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易峰消失100天后,有人開始求他復出了

昨日,是李易峰「消失」百天。各種喊冤、想念之聲仍在,甚至不乏呼喚其復出的。

而這種聲音來源於月初的一條訊息

而這種聲音來源於月初的一條訊息。

#王力宏將於明年復出#

#王力宏將於明年復出#

自被前妻李靚蕾爆料出軌、約炮、嫖娼、騙婚、家庭冷暴力等多項罪狀之後。

王力宏淡出大眾視野一年。

經此一役還能復出,讓不少人看到了「希望」。

開始「期待」今年翻車的頂流們也能復出。

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我看不懂,但我大受震撼。

難道,網際網路真的沒有記憶?

不必多說,乾脆整理出今年娛樂圈十大翻車事件

一起來回顧這些車是怎麼翻的。

或許可以冷靜一下——

今年重磅翻車大戲,當屬

今年重磅翻車大戲,當屬李易峰嫖娼案

一波三折,迷霧重重。

作為流量時代的開啟者,李易峰一直被冠以「初代頂流」之名。

也因此,讓這車翻出了陣仗。

也因此,讓這車翻出了陣仗

9月2日,李易峰杭州線下活動取消,傳言嫖娼被捕。

可當事人隨即開直播回應,讓事態暫歇。

但網上各種質疑與爆料並未就此消失。

隨後,各大官微刪除李易峰相關內容

隨後,各大官微刪除李易峰相關內容。

晚會除名,代言被撤,疑雲四起,封殺猜測愈演愈烈。

可就在此時,劇情再次反轉。

李易峰及其工作室相繼出面發文澄清喊冤。

沒成想,聲明很快被遮蔽了。

另一邊,李易峰曾肇事逃逸的舊聞被挖出

另一邊,李易峰曾肇事逃逸的舊聞被挖出。

私生活混亂的爆料,及各類大尺度照片也相繼流出。

爆料洗白並行之間,重錘遲遲不見落下。

直至9月11日,平安北京點名李易峰因多次嫖娼被行拘。

至此,李易峰違法翻車已成定局

至此,李易峰違法翻車已成定局。

既是觸法,再大的流量也難以洗白。

娛樂圈明星翻車,大多

娛樂圈明星翻車,大多非睡即稅

這不,另一流量男星鄧倫也因此翻車。

今年3月,官媒通報相關資訊

今年3月,官媒通報相關資訊。

稱2019年-2020年之間,鄧倫多次偷稅漏稅。

被多次督促後仍整改不當,今被追繳並罰款1.06億元。

隨即翻車配套一條龍服務緊隨其後

隨即翻車配套一條龍服務緊隨其後:

代言被撤,劇集換角,娛樂圈查無此人。

無獨有偶,因《琉璃》打出知名度的袁冰妍

今年也因稅務問題被追責。

事後試水復出,同樣遭到網友抵制。

近年來,稅務問題成了明星爆雷重災區

近年來,稅務問題成了明星爆雷重災區。

《一年一度喜劇大賽》中,「交稅」梗就成了心照不宣的笑點。

同時,從范冰冰到鄭爽,明星每次補稅金額都讓人瞠目。

動輒以億為單位的收入,更是讓大眾與明星的割裂感加深。

而這,也成了又一翻車根源。

年中,一條熱搜掀起了一場腥風血雨

年中,一條熱搜掀起了一場腥風血雨:

#易烊千璽羅一舟胡先煦考上國家話劇院#

與粉絲溢美之聲相對的,是網友甚囂塵上的質疑聲。

三人考編事件激起大眾對於「

三人考編事件激起大眾對於「明星特權」的一系列追問。

從報考資格、考試流程到國話院運營模式都遭到質疑。

同時,易烊千璽背後家族產業和歷史成績也一同被起底。

連帶著多位藝人的編制身份同樣備受討論。

雖然國家話劇院隨後回應稱只是公示階段

雖然國家話劇院隨後回應稱只是公示階段。

當事人晒出面試證據,易烊千璽也宣佈放棄入職。

但公眾情緒並未消解。

三位藝人當中,受輿論影響最大的無疑是易烊千璽

畢竟,近年他的演員事業上升勢頭很猛。

靠《少年的你》拿下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演員。

還手握金雞、百花提名。

本是流量轉型演員當中較為成功的例子。

去年夏天的一條vlog,更令他「娛樂圈活人」光環加身。

可是,一場考編風波過後,路人的好感還剩下多少?

