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人還記得,那個熱血沸騰的夏天?一群籃球少年為夢想拼搏,闖進全國大賽。如今,時隔27年,這班由神奈川駛出的列車終於到站。
今天,麥叔就來聊聊它。這部凝聚80、90後一代人青春記憶的電影《灌籃高手》。
灌籃高手
The First Slam Dunk

評分:9.1 / 10
導演:井上雄彥 Inoue Takehiko
上映:2022 年 12 月 3 日
片長:2 小時 4 分鍾
演員陣容
仲村宗悟 Nakamura Shuugo、笠間淳 Jun Kasama、木村昴 Subaru Kimura、神尾晉一郎 Kamio Shin`ichirou、三宅健太 Kenta Miyake、巖崎諒太 Ryōta Iwasaki、坂本真綾 Maaya Sakamoto、瀨戶麻沙美 Asami Seto
文章目錄
電影《灌籃高手》劇情看點
1.「普通人」主角——宮城良田
說到湘北籃球隊,你會想到誰?
是自詡「籃球天才」的櫻木花道;

寡言冷傲,總喜歡單打獨鬥的流川楓;

浪子回頭的「運動男孩」三井壽;
還是執著堅毅、懷抱「稱霸全國」夢想的赤木剛憲。

然而,《灌籃高手》電影版的第一主角卻並非以上這些人物。
作為漫畫原作者的井上雄彥,這回再次「任性」了一把,將故事主線放置在了一個不怎麼起眼的角色身上——宮城良田。

這位身高1米68的控球后衛,在原版漫畫中並無鮮明特色,是「湘北五虎」中存在感最低的角色。

而電影版故事上的最大亮點,也正在於此——
通過「普通人」宮城良田的視角,重新展開這個關於籃球的故事。

宮城良田幼年喪父,哥哥宗太成為一家人的精神支柱。
平日裡,宗太總愛帶良田打籃球,並時常鼓勵性格軟弱的弟弟勇敢進攻。

可一場海難帶走了宗太的生命,這讓良田的內心再次受到衝擊。
之後,良田隨母親搬離沖繩,來到神奈川生活,卻始終沉浸於陰鬱的心境中無法自拔。

在這段漫長的時間裡,宮城良田被孤立、被欺負,也開始放逐自我,並逐漸變得冷漠。

但唯有一樣事物,每當良田想起,心中都炙熱無比。
這就是籃球。
打籃球,讓宮城良田重新找回生活的靶心,並從黑暗的谷底走出,直至走上全國大賽的舞臺。
可上了賽場,他心中還是緊張到不行。
畢竟對於小個子的良田來說,高個子球員的步步緊逼給他帶來巨大壓力。

要如何突破、防守,以及有條不紊地組織進攻,是必須攻克的難題。
於是,在《灌籃高手》所呈現的「山王一戰」中,我們不僅得以看到精彩的比賽對決,更可一窺宮城良田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

2.湘北vs山王一戰
漫畫《灌籃高手》的結局,是很多粉絲的「意難平」。
在井上雄彥的筆下,湘北在戰勝山王工業後,不敵愛和學院,最終止步16強,提前結束了全國大賽的征程。

對此,井上雄彥曾這樣回應:
「或許,青春本來就是不完美的吧。」
而之後,《灌籃高手》TV動畫版的製作,則由於情節拖沓、注水等原因,引發井上雄彥的不滿。
於是,在後期停止了授權。

這直接導致「山王一戰」在動畫TV版中完全缺失,給予粉絲又一記重創。
可對於自己的「親兒子」,井上雄彥沒有一天不想念他們。

於是,時隔多年,《灌籃高手》終於通過原作者之手得以再次綻放。
而「山王一戰」也終於有了動畫版。
電影開場,「湘北五虎」由漫畫線稿逐漸演變為三維畫面的一幕,令無數粉絲為之淚目。

