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骨之戰6(The Good Fight) 劇情、劇評:9.6分

今年,是很多9分英劇、美劇的「畢業季」。

《浴血黑幫》第六季,9.2帥氣完結。

《我們這一天》第六季,9.7完美收官。

《絕命律師》第六季,9.8封神告別。

第六季,常常成為佳作們的收官戰。

像淚別一個個有血有肉的朋友,又像與各行各業中生動有趣的靈魂擦肩而過。

過癮,感動,捨不得。

別急著扼腕嘆息。

看過了男人戲。

現在,也輪到女王們出場——

傲骨之戰 第六季

The Good Fight season 6

The Good Fight

作為《傲骨賢妻》的衍生作品,六季走來,早已完成了從衍生到主角的轉變。

9月9號開播,才兩集,開分9.6

妥妥的「神劇」開場。

這個系列Sir幾乎每季都寫,基本設定已無須多介紹。

幾個關鍵詞。

CBS的王牌,大尺度,緊貼社會現實,女性主義,律政劇。

以及,狠。

有多狠呢?

這劇從川普上臺罵川普,疫情來了拍疫情,現實有什麼加什麼,不放過熱點,甚至還老想著彎道超車——

它構建了一個和當下緊密勾連的平行世界。

如果把《傲骨之戰》的「戰場」分為上下兩個半場。

上半場(前三季),重在構建洶湧澎湃的外部世界。

不僅吹響了反川普的政治號角,也表現了主角作為一個堅定的女性主義者,如何看待#Me Too#運動,思考女權運動的出路為何。

在下半場(後三季),則注重修復。

當疫情以摧枯拉朽之勢按下了生活的暫停鍵,我們又該如何重新審視自己和世界的關係?

如果對這些議題感興趣。

就一個字:

追。

01

第六季,先看新鮮的地方:

海報和路透。

墨鏡上是高挑的眉,墨鏡下是審視的碧眸。

幹練金色短捲髮,微翹起的紅唇,每一條皺紋都透著該死的性感。

戴安(克里斯汀·芭倫斯基 飾)回來了。

但隨著青年瑪雅和中年盧卡女演員的退出,也只剩下她了。

相比於第一季被騙到傾家蕩產、從頭再來的窘迫;經歷了殺伐果斷第二季、懟天對地的第三季、大夢初醒的第四季、腦洞大開的第五季……此時的她,顯得格外平靜雍容。

這一季,一襲紅衣瀟灑,手握向日葵。

頗有些「細嗅薔薇」的意思。

退休,躺平,帶徒弟?

退休,躺平,帶徒弟?

那可不是戴安。

但這回,她也變了。

她陷入了一種「歸位」的困惑中。

當身邊一切的一切,都似曾相識。

曾經的物件再次出現,和同一個人講過的話再次重複。

在地上插線的梅麗莎,拿出兩張古早非洲面具。

下圖是第一季第二集時的場景
下圖是第一季第二集時的場景

△ 下圖是第一季第二集時的場景

法庭的爭辯中。

她甚至能預測己方、對方、甚至法官接下來要說什麼。

這些都讓她煩惱。

煩什麼?按下不表。

甚至,她連辦公室,都放棄了去最高層、最豪華的那個,繼續在轉角工作。

性情簡直大變。

另一邊,公司的權力結構又在發生變動。

前有麗茲和她關係歸零。

後有新來的冠名合夥人,理查德,來勢洶洶。

西裝筆挺,小弟林立,腔調拉滿,猶如黑幫大佬。

一來就在找最大的辦公室,改裝潢,立規矩,以宗教之名聚人心。

招兵買馬。

在論資排輩的事務所裡,給剛入職8個月但簽下了大客戶的卡門當導師、提薪資。

都最後一季了,還在搞宮鬥?
都最後一季了,還在搞宮鬥?

都最後一季了,還在搞宮鬥?

格局小了。

雖然歸來,但環境已經大變。

開頭有個細節。

早晨,辦公室的玻璃上,撞死了幾隻飛鳥。

真的只是飛鳥嘛?

樓上,氣勢洶洶的合夥人們正在勾心鬥角,爭權奪利。

但視角轉到樓下,卡車司機罷工遊行,暴亂長期進行。

工人們的吶喊,汽車的鳴笛,警察的呼號,成為辦公室的背景音。

飛鳥,是受鎮壓暴亂的催淚瓦斯影響。

血在窗外,影射的,便是樓裡樓外,猶如兩個世界。

樓上的人,卻對罷工發生的原因、罷工者的訴求漠不關心。

但每隔幾小時,律所就會劇烈震動,甚至水杯裡的水都會灑到桌面。

甚至傍晚,直升機的燈光都能晃過辦公室,但大家都習以為常。

這群看似最關心世界發展、政治走向、人類命運的精英們。

對他們所處的新環境,一無所知。

他們太虛偽?

