,找不到,就說平如故意把孫女藏起來了。
平如覺得,美棠恐怕再也不可能恢復正常思維了,不由得絕望至極,坐在地上痛哭起來…

此時,平如才深刻理解了,楊絳先生在《我們仨》裡寫下的一段話:
我們一生坎坷,到了暮年,才有了一個安頓的居所,但是老病相催,我們已經到了生命的盡頭了。
2008年,美棠病重入院。
她時常陷入昏迷,偶爾醒來,卻是叮囑平如:你不要亂吃東西啊。
又叮囑小女兒:你要好好照顧你爸爸。

不過兩月,美棠的病情惡化,最終離去。
搶救時,美棠在一群人中,看見了平如,眼睛一紅,流下了最後一滴眼淚。
這個場景,被平如畫了出來。

美棠去世後,平如剪了她的一縷頭髮,用紅繩捆著,用白紙包著,放在身邊。
她的骨灰就放在他的臥室裡,平如捨不得把她單獨擺到客廳,每天早晚,上一炷香。
半年後,平如拿起了畫筆…
平如說:那時我想,我唯一能做的就是記錄下我和美棠的一生,因為只有這樣,我的良心才得到些許安寧,如此,我便能善始善終了。

2014年,平如重回家鄉江西,尋找與美棠相遇的地方:陳家橋。
但滄海桑田,世事變遷,江西大改建,記憶中的陳家橋已不復存在。
站在陌生的街頭,平如悵然地說:都拆光了,那我就在原地站一站吧。

神奇的是,平如找到了一棵柚子樹,此樹曾長在美棠家院子裡。
當年,美棠就在這棵樹下,拍了一張照片。
平如靠在這棵樹上,老淚縱橫…


平如說:柚子樹還在,但人卻不在了…

在繪本的第302頁處,平如摘抄了白居易的一句古詩:相思始覺海非深。
在最後一頁,平如寫下了這句詩的註解:海並不深,懷念一個人比海還要深。

90歲那年,饒平如忽然開始學起了鋼琴…
這把年紀,學鋼琴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饒平如堅持要學,因為他想彈一首歌:白石為憑,明月為證,我心早相許,今後天涯願長相憶,愛心永不移…
這首歌,65年前,美棠曾經唱給他聽過。
別人問:這麼長時間了,愛不會磨平嗎?
他說:怎麼講能磨得平呢?這是個永遠的事情。

2020年,平如在上海去世,享年99歲。
平如和美棠相愛了一輩子,現在在另一個世界裡,應該重聚了吧?

這年頭,人們動不動就「相信愛情了」,動不動又不相信了…
平如和美棠的故事,告訴我們,原來「不離不棄」「相濡以沫」這些詞彙,並非矯情和空洞,而是真有其人,真有其事,真有其情…
他們的故事裡,沒有海誓山盟…
有的只是,一起吃很多頓飯,一起數著每一分錢花,寒來暑往,互相提醒添加衣物,生病的時候互相照顧。
有的只是,一起顛沛流離,一起抵抗時代風浪,在最窮困的日子裡,依然找到生活的詩意,在最艱難的歲月,十指相扣,從未想過放棄。
最深的深情,不過就是這簡簡單單的模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