想做真正的演員,勢必不能再回頭吃粉絲經濟的老本。

明星們享受著高收入,同時又生活在備受吹捧的真空環境中。

人生經驗早已與群眾脫節,從而顯得傲慢。

今年的《脫口秀大會5》,就讓周迅、那英兩位領笑員口碑翻車。

兩位領笑員口碑翻車

節目中,脫口秀演員小鹿用段子表達女性的被審美困境。

被那英錯誤理解後,開始正能量說教。

被那英錯誤理解後,開始正能量說教

快遞員南瓜的無奈自嘲,被理解為悽慘勵志故事。

缺乏共情能力的點評也引發觀眾反感。

同時二人對各類社會熱點事件了解不足

同時二人對各類社會熱點事件了解不足。

在諸如封控、凶宅、公務員、唐山打人等公眾關心的生活內容上。

周迅、那英的反饋與觀眾形成強烈的錯位感。

明星「何不食肉糜」一度成為熱詞

明星「何不食肉糜」一度成為熱詞。

網上也生髮出關於領笑員合格標準的討論。

很多人說明星聽不懂是因為沒有生活。

但細究起來,不過是他們的生活早已與我們不同罷了。

有人不懂搞笑,有人不會搞笑
有人不懂搞笑,有人不會搞笑

有人不懂搞笑,有人不會搞笑。

今年娛樂圈「搞笑女」也上演集體翻車。

在《五十公里桃花塢2》中。

辣目洋子「抱大腿」「搶功」「背刺」等行為敗壞了路人緣。

成了網友口中「職場中最害怕遇到的那類同事」。

隨後又因我叫劉金鳳陷入倭風爭議
隨後又因我叫劉金鳳陷入倭風爭議

隨後又因《我叫劉金鳳》陷入倭風爭議。

加之轉賣粉絲禮物、營銷災區捐款等問題徹底翻車。

金靖也同樣陷入輿論。

因在微博發表「扣錢比罵人管用」言論招來質疑。

雖然事後發博道歉,但效果微乎其微

雖然事後發博道歉,但效果微乎其微。

路人對於打工人的共情,讓翻車成了既定事實。

而就在不久之前,同立搞笑女人設的

而就在不久之前,同立搞笑女人設的金晨也被群嘲。

因模仿卡達世界盃表情包被網友提醒不當玩梗。

雖然刪博,卻又用一則「人類何必為難人類」的回應加劇了事態。

幽默是一種能力,而搞笑是一種人設

幽默是一種能力,而搞笑是一種人設。

人設如果與自身相悖,就只有坍塌的宿命。

而如果搞笑建立在他人不適之上。

就不該苛責他人沒有露出笑容。

今年,不僅虛假的搞笑失效

今年,不僅虛假的搞笑失效。

各種情懷販賣也遭遇滯銷

在綜藝《披荊斬棘的哥哥2》中。

張智霖袁詠儀在臺上補辦婚禮。

本是溫馨之舉,結果節目內外都慘遭翻車。

本是溫馨之舉,結果節目內外都慘遭翻車

先是被扒出「補辦婚禮」的說辭早已被用爛。

再來被質疑將比賽變成個人秀實在自私,對其他選手不公。

節目內其他選手們的表情和發言都令人玩味。

節目外蘇有朋更是直接玩梗「找個節目辦婚禮」。

為此,成立24年的袁詠儀粉絲站宣佈關停。

夫婦二人路人緣口碑也全面崩盤。

可見,當演員事業讓位於綜藝,再好的口碑,也有消耗完的一天。

同樣被情懷反噬的,還有古仔
同樣被情懷反噬的,還有古仔

同樣被情懷反噬的,還有古仔。

《明日戰記》是古天樂的圓夢之作。

籌備10年,狂砸4.5億港幣。

巨星雲集,只為做出一部本土科幻。

但上映後票房遭遇滑鐵盧,回本遙遙無期

但上映後票房遭遇滑鐵盧,回本遙遙無期。

誰料劇情反轉,票房後期逆勢猛漲。

原因無他,正是古天樂的大範圍「賣慘」。

一個擦汗的動作,被曲解為擦淚,迅速在各平臺流傳。

起先,因古仔個人口碑加持,賣慘式營銷確有奇效。

但逐漸,觀眾被「道德綁架」出逆反情緒。

各類抵制言論冒頭,質疑其吃相難看。

各類「黑料」跟進,扣上欲加之罪

各類「黑料」跟進,扣上欲加之罪。

原本功德之舉「古天樂小學」也被打上了作秀標籤。

原本極好的路人緣也變得搖搖欲墜。

