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位香港電影人走了。
楚原於2022年2月21日病逝,享年87歲。
王晶、成龍在微博發文悼念。


你或許不記得他的名字,但你很可能在TVB劇中見到過他的身影。
他是《陀槍師姐》中的程爸,《男親女愛》中的夏總……

而楚原更為重要的身份,是導演。
他被譽為武俠片一代宗師。
也曾超越李小龍,刷新香港電影票房紀錄,人稱「楚千萬」。
楚原一生高產,留下上百部作品。
今天,魚叔想聊一聊當中最特殊的一部。
它堪稱華語大女主復仇爽片鼻祖。
奇詭香豔,驚世駭俗。
雖然拍攝於半個世紀前,但其中的女性意識,竟與當下不謀而合——
愛奴


香港電影百年百大經典影片評選中,赫然有兩部情色片入選。
一部是方令正的《唐朝豪放女》,另一部就是楚原的《愛奴》。

《唐朝豪放女》

《愛奴》
巧的是,兩部電影的主角,都是不為世俗所接受的「惡女」。
邵氏紅星何莉莉飾演的愛奴,連殺五人,心狠手辣。
影片就以她犯下的第一樁命案開場——
漫天飛雪,一名官員橫屍自家宅邸,將積雪染上一抹紅。

而另一邊,羅帳香暖,真兇正睡眼惺忪地開始她的一天。
起身梳妝,身姿婀娜,長髮如瀑,青樓花魁名不虛傳。

一個如此美麗的女子,為何會變成殺人狂魔?
這要從愛奴的身世說起。
她是教書先生之女,當初被拐賣到了這座妓院。
新人們被迫脫下衣裳「驗身」,而愛奴誓死不從。

剛烈的性子讓她吃盡了苦頭。
先是被鐵鏈鎖住,關進地牢,鞭刑伺候。
整個後背血肉模糊。

再拉到客人們面前,像商品一樣明碼標價競拍。
她越是反抗,反而越挑起男人的征服欲。
最終以五千一百兩銀子的天價,將初夜賣給了知府老太爺。

男人們對她沒有絲毫的同情,只當她是洩慾工具,變著花樣地玩弄。
下春藥逼她就範,將她五花大綁。
甚至用鞭子抽打,迷姦……


一連四次侵犯,愛奴受不住屈辱,想自我了結。
可妓院中監視嚴密,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她只能忍辱負重,等待復仇的機會到來。

從這刻開始,她將反叛藏於心底,戴上第一名妓的面具。
對客人笑臉相迎。
跟掌管妓院的武林高手春姨習武。
甚至摸透了春姨好女色,甘願用自己的身體,換取春姨的信賴。

雪夜命案,便是愛奴的復仇開局。
諷刺的是,當初愛奴被拐賣、被強姦時,捕頭坐視不管。
如今死了高官,捕頭便雷厲風行地查案了。
雖說愛奴是頭號嫌犯,但由於缺少目擊證人,再加上有保護傘,捕頭也只能作罷。
事後,春姨問愛奴,你第一次嚐到血腥味痛不痛快?
愛奴回了三個字,夠刺激。

嚐到報復快感的她,浴血重生。
她決心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當初男人們如何折磨她,她就如何反殺。
魏老爺愛玩捆綁play,愛奴將計就計。
將他綁在床上,極盡挑逗,再往他身上淋滿燈油點燃。

卓老爺色膽包天,一把老骨頭只靠春藥硬撐。
愛奴便先讓幾個姐妹將他榨乾,再用激將法試探對方的「雄風」。
果不其然,卓老爺變本加厲地藥丸配藥酒,最後死於藥物過量。

至於掌管三大鏢局的李鏢頭,曾經親手打造了一間鐵皮屋用來性虐愛奴。
愛奴便故地重遊,在這間鐵籠子裡與鏢頭一決高下。
她揮鞭,收鞭,目如寒星。

愛奴所殺之人,無一例外是達官貴人。
她當然早已抱著必死的決心。
因此在終極決戰到來之時,她無懼與官府正面對峙,與拐賣自己的匪幫秋後算賬。
一片混亂之中,還不忘順走牢房的鑰匙,放走後院的姐妹。

