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昕然,她怎麼敢的啊?

在網友津津樂道的角色中,她可能是梗最多的那個。製香達人、絕命毒師、冰嬉藝術家、安小鳥、鳥妃……

你肯定猜到是誰了。

安陵容

安陵容

誰都沒想到,十年過去了,她越來越火。甚至,有網友還要專門闢一門大課:安陵容學。

但,角色爆火,飾演她的演員卻漸漸消失在大眾視野之中。

我想說的是,你越了解這位演員,你就越會為她打抱不平。

陶昕然

陶昕然

是不是有很多人,只熟知安陵容,卻叫不上演員的名字。

這也是陶昕然的窘況。她是娛樂圈為數不多的性格演員,但在大火之後,卻逐漸變得「邊緣化」。

追根溯源,這一方面來自他人的偏見,一方面出於自己的選擇。一切,還是要從安陵容說起。

陶昕然

籠中之鳥

安陵容的一生,就是一場大型悲劇。

起初,《甄嬛傳》是從「三人組」切入故事。

但她們的身世與心志大相徑庭。

甄嬛與沈眉莊,家世顯赫,對選秀意興闌珊。

安陵容,縣城之女,從家財到衣著再到儀態,處處透著寒酸。

一開始差點因為叫不上腳程快的馬車而誤了時辰。

於是,安陵容習慣性地顯露出了自己的討好型人格。

陶昕然

此後,安陵容的順遂,都多虧了甄嬛的施救。

她又一次想討好,私下了結了餘氏的性命,並向甄嬛邀功、表忠心。

卻聽到沈眉莊與甄嬛剖析她的狠毒本性。

安陵容有強烈的向上爬的野心,卻又缺乏大家閨秀的儀態與魅力。

她使出了渾身解數。

擺在明面上的是才藝。

先是用嗓子,嗓子不行了,就苦練冰嬉舞。

暗地裡則是用藥。

可謂不擇手段。

她甘做皇后的傀儡,但最終作繭自縛,被「甄嬛黨」一舉扳倒。

在《甄嬛傳》裡,為何最禁得起解讀的角色是安陵容?

因為她足夠複雜和豐富。

安陵容一生活得卑微,就連巔峰時的封號「鸝妃」,也不過喻指了被關在籠中的鳥。

她最常見的動作是:低頭、順眉、收著下巴,從不敢正眼看人。

而在陰毒手段被拆穿後,她要去面聖。

等待的間隙,她終於抬起了頭,這也是她唯一一次抬頭。

她哀嘆自己的命運,同時也亮出了逆鱗。

陶昕然

安陵容與甄嬛的最後一次相見,也是名場面。

她一口一口吃著苦杏仁,劃破鴛鴦刺繡,將一切歸咎於異化人性的深宮歲月。

十年來,安陵容從天怒人怨再到人人皆憐。

這令人想起了《北京愛情故事》裡的石小猛或者《神話》裡高要。

陶昕然
陶昕然

他們是「反派」,遭人厭恨。

不過,一旦觀眾成長起來,就難免拿他們來自況。

因為相比於天選之子,他們,更接近於被嚴酷現實一次次打擊的自己。

當然了,安陵容能火,絕對離不開演員陶昕然細緻入微的演繹。

可,這個角色也成了她職業生涯的鳥籠。

陶昕然

我不是安陵容

事實上,陶昕然的個性與安陵容截然不同,甚至完全相反。

現實中,她熱情開朗,坦率隨性,從不見什麼卑微懦弱與唯唯諾諾。

就拿拍攝花絮來說。

這是在拍冰嬉舞那場戲。

大喊大叫的是她。

拍攝間隙,調戲皇上的也是她。

說到這裡,又不得不讚嘆導演鄭曉龍的眼光毒辣。

當初去試戲,陶昕然也不知道能演什麼角色。

到了面試間,她看著滿屋子的男女演員們戰戰兢兢,連椅子也只敢坐邊,只有她整個坐滿。

她能被選中,是因為演過《黛玉傳》裡的探春。

陶昕然

那時,在場的所有人都驚訝不已。

因為這個角色導演組挑了很久很久。

直到導演將她的相片放在了最前面,位置僅次於孫儷和陳建斌,陶昕然這才開始緊張起來。

陶昕然

雖然個性灑脫,但陶昕然對待表演絕對一絲不苟。

她為安陵容寫人物小傳,仔細揣摩人物心理,並通過一些細微的動作和眼神予以表達。

陶昕然

可是,因為《甄嬛傳》大火,因為陶昕然將安陵容塑造得太過成功,以至於包括影視製作人和觀眾在內的很多人,用這個角色「圈禁」了她。

來邀約的角色,大都跟安陵容的人設相同。

更讓人無法接受的是。

入戲太深的觀眾開始網暴,甚至殃及了她的家人。

但,個性火爆的陶昕然不似安陵容那般乖巧依人,直接開懟。

陶昕然

其中有一條,陶昕然的回覆很見志氣

都几几年了,還沒出戲嗎?

