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re of Love(熊熊愛火)劇情、影評:火山摯戀

今年堪稱 CP 爆發之年。既有《夢華錄》《蒼蘭訣》《星漢燦爛》當中的熱門古偶CP。

又有各路戀綜層出不窮的素人CP,讓磕學家欲罷不能。

但,魚叔今天要講的這一對,絕對不同凡響。雖是「三角戀」,卻被稱為今年最浪漫、最震撼的愛情奇觀

這CP出自一部紀錄片,高達8.9分,爛番茄新鮮度開局100%

不僅是年度票房最高的紀錄片,也是無數人期待的衝奧之作。

衝奧之作

今天咱們就來見識見識,什麼才叫CP天花板——

熊熊愛火

Fire of Love

Fire of Love(熊熊愛火)

評分:9.1 / 10

導演:薩拉·多薩 Sara Dosa

上映:2022 年 1 月 20 日

別名:火山摯戀

片長:1 小時 38 分鍾

演員陣容

米蘭達·裘麗 Miranda July卡提亞·克拉夫特 Katia Krafft莫里斯·克拉夫特 Maurice Krafft

文章目錄

Fire of Love(熊熊愛火)簡介

正如片名,火山與愛情的並置

正如片名,火山與愛情的並置,並非詩意的比喻,也絕無藝術的誇張,而是因為這對CP的身份相當特殊。

他們是一對火山學家夫妻,卡蒂婭和莫里斯。

,卡蒂婭和莫里斯

他們的工作就是追隨各地的火山噴發、餘波,採集樣本,收集資料,預測新的噴發,因此,他們的愛情故事也堪比災難大片。

他們會乘直升機到荒蕪之地,在硝煙中穿行。

不像偶像劇中,男女主在冬日裡踩雪、滾雪球。

卡蒂婭和莫里斯最常做的是,在炙熱、熔化的岩石上踩來踩去。

在手裡小心翼翼地團火球。

也不像偶像劇男女主在乾淨亮堂的廚房裡你儂我儂的經典場面。

他們常常就地取材,趁著熔岩溫度還沒降低,煎幾個雞蛋吃。

邊吃還邊互相吐槽對方的廚藝。

他們也有調劑生活的小生物。

有時是笨重的海豹,有時是小巧的松鼠。

縱情於廣闊天地間,無需刻意編排也足夠浪漫。

他們在爆破中享受蜜月之旅。

在峭壁懸崖上擺出pose。

沒有燈光璀璨的舞廳

沒有燈光璀璨的舞廳。

在巖塊、碎屑四起的火山邊緣,他們也可以自在舞蹈。

正如莫里斯所說,「我,卡蒂婭,火山,這是一個愛情故事。」

這段「三角戀」始於1966年。

當時恰逢火山學領域興起,大陸漂移學說被進一步確認。

卡蒂婭原本是地球化學家,莫里斯是地質學家。

他們因為各自的「初戀」——埃特納火山與斯特龍博利火山,摩擦出火花。

最終一拍即合,決定共同奔赴世界各地的活火山。

不像我們印象中嚴謹、古板的科學家形象。

這對夫妻更像個兩個瘋狂、自由的藝術家。

他們不願以傳統的科學方式將火山細緻歸類、命名。

而是認為每一座火山都是獨一無二的,都有其鮮明的個性。

所以,他們並沒有依賴科研資料,而是更多借助影像。

Fire of Love(熊熊愛火)劇情介紹

他們揹著各種攝影器械,追趕每一場火山爆發場面,為不同形態的岩漿、板塊留念。

這部紀錄片中,大量極具震撼力的素材都是他們親自拍攝的。

能清晰地看到板塊如何分離,湧出的岩漿填滿縫隙,形成新的陸地。

能看到滾燙的火山岩,如麵包一般膨起,又像巧克力一般熔化。

以及形成的岩漿湖,如一鍋滾開卻被遺忘的熱粥。

有劇烈的噴發,也有緩慢的溢流。

伴隨著空中溢起的熔岩碎屑,地球由此新生和裂變。

這就是莫里斯和卡蒂婭眼中的世界。

他們一生都為如此壯美、震撼的地球奇觀所傾倒。

他們彼此深愛,因為「沒辦法和不愛在火山之巔的人在一起」

他們決定不生小孩,因為只有這樣,「人生中就只有火山、火山和火山。」

「人生中就只有火山、火山和火山」

毫無疑問,浪漫的同時,他們的生活也是極度危險的。

地形原因,汽車一度拋錨了27次。

有時陷在熔岩池裡。

有時被突如其來的異物撞毀。

被燙傷也是常事。

莫里斯曾掉入滾燙的泥中。

右腿皮膚像洋蔥一樣剝落。

他稱之為「火山學家的洗禮」。

氣體取樣是基本工作,但也十分棘手

氣體取樣是基本工作,但也十分棘手。

將成分複雜的氣體裝入瓶中,這一簡單的工序常常要失敗很多次。