不,他們只是太真實了。

在世界分崩離析,裁員大行其道的當下。

忙於恢復到工作狀態裡,保住飯碗的人們,怎麼會有空聆聽耳邊的哭聲?

怎麼可以這麼準確描述疫情進行到現在每個人的感覺

由此,再看看

由此,再看看戴安迴歸的困惑和煩惱——

「我覺得我就像蹬轉輪的倉鼠,不管做什麼都會回到原點。」

當疫情後歸來

當疫情後歸來。

人際關係回到原點。

世界出現倒退,不斷重複錯誤:

羅伊訴韋德案件改判,墮胎不受憲法保護;川普2024年會捲土重來,再次競選總統;俄烏開戰,世界進入動盪;使用核武器甚至成為議題。

……

當這些發生的時候,即使歸來,還能怎樣裝作一切如前?

注意Sir前邊說過。

《傲骨之戰》裡,有當下世界的平行。

但這份平行,真的不會成為真實預言麼?

沒人敢保證。

02

除了環境的新。

這一次,還有話題的新。

一個前些日子甚囂塵上的話題。

元宇宙。

但劇裡果不其然地直接挑了最有爭議的那個駭人新聞:

元宇宙性侵。

劇中

劇中。

多默小姐在查查公司出品的元宇宙VR體感遊戲裡遭到了性侵犯。

其他帶著體感裝備的男人對她上下其手,而她卻沒能及時摘掉眼鏡,從中抽身。

對於打過幾十樁性侵案辯護的戴安和麗茲來說,這也是一次維度的升級。

戴安和麗茲作為查查公司的辯護律師,認為對方在訛詐。

因為男人們並沒有與多默小姐真正在肢體上接觸、發生關係。

法庭上,麗茲甚至選擇了用了常見的「噴子言論」做辯護,姿態咄咄逼人。

只不過,她指責的是多默小姐選擇的人設形象。

雖然手段拙劣

雖然手段拙劣。

但由於對多默沒有造成實體的傷害,法官都要做偏向於查查公司的裁定了。

但對方律師話鋒一轉,打算當庭演示,情景還原。

而親自參與遊戲的,是法官本人。

他玩心大起,穿上了觸感套裝,選擇了極具挑逗感的美女角色。

上一秒,他還在為進入新世界而欣喜不已。

擁有了性感身材,性感嗓音的他大呼過癮。

下一秒,前置鏡頭裡,男人們蜂擁而至。

他們口出汙言穢語,對她摸胸拍臀,像色狼撲向肥肉,群起而攻。

猶如看了一場現場直播。

遊戲外,法庭上。

法官驚恐地遮蓋著自己的身體,想要大聲喝退男人們。

他驚恐的男聲和遊戲裡害怕的女聲重疊在一起。

當他想起來脫下眼罩,通紅的臉久久不能平息時。

疊加在所有人心裡的,還有絲絲入扣的恐懼。

感同身受從來都是一句空話。

直到你真的「身受」了,你才會能感受到對方的感受。

而《傲骨》的最終季,想要釋放戴安感知世界的能力。

長期以來,她都是理性、端莊、有強大控制能力的代表。

但這次,她開始改變。

就像每季的片頭,有變也有不變。

不變的是炸、炸、炸。

但變的,是爆炸的東西。

爆炸的,從皮包、高跟鞋,到電腦、平板,再法槌、審判臺。

從炸掉刻板印象,炸掉男性凝視,到炸掉不可僭越的神聖司法體制。

而這季,多了炸掉手槍和手雷爆炸的意象。

手雷不是臆想。

主角團集體下電梯到14樓,突然電梯被卡住,一個手雷被甩了進來。

平日淡定自若的眾人都大驚失色,亂叫一團。

雖然這只是催淚瓦斯。

但或許,「下一個就是真的了」。

但或許,「下一個就是真的了」

但元宇宙也好,瓦斯也罷,都只是催化劑。

要催化什麼?

讓戴安自己撕掉桎梏她的那份高高在上的虛偽。

那正是引起她困惑原因,也是第六季真正的主線。

明明世界已經這麼糟,為何還要假裝自己沒有看見?