伴隨著快節奏的電音搖滾樂,鏡頭直接切換到全國大賽的賽場。
影片採用「三渲二」的特效技術,與二維手繪精雕細琢的質感不同,這種呈現方式會著重凸顯畫面的寫實感。
人物的呼吸、運球、上籃等動作細節,在觀感上盡顯絲滑;
不僅如此,井上雄彥的超強分鏡頭與對敘事節奏的把控,也讓整場比賽充滿看點與懸念。
宮城良田揹負哥哥的心願,渴望「打敗山王」。
於是,「就算心再怎麼怦怦跳,也要裝作毫不在乎」。

赤木剛憲通過比賽化解了沉重的心理壓力,並在關鍵時刻,還對手以顏色。
三井壽在球隊陷入險境時,及時用精準的三分球化險為夷。
流川楓作為湘北隊的得分王牌,一直我行我素;

直到開始傳球給隊友的那刻起,他才獲得真正的成長。
而「籃球菜鳥」櫻木花道,不僅用短短4個月時間,成為湘北隊的主力;

更憑藉超人的意志力,燃爆了整個賽場,令隊友和對手都無比震撼。

「最後一球」的意識流畫風,堪稱本片的一大亮點。整段情節寂靜無聲,沒有一句臺詞,只有一幀幀跳動的畫面。
傳球、突破、跑動、投籃……
觀眾隨之心跳加速,並不自覺屏住了呼吸。
電影《灌籃高手》影評總結
井上雄彥對「灌籃高手」的重新解讀
雖然電影《灌籃高手》收穫9分好評,但依然有很多觀眾並不喜歡。他們對影片的諸多吐槽,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幾點:
一些經典臺詞和名場面沒有出現;

TV版《灌籃高手》的歌曲一首沒用;
晴子畫得太醜等等。

然而,如果迴歸電影製作本身,你會發現這些問題並不存在。
首先,作為一部商業片,電影《灌籃高手》是井上雄彥與東映公司斡旋、妥協之後的產物。
124分鐘的時長,電影結構的限制,使得很多情節沒辦法完全呈現。

其次,原作者井上雄彥並不想重複自己,更不願「販賣情懷」。
對於粉絲來說,讓他們心心念唸的劇場版,就算沒有一比一的情節、角色還原,也至少應該有一兩首熟悉的BGM才對。
但眾所周知,井上雄彥從來不是一個會「討好觀眾」的創作者。

當年,他可以為了《灌籃高手》的完整表達,放棄狗尾續貂。
後來的漫畫《Real》《浪客行》,也都曾以狀態不好為由停更。

可以說,井上雄彥對作品高質量的追求,是刻在骨子裡的。
也正因如此,電影《灌籃高手》從企劃到製作,才會如此別具匠心。

在採訪中,井上雄彥曾談及電影版《灌籃高手》的特殊意義——
他不願將它看作動畫版的延伸,即便與漫畫有關,也恰似相同的根生長出不一樣的樹。
而井上雄彥選取全新視角講述故事的想法,則源於這些年心態上的變化。

他表示,當初畫《灌籃高手》的時候,自己年輕氣盛,認為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所以,那時的他和櫻木花道最為貼近。

但二十多年過去了,隨著閱歷增加,他本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都已發生巨大轉變。
在遭遇生活中的痛苦和不順之後,這一次,他想從經歷痛苦、超越痛苦的角度來重新描摹這個故事。

電影《灌籃高手》評價心得
說到底,《灌籃高手》是一部有關「遺憾」的電影。
井上雄彥所試圖表達的,從來不止於熱血和青春。其中夾雜著現實的殘酷、生活的沉重、主人公的內心救贖,以及井上雄彥與自己的和解。

最後,希望喜歡《灌籃高手》的你,可以通過大銀幕再一次回味青春。
相信這個純粹雋永的故事,和依舊滾燙的夢想,會陪伴著你直到世界盡頭。

歡迎留言,聊聊你記憶中的《灌籃高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