至此,影片都堪稱一部復仇爽片。
可惜,在封建年代,一個淪落風塵的女子反抗宿命的下場是可以預見的。
愛奴最終與一手調教她的春姨同歸於盡。


雖然受限於技術條件,影片的佈景、造型、道具多有粗糙之感。
楚原的武俠片,不像胡金銓那樣講求實景拍攝,而是大部分在邵氏影棚內完成。
甚至只需要「兩條威亞四個彈床」。
但這絲毫沒有影響導演先鋒意識的表達。
《愛奴》首先是女性反抗意識的覺醒。

影片上映於1972年,距今整整半個世紀。
那時的香港,一夫多妻制度在法律層面剛剛廢止,男尊女卑思想依舊深入人心。
在如此社會環境當中,描繪女人對男人的唾棄,已經非常大膽。
更不用說,楚原將「惡女」的形象推向了一種極致。
常見的風月片,少不了大肆消費女性角色的肉體。
而愛奴雖被設定為一個青樓女子,但在片中竟全無賣弄情色的成分。
楚原巧妙地避開了對愛奴肉體的展示。
在幾段強姦戲中,他反而將鏡頭對準男人們扭曲猙獰的面孔。

再借用景物,交代不堪的性愛。

這獨特的表現手法,一定程度上,也是對傳統情色片男性凝視的反叛。
乃至後來愛奴反殺男性,也被處理得狠到了極點。
殺人過程中,往日受欺辱的畫面不斷閃回。
情緒層層遞進,眼中寒光漸強。
此刻,女性角色短暫地擺脫了慾望客體的地位,掌握著性和生殺的權力。

楚原也在電影中諷刺官僚。
四名嫖客當中有官員,有鏢頭,有知府大人的親爹。
個個有家有室,卻拿著貪汙的髒錢,在妓院競拍愛奴的初夜。
老太爺甚至明目張膽地開出一張「空白銀票」,叫妓院任意填寫。
「我兒子是知府大人,難道我花錢還要寫銀票嗎?我從來都是用嘴說的。」


最為諷刺的是,老太爺過量服用春藥致死後。
他兒子為保面子,居然叫捕頭放過了愛奴。
這官府從上到下已經無藥可救。
正像愛奴被捕頭審問時的那句反問:「為富不仁,他早就該死了,你還找什麼兇手?」
愛奴的復仇,多了一層為民除害的色彩。
最後,也是本片最大膽之處——「同性之愛」。
那時張徹武俠片大行其道,雙男主情誼霸佔絕對焦點,將女性角色徹底邊緣化成了有名無實的「第三者」。

《新獨臂刀》
而楚原卻劍走偏鋒地刻畫愛奴與春姨的危險關係。
春姨本是武林高手,但十年前因喜歡女人而遭到武林各界的迫害,退出江湖開了這家妓院。
她有著蛇蠍心腸,拐賣少女為自己賣命,殺人不眨眼。

但她更是個可憐人,自以為得到愛奴的垂青,到頭來不過是一場算計。
影片中多次強調,春姨和愛奴是「一個人」。
她們都是封建社會結出的惡之花。
也註定走向相似的毀滅宿命。


誠然,《愛奴》對復仇的描寫遠大於情愛,奇情渲染遠大於現實關懷。
但本片依然被視為華語電影史上第一部女同電影。
有趣的是,邱剛健撰寫的的這部劇本,原本在邵氏無人問津。
若不是楚原將其發掘,恐怕將永無問世之日。
無論你欣賞與否,都不得不佩服於導演的慧眼。
這抹豔麗的禁色,打破了武俠片盤踞已久的男性神話。

楚原常謙虛地用「時勢造英雄」來總結自己的成就。
但論作品核心,他總是走在時代前面的。
《愛奴》讓人們看到,武俠不僅可以是胡金銓那般禪意空靈,張徹那般熱血豪情。
也可以是楚原這般奇詭豔麗,曲折深幽。

