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拍皇帝 Bill Cunningham:我們都為比爾著盛裝

在這個浮躁的當下,人們總是一邊思考怎樣換更好的工作多賺錢,一邊讓自己陷入焦慮。

我們不禁要問:有沒有人甘願清貧不求名利,一輩子堅持只做自己喜歡的事?

今天要介紹的這個人,就是到死只堅持做自己感興趣的事,堅持不向現實妥協。

而他身處的行業卻恰恰是以浮華虛榮著稱的「時尚圈」。

雖然他行走於社會名流之間,掌握的人脈關係是很多人求之不得的。

但他一生清貧,未婚,蝸居在只有20平米連獨立衛生間都沒有的出租屋。

這樣的他,卻被譽為時尚街拍的鼻祖。

因為當他在街頭拍攝穿搭的時候,這個世界上還沒人以此為職業。

他就是比爾·康寧漢(Bill Cunningham)

你可能看過他的街拍作品,但大多數人對這位大師的生平知之甚少。

因為他本人十分低調,很少接受採訪。

因為他本人十分低調,很少接受採訪

比爾·康寧漢(Bill Cunningham)拍攝

直到他曾經的同事用 8 年時間說服他參與拍攝了一部紀錄片《我們都為比爾著盛裝》。

通過這部84分鐘的影像記錄,這位低調的幕後英雄才得以被世人所知。

今天就借這部紀錄片來聊聊街拍鼻祖比爾·康寧漢的故事——

我們都為比爾著盛裝

Bill Cunningham New York

導演:理查德·普萊斯

主演: 比爾·坎寧安 / 安娜·溫圖爾 / 邁克·高仕

艾瑞斯·阿普瑞爾 / 凱瑟琳·德納芙

類型: 紀錄片/傳記

首播:2011-03-16(美國)

片長:84分鐘

評分9.2,妥妥的高分必看系列。

生於1929年的比爾·康寧漢,從60年代起就沉迷街拍,並把街拍當成工作。

他喜歡記錄路人的服裝穿搭,拍過的名人更是不計其數。

紐約時尚圈和演藝圈的明星都很熟悉這個端著相機的老人,他常常是時裝秀場第一排的常客。

各路明星都樂於跟他合影。

很多行色匆匆的時尚圈大腕只為他的鏡頭停留

很多行色匆匆的時尚圈大腕只為他的鏡頭停留。

連平時雷厲風行的「時尚女魔頭」安娜·溫圖爾看見比爾舉起相機,都會特意停下來讓他拍照。

五十多年來,比爾每天穿著他標誌性的藍色工裝外套,騎著一輛二八腳踏車,在紐約街頭用一部老式的尼康相機捕捉街頭時尚。

從曼哈頓東城的酒店,到市中心的碼頭,再到哈萊姆區,紐約的各個角落都有他的足跡。

時間一長,他也成了街上的一道風景。

舉著相機到處抓拍路人,其實很容易招人反感

舉著相機到處抓拍路人,其實很容易招人反感。

但比爾已經名聲在外,人們都知道這是一個沉迷街拍的老人。

比爾從不在意拍攝對象是誰,他不會像狗仔隊一樣去跟拍名人。

無論你是上流名人、普通工人還是下城居民。

只要你的穿搭有自己的特色,比爾都樂於捕捉你的美。

他說:我不在乎他的名氣和臉蛋,我只在乎他們的穿著。

有次他曾解釋過為什麼他不加入那些圍繞在明星周圍的攝影師:「因為她穿得沒什麼意思。」

他說:我對那些有贊助的免費衣服穿的名人不感興趣,這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衣服本身,不是那些名人或是時裝秀。

而且比爾只會刊登「好看」的照片,不會隨意公佈別人表情動作「翻車」的尷尬照片,所以人們都很放心被他拍照。

比爾也儘量在不打擾別人的情況下進行拍攝,不會很有攻擊性地舉著鏡頭衝上去強拍。

他說:我認為拍照是一件很謹慎的事,應該悄悄地去做。

幾乎所有的時尚界人士都認識並尊重這位攝影頑童。

連高冷苛刻的《Vogue》主編安娜·溫圖爾Anna Wintour (《穿PRADA的女魔頭》原型)提起比爾時也語帶溫情:

「我們都為比爾盛裝打扮(We all get dressed for Bill)。你會覺得他是唯一注意或在乎你的著裝的人。而且他總會挑中最能展現你的照片,保證抓住你最好看的一面。他太有魅力了。」

關於比爾的這唯一一部紀錄片的片名《我們都為比爾盛裝》也正是出自這裡。

比爾·康寧漢(Bill Cunningham)和安娜·溫圖爾(Anna Wintour )

然而,被奉為街拍鼻祖的比爾,卻過著比普通人更「樸素」的生活。

他在卡內基音樂廳的藝術家工作室住了將近60年,單間公寓小得像鴿子籠,不帶廚房,洗手間是幾戶合用的,在走廊盡頭。

屋裡連桌椅都沒有,只有幾個滿滿當當的檔案櫃,裝著他幾十年拍攝的照片。這就是他的全部家當。

以比爾在時尚圈的影響力,想混個名利雙收應該不是難事。

但比爾·康寧漢對錢的看法卻是:如果你不拿錢,他們就不能要求你該做什麼,別碰錢,除非實在沒有辦法了。

有時候他會換種說法:金錢是最廉價的東西,自由是最昂貴的。

他從不去電影院,也沒買過一臺電視機。

早餐永遠是一杯咖啡、一頓英式早餐,不超過3美金那種。

甚至每一季去巴黎看秀,比爾都是自掏腰包

甚至每一季去巴黎看秀,比爾都是自掏腰包。

別人住奢侈五星級酒店,出入有司機專車。

他住郊外的小旅館,搭地鐵去秀場。

他住郊外的小旅館,搭地鐵去秀場

如此不求名利的樸素作風不禁讓人好奇他的出身,很多人猜測比爾來自一個非常富裕的家庭,因為那些在榮華富貴中長大的人才能做到視金錢如糞土。

其實比爾·康寧漢出身自普通的工薪階層

其實比爾·康寧漢出身自普通的工薪階層。

他出生於美國波士頓,是一個愛爾蘭天主教家庭四個孩子中的老二。

19歲時,比爾以獎學金入學哈佛2個月後,選擇了退學。

這也反映出比爾一生都只遵從自我,我行我素。

這也反映出比爾一生都只遵從自我,我行我素

退學後,比爾來到紐約,化名「William J」設計製作帽子。

他設計的女帽深受紐約上流女性的歡迎。

他的客戶包括瑪麗蓮夢露、凱瑟琳赫本,以及後來成為第一夫人的傑奎琳鮑維爾

1945年,比爾關掉了帽子店。

因為當時女裝風格越來越休閒,繁複的帽子已經不流行了。

之後他開始給一個叫《女性著裝指南》的雜誌專欄工作。

但發生了一件事,讓比爾決心當個「自由職業者」。

當時他拍了一組穿著與時裝秀同款衣服的普通人。

比爾的本意是普通人也可以駕馭時裝款式,但雜誌社卻曲解他的意思,做成諷刺普通女性東施效顰的主題。

這違背了比爾善良的本性,他憤然離開了雜誌社。

此後,比爾就再也不願加入任何一家雜誌社

此後,比爾就再也不願加入任何一家雜誌社。

他只為《每日新聞》和《芝加哥論壇報》拍攝時尚街拍,從1970年開始也為《紐約時報》提供街拍照片,但他堅持不入職。

直到1994年,比爾騎車時被卡車撞了,為了醫療保險,他接受了《紐約時報》攝影師的職位。

比爾大多數時間都遊走在紐約街頭抓拍照片

比爾大多數時間都遊走在紐約街頭抓拍照片。

比爾認為:「最好的時裝秀一定是在街上,你不能靠想象,所以我每天都在期待和那些時裝不期而遇。」

他在《紐約時報》有兩個長期專欄:《ON THE STREET》和《EVENING HOURS》,一直從1978年連載到2016年他辭世。

