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星災變 (Raised by Wolves) 劇評:開分9.1,HBO這新劇要封神

不論是開拓賽博朋克風格的《銀翼殺手》,還是將恐怖空間經典化的《異形》。雷德利·斯科特之於科幻影史的地位,幾乎毋庸置疑。而HBO MAX可謂赫然端出一道大菜,直接請來斯科特拍起了重磅科幻劇。此番操作,無疑大手筆,水花自然蕩起不小。一次性放出3集後,直接9分開場,底氣十足。別的不說,畢竟這劇光是衝著雷德利·斯科特,也值得一看,何況水準之作,可謂備受矚目。

異星災變》(又譯《異星災劫》)

異星災變

話說雷德利·斯科特雖然僅執導了本劇的前兩集,但請到他來打頭陣,多少有定調的意思。

細數起來斯科特的科幻作品其實不多,在其二十多部作品序列中,主打科幻的僅有幾部。

雖不算高產,卻勝在質量高。

光是美國電影學院評選出的「史上十佳科幻電影榜」,他便佔了Top10的兩個席位。

《銀翼殺手》與《異形》作為其作品中的翹楚,至今攬獲學界至民間的各路讚譽。

銀翼殺手劇照

《銀翼殺手》劇照

而這些精品,已然醞釀出了一種「雷德利·斯科特式」的科幻主題與風格。

它們聚焦於未來世界的人性與人的生存境遇。

象徵、隱喻雜糅其間。

反烏托邦式的醒世寓言與集權的末世景觀,一一躍然熒幕之上。

這些內容既被斯科特很好地影像化,也在其作品問世後得到了更多地探討。

《異星災變》也不例外地涉及了這些內容,某種程度上它是致敬,也是延續。

01

01

在陌生的星球開拓文明,頗有「創世」之意。

而「創世」,則是《異星災變》最早拋給觀眾的象徵/隱喻之一。

鏡頭落在開普勒-22b星球,推拉輾轉,描出一派原始的景象。

塵土、植被、山巒、氣雲……視野可及之處了無人煙。

萬籟寂靜中生出陣陣氣派,彷彿在像外來者示威。

在那裡,機器人「母親」與「父親」將重建文明,繁衍後代。

他們乘飛行器抵達,已被編好程序,並帶有凍胚胎。

如此橋段,儼然與亞當夏娃之類的宗教神話構成某種關聯。

機器人父母最小的那個孩子,被以創造者的名字命名為Campion,幾乎作為科幻片典型的「天選之子」/「救世主」被安排在劇情中。

他出生時沒有呼吸,卻奇蹟存活,。

當其他五個孩子均受碳果的輻射影響離世時,唯獨他毫髮無損。

這般特殊的命途,難免身負不尋常的使命。

頗有古老的神話意味。

而雖然此前播出的劇情尚未鋪開,倒也不難發現以這個角色為後續情節埋下的伏筆。

他所承載的意涵無疑值得關注。

他所承載的意涵無疑值得關注

此外,開普勒-22b星球之外的方舟內,宗教作為統治工作的設定,也頗有用意。

這種對宗教機械化的服從,是集權社會的樣態之一。

科幻題材中,未來社會對公眾的操控與監視可謂常見。

而在這個故事中,故事的源起,也是宗教戰爭帶來的。

宗教戰爭摧毀地球,人類不得不另闢疆土。

在狂熱宗教籠罩之下的集權主義社會背後,是對人類的異化及去人性化。

而藉故事所希望挖掘的,則是個人在黑暗未來集權環境中的掙扎與反思。

02

02

人類與人造機器人的關係,一直是後現代科幻頻繁探討的內容之一。

機器人作為人類創造出來的工具,在科幻電影中,起初不過是低於人類的「下等公民」。

但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一些機器人的智慧體能已然發展到了人類所不及的水平。

於是,問題來了——

當機器人擁有了比人類更優越的能力時,人類對機器人的掌控還能順利實現嗎?

人類與機器人的邊界究竟在何?

是情感,還是繁殖能力?

是情感,還是繁殖能力?

