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宰,早就不是「韓國劉德華」

最近,全世界恐怕沒有哪個演員比他風頭更盛了:李政宰,9月13日拿下艾美獎最佳男主。

這是艾美獎歷史上的第一個亞洲視帝。

李政宰

《魷魚遊戲2》即將開拍,據報道將以李政宰角色的復仇為主線,而他本人的片酬則傳出達到每集10億韓元(約500萬),打破了韓國曆史單集片酬的紀錄。

還沒完,他今年轉型自導自演的新片《獵首密令》,上映後大受好評,目前已經蟬聯三週韓國週末票房冠軍。

49歲,迎來演藝生涯的全盛
49歲,迎來演藝生涯的全盛

49歲,迎來演藝生涯的全盛。

過去,他被稱為過「韓國劉德華」。

帥氣、敬業、國民偶像。

今天的他已經不止是劉德華

今天的他已經不止是劉德華。

而韓國電影,也突破了當年香港電影的天花板,擴展到更大的圈層,甚至開始征戰好萊塢。

李政宰就是我們今天需要重新審視的一位演員。

創造歷史的,為什麼是他?

可以說,李政宰的表演天賦是與生俱來的。

有人評價他是「天才型」演員,因為總是「不務正業」,演技卻還是出奇的好。

他所演的角色,似乎涵括了「生」「末」「淨」「醜”的各種類型,演什麼像什麼。

李政宰進入演藝圈並不是科班出身。

當時他高考失利,在一家咖啡店打零工,只因為長得帥,被老闆的經紀公司朋友一眼相中,先是做了廣告模特,後來才進入了演藝圈。

△ 李政宰拍攝的巧克力廣告

放在現在來說,他只是一個小鮮肉。

早期出演的角色,也大多都是言情劇裡的文藝帥氣男主,如《觸不到的戀人》《純愛譜》《禮物》愛情三部曲。

最值得一提的,是他早年獲獎的兩部作品,一部電影《年輕男子》,一部電視劇《沙漏情人》。

前者是為了追求明星夢而在都市中拼搏的模特李韓。

模特出身,明星夢,這個劇本似乎是為他量身定製的。不負眾望的李政宰以近乎本色出演的完成度把李韓演活了,也因此一舉斬獲了青龍、百花藝術大賞、金鐘三項大獎的最佳新人。

後者是對千金小姐不離不棄的保鏢在熙,作為劇中的男二號,他出彩的外表和深情的表演賺得了無數觀眾的眼淚,甚至人氣一度力壓男主。據說這部劇讓韓國萬人空巷,人們不是在看劇,就是在趕回家看劇的路上。