《On The Street》主要是比爾鏡頭下的街頭穿搭,被公認為「讀者最喜歡的欄目」。

《Evening Hours》是他鏡頭下紐約夜生活的各類上流宴會活動。

一到晚上,比爾就身穿清潔工人同款的熒光背心,騎著腳踏車穿城而過。

奔赴各種名流匯聚的活動和派對去進行拍攝工作。

奔赴各種名流匯聚的活動和派對去進行拍攝工作

後來,《紐約時報》還在網站上為他開闢了一個視訊欄目。

用視訊的方式展示比爾的照片,再由他親自配上旁白。

雖然觀感很像PPT,但也算與時俱進了。

比爾的大部分圖片從未出售或出版過,它們都被小心保存在比爾的檔案櫃裡。

他說:「我真的是為自己做這些事,我偷了人們的影子,所以當我不賣它們時我不會感到內疚。」

2008年,比爾獲得了法國文化部頒發的藝術及文學騎士勳章。

在紐約街頭,還有一個他真人大小的模型被安放在高端奢侈品商場Bergdorf Goodman的門口。

但比爾非常討厭被關注,他說:與其做一個被觀察者,不如做一個觀察者。

時尚,就是他畢生最愛的觀察對象。

比爾認為時尚就像是遠離現實生活的避難所,如果生活中沒有時尚,就好像人類文明沒有開啟一樣。

穿搭的魅力不僅在於美化外表,更重要的是:衣著打扮可以反映一個人的審美和興趣愛好,是每個人彰顯自我個性的舞臺。

雖然對穿搭如此熱愛,但比爾日常卻穿得非常樸素。

一件清潔工同款的深藍色工裝就是他的標誌,因為相機掛在胸前總會磨壞衣服,而工裝便宜耐磨,穿壞了就換一件。

他自嘲地說:如果大家都像我一樣穿,這世界會多無聊。

人的一生如果能專注於自己熱愛的事,堅持將它做好就不枉此生,畢竟太多人一輩子朝三暮四,最終卻一事無成。

比爾·康寧漢做到了。

雖然在很多人看來,他的人生也缺失了一些東西。

比爾的工作始終沒有得到家人的認同,無論是年輕時的帽子店還是街拍攝影。

畢竟他成長在一個保守的年代,家人覺得男人不該做時尚這行。

紀錄片中,獨身到老的比爾在談及感情生活時,笑著說:這輩子從沒愛過誰,只對衣服感興趣。

但說完這番話的他又突然有點哽咽,採訪者也沒有再追問。

也許比爾並非沒有愛過,只是那段往事就像他的照片一樣被永久封存在檔案櫃裡,不再輕易示人。

2016年6月25日,比爾·康寧漢因病去世,享年87歲。

比爾去世的那一晚,為紀念他,巴黎以他標誌性的深藍色點亮了埃菲爾鐵塔。

在他經常出沒的街道上,有人用粉筆寫上了他的名言: 最好的時裝秀永遠在街上。以前如是,未來如是。

比爾·康寧漢的照片絕不僅僅是狗仔隊式的街拍,而是記錄和見證了時尚的發展。

很多人將他與同樣熱衷於街頭攝影的薇薇安·邁爾相提並論。

雖然比爾的主題是時尚街拍,但他的照片無疑也是紐約歷史的重要影像資料。

更重要的是,比爾就像一雙隨時隨地發掘美的眼睛。

他用鏡頭記錄那些精心打扮自己的人們,這是一種無聲的讚賞。

比爾·康寧漢的一生就是尋找美的一生。

比爾·康寧漢的一生就是尋找美的一生

儘管一生清貧,但他淡泊名利的赤子之心,在這個物慾橫流的世界才是無價的寶藏。

比爾就是這樣一位離名利圈最近的苦行僧。

他的堅持,值得所有人的尊重。

*本文作者:RAMA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