雖然圍繞這部電影的爭議不少,但不可否認,它是香港乃至世界影壇的靈光乍現,留給後世無盡啟發。
僅僅邵氏公司,就趁熱打鐵投拍了多部相似的電影。
愛奴更衣的鏡頭,後來還被《倩女幽魂》致敬,併成為港片傳世名場面。

春姨與愛奴的雪地決鬥,想必令港片愛好者昆汀印象深刻,拍出劉玉玲與烏瑪·瑟曼在《殺死比爾》當中的壓軸打戲。

還有國外的電影學者將《愛奴》寫進《世界電影史》。
足以見這部電影的分量。
儘管《愛奴》在文字深度上,無法媲美楚原後來拍攝的一系列古龍電影。
但楚原將其當做自己一生中比較偏愛的幾部片之一。
「悽迷、冷豔,戲裡面天衣無縫的配搭何莉莉的愛奴和貝蒂的春姨,幾乎可以說空前絕後。」
透過此片,我們已經能感受到導演獨特的風格和追求。
一方面,楚原痴迷於意境的營造。
《愛奴》中的兩大意象,雪與血。

飛濺的雪花,噴薄的血液,帶來直白的震撼。
潔白與猩紅的對撞,正代表著不再壓抑的憤怒。
正如後來楚原所拍攝的古龍電影,總以意境取勝。
殘陽冷月,楓葉燈影。
一草一木,一舍一景,萬物皆著人之色彩。

《天涯明月刀》

《流星蝴蝶劍》
他的武俠世界是如此浪漫,連刀光劍影也有朦朧之美,連環命案也可奇詭豔麗。
唯此才能還原古龍小說的精髓。
另一方面,楚原看重江湖中的人情。
《愛奴》當中有一句點睛臺詞:
「本來我想用恨來報復,後來我想出了一個天底下沒人用過的辦法,那就是用愛來報仇。真沒想到,愛比恨更毒辣。」

愛奴從純真少女變為復仇女神,是時代的悲劇,也有著個體反抗宿命的悽美色彩。
而春姨也不是一個簡單的蛇蠍美人,她赤裸地表達慾望,也為慾望付出代價。
人性正是在一次次抉擇中愈發立體、完整。
古龍認為,人性的衝突才是永遠有吸引力的。武俠小說中已不該再寫神,寫魔頭,也應該有人的缺點,更應該有人的感情。
正如出身貧寒的刀客傅紅雪,卻不為五斗米折腰。
身家顯赫的三少爺,也能歸於平凡。
狠毒一世的春姨,最終卻為愛所困,失了性命。
人對宿命的角力,對感情的執著,正是楚原電影的內在精神。

《天涯明月刀》狄龍飾演傅紅雪

《三少爺的劍》爾冬升飾演謝曉峰
直到如今,意境、人情,依然是武俠片的金科玉律。
當然,楚原的前瞻性絕不止體現在武俠片。
他的現實主義電影也影響深遠。
20多歲時,他就以《可憐天下父母心》關照底層家庭的苦難。
後來的《七十二家房客》,則開了市民喜劇的先河。
刷新香港電影票房紀錄,遠超李小龍的《龍爭虎鬥》,一舉復興了沒落的粵語片。

《七十二家房客》
當中「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團結精神,是這個時代我們依然需要的信念。
從許冠文到周星馳,都多多少少受其引領,並將這份精神傳遞至今。
而楚原之所以能夠擁有超越時代的眼光,也許是源自他的處世之道。
他用一生詮釋了何謂通透。
巔峰不迷戀。
「看到一點星光,腦海裡已可引出萬丈紅日。」
谷底不自憐。
「人生原來同打麻將一樣,有東南西北風,當打到北風時,又是另一種人生。」
瀟灑地創作,瀟灑地活,已無悔此生。
而楚原的電影,將持續如利刃,劃破每一個長夜。

楚原金像獎終身成就獎獲獎感言