上述內容曾為《銀翼殺手》所探討,如今卻依舊沒過時。

《異星突變》中,人類與機器人的關係,依舊圍繞劇情發展而呈現。

不過,有別於早期的電影中統治與被統治的鮮明權力關係,雙方在該劇中的狀態,似乎一開始就有些緊張。

機器人「父親」與「母親」對外來人類毫無俯首稱臣的意思,比起順從,他們反倒更警惕。

「母親」作為死靈機器人,是比服務機器人更強大的存在。

當人類企圖帶走他們的孩子時,她宛如化身原始動物,爆發出強大的母性,化身守衛者,對人類大開殺戒。

一定程度上,對人類而言機器人失控了。

一定程度上,對人類而言機器人失控了

但機器人近乎瘋狂的母愛,又與宗教統治之下階級森嚴、強姦少女的集權社會形成對比。

在那個社會,甚至有小孩的親生母親幾乎不曾與自己孩子說過話。

於是,在這組對照之下,也引出了一個老生常談的科幻問題,即:人之為人的獨特性是什麼?

如果說人類與機器人的區別之一,在於人性,在於關懷。

那麼,在這個故事裡,到底誰更「機器」,誰更「人類」呢?

03

03

除卻各種科幻母題,視覺之於科幻片也極為重要。

如雷德利·斯科特在採訪中說過的:「我從來沒有動搖過我是一個視覺設計師這個事實。」

而該劇的視覺體驗,則是絕對的亮點

而該劇的視覺體驗,則是絕對的亮點。

畫面趨於簡潔,同時富有表現力。

氣韻大氣、沉穩,造景構圖均可見心思。

大全景使用了不少線性構圖。

開闊宏大的空間以水平構圖呈現,在畫面中生成寬廣、穩定的意向。

俯視或仰視的垂直構圖,則展現出鋼筋建築冷硬的壓抑感。

色彩方面,全劇多以冷調低飽和度呈現,透著金屬感,以鋪墊科幻底色。

而在此烘托之下,卻有一場戲鮮亮得叫人印象深刻。

那個機器人「母親」太空艙屠殺人類的段落,可謂暴力美學的觀感。

在「母親」的攻擊下,人類猝然倒地,只剩一灘鮮紅的血漬飛濺於潔白明亮的太空艙內。

強烈的視覺衝擊由這個場景撲面而來,同時,也因為沒有過度特寫暴露皮開肉綻的軀體,而避免了生理上的不適。

很好地拍出了血腥但富視覺驚豔感的效果。

回溯起來,縱觀該劇,乃至放眼其他。

許多科幻的東西看似指向未來,實則映象式地折射當下。

超脫現實的情節背後,其實埋藏的都是對現世的哲思。

彷彿時而在拋出那三個經典的哲學問題:我/人類是誰?從哪來?到哪去?

晃神想來,或許科幻的魅力之一便在此。

看似叫人忘卻現實真切的處境,實則把人引向深處,去探尋那更本質的真實。

電影鋪子

相關文章

開年劇單,就要這麼驚豔

開年劇單,就要這麼驚豔

新年好吶。各位親愛的夥伴們。 天天來報道啦,踏上2022年的春風,待迎虎年的第一場春雪,希望今年2022是溫暖滾燙的一年。 2月的劇,也讓大...

2022年最期待的15部美劇

2022年最期待的15部美劇

前幾天君君預告了2022年的新片,阿凡達2,侏羅紀3,雷神4…2022年新片太太太炸了!!! 今天君君再來看看2022年的美劇,...

陳可辛,他沒有跑

陳可辛,他沒有跑

朋友圈這幾天一定刷過這件大事——陳可辛創立了泛亞洲製片公司Changin’ Picture。 「旨在成為一個強大的製作中心,為流...

最後的決鬥(The Last Duel) 電影劇情、影評

最後的決鬥(The Last Duel) 電影劇情、影評

已經84歲的雷德利·斯科特依舊在今年貢獻了兩部舉世矚目的大片。 兩部電影的口碑截然相反:反映古馳家族命案的同名傳記片口碑一般,反倒是歐美市場...

10部壓箱底的科幻神劇!

10部壓箱底的科幻神劇!

科技發展日新月異,人類社會邁入智慧化時代。 可人類從來沒有停止對未知的探索。 同樣,影視劇也大開腦洞,走出地球,走向宇宙等等。 今天為大家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