陶昕然

除了對網友的寬容,還含有她對錶演的追求。

她不想沉溺在過去的成功之中,而是想尋找突破的可能。

在《甄嬛傳》以後,陶昕然演了很多身份、個性迥異的角色。

比如《馬上天下》裡的梁楚韻,直爽,性格如火;《胭脂》裡被逼上絕路的馮曼娜,英姿颯爽;《女士的法則》裡的離婚律師蔣瓊。

陶昕然

如果不是盤點她的作品,我甚至不記得她曾參演過現實題材影片《找到你》。

在片中,她飾演全職家庭主婦朱敏。

短短几分鐘的戲份,她呈現出了角色因丈夫鬼混的憤怒與面臨失去孩子撫養權的無奈。

我注意到。

只是一個看著律師遠去的悲哀表情,導演給了她將近15秒的時間。

發現沒?

在這個流量上位的時代,她依然想追尋演員的價值與意義。

03

演員是什麼?

在採訪中,陶昕然很敢說。

我對下面這段話,印象最深刻。

陶昕然

這種現象,星爺在《新喜劇之王》裡諷刺過。

演員馬可特意僱了個老太婆,在他出場時趕人以造成「我是大腕」的架勢。

馬克這種行為是過氣明星的虛張聲勢。

還有一種,是新晉流量對錶演的毫不尊重。

陶昕然舉過一個例子。

生完孩子,她決定復出,但猛然發現,娛樂圈的風氣變了。

在片場拍戲,年輕演員沒有對演戲的敬畏與真誠。

陶昕然

不會演戲,架子還大。

有些明星,身邊有了助理,就生活不能自理。

至今,陶昕然還保持著原來的習慣。

自己能做的事,不勞煩他人;面對媒體採訪,不讓經紀人過濾採訪提綱。

還有一些現狀困惑著她:現在的戲為何大都充斥著俗套與狗血,現在的角色為何大都如此乾癟與無聊。

陶昕然推掉了一些角色後,發現無戲可演。

怎麼辦?

她決定自己轉型做總製片人,自己找題材與故事,自己攢班底。

這部電影叫《九月一日》。

留守兒童題材。

先來看幾張劇照。

現實風格,粗糲質感。

陶昕然
陶昕然

值得注意的是,陶昕然堅定地把成本放在製作上。

比如剪輯師,是拿過大獎的孔勁蕾(代表作:《鬥牛》《推拿》)。

主演方面,除了她還有男主角戲份重,選擇標準是:但凡不願意體驗生活,不願意踏實演戲的,一概不要。

至於其他演員,她找來的全是素人。

錢都花在了刀刃上,也有因陋就簡的魄力,說不定這種班底能迸發出一種可貴的現實與樸素質感。

那麼,陶昕然為何要選擇這種題材?

八年前,她在跟媽媽打電話時,了解到了留守兒童的悲慘現狀,那時就在心底埋下了一顆種子。

後來,她去實地走訪時,一個奶奶「撲通」跪下,請年前這位「明星」幫自己的孫子找媽媽。

陶昕然很慚愧,又心生一種責任感。

於是,她更加堅定了信念。

陶昕然

回顧陶昕然的演藝生涯。

她火過,後來沉寂,如今又選擇重新出發。

雖然,她的有些決定不一定成功。

比如在安陵容後,她沒有其他的重磅角色。

但我依然尊重這類演員。

她真誠而坦率,有自己的想法與堅持,還有對於表演孜孜以求的態度。

而當碰到南牆時,她又敢於自建城池。

陶昕然

一個紅遍大江南北的角色,也不足以成為禁錮。

或許,該摘下有色眼鏡的是觀眾。

當很多人對她的印象還停留於那隻「籠中鳥」時。

她早已振翅高飛。

陶昕然

相關文章

《後宮·甄嬛傳》劇情、劇評:宮鬥神劇

《後宮·甄嬛傳》劇情、劇評:宮鬥神劇

有部劇,對很多人來說都是特別的。評分9.3,播出十年後觀看界面每天還都會出現新的彈幕,它也依然可以成為大家充值會員的原因。 前些天,一套測試...

吳孟達患肝癌,周星馳真急了

吳孟達患肝癌,周星馳真急了

這兩天,影迷們都在為一個人揪心——吳孟達。 68歲的達叔,於去年底確診肝癌。近日完成了手術,目前已經進入化療階段。 評論區也和香玉一樣,紛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