一次次突如其來的爆炸。

讓他們經常長褲子變成短褲衩,屁股還得縫縫補補。

但多數時候,好奇和熱愛蓋過了恐懼。

他們永遠無所畏懼,一起上刀山下火海。

僅有一次例外。

1971年,在和朋友乘船前往印度尼西亞時,莫里斯突然冒出一個大膽的想法。

他想在全世界最大的硫酸湖裡划船。

他覺得很有趣,因為從沒有人這樣做過。

卡蒂婭是化學家,深知強酸的可怖

卡蒂婭是化學家,深知強酸的可怖。

一行的化學家也都極力反對。

畢竟,這個湖裡,一塊石頭都能飛速溶解。

硫酸湖邊也都是面目全非的野生動物。

人一旦失足落水,後果不堪設想。

最終,卡蒂婭拒絕參與,但她還是尊重莫里斯的意願。

莫里斯和一個地質學家朋友一起挑戰。

他們在跳蚤市場買了一個橡膠艇。

懷著興奮又恐懼的心情,一點點向湖中心挪去。

直到硫酸溶掉鋼纜,腐蝕了丟下去的樣本瓶。

在逆風的惡劣情況下,他們花費三個多小時才平安返岸。

卡蒂婭一直在山上密切注視,揪著一顆心。

等他們上岸後,忍不住憤怒大罵。

莫里斯搬出尼采的話回擊,「傻子就是一無所有隻剩理智的人。」

但顯然,卡蒂婭從來不怕失去理智,她只是怕莫里斯離開

他們都深知,既已選擇了這條路,死亡就是一門必修課。

1980年,美國聖海倫斯火山爆發,一大片山坡崩落。

有兩位火山學家被灰火山的爆破擊中,當場身亡。

其中之一就是他們的好友。

其中之一就是他們的好友

朋友的離去讓他們悲傷,卻並未澆滅他們對火山的熱情。

相反,他們反而因此選擇了更冒險的一條路——灰火山研究。

火山可以籠統分為紅火山和灰火山。

以前,他們熱衷於拍攝色澤鮮麗的紅火山。

紅火山產生於板塊的分離,會形成溢流。

但只要判斷出河流走向,就可以避免受傷。

朋友因灰火山去世後,他們則轉而探求灰火山。

灰火山,是出了名的殺人火山

「就像是點燃引信的炸彈,但沒有人知道引信的長度。」

火山灰雲能噴發到30、40公里的高度,碎屑湧浪的速度高達每小時一千公里。

短短數秒內,就能摧毀方圓40公里內所有生靈。

但這些也並沒有消減他們對火山的迷戀。

他們依然滿懷期待地奔向每一次噴發現場。

還會發掘更多有價值又有趣的資訊。

比如,灰火山雖然危險,但它們的火山灰卻相當肥沃,有利於蔬菜種植。

他們就試著種出了「巨無霸」蘿蔔。

他們就試著種出了「巨無霸」蘿蔔
他們就試著種出了「巨無霸」蘿蔔

或許,在很多人眼中,這份痴迷和熱愛是難以理解的。

《2012》《龐貝末日》等災難大片,都展現了火山爆發時的末日景象。

從人類渺小的視角看去,種種自然偉力,遠距離看是壯美。

但近距離看,感受到的更多是一種蕩清一切的可怖摧毀力。

卡蒂婭和莫里斯並非沒有意識到這一點。

他們對火山的感情也發生過變化。

其實最初,他們是為了逃避人類社會,才選擇投奔自然的懷抱。

60年代的美國,社會動盪,人心渙散,他們一同上街遊行。

但最終出於對人性的失望,才將全部心力投注在火山上。

但80年代,他們再次奔向火山時,卻反而是為了奉獻社會。

也是從這時起,他們開始接近於傳統意義上的科學家形象。

契機是1985年,哥倫比亞安地斯山脈的魯伊斯火山爆發。

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嚴峻的火山噴發之一。

整個村莊都被吞沒。

原本,火山學家已經預言了這次爆發,也早已拿出了相應的技術報告。

裡面詳細列出種種令人不安的跡象,並說明了周邊城鎮所面臨的危險。

但沒料,

但沒料,決策者並沒有接受火山學家的建議

他們以成本太高為由,竟然完全沒有提醒居民撤離。

導致村莊被徹底摧毀,至少兩萬三千多人死亡

卡蒂婭和莫里斯窮盡一生觸摸地球的脈動、血流。

那一刻,他們卻只覺得自己的心在滴血,甚至無顏自稱火山學家。

雖說,20年來他們流浪在無人之地。

但一如莫里斯所說,他們熱愛火山,卻也更愛人類

他們也深知,只要對火山有足夠的了解,這兩者並不衝突。

因此,他們萌發出新的願望——讓人類避免火山之災。

他們反思,或許是因為技術報告專業性過強,無法令人信服。