如今回看此事,其實更多是無奈

如今回看此事,其實更多是無奈。

所謂的「賣慘」本是無路之路,傷人傷己。

畢竟慘的何止一部電影,又或一個古仔呢。

販售情懷翻車讓人反感

販售情懷翻車讓人反感。

但對國人情懷之作的糟蹋,也讓人憤怒。

上月,國風綜藝《美好年華研習社》就因此翻車。

開播初期,節目新穎的立意和對傳統文化的創新解構讓人驚喜。

其中不乏對封建時代侷限性的揭露

其中不乏對封建時代侷限性的揭露。

而對女性歷史人物的正名,更是頗具淚點與振奮力。

但誰知到了紅樓夢一期卻迎來大翻車

但誰知到了《紅樓夢》一期卻迎來大翻車。

曲解人物,窄化原著立意,作品徹底走樣。

林黛玉「嬌妻」,探春恨嫁,寶釵心機。

「在這個大觀園裡,我就是最沒用的。但寶玉也不需要我有用,我就美美地來,美美地走。」

男性角色則在一旁「選妃」

男性角色則在一旁「選妃」。

又是黛玉性格不好,又是探春庶出。

十二釵在他們口中個個難登大雅之堂。

看得人滿頭問號,不禁要問各位一句:

「可曾讀過什麼書,吃過什麼藥?」

早期優點在該期節目突然人間蒸發

早期優點在該期節目突然人間蒸發。

觀眾的好感也隨之出走。

評分一路掉至6.2分,實打實的翻車。

評分一路掉至6.2分,實打實的翻車
評分一路掉至6.2分,實打實的翻車

現代性通俗化改編經典,是為賦予文字新生機。

與更多年輕人接軌,讓文化寶藏得以綿延。

如今看來,正應了那一句:

改編作品要接地氣,而不是接地府。

今年爆劇榜單,勢必有

今年爆劇榜單,勢必有《夢華錄》一席之地。

播出前期,劉亦菲迴歸古偶就已造勢頗大。

劇集拍攝手法細膩,女性互助核心也與當下強相關。

評分一度被報復性推上豆瓣8.6分。

但成也卿卿,敗也卿卿

但成也卿卿,敗也卿卿。

因對關漢卿原著《救風塵》的曲解式改編。

在劇集播出不久後就顯露出女性互助核心的孱弱。

各種劇內角色「嬌妻」「戀愛腦」的討論層出不窮。

劇集口碑與營銷反饋一同斷崖式翻車

劇集口碑與營銷反饋一同斷崖式翻車。

讓反轉還未來就棄劇之聲四起。

《夢華錄》的「爆」也就此變味。

甚至反向助推《愛情寶典》衝上9分。

雷霆雨露,皆是觀眾恩

雷霆雨露,皆是觀眾恩。

接不接得住,考驗的正是作品本身。

為了不影響大家的閱讀體驗

為了不影響大家的閱讀體驗。

魚叔貼心地將《東八區的先生們》放在文章最後。

其實真論起來,該劇算不上翻車。

因為翻車得先有車,但《東八區》壓根上不了路。

之所以將它列入翻車合集,是因為該劇爛出了新標準。

與此同時,也反映出許多娛樂圈痼疾

《東八區》爛出圈,成了一場跨平臺活動。

油膩的「扯內衣帶」「性騷擾襲胸」片段,被罵上熱搜。

惡臭的劇集核心,讓各大視訊博主紛紛團建吐槽。

不僅如此,此劇甚至引來官媒發聲

不僅如此,此劇甚至引來官媒發聲。

被群嘲後還慘遭下架。

二十萬觀眾一致對外,成就了《東八區》陸劇歷史最低分的地位。

而主創人員十年磨一劍的說法

而主創人員十年磨一劍的說法。

以及綜藝《初入職場的我們》中該片的審片片段也被逐一挖出。

不僅側證了創作者落後的創作理念。

也同時暴露出娛樂圈封閉虛假的創作環境。

2.1分,就是觀眾的回答

2.1分,就是觀眾的回答。

如果爛劇都能被原諒,那好劇要居於何地。

回顧完今年十個翻車現場,魚叔感觸頗多。

法律有底線,觀眾審美亦然。

洞穿其一,就只有翻車結局。

希望來年娛樂圈行車規範。

放過自己,也放過觀眾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