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平凡的星期四。
提前結束假期的幼稚園老師奈納回到幼稚園中。
只見她大喊一聲:「surprise。」

孩子們便一窩蜂跑上前將她團團圍住,整間教室洋溢著溫馨美好的氣息。
誰料下一秒,奈納卻換了一副臉色。

她撥通電話報警,聲稱自己綁架了16名孩童。

甚至進一步向警方勒索5000萬美元。
她是不是瘋了?
在周圍人眼中。
奈納一直是位處事得當,受人尊敬的好老師。

而這天恰恰還是奈納三十歲的生日。
到底發生了什麼?她是受人指使還是另有原因?
答案就藏在這部完全沒有歌舞的印度電影裡——
一個星期四
A Thursday

同樣極度想知道奈納情況的,還有一位名叫賈維德的警察。
因為他是奈納唯一指定能與其談判的官方人員。
可另一邊被急促電話吵醒的賈維德,卻對奈納完全沒有印象。

與此同時,奈納綁架的人質中又多了兩名。
一位是前來送蛋糕的司機;

另一位是本被奈納提前支走,卻又因忘帶手機而折返幼稚園的助理阿姨。

情況變得愈發複雜。
奈納開始了她的瘋狂行動。
她錄製了一段綁架視訊,發到網路上和學生家長群裡。

一時間,趕來的學生家長和媒體記者把幼稚園圍得水洩不通。

網路上也開始了鋪天蓋地的熱議。
女長官凱瑟琳調來戰術小隊,迅速封鎖現場。

終於,奈納口中的賈維德也姍姍來遲。

他立馬和女長官爆發了爭吵。
因為這樣硬攻也會嚴重威脅到幼稚園孩子們的性命。

兩人就這樣因為行動的指揮權爭論了起來。
可事不宜遲,迅速結束爭論的賈維德趕忙聯繫上了奈納。
切入正題:「那麼多警察,為什麼偏偏找我?」

此時正在幼稚園房內,鎮定自若的奈納表示。
因為他比較有名,經常能看到有關他「超級警察」的文章。

看起來似乎是奈納對他的恭維或是挑戰。
很快,奈納就提出了她的第一個要求:1小時內,5000萬直接打到她的賬戶。

這樣她就願意釋放所有孩子了嗎?
當然沒這麼簡單,這樣只可以放走一個孩子。

奈納在意的似乎不止於金錢,她的最終目的究竟是什麼?
說完奈納就掛了電話。
面對奈納的條件,賈維德和女長官再次各執一詞。

賈維德答應了奈納的條件,認為要穩定她的情緒爭分奪秒開始籌錢。

而女長官已經尋找到讓戰術小隊強攻幼稚園,來制服奈納的突破口。
就在此時,毫無耐心的奈納又一次在網路上直播起了她的綁架進度。
並再次揚言,如果警方不配合她的條件,她每隔一小時就會槍擊掉一個孩子。

根據字母排序,第一個就是字母A開頭的阿卡什。
聽到這句話,校門外阿卡什的父母嚇得痛哭流涕。

這邊的奈納開始帶孩子們做起了閉眼遊戲。
在孩子們閉眼的背後她正拿槍指著他們的小腦袋。
終於,賈維德答應奈納的5000萬已經準備就緒。
而女長官在上級的催促下,決定開始行動。
她下令切斷一切無線資料和電視信號,派出戰術小隊強攻。

然而就是她的這番決策,即將徹底激怒奈納。
房內,電視新聞上播報的戰術小隊包抄幼稚園的訊息恰好被奈納看到。

緊接著信號就被立馬切斷。
奈納迅速作出反應,她立馬打電話給賈維德,警告他們停止眼前的行動。
不知情的賈維德這才發現大事不妙。

他搶回傳呼機,趕忙叫停戰術小隊。
可被激怒的奈納徹底失控。
她舉起槍,對準阿卡什,一槍斃命。

隨之被直戳內心的還有女長官凱瑟琳。
震驚之餘的她,失去上級的信任立馬被調離現場。

因為她的魯莽決策,一個孩子一個家庭徹底被送進了地獄。
但奈納的瘋狂還未停止。

隨即她與賈維德的通話中。
她再次提出了一個令人不可置信的要求:「她要與總理通話。」

她以為她是誰?
奈納到底是什麼身份?她究竟又揹負著怎樣的秘密?
終於,警方在她的家中發現了一些蛛絲馬跡——抗抑鬱藥。
通過進一步調查發現,原來奈納早在16歲起就開始治療。
所以奈納真的是個精神病?
另一邊的警力也同時找到奈納的母親。

可奈納的母親看起來卻異常冷靜。
在賈維德的言語威脅下。
她終於一字一句地吐露出幾個關鍵詞,質問起賈維德。

謎底終於被揭開。
原來奈納在16歲生日那年,曾被公交車上的兩個畜生強J。

當時報警後負責此案的正是賈維德。

可當時的賈維德為了辦更有名利的案件,將奈納的案件擱置了一邊。

任憑奈納的母親三番五次地催促和請求。
賈維德都對她敷衍了事地搪塞了過去。
如今十多年過去,奈納的案件早已被賈維德拋諸腦後。

恍然大悟的他,這才意識到是自己失職釀下的後果。
就在這時,故事又發生了反轉。
本被下屬和輿論阻攔的女總理還是選擇了到場和奈納見面。

她剛到,奈納就放出了兩枚人質以表誠意。
其中一位人質居然是此前被她打死的小男孩阿卡什。
阿卡什原來沒有死!

一切都是奈納佈下的局。
此前,她和阿卡什約好玩射擊遊戲然後不出聲就可以得到獎勵。
所以奈納也並不是殺人犯。
她終於用這種方式面見了女總理。
談話前,她打開早就準備好的強J案康復受害者名單給總理確認。

並讓總理把這5000萬分給名單上的所有人。
下一秒,她終於提出她的最終要求。
要求總理更改現有法律,給強J犯處以死刑。

影片到此終於到了白熱化。
時隔十多年,積壓在奈納心頭多年的委屈和創傷終於被宣洩出。
她這一揭露自我傷疤的壯舉,同時也是為所有印度女性權益的爭取和反抗。

在印度,被性侵者上至70歲下到8個月的女性。

每16分鐘就有一名女性慘遭毒手。

這是多麼荒謬卻又令人痛心的現實。
屬於奈納的公道,最終仍要靠她自己去爭取。
這是何等的悲哀。
而當初強J她的那名嫌犯,竟然正是此前來給她送蛋糕的司機。

時隔多年,這個畜生即使改名換姓,奈納仍第一眼就認出了他。
影片的最後,奈納當場擊斃這位畜生,換來了自己的公道。

但其他女性呢。
她們基本的公正和權益最終難道都要靠暴力來取得麼?
那她們究竟是處在人間還是地獄?

著名「法外狂徒張三」曾說過——
「縱觀人類歷史,有能力行動者卻袖手旁觀;知情者卻無動於衷;
正義之聲在最迫切需要時保持沉默;於是邪惡方能伺機橫行。」
所有令人匪夷所思的罪惡,都不是簡單能用種族、信仰或是貧富來解釋的。
雖然印度的現狀依舊惡劣,但振聾發聵的呼喊可以搬上大熒幕,也已然是一種進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