但如果是直觀的攝影、圖片,視覺衝擊力更強,或許更能引起重視。

因此,他們決定集中心力拍攝防災的教育影片。

拍出火山吞噬萬物的場面、受災現場的情景,讓政府正視這一問題,也給普通大眾敲響警鐘。

為了實現這一效果,他們開始尋找
為了實現這一效果,他們開始尋找

為了實現這一效果,他們開始尋找最致命的灰火山

而且比以前更為冒險,更加近距離地拍攝。

常常在火山爆發,碎屑浪湧的時刻,還在50米處扛著攝像機呆立。

好幾回多虧被朋友及時拉走,才能死裡逃生。

可遺憾的是,他們終究不是災難片中永遠頭頂光環的主角。

1991年6月,他們在日本雲仙的火山爆發中離世。

日本的雲仙山在沉睡了200年後甦醒,讓他們異常激動。

可當天,因為下過雨,視線模糊。

他們為了拍得更清楚,站得離火山更近。

這一次,他們徹底消失於滾滾而來的火山灰裡。

同月,菲律賓的皮納圖博火山爆發。

由於預防措施得當,五萬八千多人成功撤離。

這正得益於卡蒂婭和莫里斯生前留下的影片。

他們提前預測到火山爆發的跡象,並用所攝素材製作了教育影片寄給菲律賓當局。

政府被他們的影像所震驚,十分重視他們的警告。

提前發佈預警、部署撤退,才沒有釀成嚴峻後果。

卡蒂婭和莫里斯,長眠於一生摯愛的火山

卡蒂婭和莫里斯,長眠於一生摯愛的火山。

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他們的軀體依然緊靠。

死亡也未曾將他們分開。

而他們留下來的知識遺產,還在拯救著無數人的生命,給人們以永恆的精神慰藉。

他們將自己活成了兩座火山。

留下了熾熱燃燒,剎那永恆的生命奇觀。

Fire of Love(熊熊愛火)評價

不難理解,這部影片能被很多人列入年度十佳影單。

作為一部以自然景觀為主題的記錄片,與之前同樣由國家地理出品的《泰國洞穴救援》《徒手攀巖》一樣。

它讓人心澎湃,久久難以忘懷。

不僅僅因為火山、洞穴、峭壁這些雄偉壯觀的自然奇觀。

而是因為罕見、可貴的生命狀態。

純粹的熱愛,極致的追求,忘我的境界。

一道不長的火光,卻足以給這個虛榮浮華的時代當頭一棒。

Fire of Love(熊熊愛火)線上看

相關文章

26集後,《夢華錄》硬傷就一個字

26集後,《夢華錄》硬傷就一個字

再聊個5塊錢的《夢華錄》。 放心,不是前些天你看的那些。 起因是,前些天討論宋朝美輪美奐的高贊留言太多,大家都開始關注和迷戀中華宋文明之美。...

《夢華錄》劇情、劇評:瑪麗蘇相親劇

《夢華錄》劇情、劇評:瑪麗蘇相親劇

今年《夢華錄》火了,而且火的很有說服力。 其中最大的看點在於劉亦菲和陳曉,當他們兩個人沾上古偶劇,不管怎麼裝扮,都會在氣質上穩贏。 夢華錄 ...

《夢華錄》:劉亦菲的春天來了?

《夢華錄》:劉亦菲的春天來了?

《夢華錄》爆了,烏鴉是真的沒想到… 開播不過一星期,我一直被它刷屏。從狂炸微博熱搜,到刷爆朋友圈,還收到自來水劇迷的狂熱安利&#...

別操心王鶴棣能不能頂流了

別操心王鶴棣能不能頂流了

又官宣一部。 剛剛過去的夏天,娛樂圈迎來「新王」。 爆款劇結束不夠一個月,他本人的待映作品已經擠滿了足足10部。 要知道。 5年前,他還是全...

《夢華錄》剛火就翻車,她扯掉了遮羞布

《夢華錄》剛火就翻車,她扯掉了遮羞布

年度爆款《夢華錄》,也翻車了? 近幾日,社交平臺湧出許多批評聲。有人吐槽劇情高開低走。也有人認為女主人設崩壞,故事核心跑偏。 「不適感逐漸大...

《夢華錄》劇情、劇評:劉亦菲新劇爆了

《夢華錄》劇情、劇評:劉亦菲新劇爆了

這幾天,被複古潮主宰多時的內娛終於有了點新水花。 一部國劇火了,為疲軟多時的古偶圈帶來一股久違的熱度。 不僅討論度居高不下,收割觀眾無數,開...

《蒼蘭訣》劇評:拍出3.4也能翻身?

《蒼蘭訣》劇評:拍出3.4也能翻身?

好訊息!好訊息!特大好訊息! 內娛速速看過來! 想一夜收穫「打通任督二脈」的演技嗎? 想將浮誇造型,瞬間變成「帥到炸裂」嗎? 想點石成金,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