因此,當她感觸生活的真實。

選擇穿過警察森嚴守衛的示威者遊行區。

走近示威者的世界的時候。

她開始獲得從未擁有過的真正自由。

認清自己。

無欲則剛。

按照國人的說法。

她悟了。

當戴安開始完成進化,後邊的她,會給《傲骨之戰》怎樣收尾。

值得期待。

我意識到 我因為無慾無求

而成了權力最大的那個

03

《傲骨》系列之所以長盛不衰。

在於它掌握了一個國產編劇做夢都想擁有的能力——

能出色地描繪職場群像,尤其是女性群像。

用細節。

年輕的瑪雅陷入父親的涉嫌龐氏騙局的旋渦,眾叛親離。

葬禮上,瑪雅身穿黑衣,神情肅穆,坐下,不小心露出腳踝的警用監視腳環。

她連忙把卷起的褲腳往下拉。

一個鏡頭,暴露了她與周邊世界格格不入的尷尬。

一個動作,暴露了她手忙腳亂掩飾這尷尬的內心。

用人物關係鏈。

盧卡的公正、剋制、對事不對人表現在人際關係的方方面面。

戴安即將受邀來到公司成為合夥人,冒著反對派領導給自己穿小鞋的風險。

她的評價仍客觀公正——

她的評價仍客觀公正——

戴安的到來讓她被公司領導換到了小辦公室,各種遭排擠。

在庭審中,兩人辯護策略不同,Sir以為她會藉此背刺戴安,讓她栽在第一個案子上。

可關鍵時刻,她據理力爭,為戴安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這種剛正不阿的性格貫穿在她的事業與愛情中。

當她得知男友是為了成為議員拿到更多選票才和自己在一起時。

雖然深愛不捨,但她當斷即斷。

甚至在因為懷孕被對方求婚時,她說:

懷孕不是結婚的一個足夠好的理由

懷孕不是結婚的一個足夠好的理由

人物的形象,在每一段關係中更加豐富、立體。

《傲骨》的魅力,敢於用最有耐心的方法寫人。

多有耐心呢?

比如《傲骨賢妻》裡就幫助女主艾麗西亞的律師助理梅麗莎。

在《傲骨之戰》第一季裡,她就遇到了戴安。

不甘於幹雜活,她拼命抓住機會,成為她的助理。

打掃領導辦公室,留下好印象。

打掃領導辦公室,留下好印象

積極表現,不遮掩自己想成為領導助理的野心。

時刻關注領導動向,在領導的危難關頭,早有準備、及時頂上。

這麼有野心,有幹勁兒的角色
這麼有野心,有幹勁兒的角色

這麼有野心,有幹勁兒的角色。

放中劇,要不就是反派迅速被幹掉,要不就是主角很快就成功吧。

偏不。

一直到了第六季,她才終於考取了律師資格證,獨立打上了第一場官司。

經過了五季的歷練,才從什麼都做的助理、協助工作的調查員,再到專業律師。

過程的艱難,都完全可以再拍衍生了。

其中還有曾深惡痛絕用私交的她,不得不動用爸爸的人脈關係的橋段(對,她家裡是有關係的)。

更是把職場的困境,展現得足夠有厚度。

不避諱職場的彎彎繞繞,也不賣弄現實的殘酷。

只是將人物放在一個個事件裡,逐步展現給你看。

就像戴安所說,沒有誰非黑即白,生活會用自己的方式告訴你是誰。

對,生活
對,生活

對,生活。

這也是「平行世界」的最後一層意思。

《傲骨之戰》是一面鏡子。

除了透過它,審視外部世界的翻滾、湧動、潮起潮落。

更是能通過它,找到每個細微個體在這浪潮中的具體座標。

Sir曾聽身邊不止一個女同事說。

「傲骨」系列(《傲骨賢妻》《傲骨之戰》)是她們的「人生導師」。

畢竟,在國產女性職場劇還停留被霸總拯救、和女同事雌競時,女性群像劇還停留在以「口號金句」上熱搜為榮時。

「傲骨」們的出現告訴了更多人。

女性,可以不只是需要被保護、照顧溫室花朵;也不只是桎梏在炕頭廚房的賢妻良母。

她們的世界,也可開拓到政治、商業、金融、法律等更遼闊的邊界。

無論年齡大小。

她們心中的猛虎,依然能追逐、能咆哮。

相關文章

終於看到《絕命律師》得獎了

終於看到《絕命律師》得獎了

終於有一家評獎機構摸著良心評獎了。 我大《絕命律師》陪跑艾美獎顆粒無收的結果,讓我至今難以甘心。 6季,46項提名,0獎盃。 實在是不可思議...

美國人聽不懂的美劇?排行榜來了

美國人聽不懂的美劇?排行榜來了

看美劇,找熟肉,這也是我們國內大多數美劇熱愛者的常態。 畢竟,有了字幕以後,理解難題瞬間瓦解,刷劇樂趣直線上升。 按照這個推理,那美國人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