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評】電視劇《三體》:評價上升,三體劇版這次爆了

去年年末,《三體》動畫版率先上線,口碑暴跌,從「國動之光」變成了「依託答辯」。而最近,終於等來了真人版的《三體》。

但誰也沒想到,這部「難產」了7年的陸產科幻口碑大爆,好評連連。

三體

Three-Body

電視劇《三體》

評分:7.5 / 10

導演:楊磊 Lei Yang

首播:2023 年 1 月 15 日

單集片長:45 分鍾

演員陣容

張魯一 Luyi Zhang于和偉 Hewei Yu陳瑾 Jin Chen王子文 Ava Wang林永健 Yongjian Lin李小冉 Xiaoran Li王傳君 Chuanjun Wang張帆 Fan Zhang

文章目錄

電視劇《三體》介紹

2015年,《三體》立項之初,網友們發出了熱烈的呼聲:

「不要拍攝!不要拍攝!不要拍攝!」

果不其然,《三體》的拍攝難度確實超乎想象,劇版耗時7年才終於搬上銀幕。

懷著忐忑的心情看完首播4集,確認這是一部還原度爆表,誠意滿滿的翻拍之作。

01

電視劇《三體》劇情看點

劇版《三體》完全遵循原作的步調,從第一部《地球往事》講起。

開篇,便是小說中的名場面。

1979年,青年葉文潔按下了人類與外星第一次接觸的按鈕。

螢幕中閃爍的「不要回答!不要回答!不要回答!」,宣示著人類命運就此改變。

轉眼,時間來到2007年。

警方發現了一起案件,死者是吞藥自殺,此人為葉文潔的女兒物理學家楊冬。

而在楊冬的遺書中,留下了一句讓人毛骨悚然的話:

「物理學不存在了。」

事實上,全球物理學家自殺人數急劇上漲,已經引起了巨大轟動。

為了查明一切,警察史強邀請了包括汪淼在內的數名科學家參加了會議。

會議上,警方公佈了重大線索。

這些自殺的科學家,都與一個名為「科學邊界」的組織有關。

會後,史強留下了汪淼,希望他能進入科學邊界,幫助軍方收集線索。

汪淼一心研究奈米,於是做出婉拒的態度,史強覺得他是貪生怕死。

而司令常偉思,則道出了人類的真實處境:

「整個人類歷史也是偶然,從石器時代走到今天,都沒什麼重大變故,真幸運。

但既然是幸運,總有結束的一天。

現在我告訴你,結束了,做好思想準備吧。」

人類即將滅亡?

人類即將滅亡?

司令常偉思似乎知道點什麼,但汪淼不以為意,至少他覺得自己不會自殺。

02

除了汪淼,科學家丁儀也是人選之一,他被認為是科學界最聰明的大腦之一。

他用一場檯球,模擬加速器中的粒子碰撞。

轉動桌子,五次實驗的空間不同,但結果並無差別,黑球都入了洞。

他反問汪淼:

如果黑球的運行軌跡完全不同,或入洞、或偏離、甚至亂飛,飛出太陽系呢?

沒錯,如今的加速粒子碰撞結果就是如此。

粒子運動變得沒有任何規律,這徹底顛覆了人類的認知,正如楊冬遺書中所說;

物理學已死。

汪淼非常震撼,於是去參加了科學邊界的一個會議,探討「射手」「和”農場主」假說

“農場主」假說:

一個農場裡有一群火雞,農場主每天中午十一點來給它們餵食。

火雞中的一名科學家觀察這個現象,一直觀察了近一年都沒有例外。

於是它也發現了自己宇宙中的偉大定律:

「每天上午十一點,就有食物降臨。」

感恩節那天,上午十一點食物沒有降臨;

農場主進來,把它們都捉去殺了。

人類在高等文明面前猶如火雞,人類所探尋的一切規律,可能只是高等文明的偶然。

雖然理論物理被限制了,但王淼的工作卻不受到影響。

他是搞奈米材料的,是應用物理,但沒想到汪淼也被盯上,怪事連連。

他開始發現自己的眼前閃爍著一行神秘的程式碼,那竟然是一串倒計時,似乎是他的死亡計時一般。

他在科學邊界的申玉菲的建議下,停止了實驗,沒想到詭異的倒計時消失了。

汪淼顯然覺得這是科學邊界搞的鬼把戲,有本事你們把倒計時打在太陽或者宇宙上!

結果科學邊界還真的做到了,讓整個宇宙在為汪淼而閃爍。

對方的神通廣大直接讓汪淼三觀崩潰了….

以上,是《三體》開篇的部分劇情。

電視劇《三體》評價心得

前4集可以說是資訊量巨大,出場人物眾多,懸疑感滿滿。

劇情方面,對書中的情節做了不同程度的詳略,敘事和懸疑感做的非常不錯。

即使沒看過小說,也可以非常好地代入劇情。

這一點吊打隔壁的動畫版,真的全靠同行襯托。

有些人說劇情緩慢,但是我覺得這是必要,因為資訊量很大。

科學家的自殺,人類物理實驗的鎖死,宇宙閃爍…一步步的說明對方的神通廣大。

從科學邊界組織,到農場主假說,再到三體遊戲,最後引出boss三體文明(外星文明)….

可以說這樣的節奏,才更有吸引力,而不是直接像動畫一樣一段旁白——

三體文明鎖死了人類微觀物理實驗。

總的來說,開局驚豔,瑕不掩瑜。

如果能一直維持這個質量,年度最佳國產科幻劇基本可以預定。

期待後期的劇情,不要讓我們失望。

相關文章

陳數,嫁得真好

陳數,嫁得真好

2003年,麥家將自己在情報部門工作十多年的經歷,寫成長篇小說《暗算》。 特情諜戰文學一度讓麥家被大眾所知,他說: 「他們一直生活在世俗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