在這個保鏢「犧牲」的當晚,《沙漏情人》的收視率達到了當季影視劇的最高峰。

憑藉外表維持的演藝道路終究不會長遠,李政宰似乎對此深諳於心。

於是在後來的演藝生涯裡,他似乎開啟了一種全類型的表演模式。

在電影《日出城市》中,他飾演了一個叫宏吉的角色。表面上是一個調查所職員,實際卻幹著替人討債、坑蒙拐騙,敲詐勒索的勾當。

不務正業,沉迷賭博,出賣朋友。

想死但又不敢死。

和他之前一貫的正面角色截然不同,這一次,他不再是完美情人,而是一個社會渣滓。

只有朋友還不嫌棄他,陪他一起過生日,他內心翻湧。

演技出色,口碑爆棚,27歲的李政宰也憑藉這部電影獲得青龍獎最佳男主,成為了韓國曆史上最年輕的影帝。

在他後來的戲路中,有人給他這樣的評價——「無惡不作」。

《觀相》,他是意圖謀反的皇叔首陽大君,他的惡,是老奸巨猾之惡,是心狠手辣之惡。

設下圈套得知皇帝企圖剷除他的計劃,雷厲風行地在一晚剷除異己。

《下女》,他是出軌女傭的豪門男主人勳,他的惡,是貪慾之惡,是色慾之惡。

下女以為自己是情比金堅的愛人,最後發現只是用之即棄的玩具。

到了和黃政民合作的《從邪惡中拯救我》,他的惡更加純粹。

故事裡,他是一個鍥而不捨的復仇殺手,每一個被他逮住的人都會被折磨致死,難以逃離一個悲慘的結局。

到了他最有名的那部《新世界》,他的惡原本是空無一物,隨著劇情的推移,從無到有,由善至惡,由內而外。

與無間道類似,他飾演一個警方派到黑幫的臥底警察。

接下任務的那一天,他懵懂,手足無措,支撐他的只有一顆貫徹正義的心。

和黃政民飾演的混混丁青一起去收賬,面對人多勢眾,他抄起刀就砍。他的惡,是裝模作樣的惡。

時間一躍,他成了黑幫集團的三把手,為了偽裝,他的惡也隨之膨脹,用各種手段將欠債人折磨致死。

身份面臨暴露,內心糾纏地將暴露身份的臥底女警開槍打死。

然而,如果說這一切的惡只是為了完成任務而不得已而為之。

那麼後來李子成的復仇之惡,才是真正的惡。

原本到期的任務一再延續,「三年之後又三年」,黑白兩道夾擊威逼。他的善在一次次的食言中瓦解,他的惡纏繞著每一次的哭泣和痛苦,慢慢積累起來。

最後剩下的,是絕望。

一邊是把他當作工具不斷利用的警方,一邊是和他出生入死、明知他警察身份也保全他的黑道兄弟丁青。

這時他的惡是對職業的背叛,也是對內心的忠誠。

電影最後,與他接頭多年的老警察、黑幫裡的其他候選人,被他一一解決,「新世界」任務失敗。

李子成走進話事人選舉會的幾個鏡頭,成了讓無數觀眾高潮迭起的名場面。

在李政宰的折騰、嘗試,挑戰不同角色的過程中,他的演技如有神助般地提升。

生活中他也沒少折騰,跟頭摔的也慘。

第一次,是在他因為《沙漏情人》的在熙一角風靡全國時,沒有預兆,他突然退出了演藝圈入了伍。

他受採訪時說,「因為太累了,人氣很高但是身體卻受不了,而且之後的戲路很有可能因此被定住」。

但退伍之後,金融危機,公司倒閉,欠了一屁股債。通過熟人的軟磨硬泡,好不容易才有了演出的機會,並且窮到只能預付片酬來生活。

第二次,是在他成為了韓國最年輕影帝的那一年。

他似乎覺得自己又可以了,於是和老朋友鄭雨盛一起搞起了生意。先是在大學路上開了一家餐廳,後來又一起創立了一個服裝品牌搞營銷,最後還搞起了房地產。

李政宰全心投入,兢兢業業,那段時間許多人向他發來演出的邀請,他都一一拒絕了。

但沒有人總是一帆風順,李政宰發現,自己似乎並不是做生意的料,他的跨圈創業無一避免地走向失敗。但這或許也成為,他後來一直在演藝圈穩定產出的重要原因之一。

回到了影視圈子的他,終於找對了門路。

2016年和鄭雨盛兩人創辦了經紀公司Artist Company,在之後很長的時間裡,他相繼參演了許多部作品。

到了去年,李政宰出演了讓他名噪今時的《魷魚遊戲》。

劇中,他飾演一個深陷賭博泥潭、無力還債的loser成奇勳,為了456億韓元的獎金參加了一個死亡遊戲。

在《魷魚遊戲》中,成奇勳是一個極其複雜的人物。

一把年紀了,卻總是表現出像小孩子一般的天真和理所應當。他去賭馬場,竟然是為了湊錢給女兒買生日禮物。

踩了狗屎運贏了大獎,卻忘了自己有一屁股債,還大手大腳地掏出一張給服務小姐的小費。

底層小人物的虛榮被他演得淋漓盡致。

成奇勳雖惡,但他似乎並不會傷害任何人。在遊戲的最後,曾經偷走他獎金的姜曉身負重傷,他卻沒有落井下石,反而成了一個守護者的角色。

面對兒時的鄰居好友曹尚佑,他始終提不起殺意,直至他要求結束遊戲,曹尚佑卻已經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身無分文他笑。

鹹魚翻身了他卻哭。

在觀眾看來,這是一個角色「真實」的詮釋。

受採訪時他曾說,「情緒是無法表演的,能夠表演的是角色在面對不同的情緒時所作出的種種反映」。

角色為什麼在此處說此話?

為什麼對此情作出此種反映?

李政宰在一次次的表演細節中作出選擇,讓人物行動的邏輯立體起來。

而這種立體,不僅需要演員對待角色深刻的理解,還需要大量的練習和表演技巧來完成。

憑藉這部網劇,他一下子把多項大獎裝入口袋。

影帝的實力在一次次練習中種下種子,在一部部作品中開花結果。

李政宰的認真,在早年的生活中便開始了。知道自己不是科班出身,當時小有名氣的他跑去東國大學學表演,還拿了碩士學位。

《魷魚遊戲》裡和孔劉的那場地鐵扇耳光的戲份,他要求孔劉真打。

從憑藉外貌出道,到憑藉演技達到巔峰,最後成為表演和導演功力兼備的天王,原來小鮮肉還能有這樣的進階之路。

反觀國內,我們已經見過了太多的小鮮肉,也見過他們不同的路——

要麼繼續面癱;

要麼油膩自戀;

再要麼,塌房了,然後查無此人。

真正能夠自省,擺脫外形依賴,從顛覆性的角色中蛻變演技的,寥寥無幾。

當李政宰在49歲迎來巔峰的時候。

困擾其他小鮮肉的首要問題或許是,如何不半路失蹤。

相關文章

韓國電影,爆是爆,它還能上嗎?

韓國電影,爆是爆,它還能上嗎?

韓國電影人進擊好萊塢。 去年年底Sir還感慨,越來越多的韓國大牌得到好萊塢挖掘,或者背靠串流媒體巨頭Netflix。(回顧請戳) 《寄生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