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棋王》劇情、影評:華語頂配陣容,禁了真是可惜

棋王

棋王

本片改編自阿城的處女作,中篇小說《棋王》。

從籌備開始,就顯示出了雄雄野心。

侯孝賢策劃。

嚴浩、徐克執導。

梁家輝、金士傑主演。

羅大佑配樂。

集結兩岸三地頂級陣容,這是要炸裂的節奏。

然而,讓人沒想到的是,這部片子的拍攝過程險些爛尾。

整整拖了3年,才和港臺觀眾見面。

而且由於題材敏感,最終也沒能在大陸上映。

但羅大佑為本片創作的主題曲《愛人同志》卻跨越了地域,風靡一時。

專輯狂售53萬張,至今仍是羅大佑最暢銷的作品。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聽著歌,回到電影裡那個革命年代。

故事起始於一段充滿衝擊力的開頭

激動的人群集結在天安門前,熱淚盈眶,吶喊聲響徹雲霄。

一段段珍貴的歷史影像,見證了老一輩中國人對領導意志的絕對擁護。

這是我們大多數人未曾親歷過的時代。

這是我們大多數人未曾親歷過的時代

畫面一轉,取而代之的是各種廣告宣傳,股票、酒店、夜總會。

來到了我們習以為常的消費社會

開篇,便定下了基調——這是關於兩個時代的故事。

90年代的台灣,廣告商程凌受人所託,為電視節目《神童世界》出謀劃策。

他經驗老道,一眼就看出節目收視率下跌的原因——沒有噱頭。

為了拯救節目的收視率,他迅速挖掘出了心目中的潛力股:著名神童「小棋王」。

聽說,他下棋從來沒有輸過。

程凌決定去實地走訪,一探究竟。

途中,他回憶起20多年前,曾在大陸見過一位戰無不勝的「棋王」

那是1967年,程凌還是個孩子。

他抱著見世面的心態,回到大陸,去參加轟轟烈烈的知青上山下鄉運動。

綠皮火車裡,人頭攢動

綠皮火車裡,人頭攢動。

小程凌在骯髒又擁擠的廁所旁,遇到了「棋呆子」王一生(梁家輝 飾)。

此人竟然對周圍的惡臭渾然不覺,只想找人下盤棋。

可惜,沒人願意在這麼惡劣的環境下排兵佈陣。

突然,車廂裡傳來一陣騷動

突然,車廂裡傳來一陣騷動。

原來是美術生阿城(嚴浩 飾)的畫冊不小心掉了下來,剛好砸到了紅衛兵的頭上。

因為畫冊裡的人體素描,他頓時變成了眾矢之的。

迫不得已,只能拿出鋼筆手動給畫像打上馬賽克。

迫不得已,只能拿出鋼筆手動給畫像打上馬賽克

受到排斥的阿城,和形單影隻的王一生,成為了棋友。

兩人在火車上切磋棋藝,消磨時間。

王一生是個物慾極低的人,唯一的要求就是吃飽飯。

每到飯點,他總是最快光碟,連掉落在縫隙裡的一粒米飯都不放過。

即使是一粒米,他也懷著一顆虔誠的心,細細咂摸出滋味來。

雖然物質生活很匱乏,但他的精神生活卻走向了極致。

一門心思鑽研一件事——下象棋

甚至連假期都不休息,寧可大老遠跑到阿城幹活兒的農場,只為了找他下一盤棋。

阿城自知象棋造詣並不算高

阿城自知象棋造詣並不算高。

於是,將他引薦給了另一位棋藝高手,也就是程凌的表哥(金士傑 飾)。

兩人果然棋逢對手,火花四濺。

不料,激戰正酣時,卻突然被氣勢洶洶的紅衛兵破門而入。

原來,她們正在找一本丟失的紅寶書。

幾人在屋子裡看了一圈,沒找到紅寶書,卻對象棋有了意見,認為這是資產階級的東西。

接著就把矛頭指向了有資產階級家庭背景的表哥

幸好有王一生挺身而出,機智解圍,表哥才逃過了一輪批鬥。

自此,王一生、表哥、阿城三人,便結成了莫逆之交。

三人都喜愛下棋,其中還要屬王一生造詣最高,至今從未輸過棋局。

眼看象棋比賽就要到來,他興奮不已。

然而卻在這個時候,因為無意中誤撕了一張大字報,就被人舉報,鋃鐺入獄

心急如焚的表哥,一咬牙一跺腳,把祖傳的元代古董棋盤送給了領導

疏通了關係,才終於把王一生從大牢裡撈了出來。

到了比賽結束的那天,王一生才姍姍來遲

到了比賽結束的那天,王一生才姍姍來遲。

他立在寒風中,以自己的棉衣作為獎品,向冠亞季軍請戰

可惜,當你一文不名的時候,別人根本懶得搭理你。

要不是阿城舔著臉求情,這些勝利者也許真會任憑王一生凍死。

但幾局之後,他們紛紛落敗

但幾局之後,他們紛紛落敗。

王一生進入狀態,有了更加大膽的想法:

他決定以一敵九,並且是下盲棋

這條訊息不脛而走,震驚了整片農場。

眾人破開森嚴的會場、塵封的天窗,只為給他們留出足夠的空間好好比賽。

象棋比賽十分消耗腦力

象棋比賽十分消耗腦力。

阿城從懷裡掏出一個僵硬了的饅頭,給王一生充飢。

那是他自己都捨不得吃的口糧。

而王一生也不負眾望

而王一生也不負眾望。

一連擊敗8個對手,最後就連久未露面的隱士也重新出山,只為了見一見這個氣宇非凡的後起之秀。

雙方旗鼓相當,最後以和棋收場。

但王一生的鬥志,已經深深打動了老一輩棋王。

但王一生的鬥志,已經深深打動了老一輩棋王

王一生的象棋生涯中,從未輸過,僅僅打出過這一次平手。

而在90年代的台灣,程凌尋找的那位神童小棋王,同樣從未輸棋。

不過,他靠的並不是技藝,而是特異功能——

只要集中意念,便可以預測未來

這個才能被發現後,他漸漸被大人們當成了搖錢樹,預測股票走勢。

這下不僅《神童世界》節目組沸騰了,就連贊助金主也興奮了。

他綁架了小棋王,強迫小孩預測他的未來。

導致小棋王腦力透支,被送進了醫院。

更欺人太甚的是,金主還要求電視臺舉辦一場弄虛作假的象棋比賽。

他必須是贏家,這樣才能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他必須是贏家,這樣才能滿足自己的虛榮心

而小棋王從未妥協,他憑藉智力,戰勝了這個居心不正的大人。

可惜也因為用腦過度而透支了身體,不久於人世。

影片結尾,小棋王的靈魂在另一個世界和王一生相遇

兩位棋王站在人群之外,默默審視人群。

最後又攜手往歷史的深處走去。

棋王的主調,是由歷史延伸到當下的反思

《棋王》的主調,是由歷史延伸到當下的反思。

批判60年代的政治鬥爭,也批判90年代的消費主義,二者代表了不同年代的極端狂熱

表哥、王一生、阿城三位知識青年,都身不由己地被捲進了時代的浩劫。

他們的理想主義信念,時時刻刻在經受著荒謬現實的考驗。

而小棋王也未能倖免。

本來只想好好下棋的他,卻被利慾薰心的大人視作賺錢工具,這無疑是整個浮躁社會的縮影。

世事紛擾中,他們如何保有內心的平靜?

世事紛擾中,他們如何保有內心的平靜?

電影給出了一個理想的回答——

信仰。

表哥身上,一直戴著父親留下的十字架項鍊,支撐自己度過重重難關。

在這裡,十字架不代表任何宗教

它只是一個象徵,代表著堅定的信仰。

戴上它,人就有了目標,有了方向,不再混沌地活著。

而王一生、小棋王的信仰是象棋,阿城的信仰則是繪畫。

他們都找到了,支撐自己不被世俗同化的精神力量。

和平年代,還需要信仰嗎?

和平年代,還需要信仰嗎?

答案是肯定的。

信仰不必侷限在宗教範疇,它可以是有形的,比如考上一個好大學。

也可以是無形的,比如成為一個善良的人。

如今,物質生活越來越充實,但精神世界卻越來越匱乏。

當代人似乎已經漸漸不再提理想主義。

這也顯得《棋王》更加有現實意義。

我們無法抵禦時代的洪流。

但總有一些高於現實的信仰,值得我們去追尋。

但總有一些高於現實的信仰,值得我們去追尋

相關文章

25部最佳香港電影

25部最佳香港電影

今天,君君為大家盤點 1997 年至今,歷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影片。 25部一口氣放出,百看不膩! 1.《甜蜜蜜》(第16屆1997年) 評分:...

《新邊緣人》張學友、吳倩蓮,演技炸裂

《新邊緣人》張學友、吳倩蓮,演技炸裂

誕生在94年的《新邊緣人》,雖然被淹沒在了九十年代一眾血肉橫飛的槍戰片中,王晶編劇+劉偉強導演卻憑藉警匪之間的精彩鬥爭,重點表現了身處黑白邊...

20年前的香港恐怖電影,有多嚇人?

20年前的香港恐怖電影,有多嚇人?

今天,君君本想盤點2022年度華語恐怖片前十。不料能打的沒多少,隨便拎出一部20年前的香港恐怖片就能秒殺。 以前的香港電影是真的嚇人,恐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