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網上流傳著一段非常精彩的電影片段。
片中的人質即將被割喉。

千鈞一髮之際,狙擊手在800米開外準確將劊子手一槍爆頭,特種部隊迅速控制了現場,救下了人質。
整個過程可以說是乾淨利索、震撼人心。
但這些還僅僅只是冰山的一角。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聊一聊這個片段的出處。
這也是土耳其的申奧大片——
《山2》

而且讓人稱奇的是這部電影評分超級高。
IMDB評分9.7,最高的時候高達9.9分。
要知道《拯救大兵瑞恩》IMDb的得分才8.6分。

據說,拍攝成本只花了60萬美元 。
60萬美元,這是什麼概念?400萬 ,拍攝一部戰爭電影。
雖然特種兵們都是神槍手,也並非彈無虛發。
但是每一槍打出去,都有歸處。
每一槍,種兵們的身體都會隨著後坐力而有輕微抖動,十分真實。
就這樣的小成本,卻成了土耳其本土的票房冠軍 。
綜合之下,《山2》還是值得一看。
大概片紅是非多,豆瓣上只有 7.1 ,仍是一部值得欣賞的電影,點選圖片觀看。
影片開始,一個土耳其女記者即將在伊拉克被恐怖分子處決。

土耳其特種小分隊成員,有偽裝成流浪漢的。

也有埋伏在周圍破廢建築裡的。

在女記者即將被處死之際,特種小分隊發起了攻擊。
電光火石之間,從開始到結束,就用了五秒。

十名恐怖分子被全員擊斃。
五秒鐘,結束戰鬥。
這個短小又震撼的戰鬥場面 ,拍得讓人服氣。
至於這麼精彩的一段,文字描述過於蒼白,建議大家都去看看電影。
女記者名叫賽達 。
賽達被獲救之後,並沒有感謝特種兵的救命之恩。
反而一臉不高興。

這位女記者向來就是以懟軍方而出名,她出了事,軍方迫於輿論壓力還不得不救。
現在,女記者質問指揮官,不救那些人,就因為他們不是土耳其人?
不用懷疑,還是這句標準答案: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

但是女記者非常不滿意,同樣是命,我的命怎麼那麼值錢?
每一個生命都是同等價值,每個生命都不能被放棄。

不同價值觀的衝突,你站哪一邊?
先彆著急說答案,故事還沒完。
完成營救記者任務後,小分隊必須按時到接應地點乘坐救援直升飛機撤退。
但他們中途又遇到被恐怖分子劫持的兩位少女。

在彈藥不足的狀況下,小分隊冒險相救,護送少女們回村。
此時上級催促撤退,但那意味著即將到來的敵軍將會血洗整個村莊。
村莊裡只有25個成人和15個兒童。

究竟該不該留下來為這40個人和200名敵軍做希望渺茫的鬥爭?
在戰士們的腦海中,有個聲音在告訴他們趕緊安全離開;
但內心又不忍心見無辜的生命死在槍下。

在正確和命令間,他們需要做個抉擇。
最後,指揮官在他人生中第一次違抗了命令,他們將孩子送上撤退的戰機,將大人們藏進地窖。
指揮官知道,接下來的戰鬥懸殊太大,九死一生。
然後設置重重關卡,等待著即將到來敵人。

可是,終究敵眾我寡,開始有人犧牲。
一名士兵被俘虜後,遠處狙擊的夥伴大喊,我會永遠照顧好你的兒子!
被俘士兵欣慰地笑了,然後,拉響了身上的手榴彈,公眾號:橘子大大。
沒有美國大片式的完美結局,戰士們一個個中槍倒下。
其中一個中彈後跪在路中間,拒絕戰友的營救說,用我的身體做你的盾牌,幹掉他們,這就是對我最好的安慰。

生命真的很脆弱,子彈擊穿頭盔的瞬間、穿透胸膛的剎那,鮮活的生命就已經消失了。
影片並沒有渲染個人英雄主義,它更像是土耳其版的《拯救大兵瑞恩》——
用七名戰士冒著生命危險去營救一名記者,讓你在殘酷的戰爭中思考生命的價值。

「以人性之名反戰」,這才是影片在子彈和鮮血淋漓的鏡頭後,真正想要表達的東西。

用心講好一個主旋律的小故事,講出那些普通人保護普通人的故事,就能講出人性的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